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2-2 12:53
漫反射的规律 发表于 2017-12-2 00:35  非常棒! 图像偏暖应该是重铬酸钾渗透到纸张纤维里了,可以用3%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清除 是的。有一个步骤就是去黄。把干燥好的印相放入3%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几分钟,然后取出晾干。 我发现我的印相即使这样处理,仍然发暖。是墨水的自然调子。
|
[305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2-2 12:50
漫反射的规律 发表于 2017-12-1 23:34  请问制作药膜胚子的纸张,可以用不做任何过胶处理的康颂细纹水彩纸吗? 这个我没有试过。我一直是用废的胶片。最经济的做法就是把X光片定影后直接用。这个可以重复使用。 我手里有很多拍废的片子,都用在这里了。 康颂细纹纸可以上浆用来印相了。
|
[304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2-2 12:48
ROlleiflexFans 发表于 2017-12-1 17:28  我用X光底片作过碳纸感觉很难掌握,问题出现在涂刷重铬酸钾液晾干后由于胶片与涂层收缩率不一致表面形成凹凸的皱纹。还没买到异丙醇,可能是我没有加入异丙醇吗? 刚收到宝虹全棉300g水彩纸,准备试试用作承印纸看看效果如何,到时再报告。 刚入门,还摸不到北,在继续摸索中碰到问题再请教,谢谢! 异丙醇就是所谓的玻璃清洗液,在五金店应该有,但注意问清楚是不是纯的。异丙醇的作用是去泡沫,应该和皱纹没有太大关系。有皱纹是不是放明胶太多了。 我用过很多宝虹300G纸,买细纹的。对于细节不重要的可以用,这纸纹路太粗。我后来都是买的进口细纹纸,贵了不少。纹路最细的就是放大纸直接定影后,直接用,不用上浆。相纸印出来的片子可以媲美暗房放大的。但是我喜欢美术纸的感觉,银盐放大的效果和美术纸的放在一起,除了细节多,真的很腻,在美感上不如美术纸。个人只见啊。 美术纸必须上浆,这个又增加了难度。
|
[303 楼] ROlleiflexFans
[资深泡菜]
17-12-2 11:06
|
[302 楼] 漫反射的规律
[泡菜]
17-12-2 00:35
ROlleiflexFans 发表于 2017-11-28 19:46广州下半年天气最近几天才下降到20℃以下。赶紧抓时间进行碳转印实操作业。现向老照交第一张作业,是俺的碳转印处女作啊。 首先谢谢老照的指导!刚走了第一步,还有很多问题要向您讨教。 底片:5X7吋玻璃干板 不知为何图像变得暖调?不过俺喜欢。 非常棒! 图像偏暖应该是重铬酸钾渗透到纸张纤维里了,可以用3%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清除
|
[301 楼] 漫反射的规律
[泡菜]
17-12-1 23:34
请问制作药膜胚子的纸张,可以用不做任何过胶处理的康颂细纹水彩纸吗? 本帖最后由 漫反射的规律 于 2017-12-1 23:37 编辑
|
[300 楼] 如春登台
[泡菜]
17-12-1 17:54
|
[299 楼] ROlleiflexFans
[资深泡菜]
17-12-1 17:28
照文三 发表于 2017-12-1 15:51  很好!
