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楼] 佳能马甲
[注销用户]
16-6-23 15:37
|
[155 楼] jeffyc
[资深泡菜]
16-6-23 08:15
到了维也纳,暂时结束了独行模式,和老友汇合后,租了这辆菲亚特500,向因斯布鲁克进发,去看看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
|
[154 楼] jeffyc
[资深泡菜]
16-6-23 08:09
这个角度,以前在新年音乐会中常常见过,只不过现在的观众没有正装,都是游客。原来看别人拍手,来了才知道,最后跟着拉德茨基进行曲拍手是这里的传统,指挥都会转过来鼓动观众,最后,手拍痛了。
|
[153 楼] jeffyc
[资深泡菜]
16-6-23 08:05
|
[152 楼] jeffyc
[资深泡菜]
16-6-23 08:03
|
[151 楼] jeffyc
[资深泡菜]
16-6-23 08:01
到维也纳的第一个晚上,和老友汇合,直奔慕名已久的金色大厅。暑期不是传统的演出季,但金色大厅一般会专门为游客准备演出。所谓的“莫扎特之夜”,都是最常听到的莫扎特作品,而且乐队穿着18世纪的服装,很有喜感。
|
[150 楼] jeffyc
[资深泡菜]
16-6-23 07:56
|
[149 楼] jeffyc
[资深泡菜]
16-6-23 07:55
|
[148 楼] jeffyc
[资深泡菜]
16-6-23 07:37
美泉宫和后面的城市轮廓 本帖最后由 jeffyc 于 2016-6-23 07:39 编辑
|
[147 楼] jeffyc
[资深泡菜]
16-6-23 07:36
|
[146 楼] jeffyc
[资深泡菜]
16-6-23 07:33
终于来到帝都维也纳。 维也纳是继布达佩斯、柏林、布拉格以后我到过的第三个欧洲首都。相比之下,布拉格完全保留了800年前的风貌,没有受到战争破坏,但毕竟是中世纪的格局,有很多局限性。布达佩斯是欧洲十九世纪后期城市建设的一个样板,经过精心规划,老城和新城完美结合,而新城有当时欧洲最现代化的元素,比如欧洲大陆第一条地铁,奥匈帝国为了维系广大疆土呕心沥血搞的副都,到今天也不落后。柏林则是新旧混杂,和上述两座城市的 ※※感不同,柏林有很沉重的现代感。这种现代感不是我们习惯那种战后的现代感,而是一个在崛起中被毁灭的城市。它大部分定格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又有很多五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建筑”。而维也纳,则是日耳曼民族艺术与浪漫气质的代表,精致而华丽。当年哈布斯堡王朝曾经在欧洲称霸一方数百年,“祖上阔过”的奥地利帝都,其金碧辉煌的奢靡气质延续至今。 维也纳华丽的一角-美泉宫。
|
[145 楼] zl9989
[泡菜]
16-5-24 12:34
楼主拍的不错,游记写的更好!留抓支持!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144 楼] jeffyc
[资深泡菜]
15-12-1 21:19
|
[143 楼] jeffyc
[资深泡菜]
15-12-1 21:08
|
[142 楼] jeffyc
[资深泡菜]
15-12-1 21:07
|
[141 楼] jeffyc
[资深泡菜]
15-12-1 21:04
|
[140 楼] jeffyc
[资深泡菜]
15-12-1 21:03
斯洛文尼亚的乡村看上去比波黑稍好些,建筑风格和奥地利差不多
|
[139 楼] jeffyc
[资深泡菜]
15-12-1 21:01
|
[138 楼] jeffyc
[资深泡菜]
15-12-1 21:00
继续盖楼 在萨格勒布上了去维也纳的火车,我的奥匈帝国之行由海滨模式调整为山区模式。这列火车是奥铁营运的有克罗地亚萨格勒布经斯洛文尼亚去奥地利维也纳,和匈牙利去克罗地亚的老式火车有天壤之别,只不过还不是西欧标准的高铁,需要六个小时,设施还不错,人比较少。
|
[137 楼] 甩袖汤
[泡菜]
15-11-30 23:26
绝好的人文游历。而更好的是楼主把这些说给了我们听。
|
[136 楼] jbfw
[资深泡菜]
15-10-6 22:54
长了不少知识!
