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室 -- 暗房絮语
114616 2500
[2051 楼] 我死也不上片 [泡菜]
12-12-18 11:40
僵尸 发表于 2012-12-18 10:41
不死这么一忽悠还真是有点那么回事哈,无忌有个马甲是“四百下”的有个帖子好像叫张张都是CD封面拍的不错的,挺有感觉,几年前看的了。66画幅裁切方便,看电影里面有些是裁切成长方形用的。

貌似后期不是自己冲洗放大的,电影后半部分改扫描了,他那个把片子吸附在铁板上的吸铁钉不错,得弄一些,手上的吸铁石像纽扣电池一样太难取下来。。不知道哪里能买得到

他那个8MM摄影机貌似不装胶片的,说是他喜欢这样取景,我理解错了?


那是我没注意看取景的话,不是你理解错了,但是即便如此,8毫米摄影机用来取景?理解不透,非全幅?我也有个小超8,曾经妄图拆了改放大镜,没得逞,实在是做的太他酿的结实了,机械工艺真不是盖的,不过据说老的8毫米16毫米上的镜头都是好东西。

那个挂墙的吸钉,我的方法是切一张kt板,绷上一块淡灰色的布,四边用木条镶上挂到墙上,平时就用那种长条的按钉把照片钉上去看,感觉还将就,加工费用不到50块,很像过去办公室里用的告示板。

[2050 楼] 僵尸 [陈年泡菜]
12-12-18 10:44
大熊归来 发表于 2012-12-18 08:56
http://www.chnp2p.com/redirect.php?fid=394&tid=609211&goto=nextnewset
我找到啦 如果谁下不来请联系我QQ 315409523


呵呵,我是上淘宝找碟没找到,安东寇班是花一块钱买的种子。下载电影这些电脑操作不是很熟练

这个帕勒莫枪击案倒是有碟卖 本帖最后由 僵尸 于 2012-12-18 10:49 编辑

[2049 楼] 僵尸 [陈年泡菜]
12-12-18 10:41
我死也不上片 发表于 2012-12-18 08:02
呀,我看法跟您有一点不一样。言多前辈莫怪,大熊也别见怪啊,这么交流才更好玩嘛,有说的不对的地方尽管骂我哈,我不怕吼吼。
看这片这哥们就是拍《美国人》那导演,看片子就能看出来,不太入流啊。完全是自己一手炮制的宣传片,强做大师的范,可惜严重少料。以下几个地方的质疑

1:拍摄多以6x6画幅的cd封套为多,这是典型的二流商业摄影师。top的商业摄影师会以杂志画幅为主。
2:看不到后期处理的流程和场所,看着怎么都像店冲店扫啊
3:经常端个8毫米摄影机逛荡,实际上整个欧洲剩不下几家冲印这种胶片的点了,貌似英国还有一家可冲8毫米,但一个来回至少1个月
4:交活的场地和设备非常的狗血。
5:首映式完全是自己在意淫,那些记者明显有自己找来的滥竽充数的,乔治克鲁尼没有参加,用一个电话的盲音带过了。跟他相仿的另一位摄影大师出身的导演,也就是给徕卡拍m8广告的那个文德斯,也是在西班牙拍了电影并做首映,半个好莱坞的明星到场,然后半个好莱坞的明星在放映厅睡着了,片子太闷了。
6:这个安东寇班导的那两部电影我都看过,实在乏善可陈。

以上简单几点,就足以说明他只是个经营小商业工作室的摄影师,他的长处是善于营销自己,企图进军好莱坞和欧洲一线的文艺市场,但 ...


不死这么一忽悠还真是有点那么回事哈,无忌有个马甲是“四百下”的有个帖子好像叫张张都是CD封面拍的不错的,挺有感觉,几年前看的了。66画幅裁切方便,看电影里面有些是裁切成长方形用的。

貌似后期不是自己冲洗放大的,电影后半部分改扫描了,他那个把片子吸附在铁板上的吸铁钉不错,得弄一些,手上的吸铁石像纽扣电池一样太难取下来。。不知道哪里能买得到

他那个8MM摄影机貌似不装胶片的,说是他喜欢这样取景,我理解错了?

本帖最后由 僵尸 于 2012-12-18 10:43 编辑

[2048 楼] 大熊归来 [泡菜]
12-12-18 08:56
http://www.chnp2p.com/redirect.php?fid=394&tid=609211&goto=nextnewset
我找到啦 如果谁下不来请联系我QQ 315409523
[2047 楼] 我死也不上片 [泡菜]
12-12-18 08:02
九目1970 发表于 2012-12-17 22:50
刚看完。确实好片!


