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的“阿尔帕(ALPA)”,我们的“自由人(Freeman)”
71486 642
[107 楼] BX50 [陈年泡菜]
09-8-29 20:39
原文由 黑土居士 发表
照各位大侠的意见,做一个深颜色的手柄,看看效果。
同时也请各位大侠,对图中这种锁紧扳手的可靠性提提意见!!!

个人喜欢这个手柄的颜色。扳手问题不大,实际应用时如果出现问题,可以把扳把鋸了。
[106 楼] 黑土居士 [资深泡菜]
09-8-29 20:02
刚才回复中的表格看不明白,补充一个吧:
[105 楼] 黑土居士 [资深泡菜]
09-8-29 19:23
原文由 一粒尘埃 发表

这个问题有一个疑问我一直没搞明白,就是镜头的“焦平面”倒底是一个面还是和景深一样是一个区域,如图A,如果是一个区域,这个“精度”好像是没必要太讲究,如果是一个面,如图B,这个面不随景深的变化而变化,那这个“精度”就要有用了!


这个问题提的好!
你说的这个概念叫做“焦深”,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5年出版的《照相机技术基础》一书是这样表述的:产生允许模糊量的象平面前后距离叫焦深,焦深对应的物平面前后距离叫景深。
根据弥散圈和焦深概念我们可以得出:
允许弥散圈直径(ε=d/1500)
胶片规格 对角线长度d(mm) 允许弥散圈直径ε(mm)
35mm 43.5 0.028
6×4.5cm 69.7 0.046
6×6cm 79.2 0.050
6×7cm 87.3 0.056
6×9cm 99.8 0.067
注:表中数据除6×9是参照GB自己计算获得外,其他均摘自《照相机技术基础》一书
焦深:δ=εF(1+|β|)  |β|为摄影倍率;F为镜头孔径。
被摄体接近无限远时, |β|几乎为零,则:δ≈εF;被摄体的景深约略小于镜头焦距平方倒数值,因此,画面对角线长度增加一倍,焦深也长一倍。而镜头焦距增加一倍,则景深将缩短1/4,反之,则景深将增加一倍。
6×9画幅照相机使用F5.6标准镜头时:δ≈εF=0.067×5.6=0.3752(mm),这是最大允许值,取该值的一半,就是实用值。也就是说,这时调焦的误差在0.3752/2=0.1876(mm)内是可以接受的实用值,如果使用F11的光圈时这一数值将是:δ/2≈0.3685(以上部分数据是参照《照相机技术基础》一书计算所得;部分自书中摘抄)。
[104 楼] 小灵狐 [泡菜]
09-8-29 18:39
up
[103 楼] 一粒尘埃 [泡菜]
09-8-29 18:05
原文由 levinson 发表
看来关注的DX不少啊!


这种类型的东西还是很多人喜欢的,只是ALPA太贵,要不是小老板或暴发户还是别想了。fotoman倒有一款类似的,但其价格也不容易亲近,单机身5600还不包括取景器! 其实就一块铝板,镜头和背还得自己配,所谓的“精度”还不知道有没有!

[一粒尘埃 编辑于 2009-08-29 18:06]
[102 楼] 一粒尘埃 [泡菜]
09-8-29 17:56
原文由 idest 发表

ALPA对焦靠估焦,这些垫片有多少作用值得怀疑啊。当然俺说的不一定是对的


这个问题有一个疑问我一直没搞明白,就是镜头的“焦平面”倒底是一个面还是和景深一样是一个区域,如图A,如果是一个区域,这个“精度”好像是没必要太讲究,如果是一个面,如图B,这个面不随景深的变化而变化,那这个“精度”就要有用了!
[101 楼] 黑土居士 [资深泡菜]
09-8-29 15:38
照各位大侠的意见,做一个深颜色的手柄,看看效果。
同时也请各位大侠,对图中这种锁紧扳手的可靠性提提意见!!!
[100 楼] levinson [陈年泡菜]
09-8-28 23:38
看来关注的DX不少啊!
[99 楼] 黑土居士 [资深泡菜]
09-8-28 23:37
补充:仿骑士的机型的“猪嘴”,不一定使用这种定位形式的,可能会参考骑士,或与之类似的形式。
各位大侠有什么好办法也请指教。
[98 楼] idest [陈年泡菜]
09-8-28 23:24
原文由 黑土居士 发表

