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之痛——日本电动车历史和我们当下
11385
105
[1 楼] stevenkoh
[泡菜]
2-22 17:47
2025年2月11日,我从所住的静冈世纪酒店出大堂门。门口的V8丰田SUV轰了一下油门,把我吓了一跳,一股浓重的汽油味道弥漫在酒店大门顶棚,久久没有散去。热车了1分钟左右,车主开着呼啸而过。在日本小车遍地的当下,这台车如此的惹人眼球。
我没有开过V8车,甚至没有听过V8发动机的呼啸,这是我第一次听到V8发动机,估计也将是唯一的一次吧。日本是有过辉煌的汽车时代的,随处走过就是能看到※※。 ![]() ![]() 1.https://www.nissan-global.com/EN/INNOVATION/TECHNOLOGY/ELECTRIFICATION/EV_MILESTONES/1947-1998/ 2.https://www.nissan-global.com/EN/INNOVATION/TECHNOLOGY/ELECTRIFICATION/EV_MILESTONES/2000-2009/ 3.https://www.nissan-global.com/EN/INNOVATION/TECHNOLOGY/ELECTRIFICATION/EV_MILESTONES/2010-2018/ 电动车※※的关键节点,是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池。日本1996年就完成了,但真正的商品化,尼桑要2009年12月,2010年才正式商用化。其初衷很奇葩,为了消耗东京电力晚上的夜晚谷间多余电力。2011年福岛以后,核电撤销。尼桑采用日产聆风的技术加上内燃机,捣鼓出e-power。 ![]() 其实,不管是今天PHEV、REEV、纯电BEV,其最关键的都是锂电池动力技术。索尼1996年就搞出这个汽车用锂电池技术,而中国的锂电池1995年才刚搞出来。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6L27O8Q05451UH4.html 我看了下时间,刚好是电池大王在北京研究所的日子。不过锂电池的汽车使用,早就被电池大王盯上了,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丰田THS很大部分成功,是依靠可靠的镍氢电池。所以,丰田最大幅度发挥了镍氢电池长处,稳定、可靠,在镍氢电池充放控制,日本人有绝对先进的独门秘籍。缺陷就是电池密度较低,因此无法做大电池,因此也没法插电。因为电池不大,没必要Plug-in插电。而且,日本的发动机自吸N/A的比较出色,自吸不带T搞阿特金森也容易。发动机优秀,也没必要插电,成就了THS的辉煌。 ![]()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你们不用,有人用。看了下,老王1966年出生,小学和初中都是优秀生,1983年,老王优异成绩考入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1987年,老王大学毕业后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攻读硕士,并专攻电池领域。1992年,26岁的老王传福被破格提拔为研究院301室副主任,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处级干部,并获得高级工程师和副教授的职称。1995年2月,老王辞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的工作。 读书方面,老王学历无可挑刺,高中生可没法比。从日本的例子可以看出,技术路线选择,非常重要。 ![]() stevenkoh 编辑于 2025-02-22 18:05 |
[106 楼] 值班管理员
[版主]
3-5 15:00
该主题已被关闭!
时间:2025-03-05 15:00 |
[105 楼] 男人心似海深
[资深泡菜]
3-5 13:37
黑※※黑 发表于 2025-03-05 11:32 你看看国内路线固态是啥时量产,2030年?黄花菜都凉了 ![]() |
[104 楼] runnova
[泡菜]
3-5 12:59
yfbily 发表于 2025-03-05 12:50 不可能,不然5000年了,你看看 效率方面也很多,勤快不等于效率,还有方向问题,很多是无效的,就比如小学就卷应试,※※卷科举,都勤奋加班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
[103 楼] yfbily
[泡菜]
3-5 12:50
runnova 发表于 2025-03-05 12:35 |
[102 楼] yfbily
[泡菜]
3-5 12:39
黑※※黑 发表于 2025-03-05 11:32 |
[101 楼] runnova
[泡菜]
3-5 12:35
具体技术多领先不知道
