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大地上(五)驾车南北行(1)广州-武汉-北京-丹东
28269
1958
[96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9 21:00
邯郸武灵丛台—040 “邯郸碑林” “何弘敬墓志铭” 何弘敬墓志规模之大,雕刻之精美,文字之多为唐代墓志之冠。此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晚期藩镇割的节度使,为不受朝廷管辖的“土皇帝”的※※事实。 ![]() |
[96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9 20:48
邯郸武灵丛台—039 “邯郸碑林” “何弘敬墓志铭” 墓志为正方形,边长1.95米,厚0.53米,顶面正中篆刻25字“唐故魏博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赠大师庐江何公墓志铭”。 四周有四杀浮雕兽面及四神,四杀交角处浮雕牛,马等动物,雕工精美、神态生动。四侧边雕刻波浪,图案简炼,线条流畅。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6-29 20:57 编辑 ![]() |
[96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9 20:39
邯郸武灵丛台—038 “邯郸碑林” “何弘敬墓志铭” ※※现今出土墓志铭中最大唐代墓志铭,置于丛台公园七贤祠内碑林。墓志有盖均为青石质。 何弘敬(807-866年),本姓徒何,灵州灵武县(今宁夏永宁县)人,魏博节度使何进滔之子。 何弘敬十八岁从军,累有战功。唐文宗即位,拜御史中丞、上柱国,迁御史大夫。唐武宗开成五年,袭任魏博节度使,授游击将军、金吾卫大将军、银青光禄大夫、检校户部尚书,参与泽潞之战,平定刘稹之乱,授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开府仪同三司。唐懿宗咸通六年,平定交趾之乱,拜检校太尉、中书令、楚国公。咸通七年(866年),去世,享年六十岁,赠太师。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6-29 20:46 编辑 ![]() |
[96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9 20:34
邯郸武灵丛台—037 “邯郸碑林” ![]() |
[96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9 20:29
邯郸武灵丛台—036 “邯郸碑林” 七贤祠西面是碑林长廊,名曰“邯郸碑林”,长廊内有历代书法家碑刻数十方,艺术价值颇高。 ![]() |
[95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9 13:45
邯郸武灵丛台—035
“七贤祠” 李牧: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多次击败匈奴的入侵。后期以抵御秦国为主 ,曾在宜安之战中重创秦军,因此,获得“武安君”的封号。 ![]() |
[95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9 13:43
邯郸武灵丛台—034
“七贤祠” 赵奢:战国后期赵国名将,战国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赵惠文王赐封赵奢"马服君"。其子孙遂以"马服"为姓,后改单姓"马"。是马姓的重要来源。 赵奢为人果敢决绝,向平原君收税不徇私、不枉法。阏与之战,力排众议,率军救援,击退秦军,展示了他为人做事果敢的一面。 ![]() |
[95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9 13:39
邯郸武灵丛台—033
“七贤祠”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大臣,原为宦官门客。赵惠文王获得楚国珍宝“和氏璧”,秦昭王得知愿以十五城代价换之。蔺相如奉命带璧入秦,当廷力争,使原璧归赵,始为※※典故"完壁归赵”。 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应约到渑池(今属河南)与秦王相会,面对强秦蔺相如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因功任为上卿。位在赵国名将廉颇之上,廉颇不满,扬言要污辱他。相如以国为重,忍让谦逊,史有"回车巷“遣址。廉颇十分惭愧,登门“负荆请罪”,两人成为至交,史传美谈。 ![]() |
[95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9 13:36
邯郸武灵丛台—032
“七贤祠” 廉颇: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公元前283年,廉颇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阳晋,赵王封他为上卿。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长平之战九年后,击退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军主帅栗腹,进军包围燕都三月,令对方割五城求和,并因此受任为相,封信平君。 ![]() |
[95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9 13:30
邯郸武灵丛台—031
“七贤祠” 公孙杵臼:春秋时晋国人,赵盾、赵朔父子的门客。中国古代著名忠义故事《赵氏孤儿》的主角。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和程婴合谋,藏匿赵氏孤儿赵武,自己献出了生命。后世广为传颂,并且编成戏剧流传至今。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6-29 13:31 编辑 ![]() |