单柄机的设计就是向林好夫学习的结果——扳手在关闭状态与机顶是平的,旁边各有一个月牙型缺口,打开时要用指甲轻轻将扳手扳起来才行——绝对不会无意间轻易将其碰开。我们认真试了试:双手柄成品机也不容易无意间轻易碰开这2个扳手。

[黑土居士 编辑于 2009-08-28 23:03]

上个图看看
[97 楼] 黑土居士 [资深泡菜]
09-8-28 23:09
上个仿骑士SW 612的(有些小附件还没加上)

[黑土居士 编辑于 2009-08-28 23:10]
[96 楼] 黑土居士 [资深泡菜]
09-8-28 22:56
原文由 idest 发表

ALPA 12SWA也有碰珠,除了听一下“答”,没什么作用。华而不实的东西不要用,向老前辈林好夫、骑士学习没错的。

单柄机的设计就是向林好夫学习的结果——扳手在关闭状态与机顶是平的,旁边各有一个月牙型缺口,打开时要用指甲轻轻将扳手扳起来才行——绝对不会无意间轻易将其碰开。我们认真试了试:双手柄成品机也不容易无意间轻易碰开这2个扳手。

[黑土居士 编辑于 2009-08-28 23:03]
[95 楼] 黑土居士 [资深泡菜]
09-8-28 22:36
原文由 levinson 发表
关于垫片
俺是这样理解的
由于每一个后背的公差有很微小的区别
ALPA就用这些垫片去减少公差,达到他的高精度
但自己DIY的话,只要上过对焦屏来测试(或上后背实拍测试)
就不一定要用垫片了
当然俺说的不一定是对的!

您的理解基本正确。但不仅是后背的公差,还有镜头的公差。
[94 楼] 黑土居士 [资深泡菜]
09-8-28 22:34
原文由 biogon28 发表
挺好。
这种东西能商品化么?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alpa的压片平整度的,这种手持快拍机还是有一定得市场的

没有考虑商品化的问题,顶多为那些欣赏ALPA理念、但不接受ALPA价格的色友做点力所能及的服务
[93 楼] 黑土居士 [资深泡菜]
09-8-28 22:29
原文由 渔泊涯 发表
支持!
我有这么几个想法:
1、理念是轻便快拍机。
2、解决对焦问题,尽量精确。即使估焦,猪嘴刻度要准确,最好能有1-30米的刻度。比如我有只俄罗斯的测距仪,就可以较精确迅速对焦。
3、最好有上下少量移轴功能,这对拍建筑十分重要。
4、后背可灵活设计。比如能接4x5用的67、69后背。
5、价格因素要考虑。除了镜头自身价格,机身后背要有价格优势。
期待进展。

谢谢渔兄的支持。
1、英雄所见略同。
2、我们现在的“软肋”就是调焦环的加工,只能暂时买现成的成品和用其他报废镜头改造。虽然自己有一些想法,但还不够成熟。希望大家集思广益,争取不久的将来做出自己的产品。
3、以后的设计逐步实现这一目标。
4、本着机型小型化和卷片背充分利用的原则,还是以67、69背为主,暂不考虑其他规格。
5、成本方面肯定会充分考虑——“穷人的ALPA”么
[92 楼] idest [陈年泡菜]
09-8-28 22:22
原文由 黑土居士 发表

我们新设计的单柄机已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还会加上碰珠。

用ALPA的上背带都怕无意中把这个快扳给打开了。

[idest 编辑于 2009-08-28 22:27]
[91 楼] 黑土居士 [资深泡菜]
09-8-28 22:15
原文由 nanshanweng 发表
※※,你哥俩会折腾。

不是说“生命在于折腾”么!
[90 楼] idest [陈年泡菜]
09-8-28 22:14
原文由 黑土居士 发表

我们新设计的单柄机已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还会加上碰珠。

ALPA 12SWA也有碰珠,除了听一下“答”,没什么作用。华而不实的东西不要用,向老前辈林好夫、骑士学习没错的。
[89 楼] q00pSS [泡菜]
09-8-28 22:10
.......................-.-!!!
[88 楼] 黑土居士 [资深泡菜]
09-8-28 22:10
原文由 观景悟道 发表
想问一下:支撑皮腔的稳定和精度问题解决了吗?与此同时还有机身体积的考量。还有转换镜头的方便问题。另外,觉得那个移轴应该不予考虑了,因为它好象已游离了开发初衷。至少,将它放到下一步去。
[观景悟道 编辑于 2009-08-28 21:51]

