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3-17 04:49
夏罗多吉 发表于 2012-3-15 23:56  和兄码字有点累了,不过还是很有意思,难得这样的讨论。
我估计还是我表述确实不够清晰,概念比较模糊,哈哈。我谈点自己的艺术观点,可能也带有点※※观在里面。说简单一点,艺术其实就是个叛逆胚子。‘糖水’如果放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可能就不是糖水了,因为那时候社会黑暗,战争连绵,人们生活在苦难之中,宗教宣扬的也是人生来是苦难的。人们不需要艺术再来加强这样的痛苦感受。但是在现代商业发展之后,特别是广告的兴起,对美好的向往,幸福的生活,在广告编织的谎言中天天轰炸人们的视觉神经;政治同时在无时不刻的控制着、影响着社会传媒的范围和方向,今天的人们同样不需要艺术再来加强这样的欺骗了,艺术在今天更多的就是在揭露着生活中的种种谎言,向人们展示残酷的现实,拨开表象下的真相。所以今天的艺术是不再需要糖水的,但也没必要鄙视糖水,带着客观※※的角度去欣赏。
对于摄影名作90%都是摆拍伪装成自然状态?俺虽然看的以前的大师作品也不多,但确实没发现这样的现象,但也有争议作品,比如中枪倒下的那个士兵那张就有点争议,但也是不确定的极少数。兄是不是和俺的理解有出入?比如商德的作品,可以说基本都是摆拍,但他也没伪装成自然发生的状态。我说的摆拍伪装自然状,举一个简单例子,比如在老街有一束光照下来,我觉得场景很好,但少点人的活动,于是叫上一个小孩搬凳子到光线下去做作业,拍下来告诉别人我是偶然抓拍的自然场景,他们的孩子天天就是这样做作业的,这是艺术。我想兄肯定也不会赞同这样的方式,这是ZF常用的手段,哈哈。说白点就是用摆拍和表演来骗人,虚构※※和文化。很多严肃的观念艺术,人像作品都用摆拍,但我想他们决不会告诉你,那是我偶然抓拍的,真的就是那样。
但是要严格的对于绝对客观来说,摆拍抓拍确实都是片面和局限的,因为就算是你对自己诚实,按自己的理解去捕捉现实,但你自己的世界观、宗教观、是非观可能对于他人完全是不同的,甚至相反。所以我强调的是‘相对于自己内心的真实’。你的作品真实反映你的观点和情感,同时你也不掩饰自己的信仰、阶层、文化。于是当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人读到你的作品的时候,能结合你的文化和时代背景,解读出属于他们自己,接近于真实的东西。这样的作品,才是有灵魂的,但通常一幅作品是不可能的。而那些我所说的“摆拍伪装成自然状态”的东西,自己就在欺骗自己,所以对读它的人,没有任何价值,如果真是骗到了所有人,那只能说是对※※和诚实的亵渎。
对今天那些追求艺术的人来说,他们在揭示这个世界种种表象下的真实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坚持自己内心中那份真实,才能赋予作品灵魂、力量、跨越时代文化的鸿沟,并用自己一生的坚持来接受※※的筛选。
吹牛归吹牛,我不是搞艺术的,都是点自己零星的思考感悟的杂烩,不必要深究。 中文码字累点也就算了,最糟糕的还是经常词不达意,TNND,想说的说不出来,敲出来也没有想的那么清晰  这样的讨论最基本的好处就是能清理自己的思路和观点 兄说的艺术观 ※※观不能说是错但是有点片面和太一厢情愿了,人性有多複雜, ※※/艺术就有多複雜.如果就是说那时候社会黑暗,说不定有不少人觉得现代社会也沒好到那儿. 所以糖水永远都不会过时. 本来还想问兄一般是以那些色影家做榜样的,现在就更加要问了,或者是看好那些骗子的. 艺术技术,不学无术,要玩这儿东东就得知道它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它的理论和问题,因为这些东西是主宰著个人的手法/技术和程序. 兄说的“photographic truth/影像真实” 我就再说一点就不说了﹣ 这艺术/真实现实/美的问题/讨论一直从Socrates/Plato时代到Tolstoy到Sontag就没停过也不断的有著新的解释, 从哲学角度到摄影复制现实的"真实"种种问题都是些陈年老酒了,我这样说不是在否决兄现在的想法,只不过是让兄知道(愿意的话)就是以后有人推敲这真实问题时兄是知道自己的立场是站在这整个( ※※)对话的那儿. 这“真实”重要和不重要的问题,也只针对摄影来说的,为什么就没有人说某个画不真实,或者某小说写得不真实,完全可以画得乱真也可以完全从事实的角度来写啊.....有人会跳出来说摄影就是得真实,得显示现实,但是为什么呢,那儿来的国际艺术/摄影条约明言著摄影得真实???? 不用去找,从来就没有,一直都没有,很可能永远都不会有。
