我们需要追求系统和环境表现得平直吗
5851
427
[66 楼] 地平线AA
[泡菜]
23-7-24 20:31
梦游的塔伦迪诺 发表于 2023-07-24 07:49 你都没靠过眼睛,你怎么知道听音乐靠眼睛不会更好? |
[65 楼] TRAVELLER
[泡菜]
23-7-24 12:39
好听就行。
|
[64 楼] 半山半海
[资深泡菜]
23-7-24 10:15
好听不好听能讨论出个结果来?个人的喜欢不一样,甚至不同性情下也会不一样。
像我就比较喜欢那些大部分人觉得“刺耳”的声音,对电子管那种暖色调声音无感。 |
[63 楼] 梦游的塔伦迪诺
[资深泡菜]
23-7-24 07:49
地平线AA 发表于 2023-07-24 07:35 原来听音乐这件事还要靠眼睛 发布自 iOS客户端 |
[62 楼] 地平线AA
[泡菜]
23-7-24 07:35
zjize 发表于 2023-07-23 23:28 好听的指标不仅有平直,还有混响,两个指标都要达到要求才好听,所以说讨论好听这个话题,一定要有数据的前提。现在有平民软件可以随时测自己家的曲线和混响,和是否专业录音棚无关,相反,如果专业的录音棚从验收到投入使用后,用户从来没测过曲线和混响,那这个专业的棚出来的声音不一定是标准的,也可能制作出来的声音只在这个棚好听,别人一听就十分劣化。 地平线AA 编辑于 2023-07-24 07:42 |
[61 楼] zjize
[泡菜]
23-7-23 23:28
Trompette 发表于 2023-07-23 08:14 |
[60 楼] 梦游的塔伦迪诺
[资深泡菜]
23-7-23 08:42
Trompette 发表于 2023-07-23 08:14 这个很难,最近和一哥儿们折腾声装,结果依然是用吸音达到平直之后又开始拆吸音加扩散 发布自 iOS客户端 |
[59 楼] 梦游的塔伦迪诺
[资深泡菜]
23-7-23 08:34
zjize 发表于 2023-07-22 23:23 平直的音箱可以更好去展现前端的不平直。这就是音响搭配的乐趣之一。音源都标榜自己平直,那么DCS罗西尼、PB的MPS8、二嫂的K1X是都平直还是都不平直呢?如果都平直,为何声音如此不同?如果都不平直,那是这御三家水平不够还是我们所用来评价平直的测试标准根本无法反映器材声音的全貌呢? 发布自 iOS客户端 |
[58 楼] Trompette
[泡菜]
23-7-23 08:14
zjize 发表于 2023-07-22 23:27 大部分同意,除了最后一句 只要能消除房间驻波,并且做到对所有频段的吸收特性近似 声学装修可以同时做到既有平直的频响,也有舒适的混响 |
[57 楼] 梦游的塔伦迪诺
[资深泡菜]
23-7-23 08:07
zjize 发表于 2023-07-22 23:27 混响小于0.5的就容易干涩了 发布自 iOS客户端 |
[56 楼] 梦游的塔伦迪诺
[资深泡菜]
23-7-23 08:05
巴萨0809 发表于 2023-07-23 01:19 如果你自己听了觉得平直好听,这无可厚非。如果是别人告诉你平直好听而觉得好听,那么我的观点在主贴中已经阐明。 发布自 iOS客户端 |
[55 楼] 巴萨0809
[泡菜]
23-7-23 01:19
zjize 发表于 2023-07-12 18:01 1. 音箱的频响平直是好声的必要条件。Toole博士研究的结果是对多数人来说,音箱频响越平直越好听。 2. 真力的8351b标称在38Hz~20kHz之间是+/- 1.5db。JBL的M2更惊人,这是JBL自己给出的频响图,40Hz~20kHz有+/-0.5db吗? ![]() 4. 国外知名的监听音箱生产商,通过数字分频、DSP调音,基本搞定了频响问题;通过指向性控制,减小了房间声染色问题。而真力正在试图用自适应低音系统来克服房间的低频驻波问题。所有这些,都是基于他们多年的声学研究取得的成效。反观国内,普通烧友就不说了,还在讨论系统要不要平直的问题;就是厂商,又有几个重视声学研究、把研究成果应用到产品中的呢?又有谁去宣传声学这门科学、引导和培育烧友呢? |
[54 楼] 巴萨0809
[泡菜]
23-7-23 00:42
前期录音时怎么调,那是创作。录音师、调音师干的活是把自己认为好听的声音记录到载体上。
后期的系统和听音环境讲究平直,那时声音的重放,是为了把记录在载体上的声音忠实地重放出来。后期的系统或环境不平直,就不能保证忠实重放。 前期和后期,是两个不同的阶段,要求也不一样。这两个要区分开。把这两个阶段搅到一起,说明头脑里还是一盆糨糊。 说系统和听音环境不需要平直,其实不用长篇大论,四个字“我不喜欢”就行了。 |
[53 楼] zjize
[泡菜]
23-7-22 23:27
梦游的塔伦迪诺 发表于 2023-07-13 13:03 |
[52 楼] zjize
[泡菜]
