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6-19 09:35
边缘(画面顶部)1 左上f/11 右上f/16 左下f/22
|
[550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6-19 09:34
※※(画面底部)2 左上f/11 右上f/16 左下f/22
|
[549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6-19 09:32
※※(画面底部)1 左上f/11 右上f/16 左下f/22 本帖最后由 skingkay 于 2015-6-19 09:33 编辑
|
[548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6-19 09:29
今天按周老的提示,35XL,竖拍向上移轴17mm,用f/11,f/16,f/22拍了同场景对比。 很遗憾,f/22时无论 ※※还是边缘,均逊于f/11,看来在A75S上,f/11就是最佳光圈。 这是全图。
|
[547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6-19 09:27
大烤拉 发表于 2015-6-18 19:49  据我使用下来,如果你用CMOS或者新款高像素后背,广角镜头HR绝对是首选,施耐德广角移轴后边角差远了.中长焦新款施耐德就非常棒,就算移轴20MM以上也是令人满意.重量不是问题,比那些自动对焦镜头轻便多了.至于眩光,新款的镀膜已非常好,配合遮光罩基本看不到.上次你说的枕型畸变,我在酷图50上基本没看到,包括HR23 HR32(其中HR32不太适合现有的CMOS后背,移轴10mm以后会有竖条纹出现) HR40, HR28没用过不清楚,应该也是同等效果. 价格是有点贵 谢烤拉兄的经验! HR广角头的枕形畸变,只有我这种对建筑直线条极端敏感、吹毛求疵到近乎变态的人才觉得不爽 这也是我对施耐德对称头念念不忘的最大原因。
|
[546 楼] 大烤拉
[资深泡菜]
15-6-18 19:49
skingkay 发表于 2015-6-18 19:32  HR头虽好,但尚有体积(重量),畸变,眩光三大顽疾,可谓针无两头尖啊 另外价格比同焦段施耐德的贵出一截啥的,就不说了 据我使用下来,如果你用CMOS或者新款高像素后背,广角镜头HR绝对是首选,施耐德广角移轴后边角差远了.中长焦新款施耐德就非常棒,就算移轴20MM以上也是令人满意.重量不是问题,比那些自动对焦镜头轻便多了.至于眩光,新款的镀膜已非常好,配合遮光罩基本看不到.上次你说的枕型畸变,我在酷图50上基本没看到,包括HR23 HR32(其中HR32不太适合现有的CMOS后背,移轴10mm以后会有竖条纹出现) HR40, HR28没用过不清楚,应该也是同等效果. 价格是有点贵 本帖最后由 大烤拉 于 2015-6-18 20:01 编辑
|
[545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6-18 19:32
中灰镜 发表于 2015-6-18 17:02  无需讳言:我认为更好的镜头就是HR镜头。 HR头虽好,但尚有体积(重量),畸变,眩光三大顽疾,可谓针无两头尖啊  另外价格比同焦段施耐德的贵出一截啥的,就不说了 本帖最后由 skingkay 于 2015-6-18 19:34 编辑
|
[544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6-18 19:30
yongfei 发表于 2015-6-18 14:01  我最大的困扰之一是如何把照片拍清楚。以前后背的屏幕分辨率很低。请问类似的场景,如果是商业摄影,如何知道已达到想要的效果,并且确保焦点清晰?是否是当场倒入电脑里看?另外,镜头刻度值如果无穷远调好之后,近点处的刻度值是否也会对应的准确?我目前有一些二手以及DIY器材,对于焦点准确没有信心,对焦基本靠蒙。。。 不用当场导入电脑确认这么麻烦。 金宝系统的镜头,以无限远为基准,法兰距调整好以后,对焦环的刻度还是非常准的,前文有过描述。 具体到35XL这个镜头,5米以外,对到∞即可放心拍摄,5米以内,估焦即可。曾经拉钢尺拍过,0.5M就是0.5M,完全可靠。 另外A75S的屏幕虽然渣,但必要时100%放大确认焦点还是足够清晰的
|
[543 楼] 中灰镜
[资深泡菜]
15-6-18 17:02
skingkay 发表于 2015-6-18 09:32  43XL数据不错啊,110mm像场,在P25/45/A75上边缘应该很好。至少我试过的47XL就是如此,甚至都不用做LCC。
谢周老提醒,这个……等不下雨了f/11-f/22对比测试一下。 “换上40x54不移轴也一样麻烦”,那是因为这个尺寸的后背都用了微透镜的缘故吧,要是没有微透镜,40x54大小的CCD,边缘照样坚挺。
43XL这个头原本就是digitar系列,为数码优化的,当然和其他施耐德对称广角头一样,在8000万像素的后背上,不移轴都红移严重,边缘表现欠佳。
