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转印:一个独特的古典印相工艺
17434 334
[36 楼] 农庄里的渔民 [老坛泡菜]
17-1-23 12:40
照文三 发表于 2017-1-23 12:25
太棒了!估计他们这带人玩数码比我们强的多。结合着胶片时代的功底,十分难得。
您和论坛里的一些老师们的优秀文章、经验介绍也是他们成长的营养。
[35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23 12:25
农庄里的渔民 发表于 2017-01-23 03:24
也许是我影响了他一些吧,在他上小学时我给他买了一部尼康FM10,长大后进了传媒大学学习了相关专业,他自己也曾开过一个暗房。
总之我觉得有这...


太棒了!估计他们这带人玩数码比我们强的多。结合着胶片时代的功底,十分难得。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34 楼] 农庄里的渔民 [老坛泡菜]
17-1-23 11:24
照文三 发表于 2017-1-23 11:13
您两代人都对摄影这么在行,真是幸福啊!您孩子做的都是古典印相,都很有乐趣。其中铂金属于古典印相里边比较受欢迎的,主要是对影调的体现和保存持久性两方面的优势。
也许是我影响了他一些吧,在他上小学时我给他买了一部尼康FM10,长大后进了传媒大学学习了相关专业,他自己也曾开过一个暗房。
总之我觉得有这么一个爱好很快乐,而且有共同的话题。
[33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23 11:17
农庄里的渔民 发表于 2017-01-23 02:42
(2)铂金

这个印的好!
我在古典印相里边只对碳转印有些了解。铂金的话,北京有朋友在做这方面套药的生意。但铂金或者钯金肯定价格高。
碳转印用的材料十分廉价。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32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23 11:13
农庄里的渔民 发表于 2017-01-23 02:38
照兄好!
昨晚我让孩子看了您此贴,他说他对您非常敬佩、您是这方面的专家,他此前就在一些网上看过您发表的许多文章非常受益。
发几张他弄得照...

您两代人都对摄影这么在行,真是幸福啊!您孩子做的都是古典印相,都很有乐趣。其中铂金属于古典印相里边比较受欢迎的,主要是对影调的体现和保存持久性两方面的优势。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31 楼] 农庄里的渔民 [老坛泡菜]
17-1-23 10:45
(4)
[30 楼] 农庄里的渔民 [老坛泡菜]
17-1-23 10:44
(3)
[29 楼] 农庄里的渔民 [老坛泡菜]
17-1-23 10:42
(2)铂金
[28 楼] 农庄里的渔民 [老坛泡菜]
17-1-23 10:38
照兄好!
昨晚我让孩子看了您此贴,他说他对您非常敬佩、您是这方面的专家,他此前就在一些网上看过您发表的许多文章非常受益。
发几张他弄得照片请您给予指点。
(1)蓝晒
[27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23 07:28
黑白打印,不管是最终照片还是中间底,都可以把打印机的墨水换成全部是黑色墨,当然浓度需要要自己配比。目前能用QTR支持的打印机都可以通过专门的曲线制作软件把墨水换成黑灰的组合,黑白效果大大提高。不过需要有测反射的密度仪测量数据,以便制作自己墨水的曲线文件。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26 楼] 农庄里的渔民 [老坛泡菜]
17-1-22 15:38
照文三 发表于 2017-1-22 15:35
回头问问他是什么工艺。您的好片子多,可以好好印印。现在数码后期手段先进多了,以前的胶片也可以获得新生了。
[25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22 15:35
农庄里的渔民 发表于 2017-01-22 07:25
不过这些是很有趣儿的!俺家孩子有时弄些这个(不知是否一样),他把照片印在了木板或玻璃上。...

回头问问他是什么工艺。您的好片子多,可以好好印印。现在数码后期手段先进多了,以前的胶片也可以获得新生了。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24 楼] 农庄里的渔民 [老坛泡菜]
17-1-22 15:25
照文三 发表于 2017-1-22 15:21
谢谢您!先把片子拍好是正路。折腾这些后期印相就是玩心太重的结果。往往是没有什么值得印的照片,技术上是空谈。
不过这些是很有趣儿的!俺家孩子有时弄些这个(不知是否一样),他把照片印在了木板或玻璃上。
[23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22 15:21
农庄里的渔民 发表于 2017-01-22 07:03
老兄又开新帖了
我只能看着不敢插话。过去虽然拍了些胶片但只是停留在拍照的阶段。...

谢谢您!先把片子拍好是正路。折腾这些后期印相就是玩心太重的结果。往往是没有什么值得印的照片,技术上是空谈。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22 楼] 农庄里的渔民 [老坛泡菜]
17-1-22 15:03
老兄又开新帖了
我只能看着不敢插话。过去虽然拍了些胶片但只是停留在拍照的阶段。
[21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22 14:42
卖女孩的老火柴 发表于 2017-01-22 06:07
不是,我看是一张黑色的纸和一张白色的纸扣起来放在热水里泡,黑色的我知道是什么,白色的我不明白是啥,还能做出乳黄色复古的白色底 ,很是好看呢...