[95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9 13:27
邯郸武灵丛台—030
“七贤祠” 程婴:春秋时晋国义士,千百年来为世人称颂。相传他是古少梁邑(今陕西韩城西少梁附近程庄)人,为晋卿赵盾及其子赵朔的友人。晋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贾杀赵盾,灭其族,赵朔门客公孙杵臼与之谋,婴抱赵氏真孤匿养山中,而故意告发令诸将杀死杵臼及冒充孩儿,后景公听韩厥言,立赵氏后,诛屠岸贾,婴则自杀以报杵臼。 春秋时期晋国,赵氏一家三百余口被奸贼屠岸贾所害,围绕着赵氏孤儿的生死存亡,程婴等人冒死历险,慷慨赴义,与屠岸贾上演了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善良与残暴的比拼。救孤之险,育孤之艰,失子之痛,丧妻之悲,被叫骂的屈辱,被误解的痛苦……在十六年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磨难中,程婴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折射出坚忍、顽强的民族精神。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6-29 13:28 编辑 ![]() |
[95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9 13:23
|
[952 楼] 有崆
[泡菜]
20-6-28 21:56
有些景区的胶片很有纪念意义,估计现在都改的不成样子了。 本帖最后由 有崆 于 2020-6-28 21:57 编辑
|
[95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8 21:33
邯郸武灵丛台—028
“七贤祠” 祠内便是七贤的彩塑及人物的简介,七贤的彩塑一字排开,供人敬仰,而墙壁的东西两侧则是家喻户晓的七贤事迹,即韩厥、程婴、公孙杵臼的三忠舍身救“赵氏孤儿”; 廉颇、蔺相如的“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将相和”以及赵奢的“秉公执法”等。“这七贤是赵国的骄傲,也是邯郸的骄傲。” ![]() |
[95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8 21:30
邯郸武灵丛台—027
“七贤祠” 祠堂为歇山式琉璃顶,进深一间,面宽五间,门口还有两处铜色狮雕。 ![]() |
[94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8 21:28
邯郸武灵丛台—026 “七贤祠” 七贤祠的入口是阁楼式建筑,敞开着的朱红大门透露出祠内的几分庄严。 ![]() |
[94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8 21:25
邯郸武灵丛台—025 “七贤祠” 七贤祠位于丛台北侧。据《史记》载:“程婴死,赵武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赵氏立程婴等“三忠祠”早已有之,赵都邯郸何时始祠难考。旧志载,明万历十九年县令卢龙云于丛台下建三忠祠。清雍正年间邯郸知县于县城南门外恢复三贤祠,加入赵奢为四贤。1922年合三忠四贤于丛台湖北岸建“七贤祠”, 1983年10月迁建于丛台北。 ![]() |
[94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8 21:20
邯郸武灵丛台—024
“据胜亭” 亭内“赵武灵王立像” 赵国在赵武灵王的带领下,一跃成为天下可以和秦国比肩的强国之一。 令人惋惜的是英武一时的赵武灵王,由于传国于公子何而引起争位斗争,致使他被饿死在沙丘宫中。 武灵王本娶韩王之女为夫人,生子名章立为太子。 韩夫人死后,在武灵王十六年时,以吴娃为夫人,十分宠幸,吴娃所生儿子公子何。吴娃在临死前请求赵武灵王立自己的儿子公子何为太子,赵武灵王没有多加思索便同意了,他将长子公子章的太子之位废黜,立了公子何为太子。 两年后(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又做了一件在中国※※上绝无仅有的事情,他决定传位给太子公子何,那时公子和才十岁。这是在无任何外界因素干扰而心甘情愿放弃自己王位的唯一一位国君。这一方面,赵武灵王是为了专注于对外军事扩张,无暇顾及很多政事的处理;另一方面,赵国以前围绕继位问题不断发生动乱,赵武灵王想着趁自己有生之年扶自己的接班人上台,并且护送一程。 公子何继位以后,是为赵惠文王,赵武灵王自称赵主父。赵武灵王的想法很美好,但是孰不知他所构建的这种二元政治,严重违反了政治规律。 赵惠文王四年,赵国大朝群臣,公子章也来朝见。赵武灵王见长子公子章身材魁梧却反而北面向幼小的弟称臣,心中生出怜悯之心,就打算把代从赵国分出去,让公子章在代建国称王。 短短几年时间,赵惠文王心胸宽广、善于纳谏,赢得了赵国大臣的拥护和支持。这对于雄心不已、一生追求辉煌的赵武灵王来说,难以接受,他又想扶植自己的长子来抗衡次子,以此达到自己重新掌控赵国大权的目的。 在朝群臣后不久,武灵王以在沙丘(今河北广宗县境内)选看墓地为名,让公子章和赵惠文王随行。公子章、田不礼趁机发动叛乱,早对公子章及田不礼的活动有准备的公子成、李兑闻讯,即从国都带领"四邑之兵"赶到。公子章兵败,逃到武灵王所居住的宫中躲藏,公子成、李兑以兵包围了武灵王的行宫,终于杀死公子章。公子成放走了宫中所有人,惟独留下武灵王,他被包围达3个月,终于饿死在沙丘宫中。公子成诛杀了公子章、田不礼,饿死赵武灵王后,成为相国,号安平君。赵国虽安定下来,但国力受到损失,失去了与秦国抗衡的能力。 ![]() |
[94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8 21:12