还请周老介绍一下“更好的”镜头
这就是专业器材经销商存在的理由 无需讳言:我认为更好的镜头就是HR镜头。
|
[542 楼] 大烤拉
[资深泡菜]
15-6-18 14:31
yongfei 发表于 2015-06-18 06:01我最大的困扰之一是如何把照片拍清楚。以前后背的屏幕分辨率很低。请问类似的场景,如果是商业摄影,如何知道已达到想要的效果,并且确保焦点清晰... 都是按对焦环刻度对焦,如果有差别就是精度的问题了.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
[541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5-6-18 14:01
skingkay 发表于 2015-6-18 09:40  100%局部,车牌号清晰可见。 我最大的困扰之一是如何把照片拍清楚。以前后背的屏幕分辨率很低。请问类似的场景,如果是商业摄影,如何知道已达到想要的效果,并且确保焦点清晰?是否是当场倒入电脑里看?另外,镜头刻度值如果无穷远调好之后,近点处的刻度值是否也会对应的准确?我目前有一些二手以及DIY器材,对于焦点准确没有信心,对焦基本靠蒙。。。
|
[540 楼] oksun
[资深泡菜]
15-6-18 12:25
skingkay 发表于 2015-6-17 10:45  谢兄台点评!但不知此头移轴超过12mm后像质劣化是普遍现象,还是我这支的个案? 施耐德的指标里,此头和28XL的像场都是90mm,在48mm的长边上,推荐最大移轴量均为17mm,28XL可以实打实地移到这个程度,像质依然可以接受,35XL却松散得没法看了。 抱歉,我没有用此头移轴使用过。我配合的是12tc的机器。
|
[539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6-18 09:40
|
[538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6-18 09:34
|
[537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6-18 09:32
Amater 发表于 2015-6-17 11:01  28XL停产、35XL又不尽人意,超广的念想彻底断了,只能玩好手里的43XL了。 43XL数据不错啊,110mm像场,在P25/45/A75上边缘应该很好。至少我试过的47XL就是如此,甚至都不用做LCC。 中灰镜 发表于 2015-6-17 11:53  光圈缩到16甚至22之后边缘会有很大改善,但是整体画质不能要了。 我甚至认为这些镜头原本就是按小光圈设计的。 您的后背面积小对边缘不敏感,如果换上40x54后背不移轴也一样麻烦。 好与不太好边界并不清晰,如果我们只从照片上看,除非有特别多的经验还有超强记忆力,否则看不出什么。因为判断标准是以你的眼睛,而单一画面眼睛是有适应行的。 两个东西平行PK就完全不一样,虽然还是以眼睛但人眼对比较是有鉴别的。 谢周老提醒,这个……等不下雨了f/11-f/22对比测试一下。 “换上40x54不移轴也一样麻烦”,那是因为这个尺寸的后背都用了微透镜的缘故吧,要是没有微透镜,40x54大小的CCD,边缘照样坚挺。 中灰镜 发表于 2015-6-17 11:54  43xl拍胶片非常好,拍数码...? 43XL这个头原本就是digitar系列,为数码优化的,当然和其他施耐德对称广角头一样,在8000万像素的后背上,不移轴都红移严重,边缘表现欠佳。 中灰镜 发表于 2015-6-17 11:56  那是他们没用过更好的。 还请周老介绍一下“更好的”镜头  中灰镜 发表于 2015-6-17 12:44  拍数码真的没戏。红移这病还能治,大光圈边缘像质不行的病没法治。 这些头我都有,我都用过,我都PK过,阿尔帕镜头之间PK完全公平。 虽然此头有种种优点,但边缘画质不行决定了--------------没戏! 我见过很多拍片子超强的大师级摄影师,但对于器材的知识简直是一塌糊涂,他们原本可以拍出更好的片子却因不知道而断送了。真可谓:隔行如隔山,一事不经一事不知。 这就是专业器材经销商存在的理由  Amater 发表于 2015-6-17 14:46  我拍风景,光圈一般都用f11,要移轴的话单边控制在15mm以内,拍出的画质还是不错的。施耐德的头小巧,使用、携带都方便,中心画质好,就用到它的长处就好了。 Amater兄,43XL在P45上约合31mm的小广角,15mm的移轴量已经不小了,可以胜任大多数场合,方便的话,还请赐图。
|
[536 楼] Amater
[泡菜]
15-6-17 14:46
中灰镜 发表于 2015-6-17 12:44  拍数码真的没戏。红移这病还能治,大光圈边缘像质不行的病没法治。
这些头我都有,我都用过,我都PK过,阿尔帕镜头之间PK完全公平。
虽然此头有种种优点,但边缘画质不行决定了--------------没戏!