|
[1126 楼] LONEWOLF
[老坛泡菜]
12-3-16 15:19
Polarlight 发表于 2012-3-16 10:44  Kodak Commercial Ektar绝对好头,210mm佩45,300或360配810,两个长头的快门賊大,如果是用在45上会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360还很可能挂不上小一点45前组. 听PL的没错  ,想要300或360主要是用在大D810上,240用得较多,有时候想要长一点的,可M450有感觉有点太长,所以就打起了300、360的主意  ,方便的话PL给留意一下(就是你那个14“的黄帮长老那样的),能用就行,我不搞收藏。 本帖最后由 LONEWOLF 于 2012-3-16 15:26 编辑
|
[1125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3-16 10:50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2-3-16 08:52  还说不是搞艺术的?沾过美术的都算一号 我以前说过,说搞艺术的不一定是在搞艺术,说不搞艺术的也不一定不在搞艺术
|
[1124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3-16 10:44
LONEWOLF 发表于 2012-3-15 14:56  PL那儿该是深夜了吧,还不睡觉。 今天难得留在办公室看看新闻,发生了很多大师,不平静啊。 虽然Planar135看着最舒服,缺点就是像场太小了,稍一动作就出黑影了,同样的情况还有手里的Voigtlander Telomar360,不敢做动作,前段时间一直考虑把它俩出了,换点银子填几个45和810都能用的头,考虑到一旦真出了恐怕就再也买不回来了,一直犹豫。
PL对KODAK Ektar300、360有什么感受?翻以前的帖子没找到结果,想听听你的想法(落在纸上的)。 在家老是习惯夜猫子  我对135这段落一直不太感冒,就是因为快拍大傻才手上屯了好几个135头,回头还得把它们都处理掉。所以啥神头不神頭都不上了. 很长时间我都是45810共用一个210头,拍商业片也就是多用一个90和305头. Kodak Commercial Ektar绝对好头,210mm佩45,300或360配810,两个长头的快门賊大,如果是用在45上会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360还很可能挂不上小一点45前组.
|
[1123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2-3-16 08:52
|
[1122 楼] 夏罗多吉
[资深泡菜]
12-3-15 23:56
Polarlight 发表于 2012-3-15 00:18  嗯,更可能是我的中文理解能力差 不过好像有点明白兄的意思了,
你是说,不管图像是否华丽庄重地反映真实(PS+後期),或者是间接不修饰边幅地反映真实(啥都不干,ala Robert Frank and the indecisive moment),都不能排除观众有可能质疑它的属实性和那观点的真实性,这是图像工作者不可能控制的﹣基本上就是拉倒.好听一点就是人都变聪明了,悲观一点就是信任危机,是不是这样?和也是你所以的选择?
任何艺术行为,无论是前古或现代也不管是多么成功和失败的作品,都影射著作者的内心世界...都包含著人所有的七情六欲,手段也是五花八门地真真假假.渴望美好固然有,揭露人间苦难的更是多数,就看看西方占大多数的宗教绘画就知道了,或者这“浪漫主义传达着人类对美好幸福的渴望”只限于国画,想想还真的没太多以什么苦大仇深来做主题的,都是忍,仁忍,空忍,归忍,死忍... 嗯,不知道这跟糖水泛滥有什么关系。
摄影是个变态的极端,极真也极假﹣这是摄影一被发明就是那样的,没变过.看看它的※※就知道了.
