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忌观察:怎样才能“客观”地评价器材
6165 79
[73 楼] filters [陈年泡菜]
12-1-6 12:56
KNDETIE 发表于 2012-1-6 12:22
滤资太谦虚了,咱可是受了你给朋友们推荐花冠的启发,才。。。。

关键是:在那个推销雷车的帖子里,那些天天嚷嚷VW不好的ID们,居然无影无踪了,一个想出好办法的都没有,看到最多的建议就是:“雷”要是不降价就没戏了,还是回头去卖“马”。。。

说实话,根据俺对那几位亲戚朋友的了解,他们“应该”开自动档

如果他们“喜欢”开手动档,那么在花冠和宝来之间,我一定推荐宝来

另:当一个网上批评家(尤其是当一个片面的肤浅的口水批评家)很容易,要当一个建设者则是另一回事了
[72 楼] KNDETIE [泡菜]
12-1-6 12:22
filters 发表于 2012-1-6 11:59
K兄已经超越了消费者的客观,“自带干粮”(K兄语录)进入经销商的视野

俺还停留在消费者的客观这个层面


滤资太谦虚了,咱可是受了你给朋友们推荐花冠的启发,才。。。。

关键是:在那个推销雷车的帖子里,那些天天嚷嚷VW不好的ID们,居然无影无踪了,一个想出好办法的都没有,看到最多的建议就是:“雷”要是不降价就没戏了,还是回头去卖“马”。。。

[71 楼] KNDETIE [泡菜]
12-1-6 12:13


XX之家的设计师传奇很不错。已经到了【设计师传记(五) 创造家族设计的席尔瓦】

除了BMW的班戈,设计普桑的乔治亚罗、1998甲壳虫,高5的彼得·希瑞尔。 马塞罗·甘迪尼(Marcello Gandini),被称为“兰博基尼灵魂”的传奇设计师,看他们如何设计:。

“设计的过程可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德·席尔瓦说到:“为了找出这部车的正确比例,我们制作了两部一比一的模型,但还是感觉缺了些什么,它还不够优雅。”在得到董事会的允许之后,他和整个团队再度展开工作。“最后百分之五的工作,对于这部轿跑车的协调与优雅,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不记得究竟对腰线做过多少次修改。但是我确信曾经好几次进入工作室,日复一日,一公厘一公厘的调”整,直到我觉得完美为止。”这条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腰线由前叶子板开始伸展到车尾,柔美的身段便是来源于此。

德·席尔瓦其他设计作品

徕卡 M9 Titanium

    徕卡相机出限定版必是巅峰之作,这次推出限量版的M9,势成徕卡迷之收藏对像。限定版设计者可谓大有来头,正是德·席尔瓦操刀,这款全球仅生产500部的钛合金旁轴M9 Titanium限量版,可谓称得上是限量版相机之中的王者。

本帖最后由 KNDETIE 于 2012-1-6 12:37 编辑

[70 楼] filters [陈年泡菜]
12-1-6 11:59
KNDETIE 发表于 2012-1-6 11:49
一年了,感慨一下

我觉得我比去年更客观了,都开始操心卖“雷”了 ......

K兄已经超越了消费者的客观,“自带干粮”(K兄语录)进入经销商的视野

俺还停留在消费者的客观这个层面

向K兄学习
[69 楼] KNDETIE [泡菜]
12-1-6 11:49
一年了,感慨一下

我觉得我比去年更客观了,都开始操心卖“雷”了, /thread-948762-1-1-1.html

【如何扩大雷克萨斯的销量?】

但TOYOTA和XX这一年确实进步不大,因为他们的一些拥趸们还在车坛里靠黑VW车混日子。。。

本帖最后由 KNDETIE 于 2012-1-6 11:55 编辑

[68 楼] 陈大元 [老坛泡菜]
11-6-14 13:33
总结一下就是咱家筐里面没有烂杏儿,或者是咱家虱子都是双眼皮儿
[67 楼] filters [陈年泡菜]
11-6-14 12:26
原文由 醉太平 在2011-06-13 21:23发表
知道自己不客观,才会尽可能的客观。

[66 楼] 蛮猴 [陈年泡菜]
11-6-13 21:34
哲人啊,
可惜看不懂打油诗。
遗憾......

白活打油诗能吃饱饭不?