呀,我看法跟您有一点不一样。言多前辈莫怪,大熊也别见怪啊,这么交流才更好玩嘛,有说的不对的地方尽管骂我哈,我不怕吼吼。
看这片这哥们就是拍《美国人》那导演,看片子就能看出来,不太入流啊。完全是自己一手炮制的宣传片,强做大师的范,可惜严重少料。以下几个地方的质疑

1:拍摄多以6x6画幅的cd封套为多,这是典型的二流商业摄影师。top的商业摄影师会以杂志画幅为主。
2:看不到后期处理的流程和场所,看着怎么都像店冲店扫啊
3:经常端个8毫米摄影机逛荡,实际上整个欧洲剩不下几家冲印这种胶片的点了,貌似英国还有一家可冲8毫米,但一个来回至少1个月
4:交活的场地和设备非常的狗血。
5:首映式完全是自己在意淫,那些记者明显有自己找来的滥竽充数的,乔治克鲁尼没有参加,用一个电话的盲音带过了。跟他相仿的另一位摄影大师出身的导演,也就是给徕卡拍m8广告的那个文德斯,也是在西班牙拍了电影并做首映,半个好莱坞的明星到场,然后半个好莱坞的明星在放映厅睡着了,片子太闷了。
6:这个安东寇班导的那两部电影我都看过,实在乏善可陈。

以上简单几点,就足以说明他只是个经营小商业工作室的摄影师,他的长处是善于营销自己,企图进军好莱坞和欧洲一线的文艺市场,但不太成功。

不过还是感谢大熊的推荐,毕竟看这种片子,细枝末节往往能让我们学很多的东东,比如这哥们撕宝丽来相纸的动作实在太帅勒,有时候看看设备也是解瘾啊,就像僵尸就看中纳切威的那个大氧气罐子了,我昨晚顺便看了一下,我觉得那可能是往墙上吸附相纸用的吧

我也顺便推荐一个给大熊和这位前辈,哈哈,就是那个文德斯导演的《帕勒莫枪声》(跟枪没关系,把shooting翻译成枪了哈哈),也是讲职业摄影师的,更闷,不过我一直纳闷,里面那么多的相机,居然没有徕卡,门德斯毕竟是徕卡的代言啊,看到最多的是那个老贵老贵的马奇那。再看人那摄影师的工作室,看人平时干活,我擦,我们赶紧换个爱好得了。

电影的链接只能你们自己找了,我用这电脑很多网站上不去,只能附上文德斯自导自演的徕卡广告的链接地址:  
http://video.sina.com.cn/v/b/50732399-1577272815.html

附赠帕勒莫枪声马奇那大剧照,转自网络

[2046 楼] 九目1970 [资深泡菜]
12-12-17 22:50
大熊归来 发表于 2012-12-16 14:24
刚看完。确实好片!
[2045 楼] 僵尸 [陈年泡菜]
12-12-17 19:54
我死也不上片 发表于 2012-12-16 22:00
这个好,没看过,今晚就看看。


刚看完,先是冲动整个哈苏去

有感受又能用片子表达出感受,一流的境界
[2044 楼] 九目1970 [资深泡菜]
12-12-17 12:30
僵尸 发表于 2012-12-17 10:10
EBAY上搜 KODAK DARKROOM DATAGUIDE.

看了一眼貌似还有1996版本的,手上这本是1974版。
再次感谢!
[2043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2-12-17 11:38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2042 楼] 僵尸 [陈年泡菜]
12-12-17 10:10
EBAY上搜 KODAK DARKROOM DATAGUIDE.

看了一眼貌似还有1996版本的,手上这本是1974版。
[2041 楼] 九目1970 [资深泡菜]
12-12-16 23:37
僵尸 发表于 2012-12-16 21:41
好玩不贵
哪找啊。。。搜了半天也没找到!僵尸兄,
有机会再看到帮我收一本吧。谢了!
[2040 楼] 九目1970 [资深泡菜]
12-12-16 22:04
僵尸 发表于 2012-12-16 21:42
多谢!
[2039 楼] 我死也不上片 [泡菜]
12-12-16 22:00
大熊归来 发表于 2012-12-16 14:24
推荐部片子http://www.piaohua.com/html/juqing/2012/1216/26040.html


  这个好,没看过,今晚就看看。
[2038 楼] 僵尸 [陈年泡菜]
12-12-16 21:55
大熊归来 发表于 2012-12-16 14:24


谢大熊推荐!

