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骚下~~最牛最帅的无敌入门小单反E620入手,期待成立E620俱乐部
205100 2500
[1184 楼] 我是毛毛虫 [泡菜]
09-5-21 11:45
原文由 fasciae 发表

所以我说镜头可能有优势啊。但是除去f2这些天价头外,还是看不到价格优势啊。我这是一般消费者的眼光。买不起的,谁去鸟他啊。就好比全副,在5D之前,谁说这个头是全副的,以后升级方便。那在普通消费者眼里,基本就是浪费钱的废话而已。
只有f2的头的价格,让人看到了破万的希望的时候,你的这种举例也才对多数消费者有 ......


1122 1260 918 50200……哪怕套头,这些常用头价格优势还是很明显。
价格优势不仅仅是几个数字,还要结合成像效果来看。相同成像效果下,cn的头贵得多。
[1183 楼] fasciae [资深泡菜]
09-5-21 11:39
原文由 我是毛毛虫 发表
奥巴的4/3镜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数码优化镜头。
“没有转换成明显的价格优势”相同焦段、光圈下的头,cn多少钱,o是多少钱??
cn有300mm下还有2的光圈的头么?即使有了那体积、那重量又是多少??
别只拿尺寸说事,4/3上的cmos跟其他的感光设计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说镜头可能有优势啊。但是除去f2这些天价头外,还是看不到价格优势啊。我这是一般消费者的眼光。买不起的,谁去鸟他啊。就好比全副,在5D之前,谁说这个头是全副的,以后升级方便。那在普通消费者眼里,基本就是浪费钱的废话而已。
只有f2的头的价格,让人看到了破万的希望的时候,你的这种举例也才对多数消费者有意义。
[1182 楼] 我是毛毛虫 [泡菜]
09-5-21 11:30
原文由 fasciae 发表

只有用“数码优化镜头”,才会实现“边角成像、色散控制、锐度、长焦镜头等方面,有先天优势”
至于法兰距离和芯片尺寸,在这方便反而是劣势。你可以看看我的图。当然,小的成像圈,对镜头设计的难度要求降低了。但是目前来看,(这个可能是非技术的,也可能是原理性的)


奥巴的4/3镜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数码优化镜头。
“没有转换成明显的价格优势”相同焦段、光圈下的头,cn多少钱,o是多少钱??
cn有300mm下还有2的光圈的头么?即使有了那体积、那重量又是多少??
别只拿尺寸说事,4/3上的cmos跟其他的感光设计是不一样的。
[1181 楼] fasciae [资深泡菜]
09-5-21 11:29
原文由 寓之言 发表
你说的那个替代的,比如D700 24-70,70-200VR,但是光圈确确实实是还差了1档。这就是产品的差异化,如果O做成F2.8 那就很平常且没特色了,所以O要么不做,要么就是F2.快速镜头。
而且那几个F2 牛变,F2的效果确实也很惊人。。。
而PRO机的几支变焦,从11-22,14-54,50-200,50mm F2 直接覆盖了135系统的22mm-400mm焦段,素质也是十分了得,很多专业摄影师配备的也就是14-54,50-200,50mm F2 3只。
从OM到4/3系统,O的镜头一直都坚持
F2 要求十分苛刻的人群使用,当然不差钱
F2.8 专业摄影需求
F3.5 入门需求

你从公司运营考虑。我只是从一个有点钱又比较抠门的用户角度来考虑。大家立场不同而已。
做f2.8没有特色,不等于用户不需要啊。我就问你一句,如果O有1W以下的,全开画质及做工和f2.8-3.5(4)完全相同,的f2.8恒定头。你认为全套预算1-2W的人会不会出买这个头?预算1-2W的O家用户是不是比预算2-4W的用户多?我这就是消费者的思维。
至于公司的思维?既然相差甚远,我难免会认为是不好的。

最后忍不住反驳您说的:F2.8适合专业摄影需求,请问O或徕卡的f2.8头在哪里?要知道,f2.8,当然是说全程的光圈,都可以达到f2.8!而不是有很小的一段焦段达到f2.8。
f2.8-4也叫f2.8?简直是广告词一样,明明就是f3.2左右的头!(我这还客气了,因为我们对f3.5-5.6的评价,习惯性都说“这狗头光圈小,只有f5.6”!)

