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记博物馆中的中国瓷器珍品(10期)——吉州窑
15298 2498
[175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5 18:49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5 18:49
或根据宋陈显微《关尹子文始真经注》五鉴篇“譬如犀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的记述,将犀牛望月引申出“形容长久盼望”和“比喻见到的不全面”之意(见《成语词典》)。
事实并非如此。细加研读有关资料则不难发现,犀牛望月应与人们祈求长寿、福禄、财富等吉祥寓意有关。
[175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5 18:49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5 18:48
这个典故是说满奋因怕风而被晋武帝取笑,自嘲是吴地惧晒怕热的水牛,误认月亮为太阳而喘。
或根据宋陈显微《关尹子文始真经注》五鉴篇“譬如犀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的记述,将犀牛望月引申出“形容长久盼望”和“比喻见到的不全面”之意(见《成语词典》)。
[174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5 18:48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5 18:48
如何解读此现象,犀牛望月的真实寓意如何?对此人们似乎并不清楚,甚至有严重误读。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将犀牛望月附会为“吴牛喘月”,典出南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
这个典故是说满奋因怕风而被晋武帝取笑,自嘲是吴地惧晒怕热的水牛,误认月亮为太阳而喘。
[174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5 18:48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5 18:24
除吉州窑外,宋金铜镜、厌胜钱、玉器及耀州窑、定窑、景德镇窑瓷器等各类器物上均有犀牛望月纹,这是宋金文物中颇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
如何解读此现象,犀牛望月的真实寓意如何?对此人们似乎并不清楚,甚至有严重误读。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将犀牛望月附会为“吴牛喘月”,典出南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174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5 18:24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5 18:15
从鸿禧美术馆藏犀牛望月纹盏和相关文物来看,犀牛望月的完整经典构图为:犀牛上部是星月祥云,下方为浩大水势,犀牛或涉水中或卧于大水之中的陆地。
除吉州窑外,宋金铜镜、厌胜钱、玉器及耀州窑、定窑、景德镇窑瓷器等各类器物上均有犀牛望月纹,这是宋金文物中颇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
[174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5 18:15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5 18:14
台湾鸿禧美术馆和私人藏品中,还见有开光犀牛望月纹。吉州永和窑遗址也曾发现同类装饰残片。
从鸿禧美术馆藏犀牛望月纹盏和相关文物来看,犀牛望月的完整经典构图为:犀牛上部是星月祥云,下方为浩大水势,犀牛或涉水中或卧于大水之中的陆地。
[174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5 18:14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5 18:13
坤牛望月
美国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有一件工艺考究的吉州窑盏。其口沿为罕见葵口,盏内壁两侧分别为漏花形成的犀牛与云月,即人们习称的“犀牛望月”。
台湾鸿禧美术馆和私人藏品中,还见有开光犀牛望月纹。吉州永和窑遗址也曾发现同类装饰残片。
[174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5 18:13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5 06:53
上述吉州窑瓷的“金玉满堂”“福寿康宁”“长命富贵”“福如东海”“福禄长寿”“龟鹤齐寿”“食禄封侯”“早入中书”等吉语,“福”鹿(谐音禄)、竹(谐音祝)“寿”等图文,及银铤、金铤、犀角、方胜、玛瑙等杂宝装饰的流行,真实地反映了南宋世俗社会对金钱、财富、...
