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喀什噶尔老城
24117
393
[80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8 10:37
到了一处楼房,打算下车,低头一看,司机居然没打表?他说结婚不打表!就给了10块跑了。
下来后和昨天一样,朋友把新郎扛起来,喊着祝福的话,向新娘家涌去。然后在院子里大家跳起了欢乐的舞蹈,说实话这些想拍好很不容易,找不到高的地方。我只有站上桌子了。我用闪光灯用的不好,觉得速度太慢了点。 然后我问那个伴郎现在干吗去,他说等新娘,不过你可以去上去拍照,10分钟后就下来走了。哈哈 我终于有机会去新娘家了,昨天小影子进去我被挡在外面真是难受啊。 ![]() |
[79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8 10:24
街上的警察巡逻车看到高兴的不行。
其实在街上等婚车经过比去婚礼举行的家庭等更有把握,反正一到太阳快落山,唢呐声传来,一定是结婚的车队,跟上他们一准没错。现在昆仑咖啡呆了会,我去吃了他们旁边最出名的烤肉,然后2位去找了一个素菜馆吃了米饭后,一同出来到街上。就听得唢呐声不断地呼啸而过:婚车还真不少! 最后看准一个,跳上出租车就跟着跑!司机也是维族,追的来劲,一会拐到并行的位置上我拍上几张,闪光灯一打把开婚车的吓得一愣,不过旋即明白过来。 一直跟着他们跑了大半个城,他们的车队兜了个圈又回来了,我问你们到哪里去?车里的伴郎伸出头冲我喊:一起到新娘家去! ![]() |
[78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8 10:12
维※※人看人定价,犹太人讨价还价,看他们高手论剑,不亦乐乎!结果最后是人家都要白送,她倒好,还不要,最后被扫地出门!哈哈
无论去哪里,阿迪问价和讲价成了必修课,越发流利和老道。而语言天赋更被激发出来,赶毛驴车都惟妙惟肖。 而小影子以前拍到一张让我很诧异的照片,她的干妈:一位塔吉克族的妇女直挺挺地被人抬着,她说是她的女儿出嫁,她但是难过的昏过去了。还有一张是塔吉克青年结婚的图片,据说是包办婚姻。男方家里父亲还是一个副局长,但是那个新郎很不开心。这次听说他已经自杀了。 塔吉克,把墓士塔格当成父亲,把爱情看得比生命都重要的民族。 不说别的,这次能有机会和这2位同行,我只有偷着乐的份。一起又去吃冰激凌,那艺人 还是那么酷,给人家玩着他的手艺:把碗里的冰抛来抛去。一位潇洒的年轻人带着怀孕的妻子幸福地依偎在一起,年轻人是个哑巴,自己舍不得吃一碗,妻子漂亮温顺,吃到一半把碗递给丈夫,他也可以抛来抛去:可惜我就玩不来。不过我徒步走路可是强项,最后她们都累劈叉了,说要去按摩,我说我飞来飞去就2天半,怎吗能来享受呢。她们索性坐在路边开始按起来。 ![]() |
[77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8 08:35
昨天晚上一直上不去无忌,今天再发点图片,粮票也没了,正好要出去一阵。
|
[76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7 18:29
原文由 想要云游四方 发表 喀什老城区位于喀什市中心,恰萨路和阿热亚路,是被人们称之为“恰萨”的最古老的居民区。 喀什噶尔在唐代称为“伽师”,伽师—恰萨—喀什,其实不过是同音异译。喀什的老城以艾提尕尔※※寺为中心向外放射式延伸,目前只保留了艾提尕尔广场前的恰萨区和艾提尕尔※※寺后面的吾斯唐博依街区。恰萨老城区内,基本为17世纪前的街区形态,不少建筑的修筑年代已逾400年。 伽师瓜很有名。墨色皮子金黄的瓤。维族人带刀,一来表现男子气概,二来就是切瓜吃肉方便。把这个瓜尾部切掉后,要用刀把那块瓜皮剁碎,要不这个魔鬼会滚出去的。 |
[75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7 18:13
小影子已经过来了,在街角的二楼himak chai(奶皮子茶)店等我们,还是带2个圆馕带茶。味道很好!
