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记博物馆中的中国瓷器珍品(10期)——吉州窑
15298 2498
[169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 17:29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1 17:28
元中期以后:除黑釉盏继续保持上述形状外,其余底足又向厚壁、大圈足发展;
明代:再向薄壁圈足发展。
这一发展趋势是一个循环往复、沿袭改革的变异发展过程,为吉州窑瓷品的断代依据之一。
以黑釉瓷施釉为例:
北宋以前:为防止釉粘连,保证成品率,均施半截釉;
[169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 17:28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1 17:28
南宋早期:假圈足;
南宋中期:圈足直径逐渐缩小,并在圈足外斜削一刀,再在近足处横旋一刀,形成外观似圈足的形状;
元中期以后:除黑釉盏继续保持上述形状外,其余底足又向厚壁、大圈足发展;
明代:再向薄壁圈足发展。
这一发展趋势是一个循环往复、沿袭改革的变异发展过程,为吉州窑瓷品的断代依据之一。
[168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 17:28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1 17:27
吉州窑工艺特征
吉州窑工艺特征以基本器型碗、盘、壶的底足为例:
唐末五代:以玉璧足饼底、矮圈足为主;
北宋前期:高圈足、大圈足;北宋中后期:矮圈足;
南宋早期:假圈足;
南宋中期:圈足直径逐渐缩小,并在圈足外斜削一刀,再在近足处横旋一刀,形成外观似圈足的形状;
[168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 17:27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1 16:59
其图案多以自然物为对象,如菱花、团花、梅花、梅枝、蕉叶、奔鹿、彩蝶、波涛、猫、狗、虎、马、虫、鱼,常见“金玉满堂”、“长命富贵”、“龟鹤齐寿”、“儿孙满堂”、“多子多福”、“金桂玉兰”等吉祥语剪纸,还有马上猴、凳上猴等彩绘泥塑瓷。这些装饰图案质朴明快...
吉州窑工艺特征
吉州窑工艺特征以基本器型碗、盘、壶的底足为例:
唐末五代:以玉璧足饼底、矮圈足为主;
北宋前期:高圈足、大圈足;北宋中后期:矮圈足;
[168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 16:59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1 16:58
吉州窑画风画法
无论是剪纸还是彩绘,吉州窑古陶瓷装饰讲究简练的画风画法和疏朗有致的图案布局,往往寥寥数笔勾勒成形或点缀几笔以打破平面,极其写意又十分传神。
其图案多以自然物为对象,如菱花、团花、梅花、梅枝、蕉叶、奔鹿、彩蝶、波涛、猫、狗、虎、马、虫、鱼,常见“金玉满堂”、“长命富贵”、“龟鹤齐寿”、“儿孙满堂”、“多子多福”、“金桂玉兰”等吉祥语剪纸,还有马上猴、凳上猴等彩绘泥塑瓷。这些装饰图案质朴明快、童趣盎然,民俗俚语特点鲜明。
[168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 16:58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1 16:58
吉州窑器型
时代决定器型发展,器型决定制作工艺。早期的吉州窑瓷器继承了唐代雍容、矮胖的风格,入宋后逐步向挺拔、俊俏方向发展,元代开始肥硕、厚重,明以后则转向轻薄、规整。这与同代各窑的发展趋势基本相同。
吉州窑画风画法
无论是剪纸还是彩绘,吉州窑古陶瓷装饰讲究简练的画风画法和疏朗有致的图案布局,往往寥寥数笔勾勒成形或点缀几笔以打破平面,极其写意又十分传神。
[168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 16:58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1 16:58
而吉州窑工匠们又对宋代文风甚浓、禅风盛行的社会风气极为敏锐,在黑釉瓷上加入了创造性的装饰,富有金属光泽的窑变釉彩、效法自然的木叶贴花、极具节庆气息的剪纸贴花便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这也促使吉州窑的黑釉瓷在宋代的流行,甚至有的传至日本,成为日本收藏家极为...