我见过很多拍片子超强的大师级摄影师,但对于器材的知识简直是一塌糊涂,他们原本可以拍出更好的片子却因不知道而断送了。真可谓:隔行如隔山,一事不经一事不知。 我拍风景,光圈一般都用f11,要移轴的话单边控制在15mm以内,拍出的画质还是不错的。施耐德的头小巧,使用、携带都方便,中心画质好,就用到它的长处就好了。
|
[535 楼] 中灰镜
[资深泡菜]
15-6-17 12:44
Amater 发表于 2015-6-17 12:27  两样都拍,credo60和68胶片 拍数码真的没戏。红移这病还能治,大光圈边缘像质不行的病没法治。 这些头我都有,我都用过,我都PK过,阿尔帕镜头之间PK完全公平。 虽然此头有种种优点,但边缘画质不行决定了--------------没戏! 我见过很多拍片子超强的大师级摄影师,但对于器材的知识简直是一塌糊涂,他们原本可以拍出更好的片子却因不知道而断送了。真可谓:隔行如隔山,一事不经一事不知。
|
[534 楼] Amater
[泡菜]
15-6-17 12:27
中灰镜 发表于 2015-6-17 11:54  43xl拍胶片非常好,拍数码...? 两样都拍,credo60和68胶片
|
[533 楼] 中灰镜
[资深泡菜]
15-6-17 11:56
oksun 发表于 2015-6-16 22:08  35XL是个被低估了的好头。 我也有一颗,此前用在25+和45+上都清晰锐利无比。 飞思不少摄影师配合上6000万8000万后背用此头,实际也不错。 那是他们没用过更好的。
|
[532 楼] 中灰镜
[资深泡菜]
15-6-17 11:54
Amater 发表于 2015-6-17 11:01  28XL停产、35XL又不尽人意,超广的念想彻底断了,只能玩好手里的43XL了。 43xl拍胶片非常好,拍数码...?
|
[531 楼] 中灰镜
[资深泡菜]
15-6-17 11:53
skingkay 发表于 2015-6-17 10:45  谢兄台点评!但不知此头移轴超过12mm后像质劣化是普遍现象,还是我这支的个案? 施耐德的指标里,此头和28XL的像场都是90mm,在48mm的长边上,推荐最大移轴量均为17mm,28XL可以实打实地移到这个程度,像质依然可以接受,35XL却松散得没法看了。 光圈缩到16甚至22之后边缘会有很大改善,但是整体画质不能要了。 我甚至认为这些镜头原本就是按小光圈设计的。 您的后背面积小对边缘不敏感,如果换上40x54后背不移轴也一样麻烦。 好与不太好边界并不清晰,如果我们只从照片上看,除非有特别多的经验还有超强记忆力,否则看不出什么。因为判断标准是以你的眼睛,而单一画面眼睛是有适应行的。 两个东西平行PK就完全不一样,虽然还是以眼睛但人眼对比较是有鉴别的。
|
[530 楼] Amater
[泡菜]
15-6-17 11:01
skingkay 发表于 2015-6-17 10:45  谢兄台点评!但不知此头移轴超过12mm后像质劣化是普遍现象,还是我这支的个案? 施耐德的指标里,此头和28XL的像场都是90mm,在48mm的长边上,推荐最大移轴量均为17mm,28XL可以实打实地移到这个程度,像质依然可以接受,35XL却松散得没法看了。 28XL停产、35XL又不尽人意,超广的念想彻底断了,只能玩好手里的43XL了。
|
[529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6-17 10:47
|
[528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6-17 10:45
oksun 发表于 2015-6-16 22:08  35XL是个被低估了的好头。 我也有一颗,此前用在25+和45+上都清晰锐利无比。 飞思不少摄影师配合上6000万8000万后背用此头,实际也不错。 谢兄台点评!但不知此头移轴超过12mm后像质劣化是普遍现象,还是我这支的个案? 施耐德的指标里,此头和28XL的像场都是90mm,在48mm的长边上,推荐最大移轴量均为17mm,28XL可以实打实地移到这个程度,像质依然可以接受,35XL却松散得没法看了。