旁边的一个维族老汉介绍说这是用绵羊奶做的,怪不得那么好喝!剩下的时间里这位大叔充分发挥了他泡妞的本事,3个人语言不通,居然聊得热火朝天。给我们拍合影,除了我,他们三个都拍上了。我用维语问他为什么“除了我,其他所有都有”?他说她是来自国外,是客人,我要招待她。你是自己人,自己照顾自己。 没办法! 我一看这老汉装莫合烟的盒子,有点象装药的那种,仔细一看,来自印度。 ![]() |
[74 楼] 想要云游四方
[资深泡菜]
09-5-7 18:02
“恰萨”什么意思?胡同?我记得高台民居好像叫“阔孜其亚贝希”
|
[73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7 17:57
事实上我们在那里呆太久了。婚礼并非是按照前面新娘约定的4点举行,她被心急的新郎提前抢走了。
其实我们路上并没耽误时间,以前走路的,现在都是坐车。0.5元一人。在摩托TAXI上拍的。 ![]() |
[72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7 17:51
将那篇文字关于高台民居部分抄下:
恰萨阔孜其亚贝希巷,维语的意思是“高崖上的土陶”。 1000多年前,维※※人来到这处黄土高崖定居,500年前,一场洪水把高崖冲断,南坡就是现在的恰萨阔孜其亚贝希巷,新名为高台民居,北坡是现在的喀什老城。 传统手工土陶(恰萨阔孜其亚贝希巷531、350号) 高崖南坡的土可以制陶。 在祖农阿西木家450年※※的老屋院中,摆放着满院的陶器,依明尼汗大妈的孙子在院子木床上,一会看着旁边羊圈里的小羊,一会往山崖下闹市中的街道和东湖方向看一眼。老太太15岁就嫁给了阿西木,一直在这院里施釉绘彩。她有12个孩子, 2个重孙都会打酱油了。在今年 “喀交会”开幕的当天,她的陶艺表演得到了全疆妇女巧手大赛的一等奖。如今她依然自在地给土陶上色,女儿和小孙子一起帮忙。民居中另外一家做实用的器皿的作坊,是吾曼伊力家,在小巷的350号,也是神农阿西木的亲戚,只是他使用的是电动的转盘,显得更加现代了点。而在距喀什65公里的英吉沙县的芒辛乡艾力家,也可以独自制作土陶,还能自制釉色。如果说南疆土陶的传统家族手艺还在继承的,也没有几家了。 几百年前,饭碗、水桶、烛台都是土陶烧制的。而如今,这些脆弱易碎的普通家什被看作是一件件艺术品。土陶质朴中带着雅致,其中蕴藏的含义不是焦躁不安的现代人赋予得了的。也许仅仅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待这门手艺难免浮浅,土陶的脆弱与骄傲,粗糙与细腻,似乎也融进了这个栖居在山崖上的民族的一些特质。 吐尔逊.祖农细心地把墙上的陶器拿出来,摆放在木架上,而他的儿子则学着父亲空转着木质轴盘。祖阿西木去世后,只有大儿子吐尔逊.祖农继承了烧制土陶的手艺,成了唯一的传人。由于购买使用者的减少,除了一些游客购买留念外,这些土陶几乎没有什么市场了。喀什市※※把他们家的手工陶艺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来保护和宣传后,这个家产的陶碗至今还摆放在伦敦大英博物馆橱柜里的家族的后代,也有了继承这70多年祖业的信心。 手工刺绣、手工织绸 (恰萨阔孜其亚贝希巷159、151、349、136、138号) 从大街进入古巷,早起去城里工作及做生意的人们匆匆而过,除了在清扫着小巷的妇女和安坐的老人,顽皮的孩子,就是照顾生意的这些手工制品之家的艺人。 麦力叶木克尼把地毯铺在门口,一边照顾着捣乱的小弟弟,一边不时晃动着吊窗里的婴儿。她更多的时间是借着顶棚上的光线忙着手中的刺绣活儿。巷内的作坊很少有象她们家这么窄小,要在门口忙碌的。老城区人口增长过快,已经不堪重负,于是,居民见缝插针建房、楼上楼搭建生房一窝蜂似地出现了,象手工编制艾德莱丝绸和地毯的木制大机器,已经不能在家里有一席之地,大多挤在角落难得一用,最多在游客需要参观的时候摆弄一下。销路比较好的是用孔雀羽毛扎的手扇,和用木棒穿一块可以转动的花布来扇风的扇子——一人扇风,大家乘凉。 国内学者称,喀什※※街区是※※目前惟一一处保存下来的具有典型古西域特色的传统※※街区。他们把喀什老城的小巷与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并称为最典型、最具民族文化气息的中国人居环境。但相比之下,这些民居的古朴与明快,和边陲特有的生活气息的确是绝无仅有的。 