|
[135 楼] 大米切罗
[泡菜]
15-10-5 14:48
福到门 发表于 2015-10-05 02:39“战争期间,波黑把穆族最有名的知识分子,包括作家、音乐家、知名教授、医生、律师、工程师等隐藏在一个隧道里,度过了四年围城时光。他们把国家和民... 这些人的现状也不咋样,崇尚金钱的名族是没有未来的! 本帖由 [url="https://itunes.apple.com/cn/app/wu-ji-lun-tan/id516883320?mt=8"]无忌论坛V3.1.0[/url] iPhone6 iOS8.3 客户端发布
|
[134 楼] smtf
[泡菜]
15-10-5 12:08
jeffyc 发表于 2015-10-3 22:41  购物中心 很有特色
|
[133 楼] 福到门
[泡菜]
15-10-5 10:39
“战争期间,波黑把穆族最有名的知识分子,包括作家、音乐家、知名教授、医生、律师、工程师等隐藏在一个隧道里,度过了四年围城时光。他们把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寄托在这些人身上。现在,隧道也成为萨拉热窝的参观景点。 ”
我们曾经把这些人往死里整。
|
[132 楼] jeffyc
[资深泡菜]
15-10-5 09:20
9月3日,我离开萨拉热窝前往下一站,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半夜四点起来打开电视,想收看北京的阅兵仪式。酒店100多个频道,只有一个台在转播北京阅兵,听解说的口音我以为是BBC,打出的台标我不熟悉,但地点是多哈,我才明白,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半岛电视台。波黑的传媒已经很融入 ※※※世界。 离开萨拉热窝,这个并没有什么绝世景点,交通不便的城市,是此次旅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地方。 说到交通,萨拉热窝和欧洲主要大城市几乎都没有直达班机,大多要经过贝尔格莱德转机,国内铁路也很不发达,大巴是主要交通工具,从萨拉热窝到萨格勒布,要差不多七个小时。不过,波黑的自然环境非常好,环保绝对和西欧是同样的标准,沿途景色不会让人睡觉。 本帖最后由 jeffyc 于 2015-10-5 09:23 编辑
|
[131 楼] maper
[泡菜]
15-10-4 09:28
jeffyc 发表于 2015-10-2 22:34  恐怖的眼神 我们国家老百姓幸福呀,所以才会在世界的购物商店里大呼小叫,曼谷机场也是热闹非凡。
|
[130 楼] maper
[泡菜]
15-10-4 09:25
jeffyc 发表于 2015-10-2 22:54  这个影展给我很深的震撼。那么美丽的国家,那么善良的人民,一旦为了某种政治目的被※※,战争机器发动,人就像着了魔一样。过去的朋友、同事、邻居,甚至亲人,转眼变成不共戴天的仇人,这样恐怖的事情,我们的※※上似乎也不陌生! 看着这些鲜活的生命消逝,感觉人类在数千年进化过程中,为了某种宗教、种族、民族、国家等等意识形态概念而大开杀戒的例子太多了,而且那些所谓的“※※”是最为残酷,毫无血性的。为什么要为这些东西去消灭生命呢?在意识形态的碾压下,生命太脆弱了。 还是苹果好使,外出带个黑卡对我来说就够了。
|
[129 楼] maper
[泡菜]
15-10-4 09:24
jeffyc 发表于 2015-10-3 08:18  波黑战争如此残酷,原因之一是经过南斯拉夫近50年的融合,波黑地区※※※已经和塞尔维亚人混居,很多地方塞尔维亚人已占多数,但波黑的疆界是一战后就划定的,波黑的领土范围并不能说明人口状况,因此在波黑境内,塞尔维亚人控制了大部分领土。这是展览中1993年形势图,深色的是※※※武装控制区,浅色的是塞尔维亚武装控制区,红色点是曾发生种族清洗的地点。萨拉热窝、莫斯塔尔两个城市都位于边缘地带,战火激烈。 波黑战争中,西方国家一反常态,支持※※※一方,而塞尔维亚后面仍然是它的斯拉夫兄弟俄罗斯。整个南斯拉夫※※,实际上是苏联集团崩溃后,地缘政治发生变化,表面上是宗教势力卷土重来,实际上是西方国家填补真空,说到底是北约和俄罗斯在外围的争夺。其实,不管什么主义,巴尔干版图仍然是百年以前的翻版,西方势力就是德奥一方,东方势力仍然是俄国。 说得好,现在的难民危机不也是如此吗?疆界就是政治和权利的划分,八国联军依然是在抱团打世界。
|
[128 楼] jeffyc
[资深泡菜]
15-10-3 23:00
这座公共建筑物前面是一盏长明灯,纪念两次世界大战牺牲的无名战士。前面站着的女孩是一群志愿者。 她们在干嘛? 为叙利亚难民募捐! 在这座饱经战火蹂躏的沧桑城市,在欧洲难民危机这个特殊时刻,这一幕确实让我感到一种震撼,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 废话少说,掏钱吧!
|
[127 楼] jasonxukm
[泡菜]
15-10-3 2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