[fasciae 编辑于 2009-05-21 11:34]
[1180 楼] fasciae [资深泡菜]
09-5-21 11:19
原文由 我是毛毛虫 发表
口水,尽是些口水,我没耐心看完。砸o的基本都是不了解o的。
对于4/3系统,我只想说,这个系统在小型化、在边角成像、色散控制、锐度、长焦镜头等方面,有先天优势,这是aps或者全副都赶不上的。

只有用“数码优化镜头”,才会实现“边角成像、色散控制、锐度、长焦镜头等方面,有先天优势”
至于法兰距离和芯片尺寸,在这方便反而是劣势。你可以看看我的图。当然,小的成像圈,对镜头设计的难度要求降低了。但是目前来看,没有转换成明显的价格优势(这个可能是非技术的,也可能是原理性的)
[1179 楼] 三少爷 [4/3-M4/3论坛版主]
09-5-21 11:12
E620用家上片不积极啊~
4/3接老头玩bokeh
E1+MF-1+G.zuiko 35mm/2.8
[1178 楼] 三少爷 [4/3-M4/3论坛版主]
09-5-21 11:05
原文由 暮雪独行 发表
多年不见、三少改O家了?

N年以前是PO双修,现在是ON双修,P还有个LX压箱底
K7造型不错,可能伺机杀入三修
[1177 楼] 暮雪独行 [资深泡菜]
09-5-21 10:54
多年不见、三少改O家了?
[1176 楼] 我是毛毛虫 [泡菜]
09-5-21 10:47
口水,尽是些口水,我没耐心看完。砸o的基本都是不了解o的。
对于4/3系统,我只想说,这个系统在小型化、在边角成像、色散控制、锐度、长焦镜头等方面,有先天优势,这是aps或者全副都赶不上的。
[1175 楼] 韩德僧 [禁言中]
09-5-21 10:44
原文由 康大师 发表

你确实高尚,把别人图片搞到,然后删除EXIF信息,所以编个参数就说O机“测光差”,所以就无耻天下了

高,确实高!


大师学舌功夫不错,比贫僧养的鹦鹉还强
[1174 楼] 我是毛毛虫 [泡菜]
09-5-21 10:33
原文由 康大师 发表

这个老ID砸O也好几年了。

最早是只用过一台O记小DC就推断O家单反不好。后来搞了一台5D又到处吹捧,笑死人了。

现在还是拿DC和单反比的水平,真是无语。现在砸O的水平越来越衰,可怜啊……


我关心的是这位仁兄的拍片水平,想看看。
[1173 楼] 康大师 [泡菜]
09-5-21 10:28
原文由 韩德僧 发表

O确实聪明,把芯片尺寸搞小,然后说这个是新系统,所以和CNSP没有“可比性”,所以就天下无敌了

高,确实高!


你确实高尚,把别人图片搞到,然后删除EXIF信息,所以编个参数就说O机“测光差”,所以就无耻天下了

高,确实高!
[1172 楼] 韩德僧 [禁言中]
09-5-21 09:08
原文由 寓之言 发表

我觉得O是聪明的,就是做和N,C,P家不一样的东西,这点我个人觉得P没O聪明
总跟着N,C屁股后面跑,根本竞争不过N,C啊。。。


O确实聪明,把芯片尺寸搞小,然后说这个是新系统,所以和CNSP没有“可比性”,所以就天下无敌了

高,确实高!
[1171 楼] 南善游 [资深泡菜]
09-5-21 08:24
原文由 南善游 发表

凑个热闹,无PS的E500+45150狗头片

100%原大小局部
[1170 楼] 南善游 [资深泡菜]
09-5-21 08:23
原文由 三少爷 发表
转一张徒弟“蜗牛”拍她的侄女照片
e420+1442狗头

凑个热闹,无PS的E500+45150狗头片
[1169 楼] mama2009 [泡菜]
09-5-21 03:32
原文由 三少爷 发表
转一张徒弟“蜗牛”拍她的侄女照片
e420+1442狗头


这图就是1DSMKIII加上35L也出不了,反正35L就是不出彩.
[1168 楼] 寓之言 [泡菜]
09-5-20 23:08
松莱卡那只25mm F1.4 确实是好头
不过价格我也觉得贵啦,实在谈不上超值啦。。

我也觉得O应该出个25mm F2 这类的标头,其实25mm F2.8饼干 一般用用也凑合了
[1167 楼] 寓之言 [泡菜]
09-5-20 23:03
原文由 fasciae 发表

是的,不必讨论公司策略,也许明天他就出了别的镜头来嘲笑我。
我只是觉得,既然两个常用焦段的全程光圈至少f2.8的头,价格都是1W6以上。基本属于奢侈价格。说他奢侈是因为,我知道他的使用价值是可替代的。而且替代者的效果没有劣势,价格有优势,仅仅是重量有劣势而已-----我说的是D700+24-70+70-200VR。以及同 ......