《安东寇班:里里外外》正在下载中
[2037 楼] 僵尸 [陈年泡菜]
12-12-16 21:42
[2036 楼] 僵尸 [陈年泡菜]
12-12-16 21:41
九目1970 发表于 2012-12-16 11:38
这可是个好东西啊!书皮什么样?我也淘换一个去。


好玩不贵

本帖最后由 僵尸 于 2012-12-16 21:42 编辑

[2035 楼] 僵尸 [陈年泡菜]
12-12-16 21:41
我死也不上片 发表于 2012-12-16 10:32
不可能不变化。纸上说的不变化大概是指从第一级到后边级别的增减是不变的,但其实是有变化的,不信你试试。另外,M450的机器说明书上说了,它的滤镜系统虽然是根据agfa标准做的,注意是色温不是档位设置,档位设置是跟柯达的一样,但浓度明显要高于正常,也就是说,两色叠加,曝光改变非常明显,遇到冲的厚点的片子,就知道厉害了,会担心这么重的颜色遮挡会影响印放的质量。相纸说明书上都说依尔福的反差滤片4号以上才增加曝光,实际使用并不是那么回事,三号开始就有明显的变化了。

我研究过相纸的说明书,我觉得他们是在强行往一个所谓的国际标准上靠,实际使用出入很大,基本可以无视,或者他们只是针对营业店里的那种流水加工给出的参考值,总之是不可以完全按那个说明书操作的。


其实12F的VC RC跟FB反差号数都不一样的,用同一个M放出RC跟FB,反差不一样的。眼睛收货才是。
[2034 楼] 僵尸 [陈年泡菜]
12-12-16 21:37
Taiji 发表于 2012-12-16 01:41
不太一样吧,如果这样的话,应该抵消掉以后相当于M20或者M40这种。。。M9不是合适的反差啊。。。以3号反差为例,我把纸片上的抄下来了:
Table A shows simply the filter settings for grade selection. Speeds of the grades are not the same
也就是说这是简单设置,加了滤镜以后曝光时间会变
Grade3: Durst 30M,Kodak 25M,Agfa 40M

Table B shows combined filter settings which can be used if speed matching of grade 0 to 4 is required. Grade 00 and 5 require more exposure.
也就是说这些组合可以在如果需要曝光时间不变的情况下使用,仅对0到4号有效,00和5号仍然需要增加曝光
Grade3: Durst 24Y/42M,Kodak 23Y/56M,Agfa 23Y/62M

这样来看,并不是简单的相减就可以了,否则直接在Table A设置成56-23=33M就行了啊,但是实际上是25M。
没有实际测试,只是看了说明书上的文字。

下面还写了如果应用Table B,0-4号反差相纸相当于ISO P 320的感光度,00和5号相当于ISO P 250,如果不用滤镜,也就是都是0的情况下,相当于ISO P 640的感光度,等于Table B的组合比不用混光片是低一档的

这个ISO P值是什么?和胶片的感光度是一个概念吗?


相纸的感光度跟胶卷的感光度有1000倍的出入,相纸感光度320相当于胶卷0.32吧,记得是这个倍数关系。

YMC相抵消在"摄影艺术“里面提到的,觉得有点道理,现在看你这么分析也是的抵消不掉的。

YM调整受滤光片老化、混光桶滤片老化变色影响,每个人的调整都会有出入,参考相纸说明书给出的数值再实际调整,最后眼睛收货。

以前用450放大时喜欢YM齐上一起调整反差,现在觉得只用一个M或者Y比较合适,只调整一个比调整两个来的容易。比如大反差用M65,打出样张看效果,需要减反差就M60试试,时间上吗补偿一两秒也行,不补偿试一张也行。。。
[2033 楼] 大熊归来 [泡菜]
12-12-16 14:24
推荐部片子http://www.piaohua.com/html/juqing/2012/1216/26040.html
[2032 楼] 九目1970 [资深泡菜]
12-12-16 11:43
Taiji 发表于 2012-12-16 01:41
不太一样吧,如果这样的话,应该抵消掉以后相当于M20或者M40这种。。。M9不是合适的反差啊。。。以3号反差为例,我把纸片上的抄下来了:
Table A shows simply the filter settings for grade selection. Speeds of the grades are not the same
也就是说这是简单设置,加了滤镜以后曝光时间会变
Grade3: Durst 30M,Kodak 25M,Agfa 40M

