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画幅板块被数码水烂了
34567 1053
[941 楼] wolf-2 [等待验证会员]
16-9-3 10:27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9-2 23:17
哈,胶片不胶片的。中大幅暂且不说。就是那些老莱卡党。能把他们说服了。也算是功德一件哈。那些还坚持M3.M6甚至MP的主。你跟他们说数码。呵呵了。。。
这帖子要是放在大画幅,早被胶片党们砖头埋了。即便在旁轴板块。莱卡本家的焦片和数码之争,也比这里有片有料有营养的多的多。
这不还是器材党的论调吗。玩器材就说玩器材,比相纸、比画幅、比药方都可以。拜托别扯摄影别扯片子了行不。
[940 楼] wolf-2 [等待验证会员]
16-9-3 10:01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9-2 22:25

艺术不艺术。听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家的说法,别自己先往哪里去钻套。人家不算你数,不带你玩。悲催不?转过头来扁这个不懂那个看不明白的的,没用。。。
宋庄有句话很实际, ...
这句话不正是楼主和他的拥趸们的腔调吗,怎么反过来了。
看问题呀要客观。胶片被水怪罪数码,数码被水又是谁的罪过?你们应该去怪那些玩不好数码的人,而不是怪器材。
当初那些画家怪摄影把绘画搞水了的时候,你能端着药水跟他们说理去?
就算不谈艺术,不谈内容,摄影也不是这个搞法。摄影不仅仅是为感官而生的,没有图像语言的照片根本就不叫摄影,只能是玩器材而已,无论胶片还是数码,也无论后期技术多么高超。 本帖最后由 wolf-2 于 2016-9-3 10:08 编辑

[939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9-2 23:17
zkh96 发表于 2016-9-1 23:51
虽然现在胶片不是摄影的主流了,但也并没有被淘汰啊!使用它的大有人在,而且近几年还有增长的趋势。有的东西不是说谁淘汰谁,而是有它使用的群体和场合。就拿音乐来说,电子琴和电吉他都是有科技含量的乐器,也都是靠外设的效果器模拟出各种丰富多彩的旋律,什么重金属摇滚,布鲁斯风格什么的,可以说在乐队里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现场演唱会还是录音棚里其都是主流的乐器,但它们淘汰了钢琴和木箱琴了吗?音乐家们还不是都在用钢琴或是木吉他进行谱曲来创作音乐。所以说器材的使用只是分场合,各种器材都有各自的特点。胶片只要有人还在使用就不会被淘汰,这跟老爷车和法拉利的对比不是一回事,老爷车已经没有使用价值了,只能作为收藏。而胶卷相机还有大量的人在使用,并用它创作了非常优秀的作品。
哈,胶片不胶片的。中大幅暂且不说。就是那些老莱卡党。能把他们说服了。也算是功德一件哈。那些还坚持M3.M6甚至MP的主。你跟他们说数码。呵呵了。。。
这帖子要是放在大画幅,早被胶片党们砖头埋了。即便在旁轴板块。莱卡本家的焦片和数码之争,也比这里有片有料有营养的多的多。
[938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9-2 22:25
不老不小 发表于 2016-9-2 21:40
我是来学习的,不是来给人上课的,更不是来磨牙斗嘴的。我也不知道什么真身,什么马甲,在我眼里,都是网友。我发言只是据理而论,据实而论。
如果什么作品,没有内容,就不要奢谈艺术。
何况气象片,地理片也并不都是像你说的没有内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同样的风光,在不同的时节,不同的人眼有各不相同的美丽。你没见过或者见过了不认识而已。
那张灰板,放在画册里就是整个画册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意义要联系整系整个画册来认识来欣赏。这有什么可以惊诧的呢?你自己不能理解,不等于别人不能理解。
说到技术,你的冲片技术,我十分钦佩和尊重。
技术没捷径,是底片积累起来的,摄影技术毕竟是个实验类的技术,靠积累和总结。数码也是如此。俺也拍数码。还不少拍。一次帮拍婚纱都要拍满4个G.但是,正式的挂墙的婚纱片都是67或45胶片的,由大图片社正规出光学放大的纸片。
哪个灰板片就是当张独立的摄影片编排在画册中的。解释为算观念艺术范畴。。。。你是联想的过多。
要说艺术。俺还拍过马桶系列的观念片呢。后来自己都觉得是生拉硬扯,自己给自己戴高帽,造垃圾。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不如就接点地气,实实在在记录好人生。俺至今保留的一本画册是“中国人本”
风光气象片,中国的那些著名的地方,年年都拍烂了。大同小异。几百人挤在一起,被挤下河,挤下山坡的也不是没有。何苦啊。
北京颐和园,傍晚总有不下200人对着佛香阁按数码机枪。其中连白平衡都搞不明白的主占了大多数哈。
摄影,一旦成了普罗大众的玩意。基本就算水了。雷同的影像。满大街人人都有的片,想往艺术身上扯,艺术家们还不干呢。不予承认哈。
艺术不艺术。听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家的说法,别自己先往哪里去钻套。人家不算你数,不带你玩。悲催不?转过头来扁这个不懂那个看不明白的的,没用。艺术圈就认你了?这大尾巴狼,俺年轻的时候装过的。。。
宋庄有句话很实际,自己换不来钱的所谓艺术。就是自己耍自己的流氓。都是假的哈