|
[527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6-17 10:37
骑兵片、臭哈苏二位老师请淡定,敝帖的氛围不方便以此类措辞交流,多说无益,对吧。525楼我抽走了 本帖最后由 skingkay 于 2015-6-17 10:40 编辑
|
[525 楼] oksun
[资深泡菜]
15-6-16 22:08
skingkay 发表于 2015-6-16 19:18  100%局部。 35XL是个被低估了的好头。 我也有一颗,此前用在25+和45+上都清晰锐利无比。 飞思不少摄影师配合上6000万8000万后背用此头,实际也不错。
|
[524 楼] 臭哈苏
[陈年泡菜]
15-6-16 21:27
骑兵片 发表于 2015-6-14 00:47  洒脱的意思就是,洋洋洒洒能写一大段,再一看图,废片。 眼高手低不怕,怕的是连照片的好坏都分不出来 我的烂片污染了您老人家的慧眼,向您鞠躬赔罪,太对不起您了。我带着虔诚的愿望还望您老人家以后多指教。近视加色盲,我连眼高手低配不上,照片好坏分不出来的恶习实在难以改掉。承蒙作为摄影艺术鉴赏家和摄影大师的热情而又乐善好施的您多指点迷津,我一定会尽可能的向您努力学习的。谢谢您的善意批评。
|
[523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6-16 19:18
|
[522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6-16 19:15
|
[521 楼] 大烤拉
[资深泡菜]
15-6-14 07:30
yongfei 发表于 2015-6-14 00:17  感谢你的经验之谈。如此看来我们先不妨等等7Rii 在广角端的表现。如此也就可以合理推出下一代CMOS后背的发展方向了。在中画幅领域,镜头和后背已成互为变量之势。看来只有且拍且升级,暂时无法一步到位了。
话说这个大法新微单,让我重新思考中幅的必要性。也许退回到微单算了。这几年攒了不少平价的120中幅系统,可惜在这个高像素的浪潮下,没有特别堪用的了。特别是抗着这么重的系统,结果拍回来的照片比135的像素还要低;但是高像素大文件对业余用途却又没有太大必要,陷入了一个两难的怪圈。 早上好!现在的技术相机体积重量已和135系统差不多了,甚至更轻便.入手技术相机是看中她的高像素,高画质,还有她的移轴,俯仰,摇摆,轻便.用户体验极其重要,所以我都不会推荐老的产品给朋友,比如后背.我会微喷出我喜欢片子,从A3尺寸到40寸的都有,有自己挂的,也有很多送朋友的,当你看着那迷人的细节和整体的效果,就会更加喜欢摄影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爱好,我个人喜欢把她做到尽可能的完美,绝不将就.这跟你是不是商业摄影师,是不是用来参加比赛完全没有关系,只是对待自己业余爱好的态度问题.每一张片子都应该拍LCC,不管你有没有移轴,用的是哪只镜头.能为你后期节省不少时间,使片子更加完美.LCC的目的不只是校正色差,还能控制边角失光量,甚至画面上的脏点.附上我常用的修片流程:导入到C1---LCC---校正白平衡,不管你用的是什么白平衡,每张都要校正---然后在做各项细节调整. 任何东西都不太可能一步到位,总会有更好的东西出现,我觉得把手里的东西用到极致才是正解,期待下一代CMOS后背早日更新,早买早享受. 本帖最后由 大烤拉 于 2015-6-14 07:4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