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头是道-北美大幅﹣最新項目,810宽头大PK
233637 2500
[1335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7-13 02:13
TNND, 搬回家就差不多要了小命,比骑车还要累,现在都还没完全恢复,还有所有东西都躲在各种各样的箱子里,啥都找不到

好了,私下已经有人在谈论着秋聚了,来点点人头-Columbus Day Long weekend(October 5-8),吃喝玩乐,游山玩水,有空就想想拍片,If, and only if one is capable and willing...

地点还没确定,很可能是Lk George, Lk Champlain NY. 湖边度假屋...
[1334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7-7 09:18
万壑听松 发表于 2012-7-7 06:26
这种不带RS的说明书上写了不要用在页片上,所以一直不敢买。
您如果这么用过,能介绍一下区别大么?


应该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放心用吧
[1333 楼] 万壑听松 [泡菜]
12-7-7 06:26
这种不带RS的说明书上写了不要用在页片上,所以一直不敢买。
您如果这么用过,能介绍一下区别大么?

Polarlight 发表于 2012-7-6 21:39
不客气,Henry's 有直用版,是一样的。
http://www.henrys.com/Categories/247-B-And-W-Film-Developers.aspx
[1332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7-6 21:39
万壑听松 发表于 2012-7-6 18:19
感谢PL的回答!
这里的主要实体店都问过了才上帖的。

Vistek和Henny's Camera 都没找到这东西。看来只有B&H了。


不客气,Henry's 有直用版,是一样的。
http://www.henrys.com/Categories/247-B-And-W-Film-Developers.aspx
[1331 楼] 万壑听松 [泡菜]
12-7-6 18:19
感谢PL的回答!
这里的主要实体店都问过了才上帖的。

Vistek和Henny's Camera 都没找到这东西。看来只有B&H了。

Polarlight 发表于 2012-7-5 08:23
Montreal这麼多搞摄影的,理论上来说应该有實体店卖的,不然可以试试网上的Vistek或者Henry's camera
[1330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7-5 08:58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2-7-2 15:21
k不K的不重要了。谁也替不了谁哈。


不是谁替谁的问题,省得老有人说谁比谁NB,牛可以乱吹,P可以乱放,有PK就神话不到那儿了

[1329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7-5 08:23
万壑听松 发表于 2012-7-2 20:32
请问一下在加拿大的朋友哪里能弄到T-MAX RS Developer?
在蒙特利尔居然找不到这个东西卖,BH的液体又不能运过来,头大。
先谢过了!


Montreal这麼多搞摄影的,理论上来说应该有實体店卖的,不然可以试试网上的Vistek或者Henry's camera
[1328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2-7-3 22:37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327 楼] 甲马戏珠 [禁言中]
12-7-3 20:19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2-7-2 15:21
k不K的不重要了。谁也替不了谁哈。

你现在知道了不冤。
[1326 楼] 万壑听松 [泡菜]
12-7-2 20:32
请问一下在加拿大的朋友哪里能弄到T-MAX RS Developer?
在蒙特利尔居然找不到这个东西卖,BH的液体又不能运过来,头大。
先谢过了!

[1325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2-7-2 15:21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324 楼] 甲马戏珠 [禁言中]
12-7-1 06:24
PK 神药的事情进展如何?谁赢了?
[1323 楼] LONEWOLF [老坛泡菜]
12-6-27 11:38
在认识Deardorff之前我最喜欢的是ZONE VI和Walker(只看过图片,喜欢它们的样子),ZONE VI虽然没有前组提升,但是可以间接实现上升和下降,有了DD后就实现我的愿望了,没事儿架起来玩儿、喝喝茶,也是很惬意的

PL是对摄影有追求的,我不行,还是玩儿的心重,凡事刚知道个皮毛就不思进取了,底子也薄,鄙视自己一下 本帖最后由 LONEWOLF 于 2012-6-27 11:45 编辑

[1322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6-26 12:36
LONEWOLF 发表于 2012-6-26 10:30
好家伙,PL你90年就已经玩儿这个了,今晚上我也得仰望星空看看哪颗星比较像PL
那时候我正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Seagull DF-1,那也是我的第一台机,也是这么多年唯一的一台一手机,400多块,我那时候生活费每月才100元,想想当年学校里最便宜的那个菜吃得我到后来再没动过


我可是一脑门子的跳进色影的,所有赚的钢崩儿要么就是摄影不然就是上路去摄影...大学時代也是吃最便宜,九毛九的比薩,到现在也是死都不碰

[1321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6-26 12:12
夏罗多吉 发表于 2012-6-26 10:23
150大洋玩了20年,要换成数码,早扔垃圾箱也没人要了。机器看上去很漂亮,其实这zone VI的功能非常实用,足以应付绝大部分拍摄了,但好像重量不轻?顺便再问问PL兄,这Pocket Expedition用的是什么木料?


