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虽然是根本,但硬件万万不可偏废
5281 92
[4 楼] jdai [禁言中]
09-8-28 02:16
硬件怎么样,决定你听音乐的味觉和肠胃的消化。并不是能出声的东西都适合用来听音乐。哪怕你的喇叭没有杂音,也未必适合听勋伯格或者巴托克。

唱片已经是音乐的罐头。而差劲的音响,能把新鲜大白菜腌成了咸菜。

有人用500块的VCD机加上100块的有源音箱听音乐。这当然是精神可嘉。不过不值得效仿。他其实没注意到,他反复听来听去的贝多芬和莫扎特早已经刻在他的脑子里,音箱播出的声音无非是唤醒他的美妙记忆,当然,只要有一点点外在声音做提示便足够了。因为他听到的音乐,其实是从他脑海里播放的。

但是他不会因此而喜欢谭盾,喜欢勋伯格或者斯托克豪森。这些陌生的声音,从总价不到1000块的设备里放出来,一定是严重歪曲了大白菜本来滋味的。
[3 楼] jdai [禁言中]
09-8-28 02:04
最初只是向往好听的音乐。于是买唱片。买了唱片听下来,发现声音未臻完美。于是想法弄一套高级点的设备。有了稍好的设备,以为从此一劳永逸,从此专心听音乐。于是继续买唱片。唱片越买越多,范围越来越广,终于又听到了不满意的声音。心病又来了。

当然有人量入为出,不在乎声音完美与否,集中火力继续买唱片。这种人多半知识层次高而经济收入不高。典型的知识分子。

还有人知识层次高但经济收入更高,于是先集中精力把设备不停地更新换代。

烧软件的知识分子往往会有穷酸心理,摆出一副看不起烧硬件的款爷的架势。说他们几十万的设备多半放在家里做装饰品,或者多半用来听盗版碟,或者多半用来听发烧测试碟。

烧软件的往往自己没注意到,硬件不好,其实已经桎梏了他烧软件的方向和眼界。硬件是你的胃,你的牙齿,你的厨师。
[2 楼] jdai [禁言中]
09-8-28 01:51
发烧友都是被迫下水的。没有人天生喜欢烧钱。所以发烧友没有一步到位的,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点一点被自己追求完美的心态逼着,从低级往高级走,不知不觉误入歧途,若干时日过去,回头一看已是走入不归路。然而惊出一身冷汗也不济事,还是硬着头皮继续烧下去。要不然,所有的先期投入就成了烂尾楼,账面亏损就成了实际亏损。
[1 楼] jdai [禁言中]
09-8-28 01:46
先挖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