数码,随便打一梭子无成本,不好就删了,无压力。所以不认真的片居多。胶片时代,玩家敢这样随意吗?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9-2 22:55 编辑

[937 楼] 不老不小 [资深泡菜]
16-9-2 21:40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9-2 21:05
这调门给谁上课呢?
来这里的,都不爱听人家讲课的 ,都是来成心磨牙斗嘴的新马甲。呢认真呢就先输了。
大中幅很多都是寻常的气象片,地理片。你非说有多少多少内容重要。俺看就未必。多数平平也就是看个色彩反差神马的刺激不刺激眼球罢了,看完可能就忘了。记不住。越是后期PS过度的越记不住。
楼主说的是中大幅偶。。。。就事说事。别满处引伸起来没完。。。。
告送你吧,第一届大幅画册,就有一张片是个完全的灰板。啥都没有。呢要是能看到这个画册,会很惊诧的。这也算片,算“艺术”哈。
艺术,是咱们这个层次能理解的嘛?把老魔招来就行了。你们都听听他居高临下的开喷艺术。
咱们只会技术,不管是数码技术还是胶片技术。都是接地气的。

我是来学习的,不是来给人上课的,更不是来磨牙斗嘴的。我也不知道什么真身,什么马甲,在我眼里,都是网友。我发言只是据理而论,据实而论。
如果什么作品,没有内容,就不要奢谈艺术。
何况气象片,地理片也并不都是像你说的没有内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同样的风光,在不同的时节,不同的人眼有各不相同的美丽。你没见过或者见过了不认识而已。
那张灰板,放在画册里就是整个画册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意义要联系整系整个画册来认识来欣赏。这有什么可以惊诧的呢?你自己不能理解,不等于别人不能理解。
说到技术,你的冲片技术,我十分钦佩和尊重。
本帖最后由 不老不小 于 2016-9-2 21:43 编辑

[936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6-9-2 21:07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935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6-9-2 21:05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934 楼] 千色万影 [泡菜]
16-9-2 19:37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9-2 13:48
数数摄影大师,拍胶片的有多少。拍数码的有多少。
再来争论吧。
在这个基础上争论好片烂片有意义吗?先抛抛根吧。
森山大道。中国的那个云南的吴加林还没换数码呢。你们跳神马脚啊?
没片没料的嚼舌头有瘾是吧。
是呀对呢!楼主不就是没片没料的嚼舌头有瘾是吧。有本事上几张自己拍摄的让大家评一评,否则就是你所说的没片没料的嚼舌头有瘾是吧?!!
[933 楼] 不老不小 [资深泡菜]
16-9-2 18:37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9-2 12:41
就黑白来讲,现在的风气是复古。那些技术繁杂的古滇印象又在大陆复苏了 。甚至数码拍的影像也做中间底片来用于古典接触印。
说明神马?现实的色彩和抽象的黑白。那个离艺术效果更近一些?
不谈片子内容,只争论胶片数码的实际观看感官。
争论内容不是这个帖子的初衷。
不要被人歪了楼。