Table B shows combined filter settings which can be used if speed matching of grade 0 to 4 is required. Grade 00 and 5 require more exposure.
也就是说这些组合可以在如果需要曝光时间不变的情况下使用,仅对0到4号有效,00和5号仍然需要增加曝光
Grade3: Durst 24Y/42M,Kodak 23Y/56M,Agfa 23Y/62M

这样来看,并不是简单的相减就可以了,否则直接在Table A设置成56-23=33M就行了啊,但是实际上是25M。
没有实际测试,只是看了说明书上的文字。

下面还写了如果应用Table B,0-4号反差相纸相当于ISO P 320的感光度,00和5号相当于ISO P 250,如果不用滤镜,也就是都是0的情况下,相当于ISO P 640的感光度,等于Table B的组合比不用混光片是低一档的

这个ISO P值是什么?和胶片的感光度是一个概念吗?
这些个数值不要过多去考虑,他只是一个参数。如果教条的去搬用,放出来的片子啥也不是。。。。
[2031 楼] 九目1970 [资深泡菜]
12-12-16 11:38
僵尸 发表于 2012-12-15 21:25
不死怀念纸张突然让俺想起手上一本KODAK的小册子,买的二手的,里面有十张KODAK的各种相纸做的小样张,看这些样张,感觉纸跟题材有关,只用一种纸表达所以的题材貌似不大合适。最近一直不知道拍什么,何不架起座机把这十个场景类似的拍拍,放出来对比哈
这可是个好东西啊!书皮什么样?我也淘换一个去。
[2030 楼] 我死也不上片 [泡菜]
12-12-16 11:32
如果是刚开始使用散光放大机,我的建议是,先用纯白光做样片,不要做试条,就做整张的样片,需要加反差,加m,需要降反差,加y ,号数只是参考,你完全可以从一开始就无视号数,反正你最终也会忘掉号数的。了解自己的机器比记住国际标准有用的多。

[2029 楼] 我死也不上片 [泡菜]
12-12-16 11:23
我死也不上片 发表于 2012-12-16 10:32
不可能不变化。纸上说的不变化大概是指从第一级到后边级别的增减是不变的,但其实是有变化的,不信你试试。另外,M450的机器说明书上说了,它的滤镜系统虽然是根据agfa标准做的,注意是色温不是档位设置,档位设置是跟柯达的一样,但浓度明显要高于正常,也就是说,两色叠加,曝光改变非常明显,遇到冲的厚点的片子,就知道厉害了,会担心这么重的颜色遮挡会影响印放的质量。相纸说明书上都说依尔福的反差滤片4号以上才增加曝光,实际使用并不是那么回事,三号开始就有明显的变化了。

我研究过相纸的说明书,我觉得他们是在强行往一个所谓的国际标准上靠,实际使用出入很大,基本可以无视,或者他们只是针对营业店里的那种流水加工给出的参考值,总之是不可以完全按那个说明书操作的。


柯达以老大的身份,实际从未给出过任何可信的真正的硬标准,全世界都在大约估摸着弄。
[2028 楼] 我死也不上片 [泡菜]
12-12-16 10:32
Taiji 发表于 2012-12-16 01:41
不太一样吧,如果这样的话,应该抵消掉以后相当于M20或者M40这种。。。M9不是合适的反差啊。。。以3号反差为例,我把纸片上的抄下来了:
Table A shows simply the filter settings for grade selection. Speeds of the grades are not the same
也就是说这是简单设置,加了滤镜以后曝光时间会变
Grade3: Durst 30M,Kodak 25M,Agfa 40M

Table B shows combined filter settings which can be used if speed matching of grade 0 to 4 is required. Grade 00 and 5 require more exposure.
也就是说这些组合可以在如果需要曝光时间不变的情况下使用,仅对0到4号有效,00和5号仍然需要增加曝光
Grade3: Durst 24Y/42M,Kodak 23Y/56M,Agfa 23Y/62M

这样来看,并不是简单的相减就可以了,否则直接在Table A设置成56-23=33M就行了啊,但是实际上是25M。
没有实际测试,只是看了说明书上的文字。

下面还写了如果应用Table B,0-4号反差相纸相当于ISO P 320的感光度,00和5号相当于ISO P 250,如果不用滤镜,也就是都是0的情况下,相当于ISO P 640的感光度,等于Table B的组合比不用混光片是低一档的

这个ISO P值是什么?和胶片的感光度是一个概念吗?


