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国脉五千年【正上:四川博物馆】
41880
2500
[190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7-2 13:29
三彩天王俑【唐代,公元618-907年】
天王俑起镇恶驱邪和守护墓主魂魄不受侵扰的作用,与镇墓兽、十二生肖俑一起被称为“四神十二时”,来保卫墓主亡灵平安。天王是佛教中的※※神祇,比武士俑级别要高。 ![]() |
[190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7-2 13:24
云纹彩绘茧形壶【汉代,公元前206-220年】
茧形壶又称“鸭蛋壶”,因器型似蚕茧,又若鸭蛋而得名。初为战国时期秦国所产,后盛行于西汉,壶腹或彩绘流云、几何图案,或仅以暗刻弦纹装饰。茧形壶在当时既做容器,又可在战争中埋入地下,用以倾听远方敌人骑兵的马蹄声。 ![]() |
[190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7-2 13:21
网纹双耳彩陶罐【新石器时代,约为公元前4200年-前3300年。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公元前4200年-前3300年。 ![]() |
[190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7-2 13:13
铜钺【商代早期,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14世纪前期。黄陂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出土】
青铜钺,流行于商代,在商代青铜武器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商代礼仪重器、权力的象征。 ![]() |
[190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7-2 13:06
铜雕花钺形刀【商代早期,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14世纪前期。黄陂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出土】
铜雕花钺形刀,壁薄,器中部镂空龙形纹,龙身作波浪状,龙身上下间饰云纹。器上缘有一个长方形穿,器左右两侧饰反“3”字型扉棱牙。 ![]() |
[190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7-2 13:00
铜簋【商代早期,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14世纪前期。黄陂盘龙城遗址李家嘴出土】
簋,相当于今天的碗,是商周时期的盛饭工具。文献中说是用来盛黍稷稻粱的器皿,容量为一升或二升。青铜簋出现在商代早期,但数量较少,商晚期逐渐增加。商周时期,簋是重要的礼器。 ![]() |
[190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7-2 10:12
兽面纹管形流铜盉【商代早期,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14世纪前期。黄陂盘龙城遗址李家嘴出土】
兽面纹盉是商早期的文物,顶部隆起,长方形口,斜长管状流,上粗下细,旁有二圆饼饰,颈饰兽面纹。盉,代酒器,用青铜制成,多为圆口,腹部较大,三足或四足,用以温酒或调和酒水的浓淡。 ![]() |
[190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7-2 10:08
铜盘【商代早期,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14世纪前期。黄陂盘龙城遗址李家嘴出土】
盘为盛水器。商朝时期宴飨用之,宴前饭后要行沃盥之礼,西周中期流行盘盉相配。西周晚期到春秋战国则多为盘匜相配。 ![]() |
[190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7-2 10:04
铜鬲【商代早期,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14世纪前期。黄陂盘龙城遗址李家嘴出土】
鬲(lì)是炊器,足部中空,便于装水加热。这件铜鬲出土于商代贵族墓葬区,颈部饰有简化的夔纹,夔是传说中的动物,外形似龙,常简化为直线为主、弧线为辅的几何形态。 ![]() |
[190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7-2 10:00
铜爵【商代早期,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14世纪前期。黄陂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出土】
爵是一种古老的青铜饮酒器,既可用于祭祀天地鬼神,亦能出现在各种宴飨场合。这件饕餮纹铜爵,线条流畅、稚拙单纯,具有早期商代铜器的典型特征。 ![]() |
[189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7-2 09:46
铜尊【商代早期,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14世纪前期。黄陂盘龙城遗址西城垣出土】
尊,古代酒器,用于盛酒。尊也是青铜器之中的重要器物之一,同样为古代王公贵族所拥有,展现的是至尊气象,是主人尊贵的地位的象征。 ![]() |
[189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7-2 09:39
铜鼎【商代早期,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14世纪前期。黄陂盘龙城遗址李家嘴出土】
盘龙城青铜器为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目前盘龙城出土的青铜器已达500余件,按用途可分为礼食器、兵器、生产工具、装饰品四大类。 ![]() |
[189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7-2 09:34
铜簋【商代早期,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14世纪前期。黄陂盘龙城遗址李家嘴出土】
通过盘龙城遗址的考古发现,认识到夏商王朝的政治版图到达了长江流域。盘龙城遗址的发现,揭示了夏商文化在长江流域的传播与分布,为研究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 |
[189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7-2 09:28
兽面纹十字孔青铜尊【商代早期,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14世纪前期。黄陂盘龙城遗址王家嘴出土】
盘龙城遗址于1954年被发现后,发掘了城址、宫殿等大型建筑及多座高等级贵族墓葬,出土有数百件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和骨器等遗物。盘龙城遗址内城包括宫殿区、居民区、墓葬区和手工业作坊区几部分。该遗址反映了商代(前16—前13世纪)中原文化向南扩张、在长江流域形成中心城市的社会景象。 ![]() |
[189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7-2 09:17
铜提梁卣【商代早期,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14世纪前期。黄陂盘龙城遗址李家嘴出土】
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处在盘龙湖半岛,东南西三面环水,是长江流域发现的夏商时期规模较大、出土遗存较为丰富的城邑遗址 ,也是武汉城市文明的源头 。 ![]() |
[189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7-2 09:09
【武汉博物馆】
武汉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青年路373号,2001年10月1日 正式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17834平方米,陈列面积6000平方米。 武汉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学术科研、宣传教育、文化交流诸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截至2016年,武汉博物馆共有藏品10万余件,涉及陶瓷、青铜器、书画、玉器、竹木牙雕、珐琅器、印章等众多种类。 ![]() |
[189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4-26 17:42
【宁夏博物馆】游览完毕,多谢观赏!