维※※工艺美术文物展览室 (恰萨阔孜其亚贝希巷99号) 艾尼家的展览室的招牌已经如同他收藏的众多古董一样,显得陈旧和年代久远。走进院落,仿佛到了北京潘家园的旧货市场。在院子的一面墙当中挂着1956年舒附县的手工绘制的地图,木架上摆放着各种维※※族往昔岁月的木制、铜制的生活、生产用具。从纺线用的纺车到木头制成的锁具,可谓琳琅满目。唯一点亮这些陈旧家什的,是那些院落中开放着的鲜红的玫瑰。 艾尼在和朋友谈着收购旧货的生意,漂亮的小女儿阿依卡麦尔成了专业的解说。从500多年的※※※、解放前的契约,到清朝裹脚女人穿的三寸金莲、龙袍、吐鲁番王府的官服、用皮子做的衣服和鞋子,少数民族的古老传统服装,以及早年织就的花布,织布时用墨水印花的模子、林林总总的古老钱币、600多年的土陶、400多年的手摇缝纫机,藏品共5万余件,是艾尼11岁开始收藏的,到现在已经29年了。 艾尼用棍子敲击那些牛皮水壶让我听声音,100多年※※的和400、500多年※※的皮壶发出的声音完全不同,后者显得清脆而响亮。屋子当中还有一个巨大的盘卷的羊角,据说是由于过于庞大而导致公羊不能碰到草而活活饿死的。他的镇店之宝,是一块洁白的羊头化石。艾尼拥有的这些藏品,已经可以较全面、完整的再现出这个昔日的丝绸古道重镇里鲜明※※※风格的生活、文化遗迹。※※※风格家庭建筑 (恰萨阔孜其亚贝希巷198、150号) 不是门旁的“家庭建筑”的招牌,而是卡斯木江家飘香的饭菜让我推开了他家的木门。院子中是伸畅着枝叶的无花果,玫瑰花,以及各色色彩鲜艳的盆花。一边的铁炉咕咚咕咚烧着奶茶。木制的楼梯连接着砖木结构的楼房,左边的长廊下的土炕,铺着地毯,摆着桌子,一家3代在围着吃早饭。儿媳在院子的厨房忙碌,等她坐上来一起吃饭的时候,她说这还不算忙,平时每天来100多人参观这里,人累的连话都不乐意说了。旅游公司作为补偿每年付给这些挂牌的家庭300元辛苦费。这时不断有导游带领游客进来参观这里的建筑,他们看见我盘腿坐着和主人家人一同用餐,露出了诧异的表情。其实这样的家庭也提供餐饮服务,部分还可以组织小型自然风貌的便装歌舞表演。这些不包含在门票价格内的项目,具体价格游客可以协商。 小女儿热孜万古丽刚从喀什师范学院体育系排球专业毕业,在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这样的建筑里往往住的是几代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清代诗人萧雄诗文《屋宇》中 “却叫满地铺成锦,相率家人一室栖”,正是这样的情形描述。城外楼价的上涨,也是老城内几代同堂、楼房密集的一个原因。 如果仅从门口深长的走廊看150号的阿曼古拉.阿吉家,谁也想不到里面的建筑会有七层之多。整个楼层包括了储藏、卧室、厨房、起居、乘凉、餐厅等功用房。客厅就有民族特色的和现代化了的各一个。这样的大房子一般也都有个与众不同的大门,采光和朝向也都比较好。女主人骄傲的说她们家花了20万装修的费用。而一般的小户人家家是没有那么多钱来装修的,在这些老房子里60%的是※※补贴的低保户,204号12岁的小女孩夏米西克麦尔,最大的心愿是去北京读少数民族高中班,她的功课也是班里拔尖的,可是她们家也是低保户之一。 高台民居被专家学者称之为“活的民俗博物馆”,一共有40多条小巷,17条能通向外界的“活胡同”。占地86亩,一共有640户,4000多的住户全是维※※族人。巷道今年7月的新铺了地砖,设置了下水道。而人口众多的恰萨巷,则占地面积更为惊人。如果想走遍老城,细究其中神奇,怕是几天也难解其中奥秘。不久在入口处将修建停车场和民俗博物馆,以及手工制作演示区和手工艺品经营区,以方便游客。 ![]() |
[71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7 17:44
时间还早,不如到朋友那里看看,她是阔孜其亚贝希巷的旅游区的经理,正好阿迪也没去过。
这个地方我就不介绍了。2006年给《旅行者》杂志写过,登了近20页。这几年过去,旅游环境改善了,连艾尼的孩子都这么大了。每年都拍他一张照片。 在他这里买了些土陶,让他快递回去。喀什的店铺基本上都代办快递服务,现在真比以前方便很多了。 ![]() |
[70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7 17:34
阿热亚路的路口,阔孜其亚贝希巷五巷铁匠铺三兄弟的神情与铁匠铺的外观,甚至火钳放置的位子,都绝少变化。每年都在网络上可以找到游客拍的图片,他们只是老了点。
