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楼] cfcygz
[泡菜]
16-9-16 16:43
千色万影 发表于 2016-9-12 19:58  此言差唉!难道不听说过“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么?资深的泡菜分很多种,但有一种即使是资深的,但不值得你尊重的,那么只能算是泡烂了的资深泡菜,还不如你这样的泡菜呢。资深意味着老旧,正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泡菜则代表年轻充满生机,※※※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泡菜身上! 哈哈, ※※※这话是对留学苏联的红二代说的哦,不干普通百姓什么事。
|
[1000 楼] kk-qd
[泡菜]
16-9-16 10:02
玩中画幅的都是从胶片出生, 对色彩敏感,数码有一丝的过,都会感觉让人不舒服,三原色,互补色, 其中有一个色不对,都会对数码是致命打击,片子如果调弱了,和胶片比起来,又太大的劣势, 所以调数码的心态要保持好, 数码玩的是PS的专业,95%成功与否和PS的专业技术有关
|
[999 楼] 千色万影
[泡菜]
16-9-12 19:58
wolf-2 发表于 2016-9-12 08:04  装,哈哈。这个词很恰当。我算看出来了,阁下这样的”权威“是不能被质疑的,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先说别人不懂,没资格,好赖把嘴堵上再说,这才是大尾巴狼的一贯伎俩。很简单的问题,哎,躲躲闪闪,故作高深,就是不入正题。行,无忌的水平由你说了算,毕竟你是资深嘛,有资格,呵呵,呵呵呵。干脆你再开个贴,注明非资深不许谈摄影。那咱泡菜谈点啥呢,让我想想。。。谈谈今儿菜市场的行情吧。问了问鸡多少钱一斤,答曰:鸡, 八毛啊。 此言差唉!难道不听说过“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么?资深的泡菜分很多种,但有一种即使是资深的,但不值得你尊重的,那么只能算是泡烂了的资深泡菜,还不如你这样的泡菜呢。资深意味着老旧,正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泡菜则代表年轻充满生机, ※※※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 ※※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泡菜身上!
|
[998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9-12 17:03
散户也疯狂 发表于 2016-9-12 09:02  P过头的大有人在,生活条件好了,老法师多了。 即使无忌几位大师级的人物,改了数码后背之后,片子的耐看性不如从前。 怎么说呢。过头就不耐看了。屏幕P片,容易过头。容易引发无中生有的HDR倾向。 同样就拍一朵花。数码胶片的ps清香和结果。就大不相同。色纯准不准。差别很大的。人眼对色彩的理解鉴别差异,分辨能力是很高的。要是一般人觉得而不耐看,那是真不耐看了。 当然,好的不是没有。 这里咱抛开 啥艺术不艺术的扯淡。就说一张普通的花。一张自然照。
|
[997 楼] 散户也疯狂
[等待验证会员]
16-9-12 09:02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09-11 23:13全仗着后期了。 数码本身就薄。所以八成人P的都过。尤其是纯自然的题材。 无忌月赛那些数码。那个不P过了? 不说了 。要不别人又抓着你说... P过头的大有人在,生活条件好了,老法师多了。 即使无忌几位大师级的人物,改了数码后背之后,片子的耐看性不如从前。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996 楼] wolf-2
[等待验证会员]