纯电车来说,电池,电池管理,电机电控,这些工业强国应该都不差, 混动来说,本田IMMD和比亚迪DMI几乎一样的路子,电控功率分流控制上,本田起码有这个技术,, 还有轮边扭力控制,SH AWD这个,国内车有吗,三菱有类似的,类似轮边分动,转弯时候增加外侧轮扭力,按理说电动后更容易了。 至于智能辅助驾驶,大沙发,冰箱这些配置丰富,目前看确实是领先的的。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
[100 楼] 花丝
[泡菜]
3-5 12:23
stevenkoh 发表于 2025-03-05 09:18 高吗?以前没有任何汽车工业基础的照样一两年就造出来,这还有什么技术,拷贝而已。 |
[98 楼] 黑尼玛黑
[泡菜]
3-5 11:32
说日本电动汽车落伍还太早,丰田等日系目前在积极投入资金研发固态电池,目前计划2030年前投入量产。电动汽车的残酷竞争还没开始。
|
[97 楼] stevenkoh
[泡菜]
3-5 10:15
李斌:我不希望别人说我是“奶爸”,易车打不过汽车之家;蔚来打不过理想。问题在哪里呢?大部分人做品牌,能做得过老罗吗?不做奶爸,蔚来要不行了,我也是用户,挺可惜的。车其实不错。
做品牌需要做小确信还是宏大叙事?真不太知道。在王力宏和周杰伦之间,我是投资人肯定投资王力宏。但在蔚来、迪子、CC、锤子手机、小米、凡客、理想....我肯定在迪子、CC、小米之间选择。因为中国人做品牌都不行,尤其做高端是绝无可能的。迪子做高端,并不认真,只是占个位置证明自己存在而已。高端还在讲“性价比”,这哪里是高端?高性价比的贵货而已,“性价比”的话语权是小米。中国人做高端,就像作家方方所言,你看看你自己是谁。100万买增程,尊界s800还是仰望U8? 迪子重视的就是低价倾销,只不过海外市场无法这么做而已,这才是别人无法拥有的最高护城河。这就是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和麦当劳的道理。 stevenkoh 编辑于 2025-03-05 10:26 |
[96 楼] stevenkoh
[泡菜]
3-5 09:35
runnova 发表于 2025-03-05 09:24 迪子应该学习lixiang,在奶爸的小确幸的陶醉中为信仰充值,这样才能走高端。 |
[95 楼] runnova
[泡菜]
3-5 09:24
宏大叙事里陶醉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
[94 楼] stevenkoh
[泡菜]
3-5 09:18
花丝 发表于 2025-03-04 21:07 其实电动机的门槛不低,《模电》不是大学令人崩溃的科目三嘛。怎么说起电动车,就很简单了呢。小米不做变速箱,但是CC、奇瑞、吉利和迪子都是在做的。https://www.autohome.com.cn/tech/201206/347123.html。 问题是其他传统车企,为什么给了新进者迪子自吹是国产里面第一家独立掌握ECU/TCU的呢?要没有这种东西,混动能攻克吗?电四驱能拿下吗?为啥Quattro的前置ice和后置moto的电四驱方案难产呢?外国迪子Audi难道不应该反思一下吗?博世2015年,可是跟着中国迪子偷师学艺的电四驱啊,中国迪子没怎么说罢了。我们这里20万以下的猛龙四驱这都是标配。Quattro只有纯机械四驱,和纯电四驱e-etron,外国迪子的前发动机,后大功率电机(100kW)以上的怎么没影了? ![]() 电动车的技术门槛最高的是锂电池制造,这个其实和芯片难度都很大。船夫讲的“技术密度”理论,其实是东亚人智力和对集体组织的服从(宗族、帮会)一种应用。台湾芯片大佬早就说过,西方人无法制造芯片,他们无法接受芯片制造所需要的年薪百万的工程师要半军事化封闭工作,钱多也不行。电池和芯片都存在这种问题。 电池我们攻克了,人家也故意藏拙。中国的文科生群体就天然觉得电池和电机容易,事实并非如此。要是没有动力电池,任何Plug-in是没有意义的。日本的问题就是这样,老龄化了,整不出昭和时代足够的工程师人力来产业化电池。其实对我们也是反思。下面自己在线翻译日语版文章吧。尼桑的日语版在线翻译也比直接读英语版的好,内容是不同的,更遗憾了。这种去工业化,无法产业化的教训例子对我们越晚越好。 https://www.nissan-global.com/JP/HERITAGE/LEGENDS/LEGEND_08/ 对比前后两个链接内容,心情是不同的。 今天贬低电池,小看电机,考古发动机,这其实都是在去工业化。而船夫恰恰是推进新工业化,不是不要发动机和变速器。而是不要传统燃油时代的发动机、变速器、四驱系统。用电池助力组合的,Dedicated Hybrid Transmission、Dedicated Hybrid Engin、Dedicated Hybrid all-wheel-drive,也就是插混助力的专用插混变速器DHT、插混专用发动机骁云、插混电四驱的车辆系统。 看看时间。※※不会说谎,路遥知马力,20年了。到了收获和享受的最新工业文明的时代了。 ![]() stevenkoh 编辑于 2025-03-05 09:24 |
[93 楼] 花丝
[泡菜]
3-5 06:45
男人心似海深 发表于 2025-03-04 22:59 |
[92 楼] 鱼香肉丝就米饭
[泡菜]
3-5 01:42
几个老id竟然都活着呢,只是还是那么轴。
|
[91 楼] 男人心似海深
[资深泡菜]
3-5 00:39