坤牛望月
美国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有一件工艺考究的吉州窑盏。其口沿为罕见葵口,盏内壁两侧分别为漏花形成的犀牛与云月,即人们习称的“犀牛望月”。
[174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5 06:53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5 06:51
其中唯有方胜不同,据元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有“先写下几句寒温序,后题著五言八句诗。不移时,把花笺锦字,叠做个同心方胜儿”的内容,可知方胜被赋予了同心双合、彼此相通之意,或用来表示男女情投意合、爱情美满。
上述吉州窑瓷的“金玉满堂”“福寿康宁”“长命富贵”“福如东海”“福禄长寿”“龟鹤齐寿”“食禄封侯”“早入中书”等吉语,“福”鹿(谐音禄)、竹(谐音祝)“寿”等图文,及银铤、金铤、犀角、方胜、玛瑙等杂宝装饰的流行,真实地反映了南宋世俗社会对金钱、财富、官位、长寿、爱情、幸福、享乐的普遍追求,是宋代高度商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市井世俗“利欲观”的具体表现。
[174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5 06:51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5 06:49
据宋《营造法式》中描绘的胡玛瑙的形象,可知玫茵堂藏梅瓶上3个如意头形组成的品字形图案,表现的是杂宝中的玛瑙。宋代杂宝中的犀角、珊瑚、象牙、圆钱、银铤、金铤、玛瑙,主要是金银珠宝等稀有贵重材料,均为财富的象征。
其中唯有方胜不同,据元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有“先写下几句寒温序,后题著五言八句诗。不移时,把花笺锦字,叠做个同心方胜儿”的内容,可知方胜被赋予了同心双合、彼此相通之意,或用来表示男女情投意合、爱情美满。
[174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5 06:49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5 06:49
日本永保寺藏宋佚名《千手观音图》,观音手中托举的杂宝盒中有长条形金铤的形象。玫茵堂梅瓶的杂宝纹样中,有一由3个如意头形组成的品字形图案。宣化辽韩师训墓中的杂宝纹中也见有此类形象。
据宋《营造法式》中描绘的胡玛瑙的形象,可知玫茵堂藏梅瓶上3个如意头形组成的品字形图案,表现的是杂宝中的玛瑙。宋代杂宝中的犀角、珊瑚、象牙、圆钱、银铤、金铤、玛瑙,主要是金银珠宝等稀有贵重材料,均为财富的象征。
[174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5 06:49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4 18:57
山东嘉祥元代曹元用墓出土的杂宝画中的这类图案上,明确题有“足色金”三字;另杭州出土的带有“足赤金”“十分金”铭文的长条形金铤,也与上述两条长方形交叉图像特征相同。
日本永保寺藏宋佚名《千手观音图》,观音手中托举的杂宝盒中有长条形金铤的形象。玫茵堂梅瓶的杂宝纹样中,有一由3个如意头形组成的品字形图案。宣化辽韩师训墓中的杂宝纹中也见有此类形象。
[173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4 18:57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4 18:57
以上杂宝纹样中,有一种两条长方形交叉的图案,宿白先生早年即考证其为金铤,现有大量的考古资料可为宿白先生的观点提供佐证。
山东嘉祥元代曹元用墓出土的杂宝画中的这类图案上,明确题有“足色金”三字;另杭州出土的带有“足赤金”“十分金”铭文的长条形金铤,也与上述两条长方形交叉图像特征相同。
[173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4 18:57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4 18:56
从已掌握的宋代杂宝纹资料来看,其品种较元代单调,主要有犀角、珊瑚、象牙、方胜、圆钱、银铤、金铤、玛瑙等。
以上杂宝纹样中,有一种两条长方形交叉的图案,宿白先生早年即考证其为金铤,现有大量的考古资料可为宿白先生的观点提供佐证。
[173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4 18:56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4 18:56
福州南宋黄昇墓出土的尺子上也以杂宝为饰;福州茶园山南宋墓还出土了杂宝纹裤;日本鹤冈八幡宫藏南宋堆黑雕漆方盒上有杂宝纹。宋大观通宝、崇宁通宝背后也有装饰杂宝纹的。
从已掌握的宋代杂宝纹资料来看,其品种较元代单调,主要有犀角、珊瑚、象牙、方胜、圆钱、银铤、金铤、玛瑙等。
[173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4 18:56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4 18:15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南宋名画《秋庭戏婴图》中,孩童玩耍的尺子上(有学者认为是纸牌)就绘有一组杂宝。
福州南宋黄昇墓出土的尺子上也以杂宝为饰;福州茶园山南宋墓还出土了杂宝纹裤;日本鹤冈八幡宫藏南宋堆黑雕漆方盒上有杂宝纹。宋大观通宝、崇宁通宝背后也有装饰杂宝纹的。
[173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4 18:15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4 17:59
瑞士玫茵堂藏有一件少见的吉州窑黑釉梅瓶,其腹部以漏花装饰犀角、象牙、方胜、银铤、金砖、玛瑙等杂宝纹。以往人们多认为陶瓷等工艺品上的杂宝装饰入元后才流行,事实上南宋时杂宝已广泛见于各类工艺品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南宋名画《秋庭戏婴图》中,孩童玩耍的尺子上(有学者认为是纸牌)就绘有一组杂宝。
[173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4 17:59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4 17:58
相同的设计还见于江西德安南宋墓出土的银鎏金帔坠上。第三个开光内似为仙鹤图案,但其上方是否有字,无法辨识。
瑞士玫茵堂藏有一件少见的吉州窑黑釉梅瓶,其腹部以漏花装饰犀角、象牙、方胜、银铤、金砖、玛瑙等杂宝纹。以往人们多认为陶瓷等工艺品上的杂宝装饰入元后才流行,事实上南宋时杂宝已广泛见于各类工艺品了。