23-7-22 23:25
大鹭 发表于 2023-07-14 18:40 |
[51 楼] zjize
[泡菜]
23-7-22 23:23
普通器材 发表于 2023-07-12 18:19 也不能这么说,消音室内平直响应,是所有hifi音箱的追求,越是顶级的箱子,其频响曲线也是越平直的。不平整当然也可能很好听,但它违反了高保真的原则,或者说,它是种妥协的好听。同样条件下,肯定是越平直的越好听和越还原。 |
[50 楼] 大鹭
[泡菜]
23-7-16 20:51
地平线AA 发表于 2023-07-14 23:25 |
[49 楼] 大鹭
[泡菜]
23-7-16 20:50
梦游的塔伦迪诺 发表于 2023-07-14 19:16 我已经配上峰力的助听器了,听音乐比原来好了许多。 |
[48 楼] 地平线AA
[泡菜]
23-7-14 23:25
大鹭 发表于 2023-07-14 17:02 ![]() |
[46 楼] 梦游的塔伦迪诺
[资深泡菜]
23-7-14 19:54
Trompette 发表于 2023-07-14 19:38 肯定呀,即使没有找到平直,也至少是在大量对比的基础上寻找自我表达。比如我朋友用过一堆大家伙后最后回归雨后初晴一样 发布自 iOS客户端 |
[45 楼] Trompette
[泡菜]
23-7-14 19:38
梦游的塔伦迪诺 发表于 2023-07-14 16:12 如果你认同“找到平直”是“取我所好”前提,那就OK了 有一个平直表现的系统和环境,非常容易通过叠加各种预设来获取不同的效果。即使不叠加,也不会错去哪里 如果只是从喜好出发信马由缰,结果很容易迷失,因为会发现早晨起床,下午茶,晚上入梦的喜好完全不一样 |
[44 楼] 梦游的塔伦迪诺
[资深泡菜]
23-7-14 19:16
大鹭 发表于 2023-07-14 18:40 要不是你试试骨传导耳机呢 |
[43 楼] 梦游的塔伦迪诺
[资深泡菜]
23-7-14 18:48
大鹭 发表于 2023-07-14 18:40 增加高频的动态会不会更加影响听力呢?你说的EQ等等都可以,但对整体音质可能是负面的 |
[42 楼] 大鹭
[泡菜]
23-7-14 18:40
梦游的塔伦迪诺 发表于 2023-07-14 17:07 我是因为高频听力下降太厉害,好多细节听不到,就想提升一下高频,有啥可行办法? |
[41 楼] 梦游的塔伦迪诺
[资深泡菜]
23-7-14 17:07
大鹭 发表于 2023-07-14 17:02 其实没必要 发布自 iOS客户端 |
[40 楼] 大鹭
[泡菜]
23-7-14 17:02
搭车问个问题:听力有问题,高频部分下降严重,如果想补偿一下,弄个均衡器,上网看了看,还真没有合适的,都是类似舞台用的那种,要不干脆弄个淘宝的二三百元的带高低音调节的前级?
|
[39 楼] 梦游的塔伦迪诺
[资深泡菜]
23-7-14 16:12
Trompette 发表于 2023-07-14 13:55 你提到预设,所以我们还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看电影,本帖主旨也是号召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听音乐 |
[38 楼] Trompette
[泡菜]
23-7-14 13:55
梦游的塔伦迪诺 发表于 2023-07-14 12:15 当然看标准,流明亮度,黑位,灰阶,色域,反光,一致性都是可以量化的 你保持一只眼闭上5分钟,然后再睁开,就能理解人眼的绝对辨色能力有多么不靠谱了 至于要看喜欢的电影,到电视里调整预设就可以 |
[37 楼] 梦游的塔伦迪诺
[资深泡菜]
23-7-14 12:15
Trompette 发表于 2023-07-14 12:03 |
[36 楼] Trompette
[泡菜]
23-7-14 12:03
梦游的塔伦迪诺 发表于 2023-07-14 10:35 大家买显示器会追求色域和色准吗,还是盲狙看上去好看就行? 人眼有视觉疲劳(遮住一只眼睛5分钟再睁开,你会发现两眼看到的颜色不一样),色盲色弱,盲狙不用说是不行的 有了校准后的显示器,容易加上适应不同人眼的主动色差补偿,使各种人群看上去舒服。但主动补偿必须基于校准的显示器才有意义 听觉也一样,人耳有不同等响度曲线,耳廓形状会影响不同的混响,直接盲狙是不行的 首先要有一个理想平直校准的听音环境。然后可以根据人耳和听众的心理差异,叠加针对频段和混响甚至特定乐曲的主动的声学补偿 但主动补偿要叠加在理想校准的声学环境上才便于控制和调整,否则调着调着就走远了 结论:麦克风测量结果作为声学环境的调整基准,在此基础上再叠加声学补偿,以满足系统对特定人群的实际听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