[蛮猴 编辑于 2011-06-13 21:36]
[65 楼] 醉太平 [资深泡菜]
11-6-13 21:23
人人都是坐井观天,区别在于井口的大小。

知道自己不客观,才会尽可能的客观。
[64 楼] 蛮猴 [陈年泡菜]
11-6-13 20:47
为了贴题也为了我常去的无忌旁轴那边一个主题:
/showthread.php?threadid=880644新楼开张,
下午刚拍了一张《俺机》奉上

前几天在北京五棵松摄影器材城问了一下,
新的MP机身+50/1.4现在多少钱?
答:机身29000多、50/1.4镜头39800,

哈哈!我2007进藏前入手的:不到五万

《俺机》
[蛮猴 编辑于 2011-06-13 20:49]
[63 楼] 今若是 [老坛泡菜]
11-6-13 11:17
经济学上有个叫做“有效市场理论”,它的意思是说,在一个“合理、高效和有效”的市场上,价格就是一个非常科学的指数。比如说3块钱的苹果肯定比2块钱的好,2块钱的苹果比1块钱的香蕉更具有“有用性”。

考虑到在国内汽车的评比,考虑到进口/合资的※※、国内特有的排量消费税的差异等等,要考虑一下主要的汽车消费国家如美日德中,然后自己权衡一下就行。反正我买车,肯定要看这个车以及相关车型在美国的价格的。就比如,G37的价格和328的价格差不多呀。
[62 楼] filters [陈年泡菜]
11-6-13 11:12
原文由 空头青年 在2011-06-12 22:24发表
......
不过,车坛干嘛扯器材?

在车坛,车就是器材嘛

车、相机、镜头啥的,有许多共同点:
1 都可以是工具,干正事
2 都可以当玩具,找乐趣
3 都可以亮骚,得到成就感
4 都可以当载体,交流知识建立友情
5 都可以当砖头,斗嘴解闷

俺一不留神就给扯一块儿了
[44 楼] carnotaur [陈年泡菜]
11-6-12 22:59
原文由 蛮猴 在2011-06-12 15:46发表

前辈啊跟一张《好友的林哈夫》,2006.02.在元谋新华土林


好机!
几时俺有了林哈夫,也比比林哈夫和wista。
[43 楼] 蛮猴 [陈年泡菜]
11-6-12 22:39
跑题太厉害了!
我夜班了。

祝大家晚安

补:教父影视第三集是杜撰瞎编的。

[蛮猴 编辑于 2011-06-12 22:41]
[41 楼] 空头青年 [禁言中]
11-6-12 22:24
俺就知道无忌一句名言,性价比就是垃圾,

还有一句就是毒,德味,大师,学习了。

这两句俺认为基本代表了无忌的对器材的评价,就是一要价格高二要德味

不过,车坛干嘛扯器材?
[38 楼] unix [老坛泡菜]
11-6-12 22:05
原文由 蛮猴 在2011-06-12 21:25发表
...
我认识一个小孩就是这样:
一晚上看完250部小说,真能
....
[蛮猴 编辑于 2011-06-12 21:29]


我LP也很厉害,一个晚上可以看完一部韩剧;
相比之下我就差远了,一部电影经常要分两、三次才能看完;
看完之后经常还回头复习一下,呵呵。
[37 楼] 蛮猴 [陈年泡菜]
11-6-12 21:25
原文由 filters 在2011-06-12 17:20发表
马甲注册才几天?肯定是看错了

现在的娃娃阅读能力都很强的,
一天看完无忌几年来的帖子。
我认识一个小孩就是这样:
一晚上看完250部小说,真能
与他们的某车一样:无所不能。

[蛮猴 编辑于 2011-06-12 21:29]
[34 楼] 钛色旁轴 [资深泡菜]
11-6-12 16:33
原文由 filters 在2011-06-12 16:21发表

钛色兄所言极是

相机镜头,相对而言,提供“客观”的“主观”评判相对比较容易 -- 因为买下不同器材的价格障碍比较小;而汽车,由于较大的价格障碍,能提供“客观”的对比性评判的难度比较大

这个帖子想说的,就是提醒我们不要把自己的主观倾向误认为是客观评判,把自己的有限经验误认为是普适经验,把别人 ......


