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udio用户俱乐部
548361 2267
[1428 楼] 不喜欢丹拿 [泡菜]
07-6-14 14:43
在动圈喇叭世界里,丹拿
论透明度和信息量,不如盟主;
论感染力,不如天朗雨后初晴;
论现场感,不如JBL西湖;
论动态和冲击力,不如威信创世纪;
论细腻高贵,不如Kharma;
论杜绝箱声;不如ROCKPORT;
论声音密度,不如ATC
论木工手艺,不如世霸
※※渊源,不如JBL
论瞬态表现,不如Backes&Muller与Acapella

但是丹拿
论价钱,比威信KharmaROCKPORT盟主等便宜;
论技术含量,比世霸雨后初晴ATCPMC等等要高;
也就是说:
丹拿与高端品牌顶级高手比的是价格优势;
与普通品牌市场主流比的是技术全面。

就象某位相声演员说的那样:这年头玩的就是综合实力,要在影视界中相声说的最好;在相声界中电影演得最好……

哈哈哈...
[1427 楼] 音盲 [资深泡菜]
07-6-14 13:44
原文由 okra 发表

这些话没什么值得推崇的吧。
箱体材料的阻尼特性根本不算啥高深的知识。
最好的振膜材料是“纸”?早就不是啦,虽然“纸”仍然是用得最广泛的,但已经不是当初的“纸”了,大量的非木纤维成份被添加到木浆中,正是这些添加成份(包括各种各样的植物韧皮纤维、丝和毛等动物性纤维、海藻纤维,甚至聚丙烯等人造合成纤维等 ......


既然箱體材料的阻尼特性根本不算是高深的知識,為何沒有多是個音箱做得到!這就是問題所在!

如果是認真聽過一些好的紙盆,如 Tannoy, Karlson, JBL, Altec, RCA, Philips, EV,Goodmans, Charlwell, AR,Bose, Trusonic, Westlake, TAD, etc. 再說紙盆的好壞

丹拿我只可以形容它是一間成功的單元供應商,不是我心目中理想的音箱

科技是進步了,可惜不代表品質是好了,製作紙盆的難度在於如何控制品質的穩定性,菅野文彥先生是一個有要求和原則的人,他所指的是品質好的紙盆,並不是一般的貨色
[1426 楼] gzfs [资深泡菜]
07-6-14 02:59
徕卡180mmf/2手持很好玩啊,色彩也非常适合我自己的审美观。照了十多卷反转,拍了200多数码,手动对焦准着呢(虽然我是初哥,但拍照并非为了满足虚荣,还要满足自己的“成就感”),粮票几乎没有了,SCANIA007大哥可以搜寻一下我所发的照片并点评一二,让我等初哥能尽快进步,以免失了屋脊的脸面,影响大家的形象。

丹拿获奖多着呢,不过话又说回来,鬼子的玩法确实不适合发挥丹拿的优势,不喜欢就在所难免。

大家既然在屋脊上相聚,应该只有善意的争论和理解,更应该彼此尊重,深入讨论,才能相互进步。

请兄台理解。
[1425 楼] SCANIA007 [陈年泡菜]
07-6-14 02:36
拿来卡180/2出来招摇过市,除了吸引视线,满足虚荣之外,毫无益处。

不知道初哥手持180/2MF有多少张可以聚焦准确,成像清晰?

对于丹拿的话题,总是引发无休止的争论,通常走向两个极端,喜爱与厌恶是那么分明。

对于丹拿最搞不明白的,是为何鬼子们对丹拿完全没有兴趣?即使有产品评论,也是轻描淡写,每年的产品评奖,从来没看到过丹拿出现,这与丹拿的身份很不相称。

鬼子立体声季刊40周年特集:往年的名器/现代的名品,丹拿连影子都没看到。

玩了多年音响,对丹拿总体感觉是,紧张,放不开,动态很足,冷冰冰缺少感情。
[1424 楼] okra [陈年泡菜]
07-6-13 22:56
原文由 不喜欢丹拿 发表

同样是使用两只丹拿12寸低音单元,丹拿专业音箱M3与美国EGGLESTONWORKS的ANDRA2,各位可去各自的网页上看看其低频下限是多少?如有机会,再去看看两者箱体的做工与内部分音网络的元件,自可得出结论.