数码估计5,6年就不值什么钱了

这zone VI性价比一流,除了没有前板上升其它的功能都超越Deardorff,我所有的学费,路费都是它拍出来的

它的重量是6磅,3公斤左右,有三种木材可选.我这个是第二代的,是Fred Picker跟Ron Wisner合伙设计/生产,第一代是Wista代工的.

那个Wisner Pocket Expedition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美国樱桃木(American Cherry)做的

Zone VI
[1320 楼] LONEWOLF [老坛泡菜]
12-6-26 10:30
好家伙,PL你90年就已经玩儿这个了,今晚上我也得仰望星空看看哪颗星比较像PL
那时候我正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Seagull DF-1,那也是我的第一台机,也是这么多年唯一的一台一手机,400多块,我那时候生活费每月才100元,想想当年学校里最便宜的那个菜吃得我到后来再没动过
[1319 楼] 夏罗多吉 [资深泡菜]
12-6-26 10:24
LONEWOLF 发表于 2012-6-25 14:18
霍霍,休息了几天PL这儿挺热闹,夏兄的Wisner看起来很新,又多了个新玩具


就是舍不得用了,当玩具玩了,哈哈。
[1318 楼] 夏罗多吉 [资深泡菜]
12-6-26 10:23
Polarlight 发表于 2012-6-26 08:23
没骗子可上就神聊兵器.

我的大幅处女机,Zone VI 4x5,90年买的,当时好像花了800大洋,前两年650出掉


150大洋玩了20年,要换成数码,早扔垃圾箱也没人要了。机器看上去很漂亮,其实这zone VI的功能非常实用,足以应付绝大部分拍摄了,但好像重量不轻?顺便再问问PL兄,这Pocket Expedition用的是什么木料? 本帖最后由 夏罗多吉 于 2012-6-26 10:27 编辑

[1317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6-26 08:23
LONEWOLF 发表于 2012-6-25 14:18
霍霍,休息了几天PL这儿挺热闹,夏兄的Wisner看起来很新,又多了个新玩具


没骗子可上就神聊兵器.

我的大幅处女机,Zone VI 4x5,90年买的,当时好像花了800大洋,前两年650出掉
[1316 楼] LONEWOLF [老坛泡菜]
12-6-25 14:18
霍霍,休息了几天PL这儿挺热闹,夏兄的Wisner看起来很新,又多了个新玩具
[1315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6-25 04:34
夏罗多吉 发表于 2012-6-24 14:44
PL兄说的主要是前组结构对吗?你那台57感觉前组几乎和豆腐无异。但Pocket Expedition45改动就比较大了,直接用大前支撑,将两个固定钮改为一个,应该是实现了前组齿轮的前俯动作,这个动作齿轮是紧密配合,不需要再次锁定,感觉相当实用。但前组直接大幅度沿着固定的垂直臂上下移动的方便性牺牲了。这个就看自己喜欢了,应该来说,Pocket Expedition45的设计理念是把两种适应范围分得比较开:

总的来说,我感觉这机器是个非常有个性的机器,不走中庸道路。在重庆的天气确实潮湿,这是出了名的,只好平时都放防潮箱了。


对,我那个前组是没有齿轮俯,前板齿轮微调也被別人改回到Deardorff式的手动升降.

总的来说是个很好玩的机器,有超双轨木机的轻便也有著专业单轨机的功能.
木头机看著也舒心踏实,基本上就是功能强大的现代版Deardorff

其实我严重怀疑那些说潮湿影响木机操作性能是从干燥的环境一下子跑到潮湿地的. 估计长远的在一个地区不会有问题,毕竟Ron的工作室是在海边,对潮湿的气候不陌生.
[1314 楼] 夏罗多吉 [资深泡菜]
12-6-24 14:44
Polarlight 发表于 2012-6-24 13:42
我的第一台45机是Zone VI,也是出于Ron Wisner之手,后来转了好几家还是不能走出这Deardorff机的影子,要么是习惯,要么他的设计就是够合理.Zone VI跟Wisner的Traditional和Technical Field比Deardorff升级一点点儿,但是这Pocket Expedition又走远了好几步.