吉州窑器型
时代决定器型发展,器型决定制作工艺。早期的吉州窑瓷器继承了唐代雍容、矮胖的风格,入宋后逐步向挺拔、俊俏方向发展,元代开始肥硕、厚重,明以后则转向轻薄、规整。这与同代各窑的发展趋势基本相同。
[168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 16:58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1 07:21
吉州窑的黑釉瓷乍看并不惊艳,但是器物的美更多地是体现在使用中。宋代饮茶的特点,决定了黑釉瓷更能衬托出饮茶的雅致。
而吉州窑工匠们又对宋代文风甚浓、禅风盛行的社会风气极为敏锐,在黑釉瓷上加入了创造性的装饰,富有金属光泽的窑变釉彩、效法自然的木叶贴花、极具节庆气息的剪纸贴花便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这也促使吉州窑的黑釉瓷在宋代的流行,甚至有的传至日本,成为日本收藏家极为珍爱的名品。
[167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 07:21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1 07:21
剪纸贴花和黑釉剔花常用花卉、动画等做图案,有着吉祥寓意和美好祝愿,既融入了文人气息,也极具民间艺术特色。
吉州窑的黑釉瓷乍看并不惊艳,但是器物的美更多地是体现在使用中。宋代饮茶的特点,决定了黑釉瓷更能衬托出饮茶的雅致。
[167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 07:21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1 07:20
在此基础上,吉州窑工匠还擅长采用黑釉剔花的装饰工艺,尤以剔梅折枝纹为特色,花纹与黑釉相映成趣,具有浅浮雕的效果。
剪纸贴花和黑釉剔花常用花卉、动画等做图案,有着吉祥寓意和美好祝愿,既融入了文人气息,也极具民间艺术特色。
[167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 07:20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1 07:20
剪纸贴花
剪纸贴花是将剪刻成花卉、动物等造型的纸花贴于瓷胎上后施一层黑釉,揭掉剪纸后得出釉色与胎色黑白分明的装饰图案。
在此基础上,吉州窑工匠还擅长采用黑釉剔花的装饰工艺,尤以剔梅折枝纹为特色,花纹与黑釉相映成趣,具有浅浮雕的效果。
[167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 07:20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1 06:57
桑叶乃自然之物,与文人、禅僧所追求的的自然境界不谋而合,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所追求的雅致之美。
剪纸贴花
剪纸贴花是将剪刻成花卉、动物等造型的纸花贴于瓷胎上后施一层黑釉,揭掉剪纸后得出釉色与胎色黑白分明的装饰图案。
[167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 06:57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1 06:57
木叶贴花的方式较为多样,有的将叶子置于盏壁和盏心,茶盏盛水后,仿若一叶孤舟在江上飘荡;有的双叶叠落,或三叶散点,不拘一格,在茶水倾注后仿若随着茶水上下翻腾。
桑叶乃自然之物,与文人、禅僧所追求的的自然境界不谋而合,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所追求的雅致之美。
[167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 06:57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1 06:57
木叶贴花
木叶贴花是指把桑叶浸泡加工后,贴在已施过黑釉的坯胎上,敷黄釉经高温一次烧成。烧成后的桑叶呈黄色,与黑色地釉形成对比,树叶的形状、茎脉在黑釉的衬托下清晰可见,这是将自然融于瓷器烧造的绝妙创造。
木叶贴花的方式较为多样,有的将叶子置于盏壁和盏心,茶盏盛水后,仿若一叶孤舟在江上飘荡;有的双叶叠落,或三叶散点,不拘一格,在茶水倾注后仿若随着茶水上下翻腾。
[167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 06:57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1 06:56
形态各异的釉斑犹如动物和贝类身上斑斓的花纹,与黑色的釉面相映成辉,璀璨夺目,是吉州窑工匠效法自然、模仿天然珍贵材质烧制而成的珍贵产品。
木叶贴花
木叶贴花是指把桑叶浸泡加工后,贴在已施过黑釉的坯胎上,敷黄釉经高温一次烧成。烧成后的桑叶呈黄色,与黑色地釉形成对比,树叶的形状、茎脉在黑釉的衬托下清晰可见,这是将自然融于瓷器烧造的绝妙创造。
[167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 06:56
ZHJJUN 发表于 2024-10-31 18:05
窑变釉彩
窑变釉彩是在烧制黑釉瓷时,工匠在黑色地釉洒入不同的金属原料作为呈色剂,高温烧制过程中因物理化学反应而形成的,有玳瑁斑、虎皮斑、鹧鸪斑和兔毫斑等不同形态。
形态各异的釉斑犹如动物和贝类身上斑斓的花纹,与黑色的釉面相映成辉,璀璨夺目,是吉州窑工匠效法自然、模仿天然珍贵材质烧制而成的珍贵产品。
[167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31 18:05
ZHJJUN 发表于 2024-10-31 18:05
吉州窑黑釉瓷在宋代的流行不仅仅因为“黑”,还因为其丰富多姿的窑变色釉和效法自然的贴花装饰。
窑变釉彩
窑变釉彩是在烧制黑釉瓷时,工匠在黑色地釉洒入不同的金属原料作为呈色剂,高温烧制过程中因物理化学反应而形成的,有玳瑁斑、虎皮斑、鹧鸪斑和兔毫斑等不同形态。
[167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31 18:05