虽然我一个单拿也没有,但还是要说两句。

非常简单,同样的单元,同样是倒相箱设计,可以有N个不同的设计方案。一般,箱体大的设计,低频下潜也就会深一些,但低频下限只是设计师考虑的一个方面,瞬态响应,箱体大小,外观等都需要做出取舍。

另外,低频下限与典型意义上的分频器没有关系,除非加入低频提升电路。与箱体的做工更是八杆子打不着。
[1423 楼] okra [陈年泡菜]
07-6-13 22:38
原文由 音盲 发表

以下折錄了管野公彥先生的專訪,分享他對音箱與單元的經驗

爲了去除機箱的噪音, Exclusive的器材底部使用Honeycomb結構來避震,藉以降低機箱噪音。其實,近年來全球的音響迷也都知道振動、噪音對聲音的影響,所以才會 有各種抑制振動或降低噪音的設計。
最好的喇叭振膜材料還是紙
至於喇叭單元,是否金屬或陶瓷材料等就會是最好的呢?菅野搖搖頭。他說到目前爲止,最好的喇叭單體振膜材料還是「紙」,因爲紙的內部殘留音最少,發出來的聲音最自然,TAD單體振膜到目前還在采用紙盆就是這個道理。既然紙盆有這麽好,爲什麽近年會被那些塑膠振膜所取代呢?這是因爲制造紙盆振膜的技術非常高,而且能够製造的廠家愈來愈少,而塑膠振膜製造容易,只要有簡單的機具就能大量製造出來。
看來,古董喇叭被日本人奉爲寶貝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爲那些紙盆都是音響工業黃金時期的製品,難怪以前的音響雖不一定好聽,但至少聲音不會刺耳。中、低音單 體要用紙盆才會更好聲,那麽高音單元呢?我也問了這個問題。菅野說高音單體還是絲質振膜比較好,因爲它的聲音比較自然。

这些话没什么值得推崇的吧。
箱体材料的阻尼特性根本不算啥高深的知识。
最好的振膜材料是“纸”?早就不是啦,虽然“纸”仍然是用得最广泛的,但已经不是当初的“纸”了,大量的非木纤维成份被添加到木浆中,正是这些添加成份(包括各种各样的植物韧皮纤维、丝和毛等动物性纤维、海藻纤维,甚至聚丙烯等人造合成纤维等)或说掺杂浆才是各个公司优秀单元的成功秘密,而根本不是什么纸锥的制造技术,相反,纸锥的制造工艺是相对简单的,因为它毕竟是最传统的锥盆,虽然可能人工成本稍高一些,但那些劳力便宜的国家地区也都具备这样的技术。简单看一看,很多单元制造公司,如scanspeak、vifa等,同时有纸基锥盆和合成材料锥盆销售,同一品牌的单元中,纸基锥盆并不是最贵的,这也能说明纸基锥盆的成本问题。
此外,上面说的“紙的內部殘留音最少”完全是鬼扯。纸基材料的内损耗是高,但与PP相比却低多了。pp盆的内损耗约为典型纸盆的三倍!(单拿中低单元的振膜用得最多的就是添加滑石粉的pp盆,虽然这个材料并不象某些资料吹的那么神秘)
最后,纸盆的制造技术难度与氧化铝陶瓷振膜、等离子金刚石振膜等的制造难度相比,简直太小儿科了。

[okra 编辑于 2007-06-13 22:39]
[1422 楼] gzfs [资深泡菜]
07-6-13 12:18
原文由 不喜欢丹拿 发表

与商人没有共同语言!!!!
FULL STOP!!!!


迷惘ing
[1421 楼] 不喜欢丹拿 [泡菜]
07-6-13 12:12
原文由 gzfs 发表
下潜不到50hz!!!!

搞笑。老兄不如把怎么玩不好信心12345的经历让我们开开眼。

我现在在玩徕卡的180mmF/2手持扫街,由于对DSLR还有保留,所以暂时还在用350塑料拖鞋,不过玩得很开心。对于350的小小观景还要手动对焦,我觉得很有乐趣,很有成功感。

向丹拿拍砖,这些言论还没到点子上,还望前辈多多透露实质的比 ......


与商人没有共同语言!!!!
FULL STOP!!!!
[1420 楼] gzfs [资深泡菜]
07-6-13 11:47
下潜不到50hz!!!!

