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olta经典手动器材交流/贴图区
189120 2223
[88 楼] blacom [资深泡菜]
04-8-10 01:13
没办法。 漂泊不定,添置家当还得看看行李箱能不能搁得下。 原本兴趣转向美能达的附件,镜头还缺几个没补上。现在只能实战为主,这些爱好只好搁置几年了。

另外,向各位玩MC/MD的兄弟推荐下contax G。 最近小小进了一套试了一把,主要是老出门在外,这种傻瓜机效率高点。另外镜头确实过得硬,成像赶得上俺们得MC/MD了
[87 楼] suntiger [陈年泡菜]
04-8-9 16:50
昨儿个就是决心不够坚定,犹豫间,就让人把500mm/250mm两个头以极低的价格拍走了。
============================================================================
[86 楼] blacom [资深泡菜]
04-8-9 13:46
各位,玩MC/MD这么来劲。

本来兄弟也是很来劲的,一直添砖加瓦。可惜居无定所,没地儿储存这许多的镜头和相机。现在除了随身挟带的,大多搁父母家的书柜里,前途可忧。

现在出门在外,以实用为主了。 只好上一套contax G。 昨儿个就是决心不够坚定,犹豫间,就让人把500mm/250mm两个头以极低的价格拍走了。
[85 楼] suntiger [陈年泡菜]
04-8-9 12:25
XD按下倒片钮就可以多次曝光了
=============================
俺说过呀:1.XD没有多重暴光按钮,虽然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实现多重暴光
[84 楼] bevin_h [老坛泡菜]
04-8-7 14:13
XD按下倒片钮就可以多次曝光了
[83 楼] suntiger [陈年泡菜]
04-8-7 14:08
roundg兄:
恭喜啦,好新的机器啊,多上“二房”的照片,多上使用体会和好PP!
三毛兄:
A50/1.4到是到手了,可是出了些问题,镜头需要退回。看来我是与这头无缘了。
只好再等机会吧。还是那句话,这样的事情急不得。
[82 楼] 三毛 [受限泡菜]
04-8-6 19:07
还是suntiger兄总结的有规律。
我的XE至今测光准确,要知道这可是1974年的机器、30年了。怪不得测光表MINOLTA的这么厉害。很多那个年代采用硫化镉为测光元件的机器测光都已失灵。

roundg兄:恭喜了,再找个XE吧。
[81 楼] roundg [陈年泡菜]
04-8-6 15:51
新纳的二房。嘻嘻。
[80 楼] suntiger [陈年泡菜]
04-8-6 09:37
四月山寺:
这三台机器俺都有啊,呵呵。
三毛兄关于XE、XD7、X700异同的说明俺基本赞成,补充几点:
1.XD没有多重暴光按钮,虽然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实现多重暴光;
2.X700也设计了总电源开关,在速度拨盘的前面,而XD7就没有;
3.XD7是世界上首台实现“双优先”单反相机,XE只有光圈优先和手动,X700则把快门有限转化为了MPS。
4.XD、X700的测光指示为光电显示,XE为指针式,测光元件为硫化镉。
在Minolta的X系列机型中真正称得上专业机器的可能就是XK了,而定位与高级准专业机型的XE可以看作是XK的简化版,主要少了:钛金属快门、可更换对焦系统(反光镜预升)?
XE个头较大,重量较大,想使用它先要练习臂力
其实关于这三台机器的差别在坛子里有很多的讨论,可以搜索一下。俺说的也不一定很全面。
三毛兄:
正是那个头啊,200元没拿下可真是遗憾啊,呵呵。
俺这台机器是在蜂鸟上买的,从外表上看有90新,功能正常,但该机也并非完美,其缺陷在于1。对焦屏上有少许霉斑(不严重)2。底部刻有原机住的名字(E文)。当时因为这个别人也没有抢,所以俺经过一番考虑,出于对XE的执著的热爱,终于把它拿下。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它的无法更换(清理)对焦屏的设计显现出了问题。
[79 楼] 三毛 [受限泡菜]
04-8-5 23:53
XE的闪光同步印象中是1/90秒,最高1/1000秒,慢门除B门延至4秒。
而且速度盘、感光度、暴光补偿调节盘分别设计了小巧的锁定按钮。

