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印象(7)——记忆中的西藏,记忆中的拉萨
119568 2077
[762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10 15:28
箭幡
[761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10 15:22
原文由 情枭的黎明 在2011-01-10 14:41发表

色彩大片!


谢黎明兄鼓励。
[760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10 15:20
初到※※的人,会首先感到映入眼帘的是高高飘扬在山坡、河边、树林以及房屋顶上五彩缤纷、规格各异的经幡。经幡藏语为“塔俏”,意思是不停地飘动。经幡就是把质地稀疏的白布分别染成蓝、白、红、黄、绿五种颜色,有的在上面印有※※或神象图案,也有既无※※又无神象,只是五块蓝、白、红、黄、绿的彩布,用绳子连在一起,高高地悬挂在显眼处。蓝色象征天空、白色象征祥云、红色象征火焰、黄色象征大地、绿色象征水。看到这些带有浓郁神秘色彩的经幡,会使人心中涌起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这感觉使人回到自然之境,使人返璞归真。经幡插挂的方式一般为横挂,也有竖挂的。比如在川※※区和林芝亚东等地就有的是几根擎天柱,竖挂着几面大大的经幡,无其它颜色,仅有白色,上面印满了※※和神象。当然不管横的也好,竖的也好,五彩缤纷也罢,白色也罢,其目的都是期望消灾求福,运气亨通。有人说,经幡挂上以后,经过风的吹动,犹如自己念了一遍又一遍的经。还有人说,通过风把经幡吹散,其布丝飘到哪里,运气就会降到哪里……于是,每年藏历新年初三上午,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在各自的屋顶上举行插幡仪式,这不仅有求福之意,而且还为节日增添了极大的欢乐气氛。这美丽的五色经幡在阳光下与蓝天齐飞共舞,为高原增加了美丽、壮观,更因为她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动人传说。据说这经幡是由古印度女子身穿的纱丽演变过来的:在古印度,女子们都穿着薄薄的纱丽裙衫,丈夫远离家门时,妻子扯下身上的一块衣角挂在门口或树上为其送行。天长日久,布的颜色退了,年复一年布丝被风吹走了……吹到哪里去了呢?据说吹到丈夫的身边了……在没有电话、电报,通讯不方便的远古时代,布丝带去了妻子的思念……,丈夫看着这似乎被泪水冲洗掉了颜色的纱丽,就会想起远方的妻子;就仿佛听到妻子用身心唱出的呼唤之歌……随着佛教的兴旺,这纱丽变成了一块块薄薄的纱布,并染上了颜色,印上了※※和神像,成了今日的经幡。当然,也有藏族著名学者根敦群培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对经幡做这样的论述:吐蕃“……大部分臣民皆牧区也,每户的门上立一根长矛,这是※※族独有的习俗。此举最早表现为军威,以后演变成为佛教行为。上至与印度毗邻的藏区和下至汉地城镇中居住的※※,那怕是一户也要在门上立一根经幡,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现在。
此外,在重要的日子,人们都会升挂经幡,如宗教节日、祭祖、重要节日、乔迁、婚嫁,甚至外出朝拜、办事等。任何一件在人们生活中被认为重要的事情,一般都要升挂经幡。还有许多地方,更换经幡有固定的日子,比如被视为神山的冈底斯山,就在每年藏历的四月十五日隆重举行自古相传的更换经幡仪式。冈底斯山麓的色雄滩中,竖立着一根巨大的高达24米的经幡旗柱,在更换经幡的这一天,人们会把众多的旧五彩经幡换下,再换上新的五彩经幡。附近各地的僧俗、一些远道而来的学者和海外游客都聚集在此,争睹更换经幡的盛况。
不仅如此,还要加入争抢旧经幡的行列。据说,挂了一年的旧经幡可以消灾避难。这一古老的活动吸引了众多的人,特别是藏历马年参加人数可达到几万人,因为人们相信,在马年朝拜圣山,转1圈等于平时的13圈,比平时更能积累功德。
[759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10 14:53
经幡除了颜色的象征意义外,还有文字和图案主幡上密密麻麻的藏文字母和栩栩如生的鸟兽图案是木刻板印刷的,藏文一看便可知道是佛说经教。文字部分是直接传达意义的,不象颜色和线条,所以把文字念下来就能知道它的内容。既然是佛说经教肯定离不了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主旨。文字以外,四个角上的鹏龙狮虎图和※※的骏马驮宝图究竟象征着什么意义?国内外的藏学家在他们的论著中对此有些阐释,不过讲的最全面、最详尽的还是意大利藏学家南喀诺布先生,这位藏学家在他的论著《南喀诺布选集》关于风旗一节中对这些图像作了这样的阐释。(隆达、风旗)一词中,(隆)在土、水、火、风、天五大种中表示天。这个字的本意指大、全部、所有,若与别的字连在一起构成名词,比方说,。(森林)、(大江)从这些名词的词根意义上可以看得出有大、全部、所有的含意。
[758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10 14:45
永远的祈盼