搞笑。老兄不如把怎么玩不好信心12345的经历让我们开开眼。

我现在在玩徕卡的180mmF/2手持扫街,由于对DSLR还有保留,所以暂时还在用350塑料拖鞋,不过玩得很开心。对于350的小小观景还要手动对焦,我觉得很有乐趣,很有成功感。

向丹拿拍砖,这些言论还没到点子上,还望前辈多多透露实质的比较和经验,让我们这些迷途羔羊能找到光明大道。

[gzfs 编辑于 2007-06-13 11:49]
[1419 楼] 不喜欢丹拿 [泡菜]
07-6-13 11:19
原文由 haoming25th 发表
迷惘ing


再去听听丹拿新出的DM2/8和DM2/10,虽然它们的价格很有竞争力,可声音却变得不伦不类,那么大的底音单元,下潜深度可怜得很,即便是在KRELL这样暴力型的纯甲后级驱动下,也潜不到50HZ,中频说的好听是温暖,实则含混不清,一点层次都没有,细节少得可怜,不仅将原来丹拿的特点丢个精光,学BBC的温暖可人也没有到家;在我看来,这两款产品连做AV用不不够格.
[1418 楼] 不喜欢丹拿 [泡菜]
07-6-13 11:09
原文由 haoming25th 发表
迷惘ing


同样是使用两只丹拿12寸低音单元,丹拿专业音箱M3与美国EGGLESTONWORKS的ANDRA2,各位可去各自的网页上看看其低频下限是多少?如有机会,再去看看两者箱体的做工与内部分音网络的元件,自可得出结论.

曾听广东一位老烧友说过,丹那只会做单元,而不会做音箱;当时自己还不能理解;而现在则是100%的认同.
[1417 楼] haoming25th [泡菜]
07-6-12 23:24
原文由 不喜欢丹拿 发表
发烧16年,玩得最多的箱子就是丹拿,信心1/2/3/4/5,小证据只是在展会上听过(分别用马克顶级和音乐传真KW推),大证据+丹拿自家的公房(叫什么仲裁者)来北京演示的时候已经没兴趣去听了;丹拿专业系列的在朋友家听过M3.

刚知道这个坛子,翻了翻前面的贴子,忍不住说两句,以下是本人花费了七年时间和30多万元换来的经验,希望对各位 ......
迷惘ing
[1416 楼] 音盲 [资深泡菜]
07-6-12 18:08
原文由 9384 发表

我也想DIY一对,能不能讲讲你箱体設計,


以下折錄了管野公彥先生的專訪,分享他對音箱與單元的經驗

爲了去除機箱的噪音, Exclusive的器材底部使用Honeycomb結構來避震,藉以降低機箱噪音。其實,近年來全球的音響迷也都知道振動、噪音對聲音的影響,所以才會 有各種抑制振動或降低噪音的設計。
對于喇叭箱音的材料,菅野也透露了Exclusive的研究心得。喇叭部門曾經研究過多種音箱材料,最後發現箱體材料幷不是愈硬愈好,而是要適度的讓音箱呼吸(振動),箱體內則要儘量降低聲波打在內壁的反射效應。單元鎖在音箱上,單元框架與箱體的接合處也必須處理,最好讓框架與箱體緊密結合。

最好的喇叭振膜材料還是紙
至於喇叭單元,是否金屬或陶瓷材料等就會是最好的呢?菅野搖搖頭。他說到目前爲止,最好的喇叭單體振膜材料還是「紙」,因爲紙的內部殘留音最少,發出來的聲音最自然,TAD單體振膜到目前還在采用紙盆就是這個道理。既然紙盆有這麽好,爲什麽近年會被那些塑膠振膜所取代呢?這是因爲制造紙盆振膜的技術非常高,而且能够製造的廠家愈來愈少,而塑膠振膜製造容易,只要有簡單的機具就能大量製造出來。
看來,古董喇叭被日本人奉爲寶貝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爲那些紙盆都是音響工業黃金時期的製品,難怪以前的音響雖不一定好聽,但至少聲音不會刺耳。中、低音單 體要用紙盆才會更好聲,那麽高音單元呢?我也問了這個問題。菅野說高音單體還是絲質振膜比較好,因爲它的聲音比較自然。
[1415 楼] 东郭 [泡菜]
07-6-12 16:41
各位老烧还真会忽悠呵呵,不过俺就不相信同样一个曲子,这箱子听了能感动得泪流满面,那箱子听了就心中一片茫然。

音箱只能改变重放的音色,不可能改变音乐的内涵吧。
[1414 楼] 不喜欢丹拿 [泡菜]
07-6-12 15:37
发烧16年,玩得最多的箱子就是丹拿,信心1/2/3/4/5,小证据只是在展会上听过(分别用马克顶级和音乐传真KW推),大证据+丹拿自家的公房(叫什么仲裁者)来北京演示的时候已经没兴趣去听了;丹拿专业系列的在朋友家听过M3.

