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银岁月--我的宽甸之旅(长帖连续,旷日持久)
27063
1080
[782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10-8 17:04
<黄椅山的土质能够适应生长2018.9.28摄>
![]() |
[781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10-8 17:03
<“秋火焰”足有6米高2018.9.27摄>
![]() |
[780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10-8 17:02
<天黑前栽上2018.9.27摄>
![]() |
[779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10-8 17:02
<每棵大树苗足有300斤2018.9.27摄>
![]() |
[778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10-8 17:01
<七棵“秋火焰”购自凤城2018.9.27摄>
![]() |
[777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10-8 16:59
<老知青们亲自动手卸车2018.9.27摄>
![]() |
[776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10-8 16:58
<载着树苗的大卡车来了2018.9.27摄>
![]() |
[775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10-8 16:57
流银岁月——我的宽甸之旅(589)
第四十九次重返宽甸(2018.9.25—28) 与上一次重返相隔十来天,又一次来到宽甸,这是我今年内的第五次回宽甸。 9月25日上午,大连知青联络站宽甸分站隆重举行纪念下乡五十周年联谊会,300多位当年下乡宽甸的老知青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抒发豪情。我的相机一刻不停地拍摄,当联谊活动一结束,我就悄悄隐遁,赶下午的丹大高铁,奔赴宽甸。 我急着赶来宽甸是为了拍摄记录知青纪念园的又一项工程进展——栽树。早在8月份纪念石没立起的时候,我们就确定了纪念园的绿化方案,在纪念石周围栽植七棵美国红枫,以表示我们当年下乡宽甸的大连七所学校。这种树适合在宽甸生长,特点是秋天叶子变红,外号叫“秋火焰”。当主纪念石和名录墙完工以后,就要抓紧时间栽树绿化了。 9月27日下午,载着七棵“秋火焰”大树苗和近万棵用做绿篱的朝鲜黄杨的大卡车驶抵纪念园,我和72岁的郝大哥一齐参加卸车,并在天黑前将大树苗栽上。 28日上午,主纪念石周围已清理干净,绿篱的栽植正在进行,园区建设的大项目只差一项——铺地砖。宽甸县里领导已经协调好,即刻开干,我们带着满满的欣慰和期待,返回大连。 自离开青年点后,这是我的第49次重返宽甸。(589) <工人们精心擦拭纪念石并打蜡2018.9.26摄> ![]() |
[774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9-23 18:06
第四十八次重返宽甸于9月13日结束返回大连。
|
[773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9-23 18:04
会见的两位宽甸友人,第一位从未谋面,是赵旭光同志的文学圈中的文友,在宽甸工作,而老家却是我们夹皮沟挂钟岭人氏。微信上相知相识,此次赠书一本。
第二位只是一面之交,就在1998年4月我陪黄未雨返乡那次,最后我在城南201国道高坡上拍宽甸全貌时有过短暂的交流。(本帖第177帖有叙述,书上简略一提)而他二十年来没有忘记我,恰巧碰上我的同学,才在去年与我建立了微信。二十年来,他由一个电焊工成长为小老板,由一个相机都没有的发烧友成长为宽甸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还成为了县政协委员……令我刮目相看。更令我敬佩的是,他一直关注着我们知青纪念园的建设并慷慨捐款!我们的事业真是“得道多助”!我们要永远“感恩宽甸”!(588) <一面之交却想念二十年的宽甸友人2018.9.9摄> ![]() |
[772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9-23 18:02
<宝塔下的留影2018.9.9摄>
![]() |
[771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9-23 18:01
<宽甸主城区高楼林立,背靠大山2018.9.9摄>
![]() |
[770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9-23 18:01
<黄椅山上看娘娘顶2018.9.9摄>
![]() |
[769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9-23 18:00
<新开发小区,“北方山奇大卖场”2018.9.9摄>
![]() |
[768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9-23 18:00
流银岁月——我的宽甸之旅(588)
第四十八次重返宽甸(2018.9.7—13) 这次重返宽甸,工程以外还有收获,一是登黄椅山到顶并登济源宝塔,二是会见了两位宽甸友人。 黄椅山登山的石阶路就从我们的园址起始,穿过整片红松林,到达山顶就是济源宝塔。此塔建于2000年,塔高41.5米,登塔可环摄四面八方,整个宽甸城区尽收眼底。 <宽甸城区处在盆地之中2018.9.9摄> ![]() |
[767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9-20 17:59
<知青园工程初具规模2018.9.13摄>
![]() |
[766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9-20 17:58
<继续美化这面墙2018.9.13摄>
![]() |
[765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9-20 17:57
<名录墙立起后,络绎不绝的宽甸市民闻讯来“寻亲”2018.9.12摄>
![]() |
[764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9-20 17:56
<知青园的两大主要工程完成,老知青们很欣慰2018.9.12摄>
![]() |
[763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9-20 17:54
<一面名录墙筑成了2018.9.12摄>
![]() |
[762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9-20 17:53
<名录石一块块拨正,固定2018.9.12摄>
![]() |
[761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9-20 17:52
<名录石吊运到位2018.9.12摄>
![]() |
[760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9-20 17:51
<小型挖机吊运石头很灵活2018.9.12摄>
![]() |
[759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9-20 17:50
<老知青们仔细观看名录石2018.9.9摄>
![]() |
[758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9-20 17:49
<叉车立即将石头卸下2018.9.9摄>
![]() |
[757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9-20 17:48
流银岁月——我的宽甸之旅(587)
第四十八次重返宽甸(2018.9.7—13) 继9月8日巨石吊装就位之后,另一项重要工程也进展顺利。9月9日,在河北石家庄采购加工的8块名录石及两座石墩也运抵知青园,并在两天后安装就位。名录石长900毫米,高600毫米,厚150毫米,重250公斤,4个人抬很勉强,雇用挖机才安装就位。经过努力,一座捐建者名录墙,立于纪念石后面,知青园的两大主要工程告竣。名录墙刚立起来,就有宽甸市民前来“寻亲”,寻找他们熟悉的名字,宽甸人五十年来忘不了大连知青!(587) <载着8块名录石和两座石墩的卡车到达知青园2018.9.9摄> ![]() |
[756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9-20 13:32
<值得欢庆的时刻2018.9.8摄>
![]() |
[755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9-20 13:30
<老知青们与宽甸的领导合影留念2018.9.8摄>
![]() |
[754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9-20 13:29
<老知青们合影留念2018.9.8摄>
![]() |
[753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8-9-20 13:28
<纪念石背后,是一片五十年树龄的红松林,象征着七千大连知青立在那里,装点着宽甸的青山2018.9.8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