这是最后一步了。是在显影和转印了。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20 楼] 卖女孩的老火柴 [泡菜]
17-1-22 14:07
照文三 发表于 2017-1-22 13:56
您是指最后介质的表面处理吗?这方面手法很多,在涂层材料中加入建筑材料中的增白物质就行。但是很多玩家喜欢美术纸的原始纹路,涂层太厚就和高光纸差不多了。
不是,我看是一张黑色的纸和一张白色的纸扣起来放在热水里泡,黑色的我知道是什么,白色的我不明白是啥,还能做出乳黄色复古的白色底 ,很是好看呢
[19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22 13:56
卖女孩的老火柴 发表于 2017-01-22 03:26
翻墙资料不少,您已经开始做转印的那个白色底了?不少资料说的云山雾罩的...

您是指最后介质的表面处理吗?这方面手法很多,在涂层材料中加入建筑材料中的增白物质就行。但是很多玩家喜欢美术纸的原始纹路,涂层太厚就和高光纸差不多了。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18 楼] 卖女孩的老火柴 [泡菜]
17-1-22 11:26
照文三 发表于 2017-1-22 11:12
对头。立体感主要是浮雕效果造成的。多数碳转印还是黑白的,彩色的我还没有涉猎到。先把黑白做好,其实可以几种墨组合,做出暖调来。一些墨的组合可以极大增加中间灰调。总之,手法有很多,空间很大。玩家有太多可以拓展的余地。
好玩的地方,就在于此。
翻墙资料不少,您已经开始做转印的那个白色底了?不少资料说的云山雾罩的
[17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22 11:12
卖女孩的老火柴 发表于 2017-1-22 11:03
关注老师的进程,这个是有点立体感的那个印刷方式吧,在英国读书的时候见过几张黑白的作品


对头。立体感主要是浮雕效果造成的。多数碳转印还是黑白的,彩色的我还没有涉猎到。先把黑白做好,其实可以几种墨组合,做出暖调来。一些墨的组合可以极大增加中间灰调。总之,手法有很多,空间很大。玩家有太多可以拓展的余地。
好玩的地方,就在于此。
[16 楼] 卖女孩的老火柴 [泡菜]
17-1-22 11:03
照文三 发表于 2017-1-22 10:52
碳转印可以印到很多载体,除了常见的相纸,美术纸,还有玻璃,金属表面,陶瓷表面,等等。
想想看,如果印到比较薄而透明的玻璃上,是不是有点反转的意思呢?只是猜测。
如果印到厚点不透明的玻璃上,是不是有点湿板的意思?也是猜测。要做的探索太多了,无穷无尽。相对来说,银盐放大极大程度上被你能够得到的相纸限制,主要是表面的特性决定了照片的特性。而碳转印可以在载体表面做很多工作,比如涂层里边加蛋白,提高白度。也有人在涂层里边加入增白剂,只要不影响保存性就可以。
我以前在油画布上印过几张,如果是黑白的有点怪怪的。以后可以考虑印彩色的。基础是四色法。
关注老师的进程,这个是有点立体感的那个印刷方式吧,在英国读书的时候见过几张黑白的作品
[15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22 10:52
碳转印可以印到很多载体,除了常见的相纸,美术纸,还有玻璃,金属表面,陶瓷表面,等等。
想想看,如果印到比较薄而透明的玻璃上,是不是有点反转的意思呢?只是猜测。
如果印到厚点不透明的玻璃上,是不是有点湿板的意思?也是猜测。要做的探索太多了,无穷无尽。相对来说,银盐放大极大程度上被你能够得到的相纸限制,主要是表面的特性决定了照片的特性。而碳转印可以在载体表面做很多工作,比如涂层里边加蛋白,提高白度。也有人在涂层里边加入增白剂,只要不影响保存性就可以。
我以前在油画布上印过几张,如果是黑白的有点怪怪的。以后可以考虑印彩色的。基础是四色法。
[14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22 10:39
VIRS 发表于 2017-1-21 20:15
搬马扎来学习


大家的福音:中文书应该很快能出版了。就看他们的办事效率了。
[13 楼] VIRS [泡菜]
17-1-21 20:15
搬马扎来学习
[12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21 18:52
没镀膜 发表于 2017-01-21 10:19
效果真的不错,难度确实不小。需要工匠精神。

初学确实很蛋疼。我只是在其中一条路上走了很久。也该串串门了。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11 楼] 没镀膜 [陈年泡菜]
17-1-21 18:19
效果真的不错,难度确实不小。需要工匠精神。
[10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21 16:52
爱德华韦斯顿的彩色碳转印照片。珍贵的一张。
[9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21 16:38
上一张金山迪制作的碳转印小样。
[8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21 12:20
原来选用不同的墨,会有那么不同的调子。世界上可选的墨太多了,也可以把几种墨组合使用。
最容易的办法就是搜一下水彩墨里边不同厂家的黑色墨,然后不断配合不同的纸做试验。
[7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21 11:43
霞光一道 发表于 2017-1-21 11:39
继续,在静候中……


感兴趣的话,建议读一下公开的几篇文章,包括一个比较完整的手册。
都是英文的。中文的我再问问浙江摄影出版社,他们2015年出版过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