刚知道这个坛子,翻了翻前面的贴子,忍不住说两句,以下是本人花费了七年时间和30多万元换来的经验,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如果大家不爱听,就当我没说.

有DX夸奖丹拿的单元牛,没错,它们的指标确实很好,在某些指标上少有竞争对手;但是,单元好(姑且不究很多人把"我喜欢"等同于"好"),就能代表音箱好吗?如果丹拿真的象167吹嘘的那么好,为何丹拿至今没有统一江湖?为何还有那么多品牌还能存活(而且活得还不错)?

167是高保真的编辑,在丹拿亚洲的资助下访问了丹拿厂,只听了厂方一面之词就大肆贬低AUDIO TECHNOLOGY(简称AT), 建议167多出去走走,从不同渠道听听业界对AT来历的介绍和AT成就的评价.作为专业评论员,以偏概全,不能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是大忌.

回过来说丹拿,它的音箱产品有其突出的优点,比如音染小,透明度高,瞬态出色;但这些优点并非丹拿独家所有,而且这些特点要看与谁比,碰上强手中的强手,丹拿就逊色了,比如其透明度就比不过盟主;而丹拿的缺点呢,当然有,不过这里只说一点:它的活生感绝非一流高手,虽然听着很过瘾,很震撼,然而过瘾之后呢?震撼之后呢?心中一片茫然.脑海中空空如野.何故?因为听到的是音效而不是音乐,或者说与听众"想象中"或"期待中"的现场演出相差甚远.所以,众多丹拿玩家值得换线换CD换功放,一分钟的消停都没有过(包括我以前也是如此).

换个角度说,港台日等地的超级发烧友,有几位是在玩丹拿呢?
[1413 楼] 9384 [泡菜]
07-6-10 04:35
原文由 zlm 发表
aiyue兄:好就不见,顶一下!最近用丹拿单元DIY了一把也很有意思.


我也想DIY一对,能不能讲讲你箱体設計,
[1412 楼] 我来晚了 [泡菜]
07-6-7 13:44
发烧器材价格高,生意不好做啊

要真是为了拍照,那怎么也要换个好点的环境,才对的起音箱
[1411 楼] qqpp [资深泡菜]
07-6-7 12:35
拒绝广告。
无论怎么说,都有广告的嫌疑。
不如,贴一个价目标吧。

[2007-06-08 09:28 补充如下]

价目表
[1410 楼] sdslgl [泡菜]
07-6-7 09:07
看着真馋人,价格接受不了
[1409 楼] gzfs [资深泡菜]
07-6-7 00:28
信心1号
[1408 楼] gzfs [资深泡菜]
07-6-6 23:05
原文由 我来晚了 发表
富盛跑这做广告来了,有失风范。

把价格降低点比别的都重要啊


你不问我用什么器材照这些丹拿照片就来说我做广告,老兄的风范也有限:)
[1407 楼] haoming25th [泡菜]
07-6-6 21:30
原文由 我来晚了 发表
富盛跑这做广告来了,有失风范。

把价格降低点比别的都重要啊

说得好!
[1406 楼] 我来晚了 [泡菜]
07-6-6 15:57
富盛跑这做广告来了,有失风范。

把价格降低点比别的都重要啊
[1405 楼] 我来晚了 [泡菜]
07-6-6 15:34
真热闹啊

167还在
[1404 楼] gzfs [资深泡菜]
07-6-4 04:12
DM2/10
[1403 楼] gzfs [资深泡菜]
07-6-4 04:11
DM2/8
[1402 楼] 167 [陈年泡菜]
07-6-2 22:27
原文由 昱昱 发表
俺没听过D260高音
不敢妄下结论
但听过用T100的老款BM5P


考量单元的指标很多,不能只看延伸.
T100应该是丹拿最差的高音单元了,不过真的也比好些其它高级单元好.
T380并不是丹拿的高级产品.
[1401 楼] 昱昱 [泡菜]
07-6-2 20:11
俺没听过D260高音
不敢妄下结论
但听过用T100的老款BM5P
高频确实比以往听过的一些所谓的极品高音好得多
但从D260频响不如T100
从这一点上看,
可能延伸就没有T100高
但磁液的因其散热效果好
其承受能力肯定比钕铁硼高
且钕铁硼稳定性差
技术要求比磁液的要高很多
这也是单拿现阶段只在高档的音箱上用钕铁硼的原因
比如T380.ESOTAR2 等
当然工艺肯定又比T100复杂一些

D260是不是听感比T100好
没对比过,就不清楚了
请对比过老款BM5和新款BM5的DX发言
[1400 楼] 167 [陈年泡菜]
07-6-2 00:54
原文由 昱昱 发表
从其他论坛转过来的:
但老版BM5P用T100高音确实比用D260新版的BM5的延伸要高
除了设计不一样外
高音还是有差别的 ......