其实又扯到产品定位,公司策略上来了
谈谈我的认知
我觉得O是聪明的,就是做和N,C,P家不一样的东西,这点我个人觉得P没O聪明
总跟着N,C屁股后面跑,根本竞争不过N,C啊。。。
你看O的F2镜头,别家都没有,一方面是因为O确实在某方面有些偏执。。这么多年了一直是这样的
从来不缺创新。。

你说的那个替代的,比如D700 24-70,70-200VR,但是光圈确确实实是还差了1档。这就是产品的差异化,如果O做成F2.8 那就很平常且没特色了,所以O要么不做,要么就是F2.快速镜头。
而且那几个F2 牛变,F2的效果确实也很惊人。。。
而PRO机的几支变焦,从11-22,14-54,50-200,50mm F2 直接覆盖了135系统的22mm-400mm焦段,素质也是十分了得,很多专业摄影师配备的也就是14-54,50-200,50mm F2 3只。
从OM到4/3系统,O的镜头一直都坚持
F2 要求十分苛刻的人群使用,当然不差钱
F2.8 专业摄影需求
F3.5 入门需求
[1166 楼] palmtwo [泡菜]
09-5-20 22:34
原文由 三少爷 发表

所以说135胶片镜头用到数码上的确是打折扣的,需要收小光圈。反过来也说明镜头的数码优化不是噱头,而是解决了实在的问题。
当然,一支数码1.4标头卖到6k的确贵了,O出一支1000大洋的ZD25/2平价标头是应该的


观点相同,1.4光圈的6K标头跟超值没啥关系,物有所值也许更适合吧。
25/2没法指望,2千块以内就烧高香了
[1165 楼] lorb [资深泡菜]
09-5-20 22:31
原文由 fasciae 发表

只不过问问你的头的配置吗,因为我想学习一下,看看怎么样的配置合适拍照。也许你的配置我买不起,但是参考一下不是坏事。

至于画质用得着PK么?EF50f1.4我正好有,虽说号称“标头中的标头”,其实也是10年前的称呼了,如今肯定比不上尼康,sigma,蔡斯的标头了。用它无非就是图个便宜,才2300(现在涨价了)。碰巧之前 ......


我看不咋地,呵呵...
[1164 楼] fasciae [资深泡菜]
09-5-20 21:12
原文由 821023kyo 发表
呵呵,真要比的话,你就像我那样去日光下用EF50/1.4全开拍些银白色的金属物吧,你上的这张图没有任何意义。

你看不到照片中有高反差部分么?你说没有任何意义?客气和你说话,本来就是简单说说“够用”而已。有没有说比你的好。你怎么这么回应呢?
按照你这种口气,我不妨反问你:连100%图都没有,就很有意义了?
[1163 楼] fasciae [资深泡菜]
09-5-20 21:10
原文由 821023kyo 发表
这只头的物理焦距是25MM,只是在4/3上它的视角变成50MM,
和传统的50MM是完全不同的
25/1.4在4/3机器上和35L在APS-C机器上的等效视角都相当于50MM
其实吃亏的反而是25/1.4

同为标头难道中画幅上的80mmf1.4比135上的50mmf1.4理应便宜,理应画质好?
问题不在于4/3画幅的大小,而在于法兰距离太远。但是由于CCD或者CMOS的结构,注定了要做到同样的“垂直入射”效果,4/3的法兰距离与画幅的比例更大,如下图。
假如做到同样的像素数量,显然4/3像素边长减半。由于在同一技术水平下。CCD/CMOS的井高度其实是一样的。所以,要做到同样的边角入射效果(不是角度)。其实需要同样的法兰距离。所以,确实,4/3的广角难度其实更大,甚至同样的中长焦,4/3的传感器也是理论上比全画幅的边缘吸收光的能力差的,只能通过改变光路来改善。
这本来就是4/3的劣势。但是相应的,CCD成本低也是优势。
当CCD很贵的时候,如果O充分利用这个成本差优势,就能低价占领市场。
但现在显然CMOS成本已经下来了,O的成本优势已经消失了。
如果CMOS继续便宜下去。O的成本。。。。。
[1162 楼] sleeperho [泡菜]
09-5-20 21:01
原文由 821023kyo 发表

呵呵,真要比的话,你就像我那样去日光下用EF50/1.4全开拍些银白色的金属物吧,你上的这张图没有任何意义。

用LEICA25/1.4和朋友的35L比试过,结果么,呵呵。。。。

我一直认为,25/1.4这个头是4/3系统上最超值的镜头之一

其他镜头我都舍得出,唯独这颗

[821023kyo 编辑于 2009-05-20 17:52]


