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图记欧洲——柏林
20700
348
[107 楼] 咖喱鸡
[泡菜]
09-7-27 09:02
原文由 柏林之围 发表 ![]() |
[106 楼] 柏林之围
[资深泡菜]
09-7-26 00:21
原文由 咖喱鸡 发表 原文由 颠覆的信仰 发表 欢迎光临这个慢帖! 再发一张巴黎的,有点色彩的,巴黎圣母院内 ![]() |
[105 楼] 颠覆的信仰
[资深泡菜]
09-7-25 11:45
花了些时间仔细把全贴看了一遍。虽然照片里的地方大都去过,时至今日也还有些或清晰或模糊的印象,但楼主的文字部分却让我获益匪浅。欣赏,学习,就不班门弄斧狗尾续貂的上片了。
|
[104 楼] 咖喱鸡
[泡菜]
09-7-25 11:09
路过留几个脚印:
![]()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以幻想建造的巴黎,也许是《巴黎圣母院》的非典型浪漫,也许是《人间喜剧》的末世浮华。每个去过巴黎的人评价截然不同,有人说它冷漠,有人说它昂贵,有人说它混乱。但有一个词始终与巴黎脱不开干系,那就是:时尚。一百多年前,巴黎人就骄傲地走在香榭丽舍大道上,引欧洲风气之先。在这条大道的沿线,点缀着这些名字:协和广场、凯旋门、卢浮宫、巴黎圣母院…… 1 ![]() ![]() ![]() ![]() ![]() |
[103 楼] 柏林之围
[资深泡菜]
09-7-25 02:17
卢浮宫广场一角
![]() |
[102 楼] 柏林之围
[资深泡菜]
09-7-22 22:41
夜色下的卢浮宫入口
![]() 八十年代初,法国※※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此,法国※※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它国家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二十一米,底宽三十米,耸立在庭院※※。它的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二百吨,其中玻璃净重一百零五吨,金属支架仅有九十五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建成以后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民初广东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银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生母姓庄,清廷国子监祭酒之后,贝聿铭13岁时罹癌过世,继母蒋士云,为当时中华※※驻外使节之女。贝氏有一个姐姐,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妻子卢艾琳为中国留美学生,他们育有3子1女,其中贝建中(Chien Chung (Didi) Pei)与贝礼中(Li Chung (L.C.) Pei)皆是美国著名建筑师。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银行总行、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近期作品有卡达杜哈※※※艺术博物馆。 [柏林之围 编辑于 2009-07-22 22:44] |
[101 楼] 柏林之围
[资深泡菜]
09-7-21 21:16
卢浮宫
从卢浮宫三楼看巴黎。 ![]() |
[100 楼] 柏林之围
[资深泡菜]
09-7-21 20:52
![]() 盘腿而坐的书吏雕像是卢浮宫古埃及文物部最闻名于世的雕塑之一。虽然它享有盛名,但我们对其所表现的人物一无所知:他的姓名、头衔,甚至是他生活的确切年代,我们都无从知晓。尽管如此,这尊雕像还是深深打动着前来参观的游客。 卢浮宫博物馆收藏的书吏雕像,盘腿而坐,右腿交叉叠在左腿之上。最令人惊叹不已的是对其脸部的刻画,尤其是其镶嵌的双眼之极强表达力:眼白部分是由一整块白色的菱镁矿镶嵌而成,并带有红色纹理,瞳孔则由嵌入其中的岩石晶体组成,肉眼可见的瞳仁部分经过细致地抛光处理。眉毛用黑色线条描画而成。雕像的双手、手指及指甲都经过精细的雕琢。胸部显得肥大,乳头部位则由两个木钉锲入。雕塑在1998年曾经进行过一次清洗处理,以突现出其本身保存完好的古旧色彩。 盘腿而坐的书吏于古王国时期雕刻而成,这段时期起始于约公元前2700年的第三王朝,湮没于约公元前2200年的第六王朝末期。