可以很明确的告诉您,这篇网文错误很多!

比如:
"D260采用了液磁冷却的,可有效降低线圈温度,而D28只是双高能钕磁体,但D260的液磁冷却也有缺点,液磁阻碍了高频响应。从BM5老版(55-29000HZ),BM6(43--20000)的响应指标可以明显看出来!"

----这些就错得可笑.错得比比皆是.
丹拿高音没有不采用磁液的.
[1399 楼] 昱昱 [泡菜]
07-6-1 18:24
从其他论坛转过来的:
但老版BM5P用T100高音确实比用D260新版的BM5的延伸要高
除了设计不一样外
高音还是有差别的

他的高频很细腻顺滑,不刻意强调华丽和延伸。很仔细的AB对比时,BM5老版已经全面胜过丹拿52,而且是档次上的差别而不是量上的差别,若不是我亲耳听到,我都不相信!52SE当时无货,没有对比。我重点说一下区别吧, 新版的BM5和BM6使用一样的高音D260,我用的老版BM5的高音是D28,而这三者的低音单元完全相同,其实不论老版新版,丹拿的高音都非常优秀,优秀到绝大多数的系统根本感觉不到他们之间的差别,而他家的低音单元则相对差点。

关于BM5新旧版的问题,虽然新版使用了更为高级的高音单元D260取代了原来的D28,但结果并非一般人认为的高音变好了,实际上严格来说新版高音的延伸和灵敏度反而有所降低(老版的29K降到新版的21K),我认为BM6P比BM5(包括新版老版)在好在低音而非高音。这要从新版的BM5的改进思路说起:老版BM5分频点是4500,新版BM5P采用承受功率更大的D260高音后,让高音承担更多的重播任务,得以降低分频点到2700(和BM6一样),让低音单元有更好的发挥,低频延伸得到了提高(从55降到了50HZ),从老版的前倒相该为新版的后倒相也是增强低频的考虑。所以老版的BM5高音要比新版好,而新版的低音则更好一点。实际听音时并没有很大的差别,价格上赛因网的BM5新版仅比旧版贵人民币100元,个人认为老版外观更经典,呵呵!老版的倒相孔在前也易于摆位。不过新版的后倒相可以调节离墙距离而改变低频,看你的喜好了。

分析二个高音单元:实际上BM6采用的D260高音比D28高档一点并非他的声音好多少,主要是因为他承受功率大 很多,因为D260采用了液磁冷却的,可有效降低线圈温度,而D28只是双高能钕磁体,但D260的液磁冷却也有缺点,液磁阻碍了高频响应。从BM5老版(55----29000HZ),BM6(43-----20000)的响应指标可以明显看出来!

丹拿声学近场监听BM5为双路无源监听系统。由175mm(6.5”)的低音头与28mm(1.25”)的软顶高音头(带钕磁)等组成。
BM5的音质干净、有力而有极为精准,优秀的放大器带来了优秀的聆听结果。
BM5 特别适合于计算机录音系统项目工作室内,在这种工作场所内,监听需要磁性屏蔽。而这是通过BM5的软顶高频驱动体来完成的,它带有钕磁(在铝圈内),以此保证磁屏蔽,以防止计算机影响。在前面板上还有一种端口可以用来装垫衬,以固定于特定位置——比如在电视后期制作中要用到的环绕声通道监听等。
- 完全的磁性屏蔽以防止计算机显示器的干扰
- 独特的线性相位与频率响应
- 28mm 软顶高音头,带钕磁与铝圈
- 每一只监听都配有 ± 1.5dB功能以与其它音箱调节匹配.
- 175mm 的MSP低音驱动器,带超大的75mm铝圈,提供响亮的音质结果,低音反应
- 可调的低音端,用于低音反应个人调音
频率响应:55Hz-29KHz 灵敏度:87dB
阻抗:4(ohm) 分频频率:4500Hz
重量:5.7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