ZHJJUN 发表于 2024-10-31 18:05
黑釉瓷器深受宋人的喜爱,在生产黑釉瓷的窑场中,吉州窑的“鹧鸪纹盏”和建窑的“兔毫盏”最负盛名。
吉州窑黑釉瓷在宋代的流行不仅仅因为“黑”,还因为其丰富多姿的窑变色釉和效法自然的贴花装饰。
[166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31 18:05
ZHJJUN 发表于 2024-10-31 18:04
黑釉瓷也称“天目瓷”,是顺应宋人斗茶风气而产生的一类瓷器。宋人尚白茶,认为汤花越白越好,因此使用深色茶盏更容易辨识茶色。
黑釉瓷器深受宋人的喜爱,在生产黑釉瓷的窑场中,吉州窑的“鹧鸪纹盏”和建窑的“兔毫盏”最负盛名。
[166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31 18:04
ZHJJUN 发表于 2024-10-31 17:38
吉州窑产品的釉色在同时期各窑场中堪称最丰富,既有南方窑系流行的黑釉、黄釉、青白釉,也有北方窑系常见的乳白釉、绿釉、褐釉等,其中黑釉瓷器是吉州窑最具特色的瓷器,在宋元时期流行一时。
黑釉瓷也称“天目瓷”,是顺应宋人斗茶风气而产生的一类瓷器。宋人尚白茶,认为汤花越白越好,因此使用深色茶盏更容易辨识茶色。
[166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31 17:38
ZHJJUN 发表于 2024-10-31 17:38
吉州窑创烧于唐代晚期,经五代、北宋,鼎盛于南宋,至元末终烧。有1200多年的烧造※※,是中国现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窑遗址之一。
吉州窑产品的釉色在同时期各窑场中堪称最丰富,既有南方窑系流行的黑釉、黄釉、青白釉,也有北方窑系常见的乳白釉、绿釉、褐釉等,其中黑釉瓷器是吉州窑最具特色的瓷器,在宋元时期流行一时。
[166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31 17:38
ZHJJUN 发表于 2024-10-31 17:38
吉州窑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窑址分布在赣江两岸数十公里范围内,主窑场有彭家窑、永和窑、临江窑、吴家窑等,其中永和窑规模最大,也最具代表性。宋时与定、磁、钧、耀、建等窑齐名。
吉州窑创烧于唐代晚期,经五代、北宋,鼎盛于南宋,至元末终烧。有1200多年的烧造※※,是中国现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窑遗址之一。
[166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31 17:38
ZHJJUN 发表于 2024-10-31 17:37
南宋末年,吉州遭遇元军入侵,文天祥带领着吉州窑的三千多窑工顽强抗敌,后来战败,窑工流往景德镇,带去了生产技术,便在那里将制瓷技术发扬光大。
吉州窑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窑址分布在赣江两岸数十公里范围内,主窑场有彭家窑、永和窑、临江窑、吴家窑等,其中永和窑规模最大,也最具代表性。宋时与定、磁、钧、耀、建等窑齐名。
[166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31 17:37
ZHJJUN 发表于 2024-10-31 07:24
虽然景德镇的制瓷※※悠久,但实际上,在北宋时,吉州窑的产品更为有名。
南宋末年,吉州遭遇元军入侵,文天祥带领着吉州窑的三千多窑工顽强抗敌,后来战败,窑工流往景德镇,带去了生产技术,便在那里将制瓷技术发扬光大。
[166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31 07:24
ZHJJUN 发表于 2024-10-31 07:24
小话吉州窑,那般独特!
提起瓷器,人们自然会想到景德镇。殊不知,江西窑器“先有吉州,后有饶州(景德镇)”。
虽然景德镇的制瓷※※悠久,但实际上,在北宋时,吉州窑的产品更为有名。
[166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31 07:24
ZHJJUN 发表于 2024-10-24 18:58
红绿釉印花盏
小话吉州窑,那般独特!
提起瓷器,人们自然会想到景德镇。殊不知,江西窑器“先有吉州,后有饶州(景德镇)”。
[166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31 07:24
ZHJJUN 发表于 2024-10-24 18:58
红绿釉印花盏
红绿釉印花盏
[166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31 07:19
ZHJJUN 发表于 2024-10-31 06:39
瓷枕边沿多为宽带弦纹,内为三弧、八弧开窗,窗内绘以梅竹、松枝、海涛纹,有的为四边或六边连续"山"字形构图。
鼎炉颈部多饰回纹,腹为连弧开窗,内绘梅竹、莲花、跃鹿、八卦、鸳鸯戏水、窗外衬托以莲瓣、四边或六边几何纹样,装饰和造型十分统一。
[165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31 06:39
ZHJJUN 发表于 2024-10-31 06:39
壶类器多饰花蝶、缠枝蔓草、梅花、芦草纹样。杯形器多饰弦纹、梅蝶纹。粉盒盖面多为弦纹、葵花、梅花、芦草、芦雁、莲瓣和乳钉纹样。
瓷枕边沿多为宽带弦纹,内为三弧、八弧开窗,窗内绘以梅竹、松枝、海涛纹,有的为四边或六边连续"山"字形构图。
[165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31 06:39
ZHJJUN 发表于 2024-10-31 06:39
罐类器亦多饰连弧开光、跃鹿、海涛、花蝶、芦草和莲瓣纹;盘多绘双鱼戏水,与器物的形制配合得十分协调。
壶类器多饰花蝶、缠枝蔓草、梅花、芦草纹样。杯形器多饰弦纹、梅蝶纹。粉盒盖面多为弦纹、葵花、梅花、芦草、芦雁、莲瓣和乳钉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