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话连篇之黄山
75135
1246
[48 楼] hanzhong
[老坛泡菜]
11-8-16 21:31
今年5月底又上黄山找到这片林子并拍到树梢上均匀间隙的片子。
以前看到过国外摄影家拍摄的类似片子,当时不得其解,现在终于知道这是生长在多风地带树木的树梢相互摩擦形成了均匀间隙。 [hanzhong 编辑于 2011-08-16 21:33] ![]() |
[47 楼] hanzhong
[老坛泡菜]
11-8-16 12:49
始信峰与石笋矼之间有一片松林,回来细看这张片子左下角树梢之间的间隙有所发现。
![]() |
[46 楼] hanzhong
[老坛泡菜]
11-8-15 11:56
始信峰侧这棵松树在网上有几种名称,大多是以讹传讹,不敢苟同。
本帖最后由 hanzhong 于 2014-4-16 20:42 编辑 ![]() |
[45 楼] hanzhong
[老坛泡菜]
11-8-14 15:59
这时始信峰游人不多,旺季时下面一大片人群等候登峰。
![]() |
[44 楼] hanzhong
[老坛泡菜]
11-8-14 15:56
一看就是数码片。
|
[43 楼] NewWine
[资深泡菜]
11-8-13 10:17
![]() |
[42 楼] hanzhong
[老坛泡菜]
11-8-13 09:59
言归正传
西北方向有一些云团,但不成气候。 近年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长江中下游的江湖水位下降,河塘干涸,水汽湿度降低,黄山云雾天气也随之减少。 ![]() |
[41 楼] hanzhong
[老坛泡菜]
11-8-12 10:12
如果已经枯死的两个小枝干无伤大雅的话,接下来就是那个最大的枝干将要大祸临头了,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到情形很严重了,如果失去这个大枝干就成为名副其实的雨伞松了。
70年代迎客松完好无缺,80年代用一根杉木支撑着将要枯死的枝干,90年代改成钢丝缠绕并将树边的道路改道,任然回天乏术,因为这点雕虫小技改变不了大环境。 ![]() |
[40 楼] hanzhong
[老坛泡菜]
11-8-11 20:32
如今的迎客松有两个枝干已枯死,还有钢丝缠绕身上。
![]() |
[39 楼] kcbkcbz
[泡菜]
11-8-11 18:43
我现在对黄山的印象仅仅是在凤凰台的那张迎客松照片了
|
[38 楼] NewWine
[资深泡菜]
11-8-11 13:39
![]() ![]() ![]() |
[37 楼] NewWine
[资深泡菜]
11-8-11 13:33
原文由 hanzhong 在2011-08-10 17:40发表 银盐数码各有所长 ![]() |
[36 楼] hanzhong
[老坛泡菜]
11-8-11 12:19
第二天是晴空万里的天气。
![]() |
[35 楼] hanzhong
[老坛泡菜]
11-8-10 17:40
玩T2的DX:
银盐感光生成的影像和经软件处理光电信号生成的文件放在一起差别很明显啊。 哪一天数码文件才能有厚重感呢。 |
[34 楼] NewWine
[资深泡菜]
11-8-10 12:43
![]() ![]() |
[33 楼] hanzhong
[老坛泡菜]
11-8-10 12:15
清凉台附近雾气消散,能见度增加。拍完这张小DC也因电力耗尽※※了。
![]() |
[32 楼] hanzhong
[老坛泡菜]
11-8-9 11:19
用“生不逢地”来形容身处偏僻之地的形态姣好树群不为过。
![]() |
[31 楼] hanzhong
[老坛泡菜]
11-8-8 15:43
这一带不乏一些形态怪异的松树,研究书画的人定会大有启发。
![]() |
[30 楼] hanzhong
[老坛泡菜]
11-8-7 12:35
狮子峰最后的石阶路不知为何被铁栅栏阻断,只得悻悻地回头了。 本帖最后由 hanzhong 于 2014-4-16 20:34 编辑
![]() |
[29 楼] hanzhong
[老坛泡菜]
11-8-6 20:33
远景仍然一片迷茫。
![]() |
[28 楼] hanzhong
[老坛泡菜]
11-8-5 15:44
狮子峰上的秋色. 本帖最后由 hanzhong 于 2014-4-16 20:34 编辑
![]() |
[27 楼] hanzhong
[老坛泡菜]
11-8-5 11:33
GPS点标志
![]() |
[26 楼] hanzhong
[老坛泡菜]
11-8-5 11:27
回墨中墨网友:
可能是随着人生经历的不断丰富,追求到反变得现实起来了. |
[25 楼] 黑天墨
[资深泡菜]
11-8-4 12:48
原文由 hanzhong 在2011-08-01 22:55发表 何处不是景, 何苦求此景。 心中若有景, 处处是美景。 |
[24 楼] 黑天墨
[资深泡菜]
11-8-4 12:40
原文由 hanzhong 在2011-07-14 13:08发表 看惯了文人墨士的黄山, 再浏览汉中的片叶小景, 另有一番真真切切情意。 ![]() |
[23 楼] hanzhong
[老坛泡菜]
11-8-4 12:10
相比那些生长在悬崖边风口上的松树来说,一些生长在相对优越环境的同类就长得懒懒散散的模样,只能偶尔受到大自然的鬼斧雕凿一下.
![]() |
[22 楼] hanzhong
[老坛泡菜]
11-8-3 15:57
黄山的高山气候造就了黄山松的形态,风雨雷电,雾雪冰霜在其身体上留下的痕迹显现无遗.
盆景大师们看到此景作何感概? ![]() |
[21 楼] hanzhong
[老坛泡菜]
11-8-3 10:26
所以我只是在清凉台停留了一会儿,拍了旁边的树丛景色便离开.
![]() |
[20 楼] hanzhong
[老坛泡菜]
11-8-2 11:50
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怀着美好的愿望,苦苦守候在拍摄点,忍耐着无休止的雨雾天气,期待理想状况的出现。
在黄山拍摄等候三五天是常有的事,山上食宿费用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精确选择山上时间就尤为重要。 |
[19 楼] hanzhong
[老坛泡菜]
11-8-1 22:55
清凉台上面对寒风迷雾执着守候的影友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