只可以講得上best buy & must buy  , 真是貴了一點
[1161 楼] 三少爷 [4/3-M4/3论坛版主]
09-5-20 20:06
转一张徒弟“蜗牛”拍她的侄女照片
e420+1442狗头
[1160 楼] 三少爷 [4/3-M4/3论坛版主]
09-5-20 19:55
原文由 palmtwo 发表

标准镜头和广角镜头比没啥意思,好比用标准镜头和135/2比边缘。
EF50/1.4太老了,应该是佳能九十年代的产品,还是年龄相仿的尼康 50mm/1.4G 比适合些。
如果说25/1.4是只牛头,多数人多不会怀疑,但要说他“超值”实在没道理

[palmtwo 编辑于 2009-05-20 19:22]


所以说135胶片镜头用到数码上的确是打折扣的,需要收小光圈。反过来也说明镜头的数码优化不是噱头,而是解决了实在的问题。
当然,一支数码1.4标头卖到6k的确贵了,O出一支1000大洋的ZD25/2平价标头是应该的
[1159 楼] 821023kyo [禁言中]
09-5-20 19:45
原文由 palmtwo 发表

标准镜头和广角镜头比没啥意思,好比用标准镜头和135/2比边缘。
EF50/1.4太老了,应该是佳能九十年代的产品,还是年龄相仿的尼康 50mm/1.4G 比适合些。
如果说25/1.4是只牛头,多数人多不会怀疑,但要说他“超值”实在没道理

[palmtwo 编辑于 2009-05-20 19:22]


这只头的物理焦距是25MM,只是在4/3上它的视角变成50MM,

和传统的50MM是完全不同的

25/1.4在4/3机器上和35L在APS-C机器上的等效视角都相当于50MM

其实吃亏的反而是25/1.4
[1158 楼] palmtwo [泡菜]
09-5-20 19:20
原文由 821023kyo 发表

呵呵,真要比的话,你就像我那样去日光下用EF50/1.4全开拍些银白色的金属物吧,你上的这张图没有任何意义。

用LEICA25/1.4和朋友的35L比试过,结果么,呵呵。。。。

我一直认为,25/1.4这个头是4/3系统上最超值的镜头之一

其他镜头我都舍得出,唯独这颗

[821023kyo 编辑于 2009-05-20 17:52]

标准镜头和广角镜头比没啥意思,好比用标准镜头和135/2比边缘。
EF50/1.4太老了,应该是佳能九十年代的产品,还是年龄相仿的尼康 50mm/1.4G 比适合些。
如果说25/1.4是只牛头,多数人多不会怀疑,但要说他“超值”实在没道理

[palmtwo 编辑于 2009-05-20 19:22]
[1157 楼] 821023kyo [禁言中]
09-5-20 17:51
原文由 fasciae 发表

只不过问问你的头的配置吗,因为我想学习一下,看看怎么样的配置合适拍照。也许你的配置我买不起,但是参考一下不是坏事。

至于画质用得着PK么?EF50f1.4我正好有,虽说号称“标头中的标头”,其实也是10年前的称呼了,如今肯定比不上尼康,sigma,蔡斯的标头了。用它无非就是图个便宜,才2300(现在涨价了)。碰巧之前 ......


呵呵,真要比的话,你就像我那样去日光下用EF50/1.4全开拍些银白色的金属物吧,你上的这张图没有任何意义。

用LEICA25/1.4和朋友的35L比试过,结果么,呵呵。。。。

我一直认为,25/1.4这个头是4/3系统上最超值的镜头之一

其他镜头我都舍得出,唯独这颗

[821023kyo 编辑于 2009-05-20 17:52]
[1156 楼] fasciae [资深泡菜]
09-5-20 17:36
f3.5确实很锐的说。要是4/3坛上多点100%多好,特别是sigma头的----私心一下。
那边GH1已经上市了。真吸引啊。
[1155 楼] 三少爷 [4/3-M4/3论坛版主]
09-5-20 15:32
原文由 fasciae 发表
引用:
原文由 charlesstudio 发表
上片说话吧,E1+ZD50-200/2.8-3.5中级头
200mm,F3.5全开
jpg直出无PS是这个效果
----------------------
很漂亮。O fan都不喜欢用100%图片。是好事情,说明喜欢内容多过细节。不过既然在讨论画质问题,连A3印刷都出动了,就没有必要坚持不用100%了。

100%的局部来了~
当时距离比较远,用了200mm端(135的400mm),全开F3.5
无任何PS局部1:1[三少爷 编辑于 2009-05-20 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