16-9-12 08:04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9-12 07:04  话语权,一个混无忌的泡菜也配说艺术嘛?这大尾巴狼装的就毫无道理。包括自己庄和对别人装。属于干嚼舌头了 。 那个权威的“论摄影”好好看三遍再来无忌扯片子内容和评判片子艺术不艺术吧。 其实三遍你也未必看得懂。真看懂了。让下相机去拿画笔了就。 这有卖过片子的说过。一个网站的片子达到图库标准而不进行商业图库运作。这这网站就灭亡了。 越小地方的人士越爱奢谈艺术二字。老幻想着自己在这些方面能出位。要不大幅那边有个贴。问怎样买到高级摄影师歇会会员证啥的 网上逮谁跟谁干。。。你要是纯一个职业摄影人。应该是没功夫来磨牙的。业余的,才来扎堆口水贴。这帖子里有料的发言屈指可数。 天天逻辑挂嘴边的人,是没资格谈艺术的。简直是媳妇外面系了个麻绳。性格分裂。 装,哈哈。这个词很恰当。我算看出来了,阁下这样的”权威“是不能被质疑的,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先说别人不懂,没资格,好赖把嘴堵上再说,这才是大尾巴狼的一贯伎俩。很简单的问题,哎,躲躲闪闪,故作高深,就是不入正题。行,无忌的水平由你说了算,毕竟你是资深嘛,有资格,呵呵,呵呵呵。干脆你再开个贴,注明非资深不许谈摄影。那咱泡菜谈点啥呢,让我想想。。。谈谈今儿菜市场的行情吧。问了问鸡多少钱一斤,答曰:鸡, 八毛啊。
|
[995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9-12 07:13
散户也疯狂 发表于 2016-9-11 14:39  又跑题了,无忌特色
心动过数码后背,但目前还是不打算考虑,总有一种薄的感觉,不喜欢 全仗着后期了。 数码本身就薄。所以八成人P的都过。尤其是纯自然的题材。 无忌月赛那些数码。那个不P过了? 不说了 。要不别人又抓着你说逻辑混乱。 形象思维为主的正常画面。跟逻辑有多大关系?现在流行胡扯淡。说正常人听不懂的事。让你靠逻辑去照相哈。。。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9-12 07:17 编辑
|
[994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9-12 07:04
wolf-2 发表于 2016-9-11 13:30  说好了不谈艺术的,又扯这些没边际的玩意干嘛。话语权都给你了,让你下个定义很难吗。最不喜欢兜圈子绕来绕去的。 我从来就不小瞧技术,但是这些技术没有用在正地方。”一招鲜,吃遍天“对摄影不管用。如果像你说的”摄影带有很大的无差别工业复制性“,我只能说你对摄影的理解太肤浅。千篇一律的作品你爱看吗? 谁是马甲啊,在冲印方面,你尽可以努力成为状元。但是对于摄影来说,不好意思,我还真没看上阁下神马身份,无论是那些不知道干神马用的片子还是混乱的逻辑思维能力。 话语权,一个混无忌的泡菜也配说艺术嘛?这大尾巴狼装的就毫无道理。包括自己庄和对别人装。属于干嚼舌头了 。 那个权威的“论摄影”好好看三遍再来无忌扯片子内容和评判片子艺术不艺术吧。 其实三遍你也未必看得懂。真看懂了。让下相机去拿画笔了就。 这有卖过片子的说过。一个网站的片子达到图库标准而不进行商业图库运作。这这网站就灭亡了。 越小地方的人士越爱奢谈艺术二字。老幻想着自己在这些方面能出位。要不大幅那边有个贴。问怎样买到高级摄影师歇会会员证啥的 网上逮谁跟谁干。。。你要是纯一个职业摄影人。应该是没功夫来磨牙的。业余的,才来扎堆口水贴。这帖子里有料的发言屈指可数。 天天逻辑挂嘴边的人,是没资格谈艺术的。简直是媳妇外面系了个麻绳。性格分裂。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9-12 07:21 编辑
|
[993 楼] 散户也疯狂
[等待验证会员]
16-9-11 14:39
又跑题了,无忌特色
心动过数码后背,但目前还是不打算考虑,总有一种薄的感觉,不喜欢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992 楼] wolf-2
[等待验证会员]
16-9-11 13:30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9-11 12:33  本身就有点多余。片子好赖,是观赏者说话。艺术不艺术。是收藏者说话。 摄影带有很大的无差别工业复制性。这一条就让9成9的片子没啥可作为艺术品的实际客观价值了。艺术品首先就是稀有品。稀有品不见得是艺术品。 亚当斯那一套是纯纯的风光明信片纪录片。但是后期技术处理的理论到实践基本算顶峰了。带个艺术品的帽子不为过。哪行的状元都算是行业艺术家的。卖片子不搞限量编号人家不买你的。呢自己吆喝自己多艺术不管用。 别小瞧技术。花钱买片的。不懂技术的没少吃亏上当啊 。留几年片子就有点跑色了。。。 数码背后无废片。