那些年Ron可拉风了,不同的设计也是不断地出炉,就你的Pocket Expedition45跟我的Pocket Expedition57就稍有不同了,看见沒?就不知道是誰的先后

我对这机器最满意的就是它的轻便(在不用转机种情况下)和后组前移独立轨道,还有那前板上升,虽然那设计Deardorff机上就有.

缺点当然也有,就是很可能冬天不太好用,但要等冬天实战过才好说,还有江湖上有传说Wisner用的木料不够老,有可能在潮气重的地方发涨,就不知道重庆那天气如何.


PL兄说的主要是前组结构对吗?你那台57感觉前组几乎和豆腐无异。但Pocket Expedition45改动就比较大了,直接用大前支撑,将两个固定钮改为一个,应该是实现了前组齿轮的前俯动作,这个动作齿轮是紧密配合,不需要再次锁定,感觉相当实用。但前组直接大幅度沿着固定的垂直臂上下移动的方便性牺牲了。这个就看自己喜欢了,应该来说,Pocket Expedition45的设计理念是把两种适应范围分得比较开:

一、对于普通不需要太大动作的人文风光摄影,打开机器,固定好前后组后,可用齿轮调节完成所有拍摄(操作调焦、上升下降、仰俯等常用动作)。在拍摄的整个过程中,无需像其他机器那样,在调节前后组的时候,需要对整组的固定关节进行反复松开锁紧(本身传统不用齿轮的仰俯上下,在锁紧的时候也会带来误差,特别是木结构机器)。

二、对于需要大动作的建筑广告摄影,也有非常大的调节幅度,但这样的前组设计,在大动作的时候比较麻烦一些,同时大动作难以达到精确,设计者肯定是考虑到这点的,于是在大动作后还有齿轮微调来弥补。

总的来说,我感觉这机器是个非常有个性的机器,不走中庸道路。在重庆的天气确实潮湿,这是出了名的,只好平时都放防潮箱了。

本帖最后由 夏罗多吉 于 2012-6-24 14:51 编辑

[1313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6-24 13:42
夏罗多吉 发表于 2012-6-24 12:37
这机器把玩欣赏很舒服,充满了机械设计美感,当然喜好因人而异,我是喜欢偏复杂的机械设计。有的人开始可能会有点摸不着头绪,但熟悉后,有了自己使用习惯后,会发现各自调节键相对功能独立其实更简单。

目前只是把玩了一下,初步感觉有几点设计比较好的地方:
一、是轨道设计强大,伸缩全靠齿轮轨道调节,在打开机器后的拍摄过程中,更换镜头无需重新固定前组。
二、是主要功能(前板升降、前组俯、后组仰)靠齿轮调节,精确方便。
三、是稳定性相对日本的轻便木机要好,前组固定是一个旋钮,在任何大幅度动作始终处于三角结构连接中,而后组的固定是4颗螺丝,同时前后组底部摇摆部分是金属和木料结合,避免金属与金属因材料相同而导致谐振,在调节后能很快的恢复到静止状态。
四、就是轻便了,如此功能强大的机器,还不到2公斤,对于我这样看重轻便的人是非常喜欢的。

缺点也有:一是木料工艺稍显粗糙,老美的风格,哈哈。二是前组的支撑是一个旋钮(估计设计是为了齿轮调节俯,以及前组稳定性,然后把升降交给前板齿轮),如果上下平移幅度超过前板齿轮调节范围,就需要动连接扭,升降稍显麻烦,并要特别注意调节后前组的垂直度。不过很多时候也是个习惯问题,遇到大幅度升降的建筑拍摄, ...


我的第一台45机是Zone VI,也是出于Ron Wisner之手,后来转了好几家还是不能走出这Deardorff机的影子,要么是习惯,要么他的设计就是够合理.Zone VI跟Wisner的Traditional和Technical Field比Deardorff升级一点点儿,但是这Pocket Expedition又走远了好几步.

那些年Ron可拉风了,不同的设计也是不断地出炉,就你的Pocket Expedition45跟我的Pocket Expedition57就稍有不同了,看见沒?就不知道是誰的先后


我对这机器最满意的就是它的轻便(在不用转机种情况下)和后组前移独立轨道,还有那前板上升,虽然那设计Deardorff机上就有.