碳纸我一般用作废的底片,可以重复使用的。 如果边缘的自然形状没那么重要,可以在曝光的时候用黑色胶带把四周密封,这样就很容易做出四边垂直的印相了。不过我喜欢四边留有碳纸痕迹的自然状态。 我用X光底片作过碳纸感觉很难掌握,问题出现在涂刷重铬酸钾液晾干后由于胶片与涂层收缩率不一致表面形成凹凸的皱纹。还没买到异丙醇,可能是我没有加入异丙醇吗? 刚收到宝虹全棉300g水彩纸,准备试试用作承印纸看看效果如何,到时再报告。 刚入门,还摸不到北,在继续摸索中碰到问题再请教,谢谢! 本帖最后由 ROlleiflexFans 于 2017-12-1 17:33 编辑
|
[298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2-1 15:51
ROlleiflexFans 发表于 2017-12-1 11:32  再交作业
底片:5X7吋玻璃干板 碳纸与承印纸均是过期多年的上海牌FB纸基纸相纸
可能是纸基纸的原因,图像边缘的粘结度很差。 很好!  碳纸我一般用作废的底片,可以重复使用的。 如果边缘的自然形状没那么重要,可以在曝光的时候用黑色胶带把四周密封,这样就很容易做出四边垂直的印相了。不过我喜欢四边留有碳纸痕迹的自然状态。
|
[297 楼] ROlleiflexFans
[资深泡菜]
17-12-1 11:32
再交作业 底片:5X7吋玻璃干板 碳纸与承印纸均是过期多年的上海牌FB纸基纸相纸 可能是纸基纸的原因,图像边缘的粘结度很差。 本帖最后由 ROlleiflexFans 于 2017-12-1 11:36 编辑
|
[296 楼] 瘋语6v6
[泡菜]
17-11-29 19:33
ROlleiflexFans 发表于 2017-11-28 19:46广州下半年天气最近几天才下降到20℃以下。赶紧抓时间进行碳转印实操作业。现向老照交第一张作业,是俺的碳转印处女作啊。 首先谢谢老照的指导!刚走了第一步,还有很多问题要向您讨教。 底片:5X7吋玻璃干板 不知为何图像变得暖调?不过俺喜欢。
|
[295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1-29 17:57
ROlleiflexFans 发表于 2017-11-28 19:46广州下半年天气最近几天才下降到20℃以下。赶紧抓时间进行碳转印实操作业。现向老照交第一张作业,是俺的碳转印处女作啊。 首先谢谢老照的指导!刚走了第一步,还有很多问题要向您讨教。 底片:5X7吋玻璃干板 不知为何图像变得暖调?不过俺喜欢。 热烈祝贺! 作为处女作,比俺当年的处女作强太多了。 印相暖调,主要是看加的什么墨。一般书法用墨,其实就是偏暖的。 其他大部分墨,比如水彩的灯黑,碳黑,都偏暖。 建议先固定一种墨,等掌握规律之后,可以试别的墨了。因为换墨,会带来数据的很大变化。
|
[294 楼] ROlleiflexFans
[资深泡菜]
17-11-28 19:46
广州下半年天气最近几天才下降到20℃以下。赶紧抓时间进行碳转印实操作业。现向老照交第一张作业,是俺的碳转印处女作啊。 首先谢谢老照的指导!刚走了第一步,还有很多问题要向您讨教。 底片:5X7吋玻璃干板 不知为何图像变得暖调?不过俺喜欢。 本帖最后由 ROlleiflexFans 于 2017-11-28 20:03 编辑
|
[293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1-2 23:14
瘋语6v6 发表于 2017-11-2 18:37  好玩!!!能否介绍一下流程? 怎么没有下文了? 大概是由于流程太过繁琐,玩的人不多。 这东西,没有几年摸不着门。
|
[292 楼] 瘋语6v6
[泡菜]
17-11-2 18:37
|
[291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8-18 13:01
ROlleiflexFans 发表于 2017-8-17 22:43  种种出片工艺各有特色,银盐感光乳剂可制作摄影底片,也能用来制作放大纸或印相纸出片,三种功能这是它的一个优势。不管用啥方法最后出片,选择自己喜欢就好。 最近天气太热,不适宜玩碳转印,先小结下,等天气稍凉再学习。谢! 是啊。我也积压了好多片子没印呢,懒得做碳纸。先多拍些片子,天凉快下来就开始印。
|
[290 楼] ROlleiflexFans
[资深泡菜]
17-8-17 22:43
照文三 发表于 2017-8-17 11:58  古典工艺有很多,做好一两种就会占用很多时间。我实在没有精力都尝试。我感觉蛋白法和树胶法应该是最优美的。 我选碳转印,是因为它可以达到银盐放大的精度,甚至在影调上超越银盐。不过后来我就不跟银盐较劲了,知道达到什么位置就够了,碳转印有自己独特的特色,我在力求发挥它独自的特色。比如加入不同颜色的水彩墨,印出不同的调子。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纯黑灰的调子。 种种出片工艺各有特色,银盐感光乳剂可制作摄影底片,也能用来制作放大纸或印相纸出片,三种功能这是它的一个优势。不管用啥方法最后出片,选择自己喜欢就好。 最近天气太热,不适宜玩碳转印,先小结下,等天气稍凉再学习。谢!