邯郸武灵丛台—023
“据胜亭” “据胜亭”,为兵备杨彝所筑。何以筑亭,据杨彝所写《据胜亭记》中所载:“几川子(杨彝号)饬兵赵地,阅城邯郸,至东北隅,度台距城不寻丈,其势峨然出城表。大惊曰:‘台高迫城,敌或我乘,仰面受敌,邑其殆哉。’”从而看出他的“必戍楼,乃可守”的筑亭目的。亭成之后,杨彝乃劳众曰:”扰兹胜,构兹亭,邑永赖哉。”当时的据胜亭,面积、结构无考。 1963年以前的据胜亭,为清同治2年(1863年)所筑。1964年所建之据胜亭,建筑面积100M2,高13M,为四角攒尖重檐,亭角微翘,内有方形正厅,石桌石凳,四周透花门窗,古朴典雅。上复绿色琉璃瓦,光华灿烂。脊檐普装彩灯,每逢重大节日,灯光辉煌,夜间遥观,恰似空中楼阁。现据胜亭虽非原貌,但它仍然保持着古代亭榭的独特风格。 ![]() |
[94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8 21:09
邯郸武灵丛台—022
“据胜亭” “月洞式门楼”圆拱门门媚上有“夫妻南北;兄妹沾襟”八个朱红大字,流传很广的“忠孝节义二度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相传,公元8世纪末叶唐朝德宗年间,忠臣梅伯高被奸相卢杞诬陷遇害。梅伯高之子梅良玉逃脱后,被陈东初招为家僮。陈与梅伯高结交甚密,终日寻梅子不见。后来梅花二度开放时,陈得知家僮即梅良玉,便将爱女杏元许配给他。卢杞又欲加害于陈,便奏明皇帝将杏元封为御妹嫁至外邦,并将陈东初夫妇下牢。到外邦和亲的陈杏元由梅良玉相送,一程泪一程血行至邯郸,携手登上武灵丛台,由此哭别。这个宣扬忠孝节义的故事,为游人平添了一段了解中国封建传统的趣话。 ![]() |
[94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8 21:03
邯郸武灵丛台—021
“据胜亭” 走至最上一层,面南为月洞式门楼。拱形门上书有“武灵丛台”四个烫金大字 。 ![]() |
[94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8 20:58
邯郸武灵丛台—020
“据胜亭” 台的最上一层,顶台呈圆型,直径19米,距地表13.5米,原是平台,俗称“武灵平台”。明嘉靖十三年始建亭于台上,取名“据胜亭”,其意是在防御上据此者胜。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6-28 20:59 编辑 ![]() |
[94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8 13:28
邯郸武灵丛台—019
东侧通往三层的门楼前,有一棵“古槐”,相传是明代嘉靖年间所植,距今已有400多个春秋。古树峥嵘,虬枝盘曲,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 |
[94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8 13:25
邯郸武灵丛台—018
《丛台集序》碑楼,位于二层平台西侧,为中华※※十一年(1922)※※第十五混成旅参谋长何遂撰,邑人王琴堂书,文中记述了丛台悠久的※※及名称的来源与位置、修建概况及丛台的多处景点,文近千字。该碑原立于丛台南门阶端的平台上,1989年10月移至此处。 ![]() |
[94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8 13:16
邯郸武灵丛台—017
“回澜亭”,建于1931年。 ![]() |
[93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8 13:14
邯郸武灵丛台—016
“武灵旧馆” “武灵丛台古乐图” ![]() |
[93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8 13:12
邯郸武灵丛台—015
“武灵旧馆” 大厅两侧分别是赵武灵王的出征图和歌舞图,悠悠时空当中,你的耳畔是否传来了金戈铁马、暮鼓晨钟的声响,你的眼前是否出现了烈军阵阵、风潮涌动画面。我们似乎看到了赵武灵王正端坐在这丛台之上检阅他的军队。雕弓满月,雄姿英发,旌旗翻滚,剑鸣刀响。 “赵武灵王征战图” ![]() |
[93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8 13:09
邯郸武灵丛台—014
“武灵旧馆” 赵武灵王 (公元前340年—前295年) 赵国第六任国君,15岁亲政。当时赵国国事衰弱,既受到秦国和齐国的威胁,又受到匈奴、林胡的侵扰,对外作战屡遭败绩,为了找出失败的原因,他便亲自到战场上指挥作战。他发现胡人穿的衣服短小精悍,骑马射箭起来非常的灵便。而赵国将士穿的是宽袖长袍,乘的是笨重的战车。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意识到强国之本在于强兵,生存之道唯有改革。于是不为旧制和反对势力所束缚,并率先穿上胡服,传令全国改变装束,学习骑马射箭。他因推行胡服骑射政策使赵国雄居列国,使他成为群雄争霸中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颇有睿智和作为的改革家。他执政31年,政绩卓著,曾被梁启超称为“黄帝以后第一伟人”。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6-28 13:10 编辑 ![]() |
[93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7 21:14
邯郸武灵丛台—013
“武灵旧馆” 大厅中间有尊威风凛凛的汉白玉雕像,他就是丛台的主人赵武灵王了。 ![]() |
[93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27 21:12
邯郸武灵丛台—012
“武灵旧馆” 台北有5间大屋,清末叫财神庙。1922年秋,重修时改名为武灵旧馆,是纪念赵武灵王赵雍的建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