各种工具,手法,载体都可以用来进行艺术创作。各种形式,风格,流派的艺术都有自己的受众和爱好者。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各种艺术手法,风格,门类都应该受到尊重。不能因为自己的好恶去贬低自己不喜欢或者不理解的东西。
现实和抽象,彩色和黑白根本就不存在在哪个离艺术更近的问题。提出这个说法,只能说明对艺术的理解还停留在肤浅的形式层次。
离开内容谈看片子的感观。怎么谈,对着一张白纸黑纸或者灰纸谈哪个给人的感觉更艺术? 本帖最后由 不老不小 于 2016-9-2 18:49 编辑

[932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9-2 13:48
数数摄影大师,拍胶片的有多少。拍数码的有多少。
再来争论吧。
在这个基础上争论好片烂片有意义吗?先抛抛根吧。
森山大道。中国的那个云南的吴加林还没换数码呢。你们跳神马脚啊?
没片没料的嚼舌头有瘾是吧。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9-2 13:50 编辑

[931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9-2 12:41
kk-qd 发表于 2016-9-2 09:46
赞一个
就黑白来讲,现在的风气是复古。那些技术繁杂的古滇印象又在大陆复苏了 。甚至数码拍的影像也做中间底片来用于古典接触印。
说明神马?现实的色彩和抽象的黑白。那个离艺术效果更近一些?
不谈片子内容,只争论胶片数码的实际观看感官。
争论内容不是这个帖子的初衷。
不要被人歪了楼。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9-2 12:46 编辑

[930 楼] 闲云cq [泡菜]
16-9-2 12:19
不老不小 发表于 2016-9-1 22:55
并不是所有的传统都是经典
也不是所有的经典都是传统的。
胶片或是芯片只是介质不同,摄影的本质并无区别。
数码相机的出现,打破了摄影的门坎,有了数码相机,是个人就能拍出清晰的曝光正确影调丰富的照片。这让那些苦苦钻研了几年几十年才练出一手冲洗印放等暗室技术的老师傅们好不容易得来的一点优势和自豪感几乎在一瞬间荡然无存。
他们的钻研精神是值得尊敬的,他们的心理落差和对胶片的感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技术进步的潮流是无法改变的。今天数码也许还不够好,但是它的进步是无法否认的。就从无忌论坛上看,数码胶片之争从小幅135扩大到中幅,本贴还引起了好几位大幅老师傅的强烈关注。这本身就是数码技术进步的反映。
反观胶片,近十年,近五年,近三年,胶片方面推出了多少新产品,新品种?
重申:本人绝无任何经视或反对胶片的意思。胶片在摄影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也是极其伟大的。
本人也约无任何经视任何一位胶片玩家用家卖家的意思。对于他们中许多人的精湛技术,本人深表钦佩。
本人的核心观点是:胶片数码都是摄影,除了记录介质以外其他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摄影作品的艺术性与记录介质无关。无论胶片还是数码,都可以创作出高水平的艺术作品。

胶 ...

这样的观点和胸怀及境界赞一个
[929 楼] 空心如竹 [泡菜]
16-9-2 11:16
kk-qd 发表于 2016-9-1 16:43
不是胶片没落,是对美的认知不同。数码爱好者属于初级阶段,或者说对新型设备的新鲜感,清晰度牛逼,色彩很纯很塑料,广告设计一般,色彩上追的是纯。。  

胶片的色彩追求的是多样性,无数层次的完美过度
+10086
[928 楼] HPPCNS [泡菜]
16-9-2 11:05
刚好发现一张图送给本帖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927 楼] kk-qd [泡菜]
16-9-2 09:46
muxu8988 发表于 2016-8-23 08:31
银盐本身具备着   在有合适的灰阶之下,同时有着合适的反差的特点,这种特点只有认真观察和体会原始的高质量的银盐作品才能明白,而不是在显示器上看数码采样的银盐作品能说清的。在这里说着数码如何如何好的几位,有没有真正看过银盐的高质量作品?还是只是在显示器上,在书本印刷稿上看的银盐作品?

