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东京汽车技术展览会,日本人像素级拆了两台中国车
13387
90
[61 楼] 黄山佛飞鸿
[资深泡菜]
2-17 17:54
haiyangsea 发表于 2025-02-17 10:37 比亚迪的价格战别的厂家没法打,全是他自己做的,成本做到最低,品控做的最宽,所以一边打价格战,一边出各种问题 |
[60 楼] runnova
[泡菜]
2-17 10:50
haiyangsea 发表于 2025-02-17 10:37 👍 都是要挣钱的,给谁配套不是配,,, 打入苹果供应链的,股票都要炒涨 runnova 编辑于 2025-02-17 10:51 |
[59 楼] haiyangsea
[陈年泡菜]
2-17 10:37
wan 发表于 2025-02-05 09:28 国内供应链忠诚度最低,谁给的账期短就跟谁混。 供应链这个东西,就是个平衡的过程,按照国内这个玩法要么一起死,要么提价格让大家都有活路。 |
[58 楼] qxbus
[禁言中]
2-17 03:38
开抄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
[57 楼] runnova
[泡菜]
2-5 10:54
gmtsao 发表于 2025-02-05 10:48 主要是应景,看扶持力度,有扶持有资金流入有贷款或未来钱可期,,,这个很明显,之前那些电车补贴,,房地产火的时候也是有银行资金流入,光伏等等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
[56 楼] gmtsao
[老坛泡菜]
2-5 10:48
关于快好不好,看图说话,快增加流动性,谁希望快呢,破局者!
破局的目标很明确,通过低成本打破优势行业的格局,通过放弃收益、放弃安全性,扩大消费群体。 ——拉消费者一起上船,对消费能力较低对安全相对不敏感、不考虑长远需求的当然好,其他未必! ![]() |
[55 楼] runnova
[泡菜]
2-5 09:45
wan 发表于 2025-02-05 09:28 会不会是没必要换,这个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收益,降低的使用成本权重在人家环境下根本就不大, 有一些海外博主讲过,美国油便宜(也不是便宜,是美元对油购买力高)在收入占比下不大,日本收入高啊,还有车也省油 这种情况下再弄一套产业链,整体投入,补贴,都是费用,人家也会说国情不同 Tommy靠谱车行,和飘油哥这俩博主喜欢讲这个 runnova 编辑于 2025-02-05 09:55 |
[54 楼] wan
[泡菜]
2-5 09:28
日本人拆解这些车后发现,这些东西并非自己做不出来,而是做出来后成本会比国产车高很多。
如果要做出能够和国产车价格竞争的车型,就得用国产供应链降低成本。 问题是汽车行业是和供应链深度绑定的行业,日系车厂是舍不得换掉自己现有供应体系的。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
[52 楼] nikonbeta
[泡菜]
2-5 08:38
想起了多年前的奇瑞QQ
|
[51 楼] 男人心似海深
[资深泡菜]
1-31 10:44
allseasons 发表于 2025-01-31 00:13 用户抓虫还有个优势,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现在车都是联网的,问题出现时的各种路况,状态,参数都可以打包上传,方便后台定位问题所在,快速解决问题。 而在以往这些都是很难实现的,有些问题出现往往带有随机性,出现问题后靠厂家去定位复现问题很难,这就是以前车辆出现问题后调查都要半年或者几年。 每每说到新势力品牌新车开发节奏缩短的时候,总有人拿传统车企来举例,以此来抨击新势力品牌造车不够严谨等问题。 关键是有没有想过,传统车企以前也不缺各种召回、质量门事件呀。 以前的车是 1 年一小改、3 年一大改、5 年一换代。现在一年的改款,可能就相当于之前的大换代了。 别总是拿以前的行业标准来衡量现在。有些已经不适用了。现在有的车企开发周期目标是12个月。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
[50 楼] 男人心似海深
[资深泡菜]
1-31 10:18
kevinwong55 发表于 2025-01-31 06:35 很多时候,有问题被用户发现及时反馈,总比大面积出错或者出了很多次事故后厂家才发现问题再来纠正改进好吧。 心里阳光点,不要太阴暗。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
[49 楼] 男人心似海深
[资深泡菜]
1-31 10:13