|
[289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8-17 11:58
ROlleiflexFans 发表于 2017-8-17 00:03  是老朋友了,在十多年前就学习过您关于喷墨打印相片的帖子而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您这碳转印的贴子又吸引了我,深入了解后就有一种想玩玩的冲动,哈。 隔壁毛驴兄的古典印相工艺贴子,对蓝晒、范戴克、铁银法、蛋白,树胶的印相毛驴兄玩得出神入化,晒出了很多精美的图片,确实令人赞赏。然而,这几项古典印相工艺出片的质感却打动不了我,还是对碳转印有兴趣。之所以试图学习碳转印还有一个原因,去年俺全手工DIY了一台14X17吋超大幅机,也拍了一些1417玻璃干板,以超大幅玻璃干板底片制作碳转印是一个很不错的出片路子。
14X17吋超大幅机 古典工艺有很多,做好一两种就会占用很多时间。我实在没有精力都尝试。我感觉蛋白法和树胶法应该是最优美的。 我选碳转印,是因为它可以达到银盐放大的精度,甚至在影调上超越银盐。不过后来我就不跟银盐较劲了,知道达到什么位置就够了,碳转印有自己独特的特色,我在力求发挥它独自的特色。比如加入不同颜色的水彩墨,印出不同的调子。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纯黑灰的调子。
|
[288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8-17 11:52
ROlleiflexFans 发表于 2017-8-17 10:31  多谢您宝贵的经验分享。有些是按要求做了,有些则没有,比如重铬酸钾的用量和涂布就是瞎弄,胶碳液与重铬酸钾液也没有加异丙醇,而没有将两层纸没压在玻璃下面一段时间致使承印纸粘不上图像全部胶碳层在热水中溶化掉,这可能导致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就明白了,最主要原因是曝光后的碳纸没有和最终印相纸有转接的过程。虽然最新的做法有人直接就贴一起放热水里,但我一直没有成功过。还是要把两张纸面对面贴一起,放平整的重物下压20分钟。 放异丙醇没有别的作用,只是让晾干时间大大缩短。 本帖最后由 照文三 于 2017-8-17 11:53 编辑
|
[287 楼] ROlleiflexFans
[资深泡菜]
17-8-17 10:31
照文三 发表于 2017-8-16 23:14  我的数据是按照我做的碳纸来的,供您参考:我是根据碳纸的面积,比如印810就用10x12的面积,一共用溶液15毫升,其中一半是2-4%的重铬酸钾溶液,另一半是异丙醇,然后用刷子在碳纸表面刷。大概3分钟刷完。晾干时间是2个小时左右。可以用风扇加快晾干速度。要刷的溶液温度在20度就可以,每次保证大约同样的温度,否则会有其它变化。晾干室温就可以。 对了,你曝光后的碳纸有没有在18度以下的水里与印相纸贴在一起呢?这两层纸需要压在玻璃下面20分钟,然后再放进40度水里。 多谢您宝贵的经验分享。有些是按要求做了,有些则没有,比如重铬酸钾的用量和涂布就是瞎弄,胶碳液与重铬酸钾液也没有加异丙醇,而没有将两层纸没压在玻璃下面一段时间致使承印纸粘不上图像全部胶碳层在热水中溶化掉,这可能导致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
[286 楼] ROlleiflexFans
[资深泡菜]
17-8-17 00:03