不可能不变化。纸上说的不变化大概是指从第一级到后边级别的增减是不变的,但其实是有变化的,不信你试试。另外,M450的机器说明书上说了,它的滤镜系统虽然是根据agfa标准做的,注意是色温不是档位设置,档位设置是跟柯达的一样,但浓度明显要高于正常,也就是说,两色叠加,曝光改变非常明显,遇到冲的厚点的片子,就知道厉害了,会担心这么重的颜色遮挡会影响印放的质量。相纸说明书上都说依尔福的反差滤片4号以上才增加曝光,实际使用并不是那么回事,三号开始就有明显的变化了。

我研究过相纸的说明书,我觉得他们是在强行往一个所谓的国际标准上靠,实际使用出入很大,基本可以无视,或者他们只是针对营业店里的那种流水加工给出的参考值,总之是不可以完全按那个说明书操作的。

[2027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2-12-16 06:48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2026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2-12-16 06:27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2025 楼] Taiji [老坛泡菜]
12-12-16 01:41
僵尸 发表于 2012-12-16 01:03
M40,Y0,C0代表三号反差,用这个反差做好样张后,想略降点反差的话比如M36,这时其实调整的是玻璃滤片的面积,应当是增大了,所以要适当增加一点时间补偿。。。

M42Y31这种使用方法是YM同时设置同时曝光,一回事,理论上31个YM抵消了,相当于M9。探讨。


不太一样吧,如果这样的话,应该抵消掉以后相当于M20或者M40这种。。。M9不是合适的反差啊。。。以3号反差为例,我把纸片上的抄下来了:
Table A shows simply the filter settings for grade selection. Speeds of the grades are not the same
也就是说这是简单设置,加了滤镜以后曝光时间会变
Grade3: Durst 30M,Kodak 25M,Agfa 40M

Table B shows combined filter settings which can be used if speed matching of grade 0 to 4 is required. Grade 00 and 5 require more exposure.
也就是说这些组合可以在如果需要曝光时间不变的情况下使用,仅对0到4号有效,00和5号仍然需要增加曝光
Grade3: Durst 24Y/42M,Kodak 23Y/56M,Agfa 23Y/62M

这样来看,并不是简单的相减就可以了,否则直接在Table A设置成56-23=33M就行了啊,但是实际上是25M。
没有实际测试,只是看了说明书上的文字。

下面还写了如果应用Table B,0-4号反差相纸相当于ISO P 320的感光度,00和5号相当于ISO P 250,如果不用滤镜,也就是都是0的情况下,相当于ISO P 640的感光度,等于Table B的组合比不用混光片是低一档的

这个ISO P值是什么?和胶片的感光度是一个概念吗?
[2024 楼] 僵尸 [陈年泡菜]
12-12-16 01:12
觉得可以YMC齐上,比如Y20M48C20,相当于M28,其余抵消掉,等于加个中灰减光,能大光圈长时间曝光。
[2023 楼] Taiji [老坛泡菜]
12-12-16 01:10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2-12-16 00:46
俺的 机器3#定义就是40M。这个是卖俺机器的 给的柯达定义好像是。3年多都是这样用过来的。。。。有问题?
俺还和僵尸先生核对过一遍的。
您说的是爆两遍光的参数?M42一遍。Y31一遍?


M42Y31是指450MC放大机混光头的通道值,同时M设置42,Y设置31,这样对应的混出来的光线在凯瑞VC上就是3#反差,一次曝光就行了,这个数值就是适合Kodak系的机器的数值。

4shen,找找你可变反差相纸里面应该都附带了一张纸,上面两张表格,一张是单一滤色的,就是你说的40M,这时候不同反差的曝光时间不同,应该反差越大曝光时间越长;还有一张表是我说的混合色的,上面专门注明了为了保证曝光时间的一致,可以采取下列的混色值来得到不同的反差号数。

幸福450属于kodak系的机器,你直接看kodak对应的那列。这个应该不光跟什么机器有关系,和纸的特性也有关系,所以一般有一片说明纸在相纸盒里放着,你摸摸...
[2022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2-12-16 01:04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