runnova 发表于 2025-01-31 08:49 防止有的车企明知道有缺陷,不公开召回偷偷后台ota升级,做到有备可查。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
[48 楼] tianman
[泡菜]
1-31 10:07
stevenkoh 发表于 2025-01-31 09:38 这就有点扯了 汽车在夜间停车状态下误触了夜间更新,车辆当然要开始更新。 更新时汽车不能启动,这正是一个保障安全的措施,怎么被你看成“显然车机设计存在重大隐患”? 你倒车误挂前进档,这就是“显然汽车设计存在重大隐患”? |
[47 楼] stevenkoh
[泡菜]
1-31 09:38
runnova 发表于 2025-01-31 08:49 汽车和手机不一样。手机变砖,一般不涉及人身安全;但汽车变砖,社会公认的设计人身安全。备案就是“以公权力信用留存证据”,也就是车辆OTA必须※※监管,而不是企业自主。各个国家不一样,但这么做无可厚非。 比如这个,孕妇临产开车能误触到OTA升级,显然车机设计存在重大隐患。备案就有案可查。 https://news.qq.com/rain/a/20241206A096JC00 |
[46 楼] tianman
[泡菜]
1-31 09:20
runnova 发表于 2025-01-31 08:49 很多事情都是常人难以理解的。诸如 “Windows怎么能有BUG呢?” "手机上的、电脑上的软件经常出问题,这个大家都遇到过了,奇怪的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它们就会足够可靠呢?" --- 居然还用在医疗、军事、航空、救援这些更加紧急重要的事务上? 即使是非常成熟的油车,怎么也时常被召回呢,司机难道也是小白鼠? 人类思维也经常出现错误,那么人类是否能够驾车? 吃东西也会被呛入气管而危及生命,是不是就不能吃喝了? 至于备案,最主要的用途是保留证据。 机构不一定弄得懂,但是一旦需要,就可以提供给弄懂的人分析判断验证。 tianman 编辑于 2025-01-31 09:40 |
[45 楼] runnova
[泡菜]
1-31 08:49
男人心似海深 发表于 2025-01-31 00:47 不明白备案主要作用在哪儿 行为公示? 厂家的软件,那些机构也不一定弄得懂吧,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
[44 楼] runnova
[泡菜]
1-31 08:28
汽车,手机软件经常更新
但是有些设备比如大型医疗设备CT,MR软件升级是要花钱的,,找谁说理去,老的有不好用地方也要用,想用改进的,掏钱。,尽管这些东西小升级内容大部分都不大,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
[43 楼] kevinwong55
[资深泡菜]
1-31 06:35
allseasons 发表于 2025-01-30 23:06 小白鼠可不这么想,它们认为能用自己的生命为厂家出份力那是多么光荣的事啊 |
[42 楼] 男人心似海深
[资深泡菜]
1-31 00:47
allseasons 发表于 2025-01-31 00:13 正常的系统迭代升级,车机OTA都是要在工信部备案的,而软件缺陷的升级ota则是需要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备案的。像这次小米苏七和特斯拉的召回都是需要备案的。 2020年11月2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召回监管的通知》。通知要求,生产企业“采用OTA方式对已售车辆开展技术服务活动的,应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及《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要求,向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备案。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 ![]() |
[41 楼] 男人心似海深
[资深泡菜]
1-31 00:39
allseasons 发表于 2025-01-30 23:33 大众有没有能力做车?软件做的跟屎一样,升级软件甚至要人工刷😄 按照你的思路, 苹果能不能做手机?能做手机为什么要定期ota系统升级ios? 谷歌能不能做手机?能做手机为什么要定期ota系统升级andriod?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
[40 楼] funder
[望远镜&天文版主]
1-31 00:17
allseasons 发表于 2025-01-31 00:13 国家的强制标准,行业标准和法规需要遵守,所有的类似规则,都必须在效率和可靠性中实现平衡,促进新技术的良性有序发展。一味强调效率和发展忽视安全可靠,或者一味强调安全可靠而完全忽视效率,都是不对的。 要相信制定规则的人比绝大数人更聪明,而且也会根据实践反馈进行调整。 |