照文三 发表于 2017-8-16 19:43  老朋友啊。很高兴你能玩碳转印,最后会有很高的满足感。我感觉从图像的清晰度和保存性,都比干板湿板更有优势。 是老朋友了  ,在十多年前就学习过您关于喷墨打印相片的帖子而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您这碳转印的贴子又吸引了我,深入了解后就有一种想玩玩的冲动,哈。 隔壁毛驴兄的古典印相工艺贴子,对蓝晒、范戴克、铁银法、蛋白,树胶的印相毛驴兄玩得出神入化,晒出了很多精美的图片,确实令人赞赏。然而,这几项古典印相工艺出片的质感却打动不了我,还是对碳转印有兴趣。之所以试图学习碳转印还有一个原因,去年俺全手工DIY了一台14X17吋超大幅机,也拍了一些1417玻璃干板,以超大幅玻璃干板底片制作碳转印是一个很不错的出片路子。 14X17吋超大幅机 本帖最后由 ROlleiflexFans 于 2017-8-17 00:16 编辑
|
[285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8-16 23:14
ROlleiflexFans 发表于 2017-8-16 22:51  最终的承印纸没留下任何影像,底片是用57玻璃干板,密度正常有高光也有暗部。 分析失败各种因素,重铬酸钾用量与操作时的温度(包括室温及液温)我估计可能是造成没留下影像的主要原因。虽然重铬酸钾液温不到20℃,但空调下室温竟有23.7℃,重铬酸钾溶液刷在碳纸上时胶碳层很快就膨胀溶化,如果再刷就变成黑色面糊而一塌糊涂! 我想知道您对碳纸一般地刷多少遍重铬酸钾?操作及凉干时的室温及重铬酸钾的液温要求是多少℃以下? 我的数据是按照我做的碳纸来的,供您参考:我是根据碳纸的面积,比如印810就用10x12的面积,一共用溶液15毫升,其中一半是2-4%的重铬酸钾溶液,另一半是异丙醇,然后用刷子在碳纸表面刷。大概3分钟刷完。晾干时间是2个小时左右。可以用风扇加快晾干速度。要刷的溶液温度在20度就可以,每次保证大约同样的温度,否则会有其它变化。晾干室温就可以。 对了,你曝光后的碳纸有没有在18度以下的水里与印相纸贴在一起呢?这两层纸需要压在玻璃下面20分钟,然后再放进40度水里。
|
[284 楼] ROlleiflexFans
[资深泡菜]
17-8-16 22:51
照文三 发表于 2017-8-16 19:52  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胶片密度多大?最主要的两个指标是最大密度和最低密度。最低密度决定了曝光时间,而最大密度是重铬酸钾用量的参考数据。转印的时候保持平稳,不要搅动。让它泡着就行。 最终的承印纸没留下任何影像,底片是用57玻璃干板,密度正常有高光也有暗部。 分析失败各种因素,重铬酸钾用量与操作时的温度(包括室温及液温)我估计可能是造成没留下影像的主要原因。虽然重铬酸钾液温不到20℃,但空调下室温竟有23.7℃,重铬酸钾溶液刷在碳纸上时胶碳层很快就膨胀溶化,如果再刷就变成黑色面糊而一塌糊涂! 我想知道您对碳纸一般地刷多少遍重铬酸钾?操作及凉干时的室温及重铬酸钾的液温要求是多少℃以下? 本帖最后由 ROlleiflexFans 于 2017-8-16 22:55 编辑
|
[283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8-16 19:52
ROlleiflexFans 发表于 2017-8-16 11:58  后来再改用将做好的胶碳纸以浸泡法浸泡重铬酸钾液(液温低于20度C),从重铬酸钾液取出,空调下凉干(由于室外温温度太高,只能最低调到23.7度),重铬酸钾液这时胶碳层会发胀。干后叠上底片用紫外线曝光10分后用经定影处理过期的57相纸转印 (用20度C以下的冷水叠合后排气排水,然后浸泡在40多度的热水转印),奇怪的是这次反而全溶化了。折腾啊 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胶片密度多大?最主要的两个指标是最大密度和最低密度。最低密度决定了曝光时间,而最大密度是重铬酸钾用量的参考数据。转印的时候保持平稳,不要搅动。让它泡着就行。