|
[189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4-26 17:40
青花凤纹双虬龙耳塔式盖罐【元末明初,公元1350年-1398年】
元代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中国瓷业较宋代又有更大的进步,景德镇窑成功的烧制出青花瓷器。青花瓷的普遍出现和趋于成熟,产销两旺。 ![]() |
[189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4-26 17:35
阿文景泰蓝香炉【清代,公元1644-1911年】
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 ![]() |
[189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4-26 17:32
景泰蓝香薰【明代,公元1368-1644年】
景泰蓝,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而著名,故后人称这种金属器为“景泰蓝”。 ![]() |
[188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4-26 17:26
景泰蓝葫芦瓶【清代,公元1644-1911年】
葫芦瓶自唐以来因其谐音“福禄”,且器形像“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为民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 ![]() |
[188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4-25 13:12
金粉梅花扇页【清代,公元1644-1911年。余锷】
梅花品格高洁、典雅、冷峭、坚贞,素来被视为君子、知友。文人赏梅咏梅画梅的风气由来以久。 ![]() |
[188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4-25 13:08
墨梅扇页【清代,公元1644-1911年。蒋纶】
![]() |
[188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4-25 13:05
红梅扇页【清代,公元1644-1911年。翁子琴】
书画扇,一般是指在素扇(指扇面)上作画,有关书画扇的记录最早可追溯到魏晋时期。中国的文人雅士素喜在扇子上挥毫翰墨,展现才情。 ![]() |
[188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4-25 12:58
嵌珐琅香炉【清代,公元1644-1911年】
在※※传统的工艺史上,珐琅工艺占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珐琅器是将珐琅釉通过不同的加工方式固着于金银或铜的表面,达到实用美观等功效,流金溢彩,富丽堂皇。珐琅器在※※出现得较晚,根据明清文献的记载,珐琅是由域外传入※※的。 ![]() |
[188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4-25 12:22
佛龛铜牌【明代,公元1368-1644年。永宁县李俊塔出土】
李俊塔也叫多宝塔,为八角形楼阁式砖塔,13层。塔层之间,以叠涩砖和菱角牙于出檐,每层砖檐的转角处原悬风铃。塔顶刹座呈八角形,每面正中开一佛龛,龛内置佛像一尊。塔始建年代未详,据塔上风铃铭文可知,塔至迟在明代万历年间已竣工。 ![]() |
[188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4-25 12:15
铜塔【明代,公元1368-1644年】
藏传佛教法器起源于早期印度密教传入之时,至吐蕃王朝印度佛教传播兴盛,法器也随之大量传入且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为配合修行密教仪轨,不但在类型上有较大的突破,而且在具体功用方面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 |
[188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4-25 12:10
鎏金释迦侔尼铜坐像【元代,公元1271年—1368年】
释迦牟尼佛,即如来佛祖(约前624年至前544年,一说为前564年至前484年),大约与※※孔子同时代。他本是迦毗罗卫国太子,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在19岁时,他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于35岁那年,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 ![]() |
[188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4-25 12:05
琉璃五角花冠迦陵频伽【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银川西夏陵区出土】
迦陵频迦是梵文的音译。据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迦陵频迦纹饰,出现在北魏的石刻上。2001年在西夏陵区所发现的迦陵频迦,是以建筑构件的形式存在的,具有装饰效用,这一发现尚属首次。目前从西夏陵区出土的迦陵频迦的形态看,它们与唐代敦煌壁画和李德裕众禅寺银椁上所刻的有相似之处。可见,西夏迦陵频迦形象应是延续了唐代的传统。 ![]() |
[188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9-4-25 12:00
琉璃鸱吻【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银川西夏陵区出土】
鸱吻是屋顶正脊两端的装饰物,正面相对而立。这件鸱吻为龙首鱼尾造型,遍饰磷纹。因其形体硕大可推测它所在宫殿的宏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