XE就是这样一台机器,很多细节设计的无微不至,似乎一台专业机。但很多专业机该有的配置比如可更换取景器、马达等却并未设计(尊重设计师的设计意图)。

总的感觉就是功能单纯、细节周到。
[78 楼] 三毛 [受限泡菜]
04-8-5 23:38
数据后背。
[77 楼] 三毛 [受限泡菜]
04-8-5 23:35
目镜遮帘,自拍时使用。很小巧的设计。
[76 楼] 三毛 [受限泡菜]
04-8-5 23:33
多次暴光,XE、XE-1、XE-7有此功能。XE-5未设计。
(X700未设计、XD不清楚?)
[75 楼] 三毛 [受限泡菜]
04-8-5 23:29
计数器在机器背面。
电源开关(700、XD未设计),对我来说还是很有用的,就是听说它很爱掉。

[2004-08-06 10:15 补充如下]

更正:X700有电源开关。

[2004-08-06 10:15 补充如下]

更正:X700有电源开关。
[74 楼] 三毛 [受限泡菜]
04-8-5 23:25
XE的电量显示灯(XD、X700未设计)
很周到的设计,检查电量和维修中都会用到它。
(一个关于M的网站借的图)
[73 楼] 三毛 [受限泡菜]
04-8-5 23:18
suntiger 兄:
MC50/2 ?是那个传说有LEICA血统的吗?器材城里见过200块就卖,遗憾没有拿下。
不同的系统都会有全新的体验呀!
问一下:“老兄的XE-7哪里搞到的呀?这么新!

四月山寺兄:
700、XD、XE功能上没有太大的差别,比较细节的小功能设计上有些不一样。但造型差异很大,选哪台关键看您喜欢什么风格了。但要看到价格合适的XE、拿下绝对不会后悔的!
[72 楼] 四月山寺 [老坛泡菜]
04-8-5 21:41
请教各位DX,XE-7, X-700 ,XD-7都有那些区别?想进一台手动,不知进哪一台好??
[71 楼] suntiger [陈年泡菜]
04-8-5 20:52
知俺者三毛兄也!越来越觉得老兄的器材知识厉害!
看来俺与老兄一样都同时是M和P家的手动同好啊
那台SR-7俺也早就看到了,外形觉得很不错,应该也是当时的代表作了吧,M家凡7无弱旅嘛,不过俺觉得它的收藏性要大于实用性。机主也是有很多毒品的HK人,最眼馋的是他的MC50/2。可惜他只肯放出那支有霉斑的,另两只成色好不肯出手。
A35/2也只能看运气了,现在俺的心态自认为比之前成熟许多,进东西要宁缺毋滥。
[70 楼] 三毛 [受限泡菜]
04-8-5 19:20
suntiger兄:
俺现在用的就是SP。很在乎测光的话,PRAKTICA和FUJICA有些机子测光还是好使的,需耐心寻找。但除了测光,我真说不出他们哪里比SP强,可能FUJICA的取景器很亮。
黑身老款的37/2.8很难碰见的。
PENTAX自动身看起来就不是很强,还是SP、K1000、MX、SUPER A看起来更好玩。
愿老兄早日找到A35/2,到时和35/1.8比比。
[69 楼] suntiger [陈年泡菜]
04-8-5 12:50
三毛兄:
其实俺也知道,很多人买Takumar的镜头是把它当作工艺品来对待的,出片倒在其次了。
基于罗口头在其他机身上不能实现光圈联动的问题,我也曾经考虑过罗口的机身,曾关注Penatx的SP系列。但这些机身普遍都是测光失效,而且即使还有测光也难配到电池。老兄是否有更好的,价格适当的机身推荐(俄的机身就算了,呵呵)?毕竟还没有考虑大范围使用M42头。
LT的那个白身的37我以前也看到过,相比之下俺还是更喜欢老兄之前贴的那个黑身的,就如同机身俺也更倾向于黑色的一样
说起Pentax俺是从玩自动机开始的,最初进的都是塑料的FA变焦头(其中一个中长焦使的不爽已经赔钱出了)。最近又心血来潮进了MX和几个M手动头。A头风评不错,俺还没有体验过,所以要等拍了之后才知道。这头应该不在生产了吧。最想进的还是那个A35/2,可是太少啊。
现在Pentax的135系统在走下坡路:拿镜头来说两个极端,要末是平民化的塑料头,要末是天价的*头或Ltd头,像俺这样的也只能看看机身更没有个专业的,MZ-S算是到头了吧,还不如之前的Z1p。
[68 楼] 三毛 [受限泡菜]
04-8-5 12:32
尤其是后面,结构很有意思。
热靴应该是后配的,上面minolta小字的位置很点睛。
[67 楼] 三毛 [受限泡菜]
04-8-5 12:28
过片杆,速度盘等都设计的很大方。
[66 楼] 三毛 [受限泡菜]
04-8-5 12:26
蜂鸟上看见一台SR-7,1962年的老机器。比XE、SRT101等都小,手感不错。
[65 楼] 三毛 [受限泡菜]
04-8-5 10:49
moon_wind 兄:不客气,同好而已。希望多上XE-b的图片,毕竟是很少见的机型。