我是每年都要拍点变化出来。哈哈 ![]() |
[69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7 17:30
到艾提尕尔广场旁的喀什噶尔民俗馆坐了坐,朋友不在,讲解员也熟悉,这丫头刚从和田回来,把织布和织丝绸都学会了。
民俗馆里面有大量维※※族和塔吉克族的民间实物,还有工艺匠人的表演,以及歌舞、摄影作品,以后会和※※寺采用套票来推出。 面积够大,地下室里也很凉快。 ![]() |
[68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7 17:24
天气如同昨天,但没有像预告的那样阴天下雨。广场的摄影师为了显示其专业给一个个合影者摆正肩膀。而我咔嚓一声就"波带”(好了)走人了。老务四大(师傅)笑的不行。
![]() |
[67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7 17:23
门外的鼓乐一直沸腾。演奏着“牡丹汗”的旋律。在新娘的闺房阁楼呆了很久,然后下来后觉得新郎来还有5个小时,还可以去艾提尕尔旁的艾提尕尔民俗馆看看,就先离开了。
![]() |
[66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7 17:22
闲来没事,我俩又去吃了份抓饭。哈哈
![]() |
[65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7 17:19
阿迪是以色列来的,在他们国家青年都是要服兵役的,2年,不过她荣升为军官,多呆了一年,复原后就去以色列大学学了4个月汉语,然后就跑中国来了。 这天5.2日。结婚的更多,要出嫁的女儿呆在楼上等着新郎的迎娶,暂时不能下楼。
她们叽叽咕咕居然也聊的风生水起的。阿迪很具有语言天赋,也懂※※※语。而这个漂亮的克孜是那么温顺漂亮,最后2人都舍不得分开了。 我英语高考74分。只会做阅读理解,听力很差。只能对付着说,好在阿迪冰雪聪明,也懂点汉语单词。 ![]() |
[64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7 17:18
当晚住在青年旅舍,正好有个空房,二楼很安静。看了会书就睡去了。早上6点就起来了,实在无聊就洗了个热水澡,然后骑自行车出去转了一圈,到昨天去的那个婚礼家里看了看,他父亲说可以来拍照,快点来吧。他家的抓饭也熟了。
回旅舍去停好车,正好阿迪也起来了,小影子昨天太累,在昆仑咖啡估计休息的也晚,电话也不通。 我们2个来到新娘家,主人把抓饭装了一盘,放在地上,没有筷子,他们吃抓饭是不需要筷子的。 ![]() |
[63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7 16:47
原文由 想要云游四方 发表 “乃玛孜”是礼拜,一天五次。 过来是 “买格赖”,你发音不准哦。他怕你当然不敢来了,要不能还要缠着你呢。我的维语是跟办公室的古丽学的,但是我去南疆时候以前要说2遍人家才听懂,因为一是声音不够自信,不够大声,不够熟练,断句不好。还有就是人家到汉族就知道是游客,没有想到你会说那么多维语,反应不过来。何况北疆的维语和南疆的维语相差很大。就如同汉语普通话和四川话,和田和喀什的相差都很大,不单单是长相变化能让你察觉到。 吐鲁番、伊犁、喀什、※※※※的维※※族长相和音调是不同的,性格和品格差异也大。基本上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地理条件是否优越有关。 维※※语有很多俚语,很多词汇是由当地的小故事、小笑话发展而来,外人是听不懂的,只有他们自己那片的人明白。比如:曾经有个人叫乔西白,有点弱智,最后叫开了,所有弱智的就叫乔西白。诸如此类。维语的复杂程度不好界定,因为说起来单词简单,句型也犹如日语,但真正准确是很难的,一些音标我们的舌头发不出来。它的及物动词的变形也很多,一个词可以代表很多意思,所以说个大概人家也能理解。 维语也吸取了很多外来词汇,英语、汉语等,古丽的电话谈到一些事情,比如股票和基金上时候,简直就是整句整句的汉语了。现在很多地方的孩子都直接上汉校,那汉语说的,啧啧。 |
[62 楼] 想要云游四方
[资深泡菜]
09-5-7 16:29
“乃玛孜”又是什么意思?