原文由 arthurlee 发表
在原调焦环+“猪嘴”快拍组合的基础上,增加个选配件:皮腔+机背对焦器(镜头可选4X5的),来个“可快可慢”还是挺诱人的。供参考。

还没考虑成熟。慢慢来吧。
机背对焦器已经做了一个,可以实现精确对焦。

[黑土居士 编辑于 2009-08-28 22:14]
[87 楼] 黑土居士 [资深泡菜]
09-8-28 22:08
原文由 idest 发表
这两个快速扳手也是忽悠人,用ALPA没人这么争分夺秒的换镜头,还是老老实实向骑士612学习,用螺丝紧固,安全多了。用ALPA上背带都得小心翼翼的,何必捏?

我们新设计的单柄机已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还会加上碰珠。
[86 楼] idest [陈年泡菜]
09-8-28 21:56
原文由 黑土居士 发表

呵呵!我哥说的想做皮腔,就是这个意思,但当前还没有解决快速对焦的问题。咱们一起期待吧!

参考一下骑士VCC.

[idest 编辑于 2009-08-28 21:58]
[85 楼] idest [陈年泡菜]
09-8-28 21:53
原文由 idest 发表
这两个快速扳手也是忽悠人,用ALPA没人这么争分夺秒的换镜头,还是老老实实向骑士612学习,用螺丝紧固,安全多了。用ALPA上背带都得小心翼翼的,何必捏?

呵呵,图忘了上了。
[84 楼] idest [陈年泡菜]
09-8-28 21:51
这两个快速扳手也是忽悠人,用ALPA没人这么争分夺秒的换镜头,还是老老实实向骑士612学习,用螺丝紧固,安全多了。用ALPA上背带都得小心翼翼的,何必捏?
[83 楼] 观景悟道 [资深泡菜]
09-8-28 21:47
原文由 黑土居士 发表

呵呵!我哥说的想做皮腔,就是这个意思,但当前还没有解决快速对焦的问题。咱们一起期待吧!
想问一下:支撑皮腔的稳定和精度问题解决了吗?与此同时还有机身体积的考量。还有转换镜头的方便问题。另外,觉得那个移轴应该不予考虑了,因为它好象已游离了开发初衷。至少,将它放到下一步去。

[观景悟道 编辑于 2009-08-28 21:51]
[82 楼] 黑土居士 [资深泡菜]
09-8-28 21:38
原文由 idest 发表

ALPA对焦靠估焦,这些垫片有多少作用值得怀疑啊。当然俺说的不一定是对的

正确。一语道破ALPA的所谓“精度”这个“噱头”
[81 楼] idest [陈年泡菜]
09-8-28 21:33
原文由 levinson 发表
关于垫片
俺是这样理解的
由于每一个后背的公差有很微小的区别
ALPA就用这些垫片去减少公差,达到他的高精度
但自己DIY的话,只要上过对焦屏来测试(或上后背实拍测试)
就不一定要用垫片了
当然俺说的不一定是对的!

ALPA对焦靠估焦,这些垫片有多少作用值得怀疑啊。当然俺说的不一定是对的
[80 楼] arthurlee [资深泡菜]
09-8-28 21:09
在原调焦环+“猪嘴”快拍组合的基础上,增加个选配件:皮腔+机背对焦器(镜头可选4X5的),来个“可快可慢”还是挺诱人的。供参考。
[79 楼] nanshanweng [陈年泡菜]
09-8-28 20:55
※※,你哥俩会折腾。
[78 楼] BX50 [陈年泡菜]
09-8-28 20:31
原文由 黑土居士 发表

呵呵!我哥说的想做皮腔,就是这个意思,但当前还没有解决快速对焦的问题。咱们一起期待吧!

人多想法多,集思广益是好事,但不可能面面俱到,没有一个相机是万能的。使用皮腔可以省了调焦环,但如何调焦?使用机背取景器调焦?
移轴是否需要?拍建筑这点移轴量是否够用,另外如果移轴,许多69镜头象场不够,比如Super Angulon 47mm。
使用4X5的67或69背,这个相机就成了45快拍机了。后背要便宜就选玛米亚67背,这玩意2手的大把。
个人意见,不一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