被埃及人视作黄金时代的古王国时期,以其卓越非凡的艺术创作而独树一帜。尽管对其身世来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人们还远远未能解开围绕书吏雕塑的所有谜团。书吏雕像与其他大部分古埃及雕塑不同之处在于,其上没有标明辨别身份的象形文字铭文。实际上,承托书吏雕像的半圆形底座本应镶嵌在另一块更大的题有其名称及头衔的底座里,正如其它收藏于卢浮宫的雕像一般,塞特卡王子雕像(位于22号展厅)恰是例证。但是这个大底座却消失得无影无踪……然而,我们获知书吏雕像是与古王国时期的其他六尊雕塑同时发现的,这些雕塑都于卢浮宫展出。这六尊雕像其中之一名为贝埃尔内弗尔,他生活于第四王朝,第二尊雕像属于宰相卡伊,生活于第五王朝,他的坟墓也位于萨卡拉的同一地点。另外四尊雕像是分管田地的书吏,名为塞凯姆卡,雕像也始于第五王朝。盘腿而坐的书吏雕像是卡伊,贝埃尔内弗尔,还是塞凯姆卡?雕像到底属于其中之一,还是象征着姓名不详的第四位人物?无论他是谁,盘腿而坐的书吏雕像描绘的极有可能是一位非常显赫的达官贵人,可能属于大金字塔时期。 在埃及学研究中,“书吏”一词是古埃及法老时代※※部门中,上至王国的大臣,下至行政机构级别最低的雇员在内的所有等级官员广泛使用的称谓之一。书吏一项主要的基本职责,就是管理国家财产和人事调配。大臣和重要行政部门的长官手下一般都有几百名官吏负责具体的组织工作。此外,每个大地主都任用书吏组织、管理并监督农业生产活动及手工制造业:例如分管田地的书吏、分管仓库的书吏、分管粮食的书吏及分管大小牲畜的书吏等。在神庙和金字塔任职的书吏则负责后勤管理工作。 书吏左手持一张局部展开的莎草纸。纸莎草是盛产于埃及的水生植物,被古埃及人广泛使用来制造用作书写介质的纸张。书吏所穿的白色缠腰布,紧紧地绷于膝盖上,让其能够以此为支撑进行书写。书吏的右手本应持有一支笔,今天已经不知所踪。 在卢浮宫的叙利馆,完美的布展灯光,和本就传神的雕塑,很容易把人的思绪引回古埃及王国的黄金时代。 [柏林之围 编辑于 2009-07-21 20:54] |
[99 楼] 柏林之围
[资深泡菜]
09-7-21 19:33
除了蒙娜丽莎,这个也是全世界唯一的原装正版。
卢浮宫。 ![]() 据法国舰长杜蒙-居维尔的回忆录,维纳斯出土时的双臂还是完整的,右臂下垂,手扶衣衿,左上臂伸过头,握着一只苹果。当时法国驻米洛领事路易斯-布勒斯特得得知这个塑像出土,就赶往伊奥尔科斯的家中,打算以非常高的价格购买此这个雕像,农民奥尔科斯同意了他的要求。但由于他手头没有足够的现金,就只好派居维尔连夜赶往君士坦丁堡报告给法国大使。法国大使听完汇报后立即命令秘书带了一笔巨款随居维尔连夜前往米洛洽购女神像,却不知农民伊奥尔科斯此时已将神像卖给了一位希腊商人,而且已经装船外运。居维尔当即决定以武力截夺。英国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派舰艇赶来争夺,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混战中雕塑的双臂不幸被砸断,从此,维纳斯就成了一个断臂女神。 |
[98 楼] 柏林之围
[资深泡菜]
09-7-19 22:06
![]() 自由引导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是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罗瓦记念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作品,画中的自由女神戴着象征自由的弗里吉亚帽,胸部裸露,右手挥舞三色旗,左手持枪,带领人民起来革命。 这幅布面油画画于1830年,尺寸325×260cm,藏于卢浮宫,这幅画曾被印在法国※※发行的100法郎的钞票和1980年的邮票上。 这幅画的作者欧仁·德拉克罗瓦(Eugène Delacroix,1798年4月26日—1863年8月13日)是法国著名画家,1798年4月26日出生于法国瓦勒德马恩省,曾师从法国著名的古典主义画派画家雅克-路易·大卫学习绘画,但却非常欣赏荷兰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的强烈色彩的绘画,并受到同时代画家杰利柯的影响,热心发展色彩的作用,成为浪漫主义画派的典型代表。他的画作对后期崛起的印象派画家和梵高的画风有很大的影响。据说印象派画家从他的作品《十字军进入君士坦丁堡》前景的女人背部色彩运用上得益不少。他初期的作品《希阿岛的屠杀》曾被古典主义画家安托万-让·格罗惊呼为是:“艺术的屠杀!”他曾经为波兰音乐家萧邦画了著名的画像。他访问过阿尔及利亚和非洲,创作了大量异国风情的作品,甚至潜入※※※※※的后室画出《阿尔及利亚女人》。 德拉克罗瓦于1863年8月13日在巴黎去世,埋葬于拉雪兹神父公墓,留下一部记有对色彩学深入研究的德拉克罗瓦日记。 [柏林之围 编辑于 2009-07-19 22:09] |