“别格赖”是不是过来的意思?那上次对维族小孩说怎么没反应?没准是塔吉克语?也许是我学得不到位。在新疆旅行语言的确是个问题,很想知道那些维族人整天扎堆儿在嘀咕什么。 |
[61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7 16:22
"biceng!" 也许是克拉玛依土话呢,哈哈 你不要学这个,没听过说不像,学点好的:)
充电时,小影子说色满宾馆那里有个巴基斯坦饭馆很不错。打车跑去,找了半天,她最后一次吃是2005年。在色满宾馆的旅行部碰到一个维※※导游,和他谈了很久摄影图片什么的,饭馆也找到了。 很小,很不同,几个巴基斯坦人在门口玩扑克。饭很好吃,特别是那个牛奶饭,奶皮子和米及糖做的,味道好死了。 回来后一看,旅舍门前不远的那个不让进门的一家人婚礼正值高潮,赶快跑。。。 看到新郎抬着出来了,欢闹的人群!!!小伙子在抢新人走过的红绸,简直是围上去都别想。好在我拍到了。 新娘早就抢走了,新郎和朋友做了一个简单的乃玛孜,就又被举着向前走了。 亲友都上了车,我找到小影子,她说去看老城的另外一家活动如何了?所以没做班车一起去,证明是个失误!因为我们走到老城时,忘记了那条巷子..... 后面还有几个偷偷跟上的青年旅舍的朋友呢,2个日本,一个台湾,还有一个男的是从兰州骑自行车刚到喀什的,唯一的一个女的是个活泼的姑娘,以色列的阿迪。 ![]() |
[60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7 16:20
喀什100年以前的一段时间里,1/4的都是外国人。这次在喀什碰到的游客外国人居多,在青年旅馆更是如此,只有2个人中国人,包括我,其他的十几个都是外国人。
小影子说以前的巴基斯坦人在喀什英语都不利索,结果我和她去吃饭时候碰到的巴基斯坦朋友,不但英文不错了,女朋友都找的是克拉玛依的,吓我一跳。 [红狐 编辑于 2009-05-07 16:26] ![]() |
[59 楼] 想要云游四方
[资深泡菜]
09-5-7 16:19
原文由 红狐 发表 汉语发音是比肯还是比琛? |
[58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7 16:10
返回充电的路上,又看到一群人,一口硕大的锅,抓饭熟了。毫无疑问,也是婚礼。不过这是新娘家,女人的鞋子摆了一地,不让男人进去。连小男孩也没指望。我只有干瞪眼。小影子进去了。
我只有郁闷的回去充电。 ![]() |
[57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7 16:04
更正 克孜是女孩的意思 克孜木是女儿的意思
傍晚的天色暗淡下来,※※寺尖塔出现一个身影,以洪亮的声音宣称※※的独一无二。忙碌完一天工作男人纷纷面朝麦加跪倒,口中重复这一教谕:“※※只有一位,※※※※是※※的使者”。 除了赞美※※,不能有任何杂和异想。 ![]() |
[56 楼] 楚凌
[泡菜]
09-5-7 15:50
可以看到※※
|
[55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7 15:27
他又犯错了。。
好的不好的童年回忆,都会忘掉,或者永远忘不掉。 ![]() |
[54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7 15:24
冬天来的时候孩子在跳方、玩玻璃球,打小桌球,踢沙包。夏天来的时候是在玩结婚送新娘的游戏,秋天是玩具※※的天下,如今玩国际象棋、皮筋才是主流。
楼房以后呢? ![]() |
[53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7 15:17
她家的院落,他家的院落,都是一样的院落。
一样的石榴花、玫瑰花、无花果,一样的叫“古里(花)的的克孜木(女孩子)。 ![]() |
[52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7 15:10
老城。。。老城。。。有钱有希望的搬出去也行,搬回来也行,没钱没希望的修修补补继续住。。。。
![]() |
[51 楼] 红狐
[陈年泡菜]
09-5-7 15:08
原文由 白烨 发表 那是库木代尔瓦扎路,你是喀什人吗?还是你朋友是。。。我不是喀什人,但是我希望能在喀什碰到你! 你拍的这个街角,就是我说的那个地方,这里往吾斯塘博依路方向前行,就是的四派---第四派出所,在前面走,大红门就是老城青年旅舍。 [红狐 编辑于 2009-05-07 1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