我看过高质量的艺术微喷作品,8寸大小的。第一眼看过去,黑白分明的反差及棱角分明的锐度很讨好眼球,在接下来的15分钟里我持续观察各种细节,发现我不喜欢看这幅作品了,我厌倦了,这个在我看银盐照片的时候是没有的,接着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可能是反差有点大,可能是因为锐度脱离了人眼观察物体的实际感受,并且我觉得作品里的亮区没有亮起来,没有银盐照片上的那种亮的起来的光辉灿烂。这些体会都是需要你实际去看的,这些体会不是看着显示器能做出结论的。

曾经中国玩银盐摄影的的确很多,毕竟这几十年下来都是从银盐开始的,然而这些人中有多少人真正能明白银盐里的技术问题呢?我93年开始拍照片,前15年的经历用现在的水平回顾一下,真的是瞎玩,而像我这样的人大把大把。不说别的,就说我们当地的一些摄协主席都不懂银盐里的技术问题,他们只管拍,为啥负片过曝比较好,怎么调整黑白的反 ...


赞一个
[926 楼] 不老不小 [资深泡菜]
16-9-2 06:31
千色万影 发表于 2016-9-2 00:23
谁告诉我:在无忌有几个是称得上中国一流摄影师?而他们又用的是胶片还是数码出的作品??

从面上说,各流摄影师这里主要指艺术摄影师,多数都应该是双修的。这是经历,是体验。艺术家不可能放弃的。
但在现今,说到出作品,除非客户指定记录介质,大多数摄影师们会优先选择数码照片。原因很简单,摄影师,包括一流摄影师都是人不是神,他们并不能保证自己每拍一张都是艺术大作,也要从自己拍到的若干照片中去选择自己满意的,还可能甚至必须进行定的后期制作。这些事用胶片来做,实在太麻烦了,太消耗精力了。数码照片就方便快捷多了,可以避开这些烦琐的冲洗和暗室操作把主要精力用于创作。画质完全满足要求,为什么不采用呢?
其实这正是许多专业摄影师,专业高端商业用户的共同想法。也因为如此,才有了今天数码的市场(包括专业高端市场)份额逐步扩大,胶片退守一隅的局面。
[925 楼] 千色万影 [泡菜]
16-9-2 00:23
不老不小 发表于 2016-9-1 22:55
并不是所有的传统都是经典
也不是所有的经典都是传统的。
胶片或是芯片只是介质不同,摄影的本质并无区别。
数码相机的出现,打破了摄影的门坎,有了数码相机,是个人就能拍出清晰的曝光正确影调丰富的照片。这让那些苦苦钻研了几年几十年才练出一手冲洗印放等暗室技术的老师傅们好不容易得来的一点优势和自豪感几乎在一瞬间荡然无存。
他们的钻研精神是值得尊敬的,他们的心理落差和对胶片的感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技术进步的潮流是无法改变的。今天数码也许还不够好,但是它的进步是无法否认的。就从无忌论坛上看,数码胶片之争从小幅135扩大到中幅,本贴还引起了好几位大幅老师傅的强烈关注。这本身就是数码技术进步的反映。
反观胶片,近十年,近五年,近三年,胶片方面推出了多少新产品,新品种?
重申:本人绝无任何经视或反对胶片的意思。胶片在摄影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也是极其伟大的。
本人也约无任何经视任何一位胶片玩家用家卖家的意思。对于他们中许多人的精湛技术,本人深表钦佩。
本人的核心观点是:胶片数码都是摄影,除了记录介质以外其他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摄影作品的艺术性与记录介质无关。无论胶片还是数码,都可以创作出高水平的艺术作品。
胶 ...
谁告诉我:在无忌有几个是称得上中国一流摄影师?而他们又用的是胶片还是数码出的作品??
[924 楼] 千色万影 [泡菜]
16-9-1 23:53
敏感图 发表于 2016-9-1 18:34
某些玩胶片的人的特点:
1 他会的消失了,这门艺术就消失了,这叫狭隘。
2 对自己驾驭不了的领域大肆贬低,信口雌黄,这叫愚昧无知。
3 有人喜欢臭豆腐,有人认为臭豆腐臭不可闻!你喜欢胶片的味道不代表所有人都喜欢,你凭什么说胶片味道才是自然的?我还说胶片那种浓重的色彩虚假的让人恶心呢!而且即使用胶片味道作为标准,数码也可以轻松模仿,而数码的细腻你胶片一辈子模仿不出来——银盐天生就有颗粒!
还是那句话,淘汰胶片的不是数码,而是科技发展的趋势,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被时代淘汰,只能证明你落后于时代!
你可以玩古董,玩老爷车,但是别说扇子比空调舒服,别说老爷车比法拉利享受,这是精神病……