[97 楼] 柏林之围
[资深泡菜]
09-7-19 02:20
无数次看到这幅画,这才是真迹。
在卢浮宫 ![]() |
[96 楼] 柏林之围
[资深泡菜]
09-7-17 22:17
一张巴黎,非典型视角
![]() |
[95 楼] 柏林之围
[资深泡菜]
09-7-6 18:24
最近忙,荒废了。
继续巴黎,漫步塞纳河畔。 冬天的巴黎,难得见到太阳,多雨,多雾,树叶都落了,整个城市是灰色的,虽然空气并不脏,但是与记忆中残存的地中海滨的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以及满目的葱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 作为美国与法国互赠的雕塑,这个并不出名,最有名的当然是法国人赠给美国的自由女神(Statue of Liberty),但是当我在冬日阴沉的塞纳河畔看到这座雕塑的时候,很受触动,仿佛看到了200年前美国和法国民众追求自由和权利的战争风云,通过这些可能也更能理解美国与法国战略合作的传统。 |
[94 楼] 柏林之围
[资深泡菜]
09-6-30 00:16
从摩纳哥回到尼斯,睡了一夜,直飞巴黎。
巴黎有太多的经典,有太多的浪漫,于是在卢浮宫附近住下来,开始游荡。 卢浮宫、圣母院、铁塔、凯旋门……巴黎值得去的地方太多,让我感觉无从下手,哪里最巴黎? Paris一字源自古代高卢的一个分支、巴黎西人(Parisii),该部落于公元前3世纪于塞纳河一带聚居。 人类文明的发源,往往离不开水,象中国北方文明总是离不开黄河,南方文明总是与长江难以割裂一样,巴黎与塞纳河可能是纠缠最久的。 冬日的赛纳河 ![]() |
[93 楼] 柏林之围
[资深泡菜]
09-6-28 00:14
隧道,也是一道风景。
![]() |
[92 楼] 柏林之围
[资深泡菜]
09-6-28 00:12
赛道通过Ste devote弯角,顺山而上来到Casino广场,然后下坡通过Mirabeau来到Loews发夹弯,通过隧道,过了隧道就将是一个减速弯道,旁边是令人着迷的港湾。
![]() 我到这里的时候,没有比赛,但是追求速度的气氛还是有的,在我面前,一辆法拉利呼啸着飞驰进隧道,发动机的轰鸣在隧道里回荡,一辆摩托车从隧道深处飞速穿出……F1不是每个人都能参与的,但是开一辆高性能的车在这条最有挑战性的F1赛道上跑一圈,很多富人还是可以做得到的。 |
[91 楼] 柏林之围
[资深泡菜]
09-6-28 00:03
蒙特卡洛——唯一一个使用城市街道作为一级方程式赛车F1的赛站
![]() 而对于蒙特卡罗的居民来说,最幸福的无疑就是站在自家的阳台上便可观看世界顶级的赛车比赛了。 根据数据统计,摩纳哥蒙特卡洛赛道最快时速能达到270公里,而有时却只能跑出40公里的时速。赛道两侧没有任何的缓冲区,想要在这里超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摩纳哥站※※上,最成功的车手无疑是塞纳和迈克尔·舒马赫,两人都是五次夺冠,创下了在同一分站取胜最多的纪录。 |
[90 楼] 柏林之围
[资深泡菜]
09-6-26 00:28
原文由 斌子 发表 谢谢光临!我的这些图片就是游走的记录,很高兴跟大家分享,没有什么艺术性,跟您无法相比,比如这张照片,真的是值得学习又学不来。 http://www.xitek.com/photo/showphoto.php?photoid=97529 虽然拍得不好,还是继续分享。 远看大赌场 . ![]() |
[89 楼] 402502
[泡菜]
09-6-26 00:12
好地方,好片子,学习了!
|
[88 楼] 柏林之围
[资深泡菜]
09-6-26 00:07
在奢华的蒙特卡洛,法拉利真的不是很扎眼,但是很 晃眼 ——看到这辆车的时候,第一感觉是:漆面太好了!第二感觉是:不是很NB嘛!最终的感觉是:即使不是很NB,离我的生活,还是差的太远了!从物质的角度这里是第一世界,本人呢,绝对的第三世界,因为伟大的※※※只把世界划分到第三世界为止了。
![]() ![]() |
[87 楼] 斌子
[陈年泡菜]
09-6-26 00:00
感谢分享
![]() |
[86 楼] 柏林之围
[资深泡菜]
09-6-25 23:50
在奢侈车的世界里,奔驰算不上很入流,在柏林的出租车很多都是E系列,但是这一辆奔驰在蒙特卡洛决对不能说不入流,因为它的性能和个性。
![]() |
[85 楼] 柏林之围
[资深泡菜]
09-6-25 23:44
商店外边停的车,是老板的,还是客户的?