只要你勇于改天换地就行。那个就叫摄影?那个拍阿富汗没鼻子少女的大师不是也被人爆料PS嘛。周老虎还是无忌揪出来的呢。 你知道神马叫熟练二字嘛? 日后不跟马甲帖扯了。掉身份。 都是闭眼空谈。审美观都不一样。 说好了不谈艺术的,又扯这些没边际的玩意干嘛。话语权都给你了,让你下个定义很难吗。最不喜欢兜圈子绕来绕去的。 我从来就不小瞧技术,但是这些技术没有用在正地方。”一招鲜,吃遍天“对摄影不管用。如果像你说的”摄影带有很大的无差别工业复制性“,我只能说你对摄影的理解太肤浅。千篇一律的作品你爱看吗? 谁是马甲啊,在冲印方面,你尽可以努力成为状元。但是对于摄影来说,不好意思,我还真没看上阁下神马身份,无论是那些不知道干神马用的片子还是混乱的逻辑思维能力。
|
[991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9-11 12:33
wolf-2 发表于 2016-9-11 10:32  我可没有扯艺术,是某人硬要把艺术的概念往器材上面套。我开始怀疑阁下的理解能力了,我说的”古文物“一定是头盖骨和稀有品吗? 好吧,你说了这么多,其实绕来绕去基本上都经不起推敲,我也没心情解释那么多了。这样,不谈艺术了,阁下来给摄影下个严谨的定义吧,看看这个定义是否有充足的理由将数码排除在摄影之外。
胶片玩家恋恋不舍的无非就是所谓的影调、质量和自认为高超的“技术”。实际上这些东西都在数码时代都得以延续,只是操作方式不同而已。但我想说的是,这些不是摄影的全部,只是很小一部分。用盲人摸象的眼光看待事物只会产生误读和曲解。就拿器材党来说,有几个知道照片的影调结构对画面整体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儿呢。这还不算其它因素对照片的影响。照片的成败关键在于各要素的综合运用,不可偏废。一招不慎就有可能毁了片子。亚当斯的艺术不是靠参数展示出来的,记录参数只是积累和学习的途径。后期固然重要,但是没有设计意图的指导,如何进行后期操作?如果仅凭以前的数据,还有什么技术可言,那不就是熟练吗。说白了还不是瞎玩。从这么多片子上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影调或许很真实,印放技术或许很高,问题是,最终照片吸引人吗。不吸引人的片子还算得上摄影吗?如果有人无限夸大 ... 本身就有点多余。片子好赖,是观赏者说话。艺术不艺术。是收藏者说话。 摄影带有很大的无差别工业复制性。这一条就让9成9的片子没啥可作为艺术品的实际客观价值了。艺术品首先就是稀有品。稀有品不见得是艺术品。 亚当斯那一套是纯纯的风光明信片纪录片。但是后期技术处理的理论到实践基本算顶峰了。带个艺术品的帽子不为过。哪行的状元都算是行业艺术家的。卖片子不搞限量编号人家不买你的。呢自己吆喝自己多艺术不管用。 别小瞧技术。花钱买片的。不懂技术的没少吃亏上当啊 。留几年片子就有点跑色了。。。 数码背后无废片。只要你勇于改天换地就行。那个就叫摄影?那个拍阿富汗没鼻子少女的大师不是也被人爆料PS嘛。周老虎还是无忌揪出来的呢。 你知道神马叫熟练二字嘛? 日后不跟马甲帖扯了。掉身份。 都是闭眼空谈。审美观都不一样。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9-11 12:40 编辑
|
[990 楼] wolf-2
[等待验证会员]
16-9-11 12:07
xuliangshey 发表于 2016-9-10 23:37  爱好者和“艺术”没有半毛关系 你拍的是好玩 他拍了就是艺术品 那天挂个蛋上去 再加个0 能不能解释下”你拍的是好玩 他拍了就是艺术品 “这句话的因果关系呢。那么请问,你作为一个”爱好者“爱好的是什么呢。永远爱自己拍的无关痛痒的片子吗,就像孔乙己一直研究”茴“字有多少种写法却始终不能进学一样?  即便是孔乙己,也是向往跟学问有关系的。 本帖最后由 wolf-2 于 2016-9-11 12:08 编辑
|
[989 楼] wolf-2
[等待验证会员]
