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国脉五千年【正上:四川博物馆】
41880
2500
[31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 09:34
抚琴俑【汉代,公元前202-220年】
汉代,人们崇尚“事死如事生”,即把生前享用的一切物质生活带入墓中陪葬,死后灵魂继续享用,各式各类陶俑即是其重要表现载体。 ![]() |
[31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 09:32
镇墓俑【汉代,公元前202-220年】
镇墓俑,古代风俗。古人认为,阴间有各种野鬼恶鬼,会危害死者的鬼魂。因此设置镇墓兽的目的首先是为避邪,以佑护死者亡魂的安宁。 ![]() |
[31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 09:25
鸟形带钩【西汉,公元前202-9年。普安铜鼓山遗址出土】
普安县铜鼓山古夜郎文化遗址,属古夜郎时期铸造青铜、烧陶、加工、装饰的手工作坊。 ![]() |
[31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 09:21
铜车马【东汉,公元25-220年。兴义万屯出土】
用砂模空心浇铸,铜壳菲薄,铸技高超,马的神态逼真,昂首翘尾,鬃毛平整,十分矫健。整辆车由大约300个零部件组成,是迄今为止国内出土的汉墓中的车马里最精美完整的一个,特别是出土地点是当时的西南夷地区,这对了解当时的边疆制度、道路交通、车制、冶炼工艺等都有相当的价值。 ![]() |
[31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 09:08
【贵州博物馆】 贵州省博物馆新馆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东路。 ![]() |
[30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5-5 14:57
【广西博物馆】游览完毕,多谢观赏!
|
[30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5-5 14:55
扶桑树形铜灯【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贵港市罗泊湾出土】
灯作树形。主干呈圆柱形,上细下粗,下端为宝瓶形,覆盘形底座。主干顶端平置一金乌形灯盏,其背部内空,中心有插蜡锥。主干分三层向外歧出枝杈,每层三杈,共九杈。每一枝杈尾端各承托一桑叶形灯盏,盏心皆有插蜡锥。此件铜灯上有金乌,且九枝在下,一枝在上,正与上引《山海经》所记相合。 ![]() |
[30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5-5 14:34
刻画镂空釉陶熏炉【东汉,公元25-220年,贵港市火车站出土】
中国古时用来熏香和取暖的炉子。 ![]() |
[30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5-5 09:20
有釉两进悬山顶陶屋【东汉,公元25-220年,贵港市新村出土】
在贵港的诸多古墓中,出土了很多房屋的模型。这些建筑模型明器内,有的还堆塑有手工作坊、家畜饲养、地主家庭等场景。 ![]() |
[30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5-5 09:16
刻花三羊钮陶盒【东汉,公元25-220年,贵港市总仓库出土】
器呈扁圆形,施青黄釉。盖顶置钮,钮套一活环,顶面边缘呈品字形分塑三只回首卧羊。腹部置一对铺首衔环。 ![]() |
[30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5-4 20:00
鎏金铜面具【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西林县普驮粮站出土】
形呈人面,睁眼,鼓鼻,闭口怒状。出土时镶嵌在铜棺的四周。中右部残破修复。 ![]() |
[30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5-4 19:56
凤首流铜盉【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贵港市火车站出土】
古代一种盛酒器。一说是古人凋和酒、水的器具。 ![]() |
[30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5-4 19:52
铜六博棋盘、铜跽坐俑【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西林县普驮粮站出土】
棋盘近正方形,下附四只高足。盘面光平,有清晰的六博棋局纹。六博是战国至汉代中原流行的一种娱乐活动。 男俑,戴冠,着长袍,跽坐。姿态各不相同。此四俑与六博棋盘相伴出土,似和下棋有关。 ![]() |
[30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5-4 14:06
铺首衔环铜匜【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贵港市罗泊湾出土】
器形体较大。椭圆形口,腹上部左、右、后三面均有鎏金的铺首衔环。此匜来自中原地区,反映了这一时期南北文化的交流。 ![]() |
[30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5-4 14:04
彩绘勾连云纹铜壶【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贵港市罗泊湾出土】
器盖上置三只兽形耳,肩部有一对铺首衔环。颈部、腹部漆绘图案,颈部饰蝉形垂叶纹,腹部为勾连云纹。 ![]() |
[29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5-4 14:01
三足铜案【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贵港市罗泊湾出土】
此器系用铜鼓改制而成,鼓胸部以下被截除,面焊三蹄足。腹侧有四只铺首,腹外壁饰蟠虺纹。鼓面中心为太阳纹,共十二芒,芒间有套叠人字纹和圆圈纹,主晕为四只翔鹭。 ![]() |
[29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5-4 13:55