经幡作为福运升腾的象征物每年都要换新。换新的日子不能随意选择,它是根据藏族历算,选择在藏历新年初一过后某一个良辰吉日。这一天早上,人们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楼顶上,举行一次隆重而欢乐的插经幡仪式,藏语里这个仪式称为“托随”,意为祭神祈福仪式。经幡的各种颜色是固定的,不能随便创新。其次每块颜色的排列顺序是严格规定的,不能有任何差错。因为经幡的意义很明确,不是为了美化环境,而是祈求福运隆昌,消灾灭殃。经杆上端的枝条上有繁茂的星火条,它是由五种颜色不同的小幡条构成一组。一般一个经幡上,根据枝条多少来确定有两组至三组星火条。这五块幡条的颜色排列及它们所象征的意义是这样的。最顶端为蓝色幡条,它象征蓝天;蓝色幡条下面是白色幡条,象征白云;白色幡条下面是红色幡条,象征火焰;红色幡条下面是绿色幡条在征绿水;最下面的幡条是黄色,象征黄土,或者大地。五种颜色的排列形式正是客观大自然物质存在的立体排列形式,因此,象大自然中天地不容颠倒一样,这五种颜色也不容错位。五种颜色象征自然界的五种现象,这种现象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当自然界天平地安、风调雨顺的时候,人间便是太平祥和幸福康乐;当自然界出现灾害的时候,人间灾害重重、不得安宁。世世代代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对大自然的变化更为敏感。企盼人间太平幸福首先应该希望大自然无灾无祸,于是用经幡上五种不同颜色的幡条来表示这种心理依托,真是绝妙无比。
[757 楼] 情枭的黎明 [资深泡菜]
11-1-10 14:41
原文由 syzz 在2011-01-10 14:36发表
经幡就其外在形式来讲,我们可以大致归纳为三种:一种是印有佛陀教言和鸟兽图案的蓝白红绿黄五色方块布一块紧接一块地缝在长绳上,悬挂在两个山头之间,这种经幡常见于人烟稀少的高山上。第二种经幡是一条三五米长的狭长布条,其颜色是单一的,或白或红。上面印有佛陀教言,布条的一侧缝接在一根粗长的经杆上,插立在庭院前 ......


色彩大片!
[756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10 14:36
经幡就其外在形式来讲,我们可以大致归纳为三种:一种是印有佛陀教言和鸟兽图案的蓝白红绿黄五色方块布一块紧接一块地缝在长绳上,悬挂在两个山头之间,这种经幡常见于人烟稀少的高山上。第二种经幡是一条三五米长的狭长布条,其颜色是单一的,或白或红。上面印有佛陀教言,布条的一侧缝接在一根粗长的经杆上,插立在庭院前,这种经幡多半见于工布林区地带。※※大昭寺广场上插立的经杆就是这一种,只是做得更加精巧罢了。第三种经幡是五块蓝白红绿黄色的星火无字幡条和一块单色镶边的主幡方块布,上面印有佛陀教言和鸟兽图案,这些幡条布分别系挂在柳树枝杆上,成为经幡。这种经幡在古城※※的民居楼顶上随处可见。
[755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10 14:31
原文由 阳光秋日 在2011-01-10 12:14发表

syzz这组纳木错太给力了,精品多多!


谢阳光秋日的鼓励。
[754 楼] 阳光秋日 [资深泡菜]
11-1-10 12:14
原文由 syzz 在2011-01-10 09:36发表
纳木错的玛尼墙与白塔2


syzz这组纳木错太给力了,精品多多!
[753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10 12:11
原文由 菠萝行天下 在2011-01-10 11:15发表

学习!SYZZ兄解释的真的清楚。

谢菠萝行天下兄的鼓励。
[752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10 12:11
原文由 gch27 在2011-01-10 11:11发表
文章都看了 一定要顶一下的 ....