缺点当然也有,就是很可能冬天不太好用,但要等冬天实战过才好说,还有江湖上有传说Wisner用的木料不够老,有可能在潮气重的地方发涨,就不知道重庆那天气如何.

[1312 楼] 夏罗多吉 [资深泡菜]
12-6-24 12:37
这机器把玩欣赏很舒服,充满了机械设计美感,当然喜好因人而异,我是喜欢偏复杂的机械设计。有的人开始可能会有点摸不着头绪,但熟悉后,有了自己使用习惯后,会发现各自调节键相对功能独立其实更简单。

目前只是把玩了一下,初步感觉有几点设计比较好的地方:
一、是轨道设计强大,伸缩全靠齿轮轨道调节,在打开机器后的拍摄过程中,更换镜头无需重新固定前组。
二、是主要功能(前板升降、前组俯、后组仰)靠齿轮调节,精确方便。
三、是稳定性相对日本的轻便木机要好,前组固定是一个旋钮,在任何大幅度动作始终处于三角结构连接中,而后组的固定是4颗螺丝,同时前后组底部摇摆部分是金属和木料结合,避免金属与金属因材料相同而导致谐振,在调节后能很快的恢复到静止状态。
四、就是轻便了,如此功能强大的机器,还不到2公斤,对于我这样看重轻便的人是非常喜欢的。

缺点也有:一是木料工艺稍显粗糙,老美的风格,哈哈。二是前组的支撑是一个旋钮(估计设计是为了齿轮调节俯,以及前组稳定性,然后把升降交给前板齿轮),如果上下平移幅度超过前板齿轮调节范围,就需要动连接扭,升降稍显麻烦,并要特别注意调节后前组的垂直度。不过很多时候也是个习惯问题,遇到大幅度升降的建筑拍摄,在固定前组的时候就提前做大致的升降动作,再在构图对焦的时候利用前板齿轮作微调应该就不是问题了。

贴张卖家的图片。
本帖最后由 夏罗多吉 于 2012-6-24 12:44 编辑

[1311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6-24 06:44
夏罗多吉 发表于 2012-6-23 22:58
中PL兄的毒,进了一台Wisner 4x5 Pocket Expedition,确实看着那30来个旋钮心里也很爽,不过感觉不适合新手使用。

《望龙门的缆车站》


恭喜夏罗兄新兵器到手,这下子就如虎添翼了

嗯,这Pocket Expedition功能强大,估计谁摸上都得需要一些时间来磨合.

我前会儿才发现多一轨道的好处,就是把后组往前推来拍广角时不会有两条腿支愣在那儿,一不小心就插进画面里

[1310 楼] 夏罗多吉 [资深泡菜]
12-6-23 22:58
中PL兄的毒,进了一台Wisner 4x5 Pocket Expedition,确实看着那30来个旋钮心里也很爽,不过感觉不适合新手使用。

《望龙门的缆车站》
《十八梯路边小品》
[1309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6-21 04:17
quintic 发表于 2012-6-21 01:51
暂时没时间去看,有可能去买辆suv再说。。。今年秋聚可能去不了了。


在城里窜用不上SUV吧,弄辆Ram/F150什么的,不然像一小家货说的,that's so asian   
[1308 楼] quintic [资深泡菜]
12-6-21 01:51
最大的可能是八月中,到那时也差不多可以商量一下今年的秋聚去那儿,村长也问来了

你的自行车弄得怎么样?


暂时没时间去看,有可能去买辆suv再说。。。今年秋聚可能去不了了。
[1307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6-21 01:30
LONEWOLF 发表于 2012-6-20 11:40
PLhai没搬完家?搬完就可以拍片了,我当农民的想法恐怕要破灭了,工程开工遥遥无期


月底搬,现在是拼命地收拾东西,和处理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东西...可痛苦了!

quintic 发表于 2012-6-20 22:14
PL定下来什么时候来NY了吗?很有可能你得住HP那里了。我的大沙沙可以用老铜头开拍了。


最大的可能是八月中,到那时也差不多可以商量一下今年的秋聚去那儿,村长也问来了

你的自行车弄得怎么样?
[1306 楼] quintic [资深泡菜]
12-6-20 22:14
PL定下来什么时候来NY了吗?很有可能你得住HP那里了。我的大沙沙可以用老铜头开拍了。 本帖最后由 quintic 于 2012-6-20 22:18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