敏感图 发表于 2016-9-1 18:34
某些玩胶片的人的特点:
1 他会的消失了,这门艺术就消失了,这叫狭隘。
2 对自己驾驭不了的领域大肆贬低,信口雌黄,这叫愚昧无知。
3 有人喜欢臭豆腐,有人认为臭豆腐臭不可闻!你喜欢胶片的味道不代表所有人都喜欢,你凭什么说胶片味道才是自然的?我还说胶片那种浓重的色彩虚假的让人恶心呢!而且即使用胶片味道作为标准,数码也可以轻松模仿,而数码的细腻你胶片一辈子模仿不出来——银盐天生就有颗粒!
还是那句话,淘汰胶片的不是数码,而是科技发展的趋势,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被时代淘汰,只能证明你落后于时代!
你可以玩古董,玩老爷车,但是别说扇子比空调舒服,别说老爷车比法拉利享受,这是精神病……
正解支持!经深入调查,楼主前几年是做数码相机生意的,由于不善于经营,己经在上半年倒闭,并欠下一屁股债,所以对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影有不共戴天之仇!
[923 楼] zkh96 [泡菜]
16-9-1 23:51
敏感图 发表于 2016-9-1 18:34
某些玩胶片的人的特点:
1 他会的消失了,这门艺术就消失了,这叫狭隘。
2 对自己驾驭不了的领域大肆贬低,信口雌黄,这叫愚昧无知。
3 有人喜欢臭豆腐,有人认为臭豆腐臭不可闻!你喜欢胶片的味道不代表所有人都喜欢,你凭什么说胶片味道才是自然的?我还说胶片那种浓重的色彩虚假的让人恶心呢!而且即使用胶片味道作为标准,数码也可以轻松模仿,而数码的细腻你胶片一辈子模仿不出来——银盐天生就有颗粒!
还是那句话,淘汰胶片的不是数码,而是科技发展的趋势,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被时代淘汰,只能证明你落后于时代!
你可以玩古董,玩老爷车,但是别说扇子比空调舒服,别说老爷车比法拉利享受,这是精神病……
虽然现在胶片不是摄影的主流了,但也并没有被淘汰啊!使用它的大有人在,而且近几年还有增长的趋势。有的东西不是说谁淘汰谁,而是有它使用的群体和场合。就拿音乐来说,电子琴和电吉他都是有科技含量的乐器,也都是靠外设的效果器模拟出各种丰富多彩的旋律,什么重金属摇滚,布鲁斯风格什么的,可以说在乐队里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现场演唱会还是录音棚里其都是主流的乐器,但它们淘汰了钢琴和木箱琴了吗?音乐家们还不是都在用钢琴或是木吉他进行谱曲来创作音乐。所以说器材的使用只是分场合,各种器材都有各自的特点。胶片只要有人还在使用就不会被淘汰,这跟老爷车和法拉利的对比不是一回事,老爷车已经没有使用价值了,只能作为收藏。而胶卷相机还有大量的人在使用,并用它创作了非常优秀的作品。
[922 楼] 不老不小 [资深泡菜]
16-9-1 22:55
kk-qd 发表于 2016-9-1 16:58
传统的经典总是永恒的