谢谢关注。
[751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10 12:10
原文由 Fatcat 在2011-01-10 10:16发表
很震撼!
感谢ZZ兄的诠释,深刻体会无比艰辛带来的快乐。
俺去到纳木错时,直接就像上岸的鱼,只有张嘴的份了,,


谢谢鼓励。
[750 楼] 菠萝行天下 [资深泡菜]
11-1-10 11:15
原文由 syzz 在2011-01-10 09:56发表
经幡,藏语称之为“隆达”,也有人称为祭马、禄马、祈愿幡等;而最常用的称谓是“风马旗”,因为“隆”在藏语中意为风,“达”则意为马,其确切之意为——风是传播运送经幡上那些※※远行的工具和手段,风是传播运送※※的一种无形的马,马即是风。
经幡——祈求福运升腾,当经幡挂起来的时候,也就是福运在升腾的时候……


学习!SYZZ兄解释的真的清楚。
[749 楼] gch27 [泡菜]
11-1-10 11:11
文章都看了 一定要顶一下的 ....
[748 楼] Fatcat [资深泡菜]
11-1-10 10:16
很震撼!
感谢ZZ兄的诠释,深刻体会无比艰辛带来的快乐。
俺去到纳木错时,直接就像上岸的鱼,只有张嘴的份了,,
[747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10 09:56
经幡,藏语称之为“隆达”,也有人称为祭马、禄马、祈愿幡等;而最常用的称谓是“风马旗”,因为“隆”在藏语中意为风,“达”则意为马,其确切之意为——风是传播运送经幡上那些※※远行的工具和手段,风是传播运送※※的一种无形的马,马即是风。
经幡——祈求福运升腾,当经幡挂起来的时候,也就是福运在升腾的时候……
[746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10 09:48
原文由 与龙达共舞 在2011-01-10 09:02发表

喜欢这张!


谢龙达兄鼓励。

原文由 情枭的黎明 在2011-01-10 09:13发表

冷暖交织,惊人的视觉效果阿!


谢黎明兄。

原文由 传媒一丁 在2011-01-10 09:33发表

哇,syzz兄这组片片真的精彩无比。


谢一丁兄鼓励。
[745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10 09:45
没有石刻的玛尼堆
[744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10 09:41
湖畔的玛尼堆2
[743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10 09:39
湖畔的玛尼堆1
[742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10 09:36
纳木错的玛尼墙与白塔2
[741 楼] 传媒一丁 [资深泡菜]
11-1-10 09:33
原文由 syzz 在2011-01-10 09:30发表
纳木错的玛尼墙3

哇,syzz兄这组片片真的精彩无比。
[740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10 09:33
纳木错的玛尼墙与白塔1
[739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10 09:30
纳木错的玛尼墙3
[738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10 09:28
纳木错的玛尼墙2
[737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10 09:27
纳木错的玛尼墙1
[736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10 09:24
湖畔的玛尼石
[735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10 09:20
“玛尼”来自梵文佛经《六字真言经》“唵嘛呢叭咪哞”的简称,因在石头上刻有“ 玛尼”而称“玛尼石”;“玛尼堆”是指在石板或经加工而成的石头上刻有藏文※※、“六字真言”或刻有动物图纹、神灵图像、朗久旺丹图纹等的石板或石头垒起来的石堆。也有不刻任何图纹的各种小石块堆成的石堆。藏族地区的石刻“玛尼堆”随处可见,数不胜数。
[734 楼] 情枭的黎明 [资深泡菜]
11-1-10 09:13
原文由 syzz 在2011-01-09 17:30发表
夏季的纳木错3


冷暖交织,惊人的视觉效果阿!
[733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10 09:10
 玛尼堆最初称曼扎,意为曼陀罗,是由大小不等的石头集垒起来的、具有灵气的石堆,藏语为“多本”;还有一种是在石块或卵石上刻写文字、图像,以藏传佛教的色彩和内容为其最大特征,有佛尊、动物保护神和永远念不完的六字真言,然后堆积起来成为一道长长的墙垣,这种玛尼墙藏语称“绵当”。每逢吉日良辰,人们一边煨桑,一边往玛尼堆上添加石子,并神圣地用额头碰它,口中默诵祈祷词,然后丢向石堆。天长地久,一座座玛尼堆拔地而起,愈垒愈高。每颗石子都凝结信徒们发自内心的祈愿。玛尼石的产生,使这些自然的石头开始形象化。藏族在漫长的※※进程中,涌现出了浩如烟海的玛尼石刻品,凡人迹所至,随处可见,它是藏族刻在石头上的追求、理想、感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