16-9-11 10:32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9-10 22:46  问题是你非要把摄影跟艺术纠缠在一起说。觉得按快门的都必须是艺术家一样。你自己是嘛? 不是之前,i别去钻那个套。 实话跟你说,任何工艺都有合适表现的题材。反之也一样。 俺接触数码很早的。比你理解的不少。 不关心准确的还原,还要什么摄影啊。画画不好吗?哪个色彩才任性妮。才艺术呢。一个跟一个都不一样。画家自己都完全画不良两张一摸一样的画哈。 至于黑白,就不跟你聊了。亚当斯那本40幅的说明。记录了很多参数。属于吃饱了撑的?作品前后跨越了几十年。他老人家闲的没事记录这些参数干什么? 拍数码不用。拍胶片,记录参数还真需要。要不就不会有针对性的后期加工。如果你觉得某张片子入呢眼,觉得它艺术。作为摄影人。肯定要追询一下拍摄的各种参数吧。起码俺是药看看啥玩意拍的。是数码是胶片。原始画幅大小。其实很多展览都标注下签的。现代画廊也要求作者提供相关参数的。因为有可能片子的买主会关心询问。过去卖片子曾要求提供底片的说。很多人不想高价买无限复制品或低劣品种相纸或者不严格工艺做的片子,那样保存不住。为啥早年间有卖博物馆级别的相纸和相应的严格工艺呢。 山顶洞人的头盖骨是艺术品? 稀有品不等于是艺术品。 我可没有扯艺术,是某人硬要把艺术的概念往器材上面套。我开始怀疑阁下的理解能力了,我说的”古文物“一定是头盖骨和稀有品吗? 好吧,你说了这么多,其实绕来绕去基本上都经不起推敲,我也没心情解释那么多了。这样,不谈艺术了,阁下来给摄影下个严谨的定义吧,看看这个定义是否有充足的理由将数码排除在摄影之外。 胶片玩家恋恋不舍的无非就是所谓的影调、质量和自认为高超的“技术”。实际上这些东西都在数码时代都得以延续,只是操作方式不同而已。但我想说的是,这些不是摄影的全部,只是很小一部分。用盲人摸象的眼光看待事物只会产生误读和曲解。就拿器材党来说,有几个知道照片的影调结构对画面整体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儿呢。这还不算其它因素对照片的影响。照片的成败关键在于各要素的综合运用,不可偏废。一招不慎就有可能毁了片子。亚当斯的艺术不是靠参数展示出来的,记录参数只是积累和学习的途径。后期固然重要,但是没有设计意图的指导,如何进行后期操作?如果仅凭以前的数据,还有什么技术可言,那不就是熟练吗。说白了还不是瞎玩。从这么多片子上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影调或许很真实,印放技术或许很高,问题是,最终照片吸引人吗。不吸引人的片子还算得上摄影吗?如果有人无限夸大后期的作用,非要说一句:“我就要不吸引人的片子,我就靠我认为的影调吸引人“,那我就无话可说了。 唉,也许我这些根本就是多余。 本帖最后由 wolf-2 于 2016-9-11 10:55 编辑
|
[988 楼] xuliangshey
[资深泡菜]
16-9-10 23:42
巡山者 发表于 2016-9-10 14:15  楼主就一句话
|
[987 楼] xuliangshey
[资深泡菜]
16-9-10 23:37
爱好者和“艺术”没有半毛关系 你拍的是好玩 他拍了就是艺术品 那天挂个蛋上去 再加个0
|
[986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6-9-10 22:46
|
[985 楼] 与龙达共舞
[陈年泡菜]
16-9-10 20:34
与龙达共舞 发表于 2016-9-10 17:04  “胶片与数码,一个是色的三原色,一个是光的三原色。”[/color]
光的三原色就是三原色,也就是三基色,红绿蓝,这个红绿蓝包括了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所有颜色,换句话说大自然色彩就是三原色构成,色的三原色就是三补色,青品黄,实际上它也是在三原色的基础上生成的,比如黄色就是红色和绿色的合成。二者的区别前者在合成时(三原色合成)形成的色彩加亮,后者在合成时(三补色合成)形成的色彩变暗。
三原色(三基色),加上三补色,就形成了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形形色色的上千万种色彩。
胶片成像简单的讲是靠涂布在片基上的感光材料微小卤化银对其(大自然色彩)点对点的感光,卤化银呈六方体,夸张的讲就是立体的对景物点对点感光,然后成像,数码是靠红绿蓝、补色滤片对它色阻拦并感光,其余计算所得,然后成像,数码相机的色彩还原其实就是拼软件, 不是专家,不研究色彩原理,只是共同探讨一下各自成像的原理,或者是两者在色彩上的还原异同。
“所谓极端的色温还原,胶片就真那么好吗”胶片肯定还没有肉眼直观看的好,但是作为记录工具,我觉得模拟得足够了,当然前提是曝光扫描正确。 纠正:“......卤化银呈六方体,夸张的讲就是立体的对景物点对点感光,然后成像......”,应为 “然后形成潜影”
|
[984 楼] wolf-2
[等待验证会员]
