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3专业配置,135全幅数码后背出现,M43定位再思考
70242 586
[18 楼] cylinux [资深泡菜]
12-11-13 09:58
布鲁克斯 发表于 2012-11-13 09:02
GH3也很吸引我,可惜体积实在太大,不等了,入了EM5。


其实不大,想想EM5要带手柄手感才好+外置闪光灯,其实也差不了多少了。
[17 楼] cylinux [资深泡菜]
12-11-13 09:57
挖矿忽悠家 发表于 2012-11-13 09:50
我现在觉得还是两个机身更好一点,毕竟多数情况下换镜头还是挺麻烦的,而且容易进灰,我现在都避免室外换镜头。


呵呵,我已经有一台了
[16 楼] Sexcity [资深泡菜]
12-11-13 09:54
感觉很不错,我要等等,现在价格还是有点虚高啊。
[15 楼] 挖矿忽悠家 [泡菜]
12-11-13 09:50
cylinux 发表于 2012-11-13 02:40
X35-100是我目前M43最想购入的物价:X35-100>X12-35>GH3/G5>G7-14,有此三头一机基本就很完满了


我现在觉得还是两个机身更好一点,毕竟多数情况下换镜头还是挺麻烦的,而且容易进灰,我现在都避免室外换镜头。
[14 楼] 挖矿忽悠家 [泡菜]
12-11-13 09:48
shang0712 发表于 2012-11-13 00:49
如果是出游的急需的化就不会在乎上市初的虚高价位了,楼主有钱人阿,算第一批尝鲜的人。我也一直观望这个镜头,没急用先等降降吧,这没几天已经降了好几百大洋了,看直出真不错,用的啥机身。


E-M5,目前有个问题是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会冲突,所以我都关掉镜头防抖。
[13 楼] 布鲁克斯 [资深泡菜]
12-11-13 09:03
效果的确不错。
[12 楼] 布鲁克斯 [资深泡菜]
12-11-13 09:02
cylinux 发表于 2012-11-13 02:40
X35-100是我目前M43最想购入的物价:X35-100>X12-35>GH3/G5>G7-14,有此三头一机基本就很完满了


GH3也很吸引我,可惜体积实在太大,不等了,入了EM5。
[11 楼] Athlon007 [泡菜]
12-11-13 08:22
效果不错  
本帖由移动终端发布
[10 楼] shang0712 [泡菜]
12-11-13 08:12
美丽密语 发表于 2012-11-13 01:23
期待三个月后到6字头,现时HK水9k5

看这降价速度差不多啊,从淘宝一有现货的8900多,到现在最低价不到8000也就十天的时间。。。。。
其实想要可能都看着呢,就等掉到心里价位内呢,谁让松下的头跳水又快又狠。。。。
[9 楼] ricozhang [资深泡菜]
12-11-13 02:54
这镜头上市了?恭喜啊,可惜在我还没等到之前我就换门了,呵呵
不过作为曾经的m4/3用户,感觉其实很幸福,轻便随身,又不如nex暂时还很缺镜头
[8 楼] cylinux [资深泡菜]
12-11-13 02:40
挖矿忽悠家 发表于 2012-11-13 00:18
因为11月初出游,准备全部以微单承担出行纪录的任务,M43方面,用了几个月的E-M5+12-35,非常满意,而相对来讲,更中意X35-100的体积与重量优势,在出行前不断跟商家联系准备第一时间入手,终于在出行前一天晚上拿到了镜头。如今,人依旧在国外,但是对35-100的表现非常满意,来自于:1、对焦迅速;2、这样的焦段在M43上不以虚化为最大特点,但是焦外非常舒服;3、....


X35-100是我目前M43最想购入的物价:X35-100>X12-35>GH3/G5>G7-14,有此三头一机基本就很完满了 本帖最后由 cylinux 于 2012-11-13 02:41 编辑

[7 楼] cylinux [资深泡菜]
12-11-13 02:39
美丽密语 发表于 2012-11-13 01:23
期待三个月后到6字头,现时HK水9k5


港币9500吗?折RMB735,那价格不错啊
[6 楼] liuels [资深泡菜]
12-11-13 01:50
高棉的微笑
[5 楼] mdchinese [资深泡菜]
12-11-13 01:37
外焦不错,支持下
[4 楼] 美丽密语 [泡菜]
12-11-13 01:23
期待三个月后到6字头,现时HK水9k5
[3 楼] shang0712 [泡菜]
12-11-13 00:49
如果是出游的急需的化就不会在乎上市初的虚高价位了,楼主有钱人阿,算第一批尝鲜的人。我也一直观望这个镜头,没急用先等降降吧,这没几天已经降了好几百大洋了,看直出真不错,用的啥机身。
[2 楼] 意象互动 [泡菜]
12-11-13 00:31
不错
本帖由移动终端发布
[1 楼] 挖矿忽悠家 [泡菜]
12-11-13 00:18
2012,随着松下发力推出两款恒定光圈变焦镜:12-35/2.8和35-100/2.8,M43进入新的时代:真正成为一套可以长期投资、值得信赖的系统。
两只镜头成像风格与松莱 DG25/1.4一脉相承,对焦迅速、安静,锐度奇高,即使测试表明35-100在长焦端画质稍逊,实用中依然锐不可挡,加上强悍的镜头防抖,两只镜头与DG25/1.4一起,可以作为适应绝大多数场合的搭配。画质上自然相比全幅有明显差距,但是在可接受的画质上,换来的是体积重量的大幅降低。

2013-10-17
昨天下午就在刷sony官网,在网站已经做好了A7/R页面,却还没加目录的时候被我找到了,然后毫不犹豫的个官网打电话,连销售都说还没看到页面,在电话里等了几分钟,总算可以了,于是就是毫不犹豫的同时订下了大陆第一台A7和第一台A7R,说实话,我不知道哪个好,就是知道这价格半年内是可以了,如果不第一时间下手,半年里面很难以这个价格拿到机器。
我对外形没有任何意见,因为EM5的外形我很喜欢,RX1用着更是无比顺手,对于这两个更像是135数码后背的东西,完全符合我之前的期待,甚至于两个机器加起来的价格是我几个月前预期的一个机器的价格。
昨天晚上,把全套M43拿出来擦了个遍,说服我留在M43的理由越来越少了,论机器,sony的三围分别多了有限的毫米数,甚至长度、厚度几乎一样,论镜头,24-70比12-35大了也就一圈,重了100g,但是全幅上F4光圈的标变跟M43上还不是一回事情。
看了Steve Huff的感想,虽然他没法太直白,但是内心的天平完全偏向了Sony,对我而言,我认同他对于M43依然是AF最强的无反系统的结论,我也珍爱手中拥有的每一个M43镜头;另一方面,对我来说,Sony的这两个135后背,能够取代Leica M240,却取代不了手中的M9P和MM,这是自己一直没有购入M240的原因。
我想,拿到实物的那一天,第一时间自己一定会将手上的Leica镜头接上,如果蔡司新出的24-70到时候也能有货的话,实际上,手中的135全画幅变成了同一套系统,最好的镜头和某些时间对AF的需求,那时候,M43在哪,估计才会有答案。
而在这之前,能做的是抓紧时间将手中的每一个M43镜头再好好的玩一番。

本帖最后由 挖矿忽悠家 于 2013-10-17 09:23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