[173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4 17:58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4 17:58
与其类似的设计在山西金代瓷枕上也有表现。另一开光内饰竹纹,竹子上方为“寿”字,因“竹”“祝”谐音,故此组合意喻祝寿。
相同的设计还见于江西德安南宋墓出土的银鎏金帔坠上。第三个开光内似为仙鹤图案,但其上方是否有字,无法辨识。
[173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4 17:58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4 07:18
第三类,由动物、植物与文字组成的图案。如永和窑址采集的漏花“福”字和鹿纹组成的六边形开光盏的残片。又如日本藏漏花盏,其内壁等距分布3组漏花六边形开光。其中一开光内装饰鹿纹,鹿纹上部为“福”字,因“鹿”“禄”谐音,故此组合意喻福禄。
与其类似的设计在山西金代瓷枕上也有表现。另一开光内饰竹纹,竹子上方为“寿”字,因“竹”“祝”谐音,故此组合意喻祝寿。
[173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4 07:18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4 07:18
广东省博物馆有此类收藏。最近展览展出一件此类盏,折枝四果内均由“早入中书”组成。
第三类,由动物、植物与文字组成的图案。如永和窑址采集的漏花“福”字和鹿纹组成的六边形开光盏的残片。又如日本藏漏花盏,其内壁等距分布3组漏花六边形开光。其中一开光内装饰鹿纹,鹿纹上部为“福”字,因“鹿”“禄”谐音,故此组合意喻福禄。
[173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4 07:18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4 07:18
第二类,于盏内壁一周等距分布3组漏花折枝花果纹。每组折枝花挂四果,3组折枝果内分别由“金玉满堂”“福如东海”“福禄长寿”吉语组成。
广东省博物馆有此类收藏。最近展览展出一件此类盏,折枝四果内均由“早入中书”组成。
[172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4 07:18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4 07:18
另有“金玉满堂”与“龟鹤齐寿”,“食禄封侯”与“长命富贵”等组合的吉语盏残片。此外,观叶楼藏“福禄永昌”吉语盏亦属此类。
第二类,于盏内壁一周等距分布3组漏花折枝花果纹。每组折枝花挂四果,3组折枝果内分别由“金玉满堂”“福如东海”“福禄长寿”吉语组成。
[172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4 07:18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4 06:44
3组柿蒂形内各有4字,通常由“金玉满堂”“福寿康宁”“长命富贵”3组吉语组成。如观叶楼藏及日本大阪鸿池家族传世漏花吉语盏。
另有“金玉满堂”与“龟鹤齐寿”,“食禄封侯”与“长命富贵”等组合的吉语盏残片。此外,观叶楼藏“福禄永昌”吉语盏亦属此类。
[172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4 06:44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4 06:43
吉语与杂宝
吉州窑茶盏中的流行漏花吉语盏,其大致可分三类:
第一类,于盏内壁一周等距分布3组柿蒂形(宋《营造法式》中的称谓)漏花。
3组柿蒂形内各有4字,通常由“金玉满堂”“福寿康宁”“长命富贵”3组吉语组成。如观叶楼藏及日本大阪鸿池家族传世漏花吉语盏。
[172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4 06:43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4 06:42
吉州窑瓷器装饰当然也不例外,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吉祥寓意的纹饰普遍流行。
吉语与杂宝
吉州窑茶盏中的流行漏花吉语盏,其大致可分三类:
第一类,于盏内壁一周等距分布3组柿蒂形(宋《营造法式》中的称谓)漏花。
[172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4 06:42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4 06:42
虽说宋代是以士人精英文化为代表并引领社会风尚的时代,但在丰富多元的市井文化熏染之下,宋代工艺美术不免同时兼具市井文化世俗和功利的特质。
吉州窑瓷器装饰当然也不例外,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吉祥寓意的纹饰普遍流行。
[172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4 06:42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3 18:10
宋代城市商业经济的高度发展,催生了丰富多元的市井文化。
虽说宋代是以士人精英文化为代表并引领社会风尚的时代,但在丰富多元的市井文化熏染之下,宋代工艺美术不免同时兼具市井文化世俗和功利的特质。
[172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3 18:10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3 18:09
其装饰题材包罗万象,涉及宗教、士人与世俗文化等宋元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堪称一部宋元时期形象而生动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对于了解当时社会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宋代城市商业经济的高度发展,催生了丰富多元的市井文化。
[172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3 18:09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3 18:09
南宋吉州窑瓷装饰与世俗文化
吉州窑以具有禅意的桑叶盏、别具一格的漏花工艺、夺造化之工的玳瑁釉及质朴秀雅的釉下彩绘等最负盛名。
其装饰题材包罗万象,涉及宗教、士人与世俗文化等宋元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堪称一部宋元时期形象而生动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对于了解当时社会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