并不是所有的传统都是经典
也不是所有的经典都是传统的。
胶片或是芯片只是介质不同,摄影的本质并无区别。
数码相机的出现,打破了摄影的门坎,有了数码相机,是个人就能拍出清晰的曝光正确影调丰富的照片。这让那些苦苦钻研了几年几十年才练出一手冲洗印放等暗室技术的老师傅们好不容易得来的一点优势和自豪感几乎在一瞬间荡然无存。
他们的钻研精神是值得尊敬的,他们的心理落差和对胶片的感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技术进步的潮流是无法改变的。今天数码也许还不够好,但是它的进步是无法否认的。就从无忌论坛上看,数码胶片之争从小幅135扩大到中幅,本贴还引起了好几位大幅老师傅的强烈关注。这本身就是数码技术进步的反映。
反观胶片,近十年,近五年,近三年,胶片方面推出了多少新产品,新品种?
重申:本人绝无任何经视或反对胶片的意思。胶片在摄影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也是极其伟大的。
本人也约无任何经视任何一位胶片玩家用家卖家的意思。对于他们中许多人的精湛技术,本人深表钦佩。
本人的核心观点是:胶片数码都是摄影,除了记录介质以外其他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摄影作品的艺术性与记录介质无关。无论胶片还是数码,都可以创作出高水平的艺术作品。
胶片爱好者数码爱好者都是摄影爱好者,既为同好,理应互相尊重。

[921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9-1 20:30
kk-qd 发表于 2016-9-1 17:00
就是数码水大了,老玩家们都不想玩了
该玩神马玩神马。没必要整个你死我活的。
[920 楼] 不谈构图 [泡菜]
16-9-1 18:47
敏感图 发表于 2016-9-1 18:34
某些玩胶片的人的特点:
1 他会的消失了,这门艺术就消失了,这叫狭隘。
2 对自己驾驭不了的领域大肆贬低,信口雌黄,这叫愚昧无知。
3 有人喜欢臭豆腐,有人认为臭豆腐臭不可闻!你喜欢胶片的味道不代表所有人都喜欢,你凭什么说胶片味道才是自然的?我还说胶片那种浓重的色彩虚假的让人恶心呢!而且即使用胶片味道作为标准,数码也可以轻松模仿,而数码的细腻你胶片一辈子模仿不出来——银盐天生就有颗粒!
还是那句话,淘汰胶片的不是数码,而是科技发展的趋势,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被时代淘汰,只能证明你落后于时代!
你可以玩古董,玩老爷车,但是别说扇子比空调舒服,别说老爷车比法拉利享受,这是精神病……


不要再帮无聊的楼主刷存在感了。
[919 楼] 敏感图 [禁言中]
16-9-1 18:34
kk-qd 发表于 2016-9-1 09:25
兄弟你误入歧途,当胶片消失,摄影也随之消失。  你现在玩的叫数字,后期无所不能,最不能的就是没有自然的味道

某些玩胶片的人的特点:
1 他会的消失了,这门艺术就消失了,这叫狭隘。
2 对自己驾驭不了的领域大肆贬低,信口雌黄,这叫愚昧无知。
3 有人喜欢臭豆腐,有人认为臭豆腐臭不可闻!你喜欢胶片的味道不代表所有人都喜欢,你凭什么说胶片味道才是自然的?我还说胶片那种浓重的色彩虚假的让人恶心呢!而且即使用胶片味道作为标准,数码也可以轻松模仿,而数码的细腻你胶片一辈子模仿不出来——银盐天生就有颗粒!
还是那句话,淘汰胶片的不是数码,而是科技发展的趋势,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被时代淘汰,只能证明你落后于时代!
你可以玩古董,玩老爷车,但是别说扇子比空调舒服,别说老爷车比法拉利享受,这是精神病……
[918 楼] kk-qd [泡菜]
16-9-1 17:00
老撂 发表于 2016-8-24 18:25
现在的无忌真是烂透了,感觉不到一点魅力,喷子之多,真是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以前天天必上,差不多成了一种精神寄托。现在,偶尔上一次,上完就后悔。
以前的资深个个都是受人尊敬的真身菩萨,现在资深,全混混,哪还有半点含金量?