羽纹铜凤灯【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合浦县望牛岭出土】
灯作风鸟形,顾首回望,足与尾形成鼎立之势以支撑灯身。通体细刻羽毛,精致美观。凤鸟口内衔喇叭形灯罩,垂直对准灯盏蜡锥柱上方。凤鸟颈部由两段套管衔接,可以自由转动和拆卸,便于调节灯光和冲洗体内烟尘。当灯盏中的蜡烛点燃时,烟灰经灯罩进入颈管,再由颈管导入腹腔,最后溶于水中。这种设计构思精巧,造型优美,既可以用于照明,又可以防止烛烟污染空气。它是广西地区出土的西汉铜器中的精品。 ![]() |
[29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5-4 13:43
大铜马【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贵港市风流岭出土】
马分头、耳、身躯、四肢、尾等九段铸造装配而成。装配接头为子母口,上有铆孔,以竹钉固定。体型高大,肌肉丰满,四肢刚健。昂头,竖耳,张嘴,作前奔嘶鸣状。 ![]() |
[29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5-4 13:40
铜甗【三国,公元220-280年,合浦县岭脚村出土】
甗(yǎn)是中国古代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lì(是锅),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就是笼屉,甑底部本身就是网眼),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 |
[29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5-4 13:35
带链提梁铜壶【东汉,公元25-220年,贵港市新村出土】
![]() |
[29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5-4 13:33
铜扁壶【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合浦县风门岭出土】
盖中有环钮,系活环,连接龙首提梁。盖钮系链索,分两股与提梁链相连。足、口沿外侧及腹侧刻饰三角形纹。 ![]() |
[29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5-4 12:14
铜鸟【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合浦县风门岭出土】
胎质较薄,内留有泥模。状似鸽子,尖嘴有冠,尾上翘。通体錾刻羽毛,纹饰细腻,形态栩栩如生。 ![]() |
[29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5-4 12:12
铜马【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合浦县风门岭出土】
此铜马身、腿、尾各部分的比例与汉地马有明显区别,体形似不大,但显得粗壮有力。 ![]() |
[29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5-4 12:08
铜牛【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合浦县风门岭出土】
秦汉时期,广西的青铜工艺开始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广西出土的青铜器,既有岭北、中原、滇池输入的,也有本地的产品,反映了各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 |
[29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5-4 12:05
祭神舞蹈【花山岩画】
左江沿岸绵延200公里的悬崖峭壁上,有许多赭红色图画。画面以人像为主,兼有器物、动物和自然物。这就是举世罕见的左江岩画群。出自二千年前骆越人的这些艺术杰作,是巫术文化的遗迹。 ![]() |
[28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5-4 12:02
变形羽人纹铜鼓【东汉,公元25-220年,平南县下渡水闸出土】
铜鼓是一种古老的乐器,起源于中国云南,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珍藏着1400多面古代铜鼓,其中400多面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 |
[28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5-4 10:31
人面纹羊角铜纽钟【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贵港市罗泊湾出土】
钟呈半截橄榄形,上小下大,顶有羊角形钮,上端开长方形孔。身部正面铸人面纹,眼、鼻、口隐约可见。羊角钮钟流行于战国晚期至西汉初。 ![]() |
[28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5-4 10:28
单柄三足陶罐【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平乐县银山岭出土】
战国秦汉时期,江南以及岭南各地居住着众多越人,因其支系繁多,故统称“百越”。西瓯和骆越是“百越”中的两大重要支系。 ![]() |
[28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5-4 10:20
双虎耳蟠螭纹铜罍【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恭城县加会秧家出土】
盖上有圆形捉手及四环耳,肩有两个兽形耳,兽作站立回首状。纹饰浅细。此器具有楚式特征。 ![]() |
[28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5-4 10:18
兽面纹铜甬钟【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恭城县加会秧家出土】
广西地区的青铜文化是在中原文化影响下出现的,自出现之初即伴随着中原青铜器的输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