suntiger兄:
谈不上研究,只是阅览了不少M42 DX的帖子,学到不少。
俄头和TAKUMAR进行比较不太公平。42口的TAKUMAR停产多年,而俄头大都在产。发展角度看度膜、色彩还原上应该是俄头占优,但TAKUMAR精湛的做工是额头现在也没赶上的。当然做工的精密程度可能和民族性格也有关系。
老兄要是想大范围的体验螺口镜头,还是上一个42口机身好。XE-7虽好但光圈不联动实在是别扭。
PENTAX A头使用感觉如何?A头还在产吧?
贴图是LT老款的37。
[64 楼] suntiger [陈年泡菜]
04-8-5 10:01
三毛兄:
老兄对螺口头的研究就是多啊,PFPF!俺这里根本算不上研究,只是最近对35-40段的镜头比较有兴趣,想“全方位”地进行一下比较。前些时间在玩俄头时,只是看中了85和微距,也曾听说37段的头不错,还有朋友借过我一个玩,当时也没觉得好,反认为这个焦段很奇怪,呵呵,现在又想起来了。
其实Pentax的FA头中也有此焦段的Ltd头。
据说35是最接近人眼视角的焦段,这也难怪为什么许多旁轴机器的焦段多在此范围了。
想哪天再上莱特转转,不知那里还有没有老款,老兄能给说说老款37的主要特征吗?色彩还原方面比Takumar如何?
对了,又进了支Pentax的A50/1.4,在路上,准备配合MZ-5n。
moon_wind兄:
别客气,欢迎加入XE阵营,加大FB力度,多上心得多出好片
[63 楼] moon_wind [泡菜]
04-8-4 15:37
多谢三毛兄和suntiger 兄,就是这个家伙:

XEB——XE的简易版,取景器内无光圈值显示
 简介:该机与XE相同,采用光圈优先AE,也可手动调整快门,但取景器内无光圈值显示,目镜没有遮片,也没有FP闪光同步端口,只有X闪光同步触点。
[62 楼] 三毛 [受限泡菜]
04-8-4 13:56
XE-b
唯一找到的联接——http://www.minolta-shop.com.cn/1971-1980.asp
也有英文网站说 XE-b 是走日本市场的
[61 楼] 三毛 [受限泡菜]
04-8-4 13:21
suntiger 兄:

ZEISS JENA的PP很快就会有的,过几天可能去丹东拍长城。

37/2.8我听到的评价是——分辨率非常高,大光圈、边缘成像好,后期的产品度膜、做工不如早期。我曾经有一个后期的,看镜片是有膜的、但反光比较厉害,没拍出了。
我对最近摄距要求多一些,这个头设计在0.7M,而我的35/2.4设计在0.2M、而实际也就10cm。;老兄又开始研究俄头了?莱特那里的37/2.8有不少版本。
(贴图是EBAY上看到的老款37/2.8)
擦镜头也就是摸着黑来,自己瞎弄,一点都不正规。

[三毛 编辑于 2004-08-04 13:29]
[60 楼] 三毛 [受限泡菜]
04-8-4 12:59
XE系列俺见过的型号有——
XE(日本内销型)
XE-1(销往欧洲)
XE-7(销往美洲)
XE-5(XE系列的简化型,少了多次暴光等功能,但黑头白身比较独特)
XE-b 的相关介绍我从未见过,看图片外型和XE-5相仿,但有多次暴光。
[59 楼] suntiger [陈年泡菜]
04-8-4 12:56
三毛兄:
俺说的是M42口的SMC takumar,俺没有用过,也只是听说而已。说到色彩还原,总的来说老的镜头肯定是要差些,就takumar来说,super的比SMC的肯定又差很多。但究竟差多少还得比较才行啊。期待老兄ZEISS JENA头的片子。另外,俄头37/2.8是否了解?是白头还是有镀膜的?
看来老兄不光是玩头的高手,动手能力也了得,自己可以洗霉啊?俺以后可要请教了,呵呵。
想上MX?支持一下
moon_wind:
XE-5还是X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