是这样的。
对于相机镜头,用过徕卡蔡司的肯定说比N,C,O,SONY的要强。
汽车奔驰,宝马,奥迪肯定比一般B级车要强,但是两田和大众就喜欢掐,这就类似NC大战,但是风格上大众是德国血统。现在的B7代大众,德国味道很强烈很浓了,和两田的风格开始拉大德味。
[33 楼] filters [陈年泡菜]
11-6-12 16:21
原文由 钛色旁轴 在2011-06-12 15:35发表
......
汽车是昂贵耐用消费品,一般的人拥有过的数量是1-3辆还需要10-15年。比较上一般就是靠主观臆想。
相机、镜头、三脚架这些非昂贵消费品,一年可以拥有不同厂家的好几套,不喜欢的二手出掉就可以了,一般不需要太主观的评判这可信度就比较高。

比如原来用NIKON定焦,后来换徕卡和CONTAX定焦,别人吹佳能和奥林帕斯的镜头特好你信吗?说破大天去那也就和NIKON相当的类似镜头。

汽车是几万元到几百万元的差价,但是有10万差价的车又能好出多少?只能主观臆断了。
这是差价阻隔出来的认知常识。

......

钛色兄所言极是

相机镜头,相对而言,提供“客观”的“主观”评判相对比较容易 -- 因为买下不同器材的价格障碍比较小;而汽车,由于较大的价格障碍,能提供“客观”的对比性评判的难度比较大

这个帖子想说的,就是提醒我们不要把自己的主观倾向误认为是客观评判,把自己的有限经验误认为是普适经验,把别人的间接经验讲成自己的直接经验

[filters 编辑于 2011-06-12 16:26]
[32 楼] 钛色旁轴 [资深泡菜]
11-6-12 16:19
说一下体会,B级车的。
在大众的B6年代,技术,电子功能不输给两田B级车。
唯一的大缺点是迈腾的内饰没有高级感,不像一辆高级B级车该有的精细内饰,内饰比通用的B级车君威、君越还差许多,215轮胎是标配。
现在大众的B7年代到来也知道235做标配了,内饰也直追奥迪了,明线小牛皮也知道到处乱缝了,拉丝铝面板到处乱铺了,塑料少了,学君威加上一个表针式※※小钟。君威早就是245的轮胎标配了,小牛皮内饰到处一通乱缝。
[31 楼] 钛色旁轴 [资深泡菜]
11-6-12 16:01
汽车真的不能和相机一起比较。

相机很容易弄到几只顶级135镜头做比较。个人比较不难实现。
汽车一般是不可能做到顶级车的个人比较的,就是相当于NC的入门大战类型的掐架的比较风格会很常见。

前两周去上海大众4S店看了一下新帕萨特。还是眼馋眼热,外形太好了体积蛮大的,内饰已经好过奥迪A4L了,一瞬间都有换车的冲动。但是说依然是PQ46的产品,就一点试驾的冲动都没有了,TSI+DSG驾驶风格的基本味道不会变,0-100提速也没啥大区别。

最突出的感觉就是乘坐舒适性会提高,电子功能会增多,大号的B级车而已。

[钛色旁轴 编辑于 2011-06-12 16:02]
[30 楼] 蛮猴 [陈年泡菜]
11-6-12 15:46
原文由 carnotaur 在2011-06-12 15:31发表
俺也都在役,都是照相包里翻出来新鲜热乎的。
不过大机器和小机器比不出来,内置测光和点测表也比不出来。越比越糊涂。
不过搭上退役但仍旧算拥有的,还是现役的好,因为是自然淘汰。

前辈啊跟一张《好友的林哈夫》,2006.02.在元谋新华土林
[29 楼] 钛色旁轴 [资深泡菜]
11-6-12 15:35
汽车就如同相机、镜头、三脚架、音响...... 也是器材。
-------------------------------------------

汽车是昂贵耐用消费品,一般的人拥有过的数量是1-3辆还需要10-15年。比较上一般就是靠主观臆想。
相机、镜头、三脚架这些非昂贵消费品,一年可以拥有不同厂家的好几套,不喜欢的二手出掉就可以了,一般不需要太主观的评判这可信度就比较高。