无忌把自己玩死的日子估计也没多远了。


就是数码水大了,老玩家们都不想玩了
[917 楼] kk-qd [泡菜]
16-9-1 16:58
不老不小 发表于 2016-8-24 10:25
呵呵,我说得一点都没错啊。这不正是熟练冲片工干的活吗?
冲胶片了不起吗?
跳出井来看看外面的天吧。别在这里青蛙一样的妄自尊大。
眼界窄,见识少,坐井观天,还不是最糟糕的。
怕只怕,自已捂着自己的眼睛装作看不见。


传统的经典总是永恒的
[916 楼] kk-qd [泡菜]
16-9-1 16:55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8-24 08:47
有点道理。很多片子没神马社会意义,纯一个自然照而已。


完美
[915 楼] kk-qd [泡菜]
16-9-1 16:52
不谈构图 发表于 2016-8-23 17:33
实话实说,我只觉得看着你这个老ID,十多年没发多少帖子,却像打鸡血一样这么捧一个烂马甲的臭脚,觉得很可笑。


我敢于提出这个主题,代表老玩家的心声,宁可顶一头蘑菇
[914 楼] kk-qd [泡菜]
16-9-1 16:50
神行太克 发表于 2016-8-23 17:30
你在乎这个嘛?你的需要大家给你贡献吗?你做到什么啦?楼主能得到奖金?你很羡慕?


你不喜欢这个主题,请正面做出评论。 很讨厌挑拨离间,无生是非的人。

[913 楼] kk-qd [泡菜]
16-9-1 16:46
xinxiliu 发表于 2016-8-23 12:04
我认为中画幅板块要想恢复到过去的辉煌,要与时俱进,必须让数码水进场。


曾经热闹繁荣,真实的经典。  现在是数码水手互相吹捧,玩的是机器,比的是谁的钱多。 没一个讨论数码后期技术的。
[912 楼] kk-qd [泡菜]
16-9-1 16:43
wolf-2 发表于 2016-8-23 10:48
----------------------------------
最后这个问题的答案能不能证明胶片是摄影而数码是垃圾?大家争论的焦点正在于此。玩胶片、玩银盐本无可厚非,也没有谁刻意贬低胶片的优势。反倒是胶片“大神”们动辄用鼻孔看人,处处以行家自居。玩银盐,或许确实是行家。但对于摄影来说很可能还是门外汉。时刻拉上“摄影”的大旗,却又不能自圆其说,且否认摄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存在。这种混乱的逻辑我不得不说对摄影的理解太肤浅了。玩银盐确实不容易、要技术,这才是大神们潜意识里自认为高人一等的痼疾。殊不知这些复杂的操作不仅不能代表摄影的全部,以此为由全盘否定数码的摄影地位更是见识浅薄。摄影从来只看结果不看过程。难度高并不等于作品的价值高。胶片没落已既成事实,这不是谁想贬低它造成的,是时代的选择。我承认胶片有它独特的味道,但如果它的“画质、味道”等因素真能左右摄影作品的水准,何至于此?从摄影的角度说,胶片数码本是一家,可有人非要独树一帜以彰显优越感,这根本不是摄影人应有的素质和心态。追求画面质量的极致也无可厚非,但本末倒置就注定只能面临“没落贵族”的尴尬,摄影更无从谈起。


不是胶片没落,是对美的认知不同。数码爱好者属于初级阶段,或者说对新型设备的新鲜感,清晰度牛逼,色彩很纯很塑料,广告设计一般,色彩上追的是纯。。  

胶片的色彩追求的是多样性,无数层次的完美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