蛮猴 发表于 2025-03-05 00:05 你这回复,至少说点干货来反驳下吧。 这也太软弱无力了,好无奈,好无趣。 我也是polo,Q5一路换过来的, 当年也是觉得德系车牛逼懂车就该开, 现在真想不出bba油车还有啥可留恋的, 也许你就是一个心里的坎过不去吧😄 男人心似海深 编辑于 2025-03-05 00:40 |
[90 楼] 蛮猴
[陈年泡菜]
3-5 00:29
小胖子 发表于 2025-03-05 00:16 大家晚安。 手机补张图: ![]() 蛮猴 编辑于 2025-03-05 00:31 |
[89 楼] tianmana
[泡菜]
3-5 00:18
牛年好 发表于 2025-03-04 22:26 ![]() |
[88 楼] 小胖子
[资深泡菜]
3-5 00:16
蛮猴 发表于 2025-03-04 22:04 你也是个爱车的人。难道看不出根本不只是动力系统的变革,东大是在汽车工业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外观,内饰,底盘,以及客户需求国产车都是吊打外国车。奇瑞仿制matiz,比亚迪F3照抄花冠,华晨出个酷跑到今天的蔚来,长城,比亚迪,奇瑞,理想不都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我之前有一辆国产车飞腾,变速箱,发动机,超选四驱都是进口的。polo就是ckd的,汉兰达3.5的发动机也是进口的。其他宝马,奔驰,凌志,讴歌都是原装进口的。我懂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现在开个豹5,驾驶感受就没有哪一点是比不上上这些车的。 国产新能源不是光实惠这两个字,而是在品质和个性需求上都极大满足了我的口味。我相信即便我选择不是豹5,我选择了极氪,蔚来,高合,或者长城理想,我也一定不会失望。因为东大现在的产业水平就是能满足消费者的挑剔。 |
[87 楼] 蛮猴
[陈年泡菜]
3-5 00:05
男人心似海深 发表于 2025-03-04 23:54 ![]() ![]() |
[85 楼] 蛮猴
[陈年泡菜]
3-4 23:54
牛年好 发表于 2025-03-04 22:28 ![]() ![]() ![]() |
[84 楼] 男人心似海深
[资深泡菜]
3-4 23:54
蛮猴 发表于 2025-03-04 23:20 钠离子电池23年底就量产下线了,只不过现在能量密度还有点低,还在改进中, 2024年第二代钠离子电池可以能量密度将达到160-180Wh/kg; 2026年,产品能量密度将进一步提升至180-200Wh/kg,以满足更多场景的应用需求。 宁德时代的200密度以上的也计划在2025年第二代钠离子电池推向市场。 现在是一个技术百花齐放,快速迭代的时代。 ![]() 男人心似海深 编辑于 2025-03-04 23:55 |
[83 楼] stevenkoh
[泡菜]
3-4 23:47
牛年好 发表于 2025-03-04 22:41 还是多谈谈技术吧。核心生产力说了你也不懂。 ![]() ![]() |
[82 楼] 蛮猴
[陈年泡菜]
3-4 23:41
男人心似海深 发表于 2025-03-04 23:05 |
[81 楼] 蛮猴
[陈年泡菜]
3-4 23:27
男人心似海深 发表于 2025-03-04 23:05 ![]() 当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蛮猴 编辑于 2025-03-04 23:28 |
[80 楼] stevenkoh
[泡菜]
3-4 23:22
牛年好 发表于 2025-03-04 23:02 我也在航天吧力看到,月球背面登录一成功,就考古到美国早就成功登月了,嫦娥创新个屁啊。以后就是有人登月了,老美60年代就成功了,遥遥领先。中国至今没有土星5号级别的火箭。 我还是认同这个观点,老美的成功全靠强行加班。宇航员原来上去一周,强制加班9个月,什么时候回来,下个月返回地球。人都在天上饿的脱形了。这种强制奉献精神,值得中国反思。 |
[79 楼] 蛮猴
[陈年泡菜]
3-4 23:20
男人心似海深 发表于 2025-03-04 23:07 ![]() ![]() 等来了且确实是那么回事的话, 我再考虑是不是掏钱, 因为我的钱是我的,我说了算 ![]() 用不着他人现在玩命忽悠............ 蛮猴 编辑于 2025-03-04 23:25 |
[78 楼] 男人心似海深
[资深泡菜]
3-4 23:07
牛年好 发表于 2025-03-04 23:02 那你说说钠电是不是未来? ![]() |
[77 楼] 男人心似海深
[资深泡菜]
3-4 23:05
牛年好 发表于 2025-03-04 22:41 欧美人现在的舒服日子怎么来的,你心里没点数吗? 不懂的话,奥巴马※※来告诉你。 你放心,等中国人以后过上了好日子, 就是轮到欧美人996的日子来了。 ![]() ![]() |
[76 楼] 蛮猴
[陈年泡菜]
3-4 23:03
男人心似海深 发表于 2025-03-04 22:59 ![]() ![]() ![]() 蛮猴 编辑于 2025-03-04 2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