16-9-10 17:31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9-10 14:50  20年前的数码拍摄质量。花草,风光一类的。你现在还看得上眼嘛? 艺术,起码要建立在质量的基础上嘛。 数码那边,为感光元器件的大战还少吗? 再有20年。数码大进步了再说吧。胶卷才能消亡。 这话怎么看着怎么别扭。阁下好像一直对逻辑和艺术都愤愤不平啊,怎么又转回这个问题上了。 我弱弱地问一下哈,如果数码质量提高了,胶片消亡了,以前用胶片拍的艺术品就变得不是艺术了,这道理说的通吗? 比方说,过去的古文物现代人基本不用了,它就不是艺术品了,对吗? 艺术是永恒的,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艺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更是自然规律。工艺和艺术不是一回事,20年前不成熟的工艺并不会妨碍艺术的发展,100年前的无声电影它也是艺术。当然,如果不讲逻辑,自己怎么说都觉得有理哈。 欣赏艺术,着眼点不在于它的工艺。人们在展示照片的时候,难道一定要在旁边用小字注明“用了XX药水、XX相纸、XX放大机”冲印的才体现出照片的艺术性吗? 可以这么说,无论是数、模之争,还是CCD/CMOS大战,都不是评价艺术的标准,跟摄影没关系。 我擦,说来说去又是“艺术”。
|
[983 楼] 与龙达共舞
[陈年泡菜]
16-9-10 17:04
wolf-2 发表于 2016-9-9 12:29  胶片与数码,一个是色的三原色,一个是光的三原色。二者在不同的媒介上呈现,如何比较优劣?在显示器上看胶片,还哪儿来的所谓的”优势“可言呢。所谓极端的色温还原,胶片就真那么好吗,看看前面的片子啥都不用说了。 再说,我就奇了怪了,比较这些到底有什么意义。要研究色彩原理吗,完全可以作为单独的课题。这点区别对摄影真就那么重要吗,以至于非要争个你死我活。多在前期拍摄上下点功夫,比啥都管用。摄影关注的更应该是图形、画面的构成原理。而色彩、成像、介质等基础原理,就算还原得再真实,一定是好照片吗?未必!楼主所说的”数码就不谈艺术了“是地地道道的阿Q精神。 “胶片与数码,一个是色的三原色,一个是光的三原色。”[/color] 光的三原色就是三原色,也就是三基色,红绿蓝,这个红绿蓝包括了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所有颜色,换句话说大自然色彩就是三原色构成,色的三原色就是三补色,青品黄,实际上它也是在三原色的基础上生成的,比如黄色就是红色和绿色的合成。二者的区别前者在合成时(三原色合成)形成的色彩加亮,后者在合成时(三补色合成)形成的色彩变暗。 三原色(三基色),加上三补色,就形成了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形形色色的上千万种色彩。 胶片成像简单的讲是靠涂布在片基上的感光材料微小卤化银对其(大自然色彩)点对点的感光,卤化银呈六方体,夸张的讲就是立体的对景物点对点感光,然后成像,数码是靠红绿蓝、补色滤片对它色阻拦并感光,其余计算所得,然后成像,数码相机的色彩还原其实就是拼软件, 不是专家,不研究色彩原理,只是共同探讨一下各自成像的原理,或者是两者在色彩上的还原异同。 “所谓极端的色温还原,胶片就真那么好吗”胶片肯定还没有肉眼直观看的好,但是作为记录工具,我觉得模拟得足够了,当然前提是曝光扫描正确。
|
[982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9-10 14:50
strobist 发表于 2016-9-9 12:37  胶片数码都是艺术,你可以说一个是水墨画一个是工笔画,
难道胶片拍的电影才是艺术,数码电影就不是艺术了? 20年前的数码拍摄质量。花草,风光一类的。你现在还看得上眼嘛? 艺术,起码要建立在质量的基础上嘛。 数码那边,为感光元器件的大战还少吗? 再有20年。数码大进步了再说吧。胶卷才能消亡。
|
[981 楼] 巡山者
[泡菜]
16-9-10 14:15
kk-qd 发表于 2016-4-6 18:56  数码你真的不是那个味。 - 肆无忌惮是你的本性,能不能少水两张。 - 上片之前请斟酌,假不假,恶不恶。 - 俺知道你清晰,不用发的那么大,以至于我的整个屏幕看不清你半个脸。 - 你只是这个时代的牺牲品,要走的路还很长。 - 无知者无畏,你确实还是个小孩。重复或同等品牌的设备集中一贴,不要像小广告一样随处贴,请爱护网络环境,节约资源。 - 曾经的老资深,众人眼中的DX用上你之后也只是浮云而已。 - - 真心希望中画幅板块能回到曾经的经典。 楼主就一句话