![]() |
[84 楼] 柏林之围
[资深泡菜]
09-6-24 20:30
沿着蒙特卡洛海边,向一个动力伞的活动基地的方向闲逛,在马路边看到这家汽车商店,商店不很大,但是确实是摩纳哥奢华的一个缩影——在这家商店里,除了上边白色的RR,还有这个:
![]() |
[83 楼] 柏林之围
[资深泡菜]
09-6-24 20:19
一家卖汽车的商店,隔着橱窗,看见奢华,白色的RR
![]() |
[82 楼] 柏林之围
[资深泡菜]
09-6-22 23:58
黑色的RR,仅仅有Money是不够的。
后边的,只要有钱都能解决了,但是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可能都很难看到密度如此大的奢华车。 其实刚才的两辆RR,相距不过百米,附近还有一辆,时尚的。 ![]() |
[81 楼] 柏林之围
[资深泡菜]
09-6-22 23:23
黑色的,老派的
![]() |
[80 楼] 柏林之围
[资深泡菜]
09-6-22 23:16
原文由 柏林之围 发表 奢华之国——摩纳哥。 住在尼斯,左右开弓,从地中海的角度看,左边是嘎纳,右边就是摩纳哥。 摩纳哥公国(法语:Principauté de Monaco,摩纳哥語:Principatu de Munegu)是位于欧洲的一个城邦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小的国家(仅次于梵蒂冈)。摩纳哥地处法国南部,除了靠地中海的南部海岸之外,全境北、西、东三面皆被法国包围,主要是由摩纳哥旧城和随后建立起来的周围地区组成。 摩纳哥很容易与摩洛哥分辨不清,二者距离并不遥远,一个在欧洲南部,一个在北非。 摩纳哥可能不如他的首都名气大,大名鼎鼎的蒙特卡洛(Monte-Carlo),实际上我感觉蒙特卡洛就是摩纳哥,或者说蒙特卡洛加上周边不大的地区就是摩纳哥。 我到蒙特卡洛是因为若干原因:第一,还是因为那个游戏《极品飞车》(need for speed)保时捷之旅,其中有蒙特卡洛的几个场景;第二,因为这里有一条F1的赛道,赛道就在蒙特卡洛城中,城市道路就是F1的赛道,这也是F1比赛唯一一个使用城市道路的赛道;第三,是因为这里的大赌场,个人感觉这赌场的名气仅次于美国的拉斯维加斯;第四,是因为这是世界第二小的袖珍国,……总之,在意大利和法国之间,地中海沿岸,此地不能错过。 自蒙特卡洛赌场于1865年成立后,摩纳哥从穷国变成富国。现在的摩纳哥经济发达,主要以博彩、旅游和银行业为主,※※没有针对个人的收入课税,没有个人所得税吸引了数量可观的富裕避税移民,主要是来自其他欧洲国家,他们通过在摩纳哥以外的事业赚得其大部分的收入,这种特殊的政策,加上大赌场和F1,这里成为奢华之地就不奇怪了。 奢华——光顾大赌场的,非富即贵,或者既富又贵——黑色的,时尚的 ![]() |
[79 楼] 柏林之围
[资深泡菜]
09-6-18 22:24
举办电影节的城市,去过好几个,嘎纳是最著名的吧,还有威尼斯、柏林,还有国内的长春和上海,真正是冲着电影节的名气来的,还真是只有嘎纳。在主会场,随便转了转,明星们的手印踩在脚下,没有仔细看——因为主会场前的小广场上有很多,走在那里,不踩都难——没去仔细看是因为这些人的手印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人不是侦探。
棕榈大道,旁边的棕榈树。 ![]() |
[78 楼] 柏林之围
[资深泡菜]
09-6-18 22:14
冬天,嘎纳没有电影节,主会场前不是星光灿烂,而是门可罗雀——电影放映机主题雕塑下,还真有一只雀
![]() ![]() ![]() 在港湾附近圣诞市场还没有散,买了一个真皮的钥匙包,手感很好,很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