比如原来用NIKON定焦,后来换徕卡和CONTAX定焦,别人吹佳能和奥林帕斯的镜头特好你信吗?说破大天去那也就和NIKON相当的类似镜头。

汽车是几万元到几百万元的差价,但是有10万差价的车又能好出多少?只能主观臆断了。
这是差价阻隔出来的认知常识。

你看看蛮猴的高尔夫车用了多久了,对大众的新技术TSI+DSG能不馋?
那个GTI的TSI+DSG的7秒破百。

[钛色旁轴 编辑于 2011-06-12 15:42]
[28 楼] filters [陈年泡菜]
11-6-12 15:31
原文由 钛色旁轴 在2011-06-12 15:11发表
旁轴说LEICA比NIKON好应该有人信,旁轴没徕卡时就有一堆NIKON定焦变焦镜头了。
CONTAX虽然没几个镜头,但是CONTAX T*头的拍的颜色偏淡,这在CONTAX T2上也验证了。

钛色旁轴 兄忽然引用俺一个老帖子,一时半会儿都回不过神来
仔细看一下被引用的俺以前发的第3贴 -- 旁轴兄没引用完全啊 -- 明白了

还是回到这个帖子讨论的主线

单纯说“说LEICA比NIKON好应该有人信”,俺也信
[27 楼] carnotaur [陈年泡菜]
11-6-12 15:31
原文由 蛮猴 在2011-01-05 14:34发表

沙发!

《都在役》


俺也都在役,都是照相包里翻出来新鲜热乎的。
不过大机器和小机器比不出来,内置测光和点测表也比不出来。越比越糊涂。
不过搭上退役但仍旧算拥有的,还是现役的好,因为是自然淘汰。
[26 楼] 钛色旁轴 [资深泡菜]
11-6-12 15:11
原文由 filters 在2011-01-05 14:41发表
谢蛮猴这么快就来捧场哈

※※包里的机器,你要说Leica比Contax好在什么地方有人信,你要说Leica比Nikon好在什么地方就不一定有人信了


旁轴说LEICA比NIKON好应该有人信,旁轴没徕卡时就有一堆NIKON定焦变焦镜头了。
CONTAX虽然没几个镜头,但是CONTAX T*头的拍的颜色偏淡,这在CONTAX T2上也验证了。

[钛色旁轴 编辑于 2011-06-12 15:21]
[25 楼] ioboy [泡菜]
11-6-12 03:34
因为都缺乏自信,因为不敢理直气壮地说“我就喜欢”,总是要找一大堆理由来为自己撑腰,因为不是彪悍的人生所以才需要解释。
[24 楼] 葱葱当当 [泡菜]
11-6-12 02:20
原文由 bababo 在2011-01-05 14:37发表
都有这么一个阶段吧, 刚工作时,看着别人玩个DSLR+白头,羡慕不已。 等自己有点小钱买了以后,也会和别人为哪家好争两句。 过几年,你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能带来增值的房产和更亮骚的车上, 回到现在, 自已拿个DC,看着小文艺青年拿个DSLR在你面前晃,也无所谓了。 啥啥镜头的算个JB毛了。
就这个意思,要用超前的意识来看,就 ......


跟你一样。我以前读书一个月就只有几百块却省吃俭用买最便宜的水货DSLR套机然后对别人说宾得是最好的,结果现在一个月有几万却在用佳能小DC,都不知道是退化还是进化了。
[23 楼] filters [陈年泡菜]
11-1-6 13:02
原文由 九九八八 在2011-01-06 12:04发表
自有车辆。能有几台。样本量太小,谈不上客观。
主观感受而已。

九九八八兄弟又讲到了一个关键点

即便是相机镜头三脚架,一个普通消费者只会有一两台(套),大多数发烧友同类器材一般也在十以内,不会有太多。所以,虽然14帖第4条说的主观性评判总是可以做的,但14帖第4条说的对比性评判只能限于自己用过的几种东东里。

作为第一手经验,只能反映出一个特定的使用者(消费者)的在他(她)的知识背景、应用目标、使用场合下做出的评价

首帖更多地表达的是:在做上述这种评价的时候,尽可能排除“我的器材、我的选择”和“你的器材、你的选择”之间的这种心理因素,而将器材比较放置在“我的几种器材、我的几个选择”之间的对比的框架内
[22 楼] 九九八八 [资深泡菜]
11-1-6 12:06
4S店这名字里,有一个S,survey, 是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