|
[980 楼] mark1008
[老坛泡菜]
16-9-9 20:49
FeiFeiCQ 发表于 2016-9-9 15:22  达兄,刚开的帖用词更可耐…… 中幅版块就这相关的两帖最水了,和胶片数码无关
|
[979 楼] 乘涛载雪
[陈年泡菜]
16-9-9 15:58
applemaker 发表于 2016-09-09 04:41很多都是代理商再做软广告 不能同意再多!还有很多帮忙发烂片的掮客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5/5s iOS9.3.5 客户端发布
|
[978 楼] FeiFeiCQ
[资深泡菜]
16-9-9 15:22
dmy0407 发表于 2016-09-09 06:36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摄影也不例外,不要非白即黑,也不要非黑即白。什么“喜欢数码不喜欢胶片,喜欢胶片的不喜欢数码”,论坛里... 达兄,刚开的帖用词更可耐…… 本帖由 iPhone7,1 客户端发布
|
[977 楼] dmy0407
[泡菜]
16-9-9 14:36
kk-qd 发表于 2016-9-9 14:09  胶片应该要有自己的一个中画幅论坛,胶片和数码是矛盾的,喜欢数码不喜欢胶片,喜欢胶片的不喜欢数码。搞得中画幅现在的点击率和发帖率比几年之前下滑很多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摄影也不例外,不要非白即黑,也不要非黑即白。什么“喜欢数码不喜欢胶片,喜欢胶片的不喜欢数码”,论坛里有很多玩数码的朋友过去也同样玩胶片,甚至至今还是双修,说句不中听的话,他们玩胶片的时候你可能还没有出生呢! 即使是那些所谓的“铁杆”胶片党,不也是同样在拍数码片吗?不要自欺欺人了。什么“搞得中画幅现在的点击率和发帖率比几年前下滑很多”,好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杞人忧天!
|
[976 楼] 不谈构图
[泡菜]
16-9-9 14:20
无聊的楼主又自刷存在感了
|
[975 楼] kk-qd
[泡菜]
16-9-9 14:09
mark1008 发表于 2016-9-4 08:20  是不是数码中幅的帖子,看标题就知道了,不喜欢就直接无视,别点进去看, 如果想要纯胶片的帖子,请主题管理员在标题或首页明示“谢绝任何数码相机拍的片”,凡是贴数码机器拍的片,一律删除, 喜欢纯胶片,自己把胶片帖子收藏着看,或自己努力多贴一些有营养的胶片帖子占领版面,不需要发这种挑衅数码爱好者的帖子, 数码不会因为你的这种帖子而减少,胶片也不会因为你的这种帖子而增色,徒增两种不同摄影介质爱好者的对立情绪而已。
摄影对于这个网站绝大多数的人,只是喜欢拍照或器材而已,不管是拍到此一游,拍家人朋友,拍美女,扫街,拍生态,拍运动,拍风景, 不论胶片和数码,这个目的都达到了,好看不好看,自然不自然,艺术不艺术,都是其次。
如果真的有许多人不喜欢数码和胶片在一个论坛,那就请努力向无忌站方争取单独成立一个中幅胶片论坛, 或是单独成立数码中幅论坛。 胶片应该要有自己的一个中画幅论坛,胶片和数码是矛盾的,喜欢数码不喜欢胶片,喜欢胶片的不喜欢数码。搞得中画幅现在的点击率和发帖率比几年之前下滑很多
|
[974 楼] strobist
[资深泡菜]
16-9-9 12:43
kk-qd 发表于 2016-9-9 00:21  我的主题很明确,没有反对过数码,只是数码的烂片到处乱飞很不好,这里是中画幅,意味着小众且有很高的专业人士在这里玩,玩成这样,有损中画幅的形象
135的玩家进来,嗤之以鼻,说了句,这帮家伙有钱烧的,费钱费神,搞的片子要么是广告设计类型,要么是大红大绿 数码出片近乎零成本,按快门没有心理负担,传图也方便。胶片每次按下快门都更谨慎一些,之后冲印扫描之类过程也比较长,随后传上论坛的自然是好中选优。
|
[973 楼] applemaker
[资深泡菜]
16-9-9 12:41
|
[972 楼] strobist
[资深泡菜]
16-9-9 12:37
kk-qd 发表于 2016-9-9 00:25  胶片从拍摄到扩片,或许能能走进艺术范畴。
数码就不谈艺术了,属于专业性知识,数码后背为商业广告而生。 胶片数码都是艺术,你可以说一个是水墨画一个是工笔画, 难道胶片拍的电影才是艺术,数码电影就不是艺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