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研发全球首款双层晶体管像素堆叠式CMOS传感器
5336
110
[23 楼] 花冠摄影者
[泡菜]
21-12-17 10:53
semilin 发表于 2021-12-17 10:51 ![]() ![]() |
[22 楼] cmbit
[泡菜]
21-12-17 10:53
qpcwth 发表于 2021-12-17 10:41 QE是为了打字方便,满阱更无需你科普,我想表达的是个例子 cmos核心的指标就是那几个,QE,满阱,读出噪声,adc速度 后面我也强调了满阱翻倍对动态范围的影响,对提高像素而不损失单个像素性能的优势 那么,对画质来说,现在需要的是信噪比,QE的提高可以改善灵敏度,而满阱提高更多采样深度 100%的阱容提升可以吧DR从15档提高到30档吗? 不能!只有16档,所以,从15到16就喜大普奔了? 胡说八道? 科普除了读自然科学,也要知道社会科学 本帖最后由 cmbit 于 2021-12-17 10:58 编辑 |
[21 楼] semilin
[资深泡菜]
21-12-17 10:51
理论值而已,现在的传感器每个像素都已经背照+微透镜了,其实选通管和放大管对有效感光面积(填充率)的影响没有那么大,只不过是结构上堆叠了一下而已。
|
[19 楼] cliffwang
[注销用户]
21-12-17 10:46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
[18 楼] 花冠摄影者
[泡菜]
21-12-17 10:44
cliffwang 发表于 2021-12-17 10:41 ![]() ![]() |
[17 楼] TakeThat05
[资深泡菜]
21-12-17 10:42
yanhe 发表于 2021-12-17 09:58 这些文科记者写新闻稿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应该是说降低一半。 看起来是把一部分电路(pixel transistors)挪到下层了,单个像素的感光面积变成原来的2倍。 跟之前背照cmos思路一样,进一步下移其他电路,变成3层的了 |
[16 楼] qpcwth
[资深泡菜]
21-12-17 10:41
一知半解就出来“不乐观”,名词都张冠李戴了
达到90%的QE叫“量子效率”,跟“满阱容量”完全是两回事 “阱容”简单说是跟光电二极管大小成正比的,现在堆叠式把原来mos管占的地方让给二极管了,这是100%到200%的提高,根本不是什么90%到95% 而且对动态范围和各个参数的关系也都也都理解也错了,几句话就没一句对的 “不乐观”是你的自由,出来胡说八道误导他人就是你的不对了 cmbit 发表于 2021-12-17 09:21 |
[15 楼] cliffwang
[注销用户]
21-12-17 10:41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
[14 楼] 花冠摄影者
[泡菜]
21-12-17 10:38
cliffwang 发表于 2021-12-17 10:33 ![]() ![]() |
[13 楼] 花冠摄影者
[泡菜]
21-12-17 10:37
yanhe 发表于 2021-12-17 09:58 讨论, 1、不是噪声降低一倍,是饱和信号电平的噪声降低一倍(学电子学的摄友能明白)。 2、物理、数学的降低一倍都不是简单的数学1-1的关系,2x2是扩大了1倍,4\2是减少了一倍,2/2还是减少了一倍,1/2仍然是减少了一倍,0.5/2.........最后也不会出现等于零的状态(分子无穷小也不存在归零,最多按照取舍近似归零)。 |
[12 楼] cliffwang
[注销用户]
21-12-17 10:33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
[11 楼] 花冠摄影者
[泡菜]
21-12-17 10:29
w811880 发表于 2021-12-17 09:52 ![]() ![]() |
[10 楼] yanhe
[资深泡菜]
21-12-17 09:58
噪声降低 一倍。。。不就是1-1=0了?
|
[9 楼] w811880
[资深泡菜]
21-12-17 09:52
花冠摄影者 发表于 2021-12-17 07:39 ![]() ![]() |
[8 楼] 花冠摄影者
[泡菜]
21-12-17 09:39
cmbit 发表于 2021-12-17 09:34 没有根本分歧, 网络上的互动式交流也就这样, 很多现在的数码相机CMOS技术运用是从手机上面首先使用, 至于从手机到相机的时间则看厂家的战略规划、节奏。 ![]() |
[7 楼] cmbit
[泡菜]
21-12-17 09:34
花冠摄影者 发表于 2021-12-17 09:28 我理解你说的意思,这个技术几乎可以肯定是更适用于手机尺寸,提高手机影像质量的需求更强烈 而手机领域暂没厂商宣发类似"超感光cmos",特别是国产品牌,不合常理 所以我认为只有protype,没有正式产品,而这个板块更关心的FF尺寸,那就更遥远了 |
[6 楼] 花冠摄影者
[泡菜]
21-12-17 09:28
cmbit 发表于 2021-12-17 09:21 ![]() ![]() 已经不是专利类或者纸面上的计划, 而是已经研发成, 仅仅剩何时进入到小规模试产以及大规模生产的阶段, 更需要时日延伸到更多尺寸的CMOS上面运用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花冠摄影者 于 2021-12-17 09:30 编辑 |
[5 楼] cmbit
[泡菜]
21-12-17 09:21
好事,但是不乐观
粗看主要是降低了噪声,提高了满阱电荷 但是目前的大法cmos,最大QE已经超过90%, 即便是性能翻倍,95%,在这个基础上确实是超级大的提升,不过也就如此了 就好比动态范围从15档到了16档,好是好,也快到极限了 这个技术最大的优势应该还是在同样尺寸的底上,做出翻倍的像素还可以保持单个像素的足够电子容量, 意味着手机这样的小底也可以做更高的像素同时保持良好的iso下噪声控制和动态范围 最关键的是,纸面上到产品上还需要时间,也需要成本 |
[4 楼] 花冠摄影者
[泡菜]
21-12-17 08:28
小猪跑 发表于 2021-12-17 08:24 ![]() ![]() ![]() ![]() |
[3 楼] 小猪跑
[资深泡菜]
21-12-17 08:24
手机先用,再给黑卡,5年后能不能在微单上看到? 本帖最后由 小猪跑 于 2021-12-17 08:24 编辑
|
[2 楼] 花冠摄影者
[泡菜]
21-12-17 07:54
花冠摄影者 发表于 2021-12-17 07:39 不一定正确的感觉: 或许现在的CCD、前照COMS、背照CMOS、背照堆栈CMOS都会在动态范围、饱和信号噪声方面相形见绌的成为垃圾CMOS。 |
[1 楼] 花冠摄影者
[泡菜]
21-12-17 07:39
索尼研发全球首款双层晶体管像素堆叠式CMOS传感器(数码相机的新希望)
2021年12月16日索尼公告,宣布开发一种具有2层晶体管像素的新型图像传感器。 索尼新闻稿: 索尼开发世界第一(注解1)堆叠式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技术。 具有两层晶体管像素。 将动态范围扩大了一倍,并将噪声降低了一倍(注解2)饱和信号电平(注解3)。 注解1、截至2021年12月16日公告。 注解2、基于现有图像传感器和应用于索尼背照式CMOS图像传感器的新技术之间在一平方微米等效基础上的比较;截至2021年12月16日公告。 注解3、单个像素的最大电子存储容量。 ![]() 以下内容由 花冠摄影者 于 2021-12-17 07:54 补充 不一定正确的感觉: 或许现在的CCD、前照COMS、背照CMOS、背照堆栈CMOS都会在动态范围、饱和信号噪声方面相形见绌的成为垃圾CM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