|
[282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8-16 19:47
ROlleiflexFans 发表于 2017-8-16 11:29  很奇怪,涂布胶碳液干后再用重铬酸钾刷涂两次经一晚凉干,没用紫外线照也很硬,用热水浸泡也不溶化,就象浸泡好久的木耳一样,如图。 这个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感光化后的碳纸晾干的时候不要有强光,怕雾化。二是,可能曝光的时候温度高了把碳层烤硬了。如果曝光时间长,最好有降温措施。看你说的没有紫外线照也不熔化,我猜是不是已经被环境光给曝光了。
|
[281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8-16 19:43
ROlleiflexFans 发表于 2017-8-16 10:45  照兄好! 不好意思告知,“雨后斜阳”是我的ID。 我对碳转印好感兴趣,这几天得到您热心的指点,十分感谢! 老朋友啊。很高兴你能玩碳转印,最后会有很高的满足感。我感觉从图像的清晰度和保存性,都比干板湿板更有优势。
|
[280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8-16 19:39
ROlleiflexFans 发表于 2017-8-16 10:33  对重铬酸盐所谓“感光”只是单纯指碳纸经重铬酸钾溶液浸泡或涂布的工序过程,而不是浸泡后还要进一步经过诸如光照射的“感光”处理吗?如果是,觉得在这工序使用“感光”一词不那么恰当,因为就是这“感光”一词让我们这些刚接触碳转印学习的人很容易产生误解。我认为或干脆定义为“重铬酸盐涂布”可能更贴切些。个人的意见。 这两天试印了几张,弄得一塌糊涂,全失败了。 说的对。就是让碳纸感光化。碳纸本身并不感光,怎么照都一样,只有加入重铬酸钾,才会具有感光性。 最好先确定一个流程,不断试验。才能不断细化。 数据没有参考价值,因为各自的流程不一样,包括很多变量都会影响最后的成败 。
|
[279 楼] ROlleiflexFans
[资深泡菜]
17-8-16 11:58
后来再改用将做好的胶碳纸以浸泡法浸泡重铬酸钾液(液温低于20度C),从重铬酸钾液取出,空调下凉干(由于室外温温度太高,只能最低调到23.7度),重铬酸钾液这时胶碳层会发胀。干后叠上底片用紫外线曝光10分后用经定影处理过期的57相纸转印 (用20度C以下的冷水叠合后排气排水,然后浸泡在40多度的热水转印),奇怪的是这次反而全溶化了。折腾啊  本帖最后由 ROlleiflexFans 于 2017-8-16 12:06 编辑
|
[278 楼] ROlleiflexFans
[资深泡菜]
17-8-16 11:29
很奇怪,涂布胶碳液干后再用重铬酸钾刷涂两次经一晚凉干,没用紫外线照也很硬,用热水浸泡也不溶化,就象浸泡好久的木耳一样,如图。 本帖最后由 ROlleiflexFans 于 2017-8-16 11:33 编辑
|
[277 楼] ROlleiflexFans
[资深泡菜]
17-8-16 11:21
在57作废的胶片上涂布的胶碳液 本帖最后由 ROlleiflexFans 于 2017-8-16 11:2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