[39 楼] allseasons
[资深泡菜]
1-31 00:13
funder 发表于 2025-01-31 00:05 测试是花足够时间的。想想疫情时,记得是三级试验吧,需要多少人、多少地点、多少时间之类的,要半年以上吧?没有一家能立即推出成品的。 软件测试也是要足够时间、足够用户、足够量才行的。快速的迭代,在开发过程中是没问题,一旦产品到了用户手里,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有的更新可以,有的更新可能就不合适这样做。 |
[38 楼] funder
[望远镜&天文版主]
1-31 00:05
allseasons 发表于 2025-01-30 23:57 第二,修改升级是为了更好,让整体更合理,加入一些额外的功能。这些是那些不能升级或者不愿升级的系统无法实现的。 |
[37 楼] allseasons
[资深泡菜]
1-30 23:57
funder 发表于 2025-01-30 23:53 “快速迭代是最有效的技术提升方法”是对于厂家来说的。 对于用户来说,这可能是灾难,因为快速发布的修订版本很可能是没有充分测试的。 软件工程规定了几个层次的测试,所以,就像我们用过的WIN3到WIN7,都是这样出来的,以WIN7为例,到终止了,也才只有一个大更新,其他是小更新。 而WIN10,一年半就是一个大更新,他们根本来不及做完软件工程规定的所有测试。 一个月更新三五次的就更是如此。 |
[36 楼] funder
[望远镜&天文版主]
1-30 23:53
allseasons 发表于 2025-01-30 23:33 那些不经常升级的软件往往不是好用,而是压根没人用,无市场驱动力,亦无足够的反馈。 很多实践都证明,在实践中快速迭代是最有效的技术提升方法。 至于出厂要满足足够的成熟度,软件工程亦有相应的标准和可信性检测方法。 但一定要明白,合格的可靠度和成熟度 不等于 没有bug,不可以进一步优化。 |
[35 楼] allseasons
[资深泡菜]
1-30 23:39
funder 发表于 2025-01-30 23:16 现在几乎没有人提“软件成熟度”了,好象随便找一个会写代码的人就可以来编软件。 手机上的、电脑上的软件经常出问题,这个大家都遇到过了,奇怪的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汽车上的软件就会足够可靠呢? |
[34 楼] allseasons
[资深泡菜]
1-30 23:33
funder 发表于 2025-01-30 23:16 夸大点说,这句话只是一种借口。 对于有实力的公司来说,程序写不好,多半是因为功能太多,人和系统顾不过来了。就像WIN一样,越来越庞大,庞大到BUG都来不及修改。 如果只做了必要的功能,还有很多BUG来不及更正,那么说明这个厂家没有能力做车。 “汽车软件比重越来越大,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趋势”这正是我上边说的问题。凡是经常升级的软件/APP/OS都是不怎么可靠的产品。 |
[33 楼] funder
[望远镜&天文版主]
1-30 23:16
allseasons 发表于 2025-01-30 23:06 可以参考一个回答“为啥程序员不把程序一次写好,不要留bug?”。 汽车软件比重越来越大,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趋势。 |
[32 楼] allseasons
[资深泡菜]
1-30 23:06
男人心似海深 发表于 2025-01-28 11:06 你这样的思维让人无法理解。用户在车机上跟厂家讨论如何修复问题?难道不是应该在出厂前解决所有问题,只有在偶尔出故障时拉到4S店去修吗?如果经常出问题、经常到了需要用车机跟车厂沟通,这车还敢用吗?用户就不怕这车一下子把他自己送到集装箱大车的前后轮之间去? 所以,车,一个严重关联到车上人员生命安全的工具,应该仅具有最必要的功能,而以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为主,别搞那些花里胡梢的功能。 |
[31 楼] tianman
[泡菜]
1-30 10:54
3377 发表于 2025-01-30 01:57 也不行。各种管线性质不同,有的指禁止同时布置的。甚至还有必须分隔一定距离的规范。还有的管线是不允许进管道的。 城市管线是非常复杂的,各种管线走向不同、分布不同、管理方式不同,强制集中必然出问题。 巴黎算是一个规划比较完善的城市了,它的电、水、气、通讯、交通、下水道都是分开的。虽然它有※※悠久宽敞通达的下水道和蜘蛛网般密集的地下交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