真实?摄影从技术上来说就没说真实是必需的,这是个人加上去的条件,各有各的理由. 如果”摆拍来伪装真实”的影像没有任何价值那就糟了,因为摄影 ... 和兄码字有点累了,不过还是很有意思,难得这样的讨论。 我估计还是我表述确实不够清晰,概念比较模糊,哈哈。我谈点自己的艺术观点,可能也带有点 ※※观在里面。说简单一点,艺术其实就是个叛逆胚子。‘糖水’如果放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可能就不是糖水了,因为那时候社会黑暗,战争连绵,人们生活在苦难之中,宗教宣扬的也是人生来是苦难的。人们不需要艺术再来加强这样的痛苦感受。但是在现代商业发展之后,特别是广告的兴起,对美好的向往,幸福的生活,在广告编织的谎言中天天轰炸人们的视觉神经;政治同时在无时不刻的控制着、影响着社会传媒的范围和方向,今天的人们同样不需要艺术再来加强这样的欺骗了,艺术在今天更多的就是在揭露着生活中的种种谎言,向人们展示残酷的现实,拨开表象下的真相。所以今天的艺术是不再需要糖水的,但也没必要鄙视糖水,带着客观 ※※的角度去欣赏。 对于摄影名作90%都是摆拍伪装成自然状态?俺虽然看的以前的大师作品也不多,但确实没发现这样的现象,但也有争议作品,比如中枪倒下的那个士兵那张就有点争议,但也是不确定的极少数。兄是不是和俺的理解有出入?比如商德的作品,可以说基本都是摆拍,但他也没伪装成自然发生的状态。我说的摆拍伪装自然状态,举一个简单例子,比如在老街有一束光照下来,我觉得场景很好,但少点人的活动,于是叫上一个小孩搬凳子到光线下去做作业,拍下来告诉别人我是偶然抓拍的自然场景,他们的孩子天天就是这样做作业的,这是艺术。我想兄肯定也不会赞同这样的方式,这是ZF常用的手段,哈哈。说白点就是用摆拍和表演来骗人,虚构 ※※和文化。很多严肃的观念艺术,人像作品都用摆拍,但我想他们决不会告诉你,那是我偶然抓拍的,真的就是那样。 但是要严格的对于绝对客观来说,摆拍抓拍确实都是片面和局限的,因为就算是你对自己诚实,按自己的理解去捕捉现实,但你自己的世界观、宗教观、是非观可能对于他人完全是不同的,甚至相反。所以我强调的是‘相对于自己内心的真实’。你的作品真实反映你的观点和情感,同时你也不掩饰自己的信仰、阶层、文化。于是当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人读到你的作品的时候,能结合你的文化和时代背景,解读出属于他们自己,接近于真实的东西。这样的作品,才是有灵魂的,但通常一幅作品是不可能的。而那些我所说的“摆拍伪装成自然状态”的东西,自己就在欺骗自己,所以对读它的人,没有任何价值,如果真是骗到了所有人,那只能说是对 ※※和诚实的亵渎。 对今天那些追求艺术的人来说,他们在揭示这个世界种种表象下的真实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坚持自己内心中那份真实,才能赋予作品灵魂、力量、跨越时代文化的鸿沟,并用自己一生的坚持来接受 ※※的筛选。 吹牛归吹牛,我不是搞艺术的,都是点自己零星的思考感悟的杂烩,不必要深究。 本帖最后由 夏罗多吉 于 2012-3-16 00:12 编辑
|
[1121 楼] LONEWOLF
[老坛泡菜]
12-3-15 14:56
PL那儿该是深夜了吧,还不睡觉。 今天难得留在办公室看看新闻,发生了很多大师,不平静啊。 虽然Planar135看着最舒服,缺点就是像场太小了,稍一动作就出黑影了,同样的情况还有手里的Voigtlander Telomar360,不敢做动作,前段时间一直考虑把它俩出了,换点银子填几个45和810都能用的头,考虑到一旦真出了恐怕就再也买不回来了,一直犹豫。
PL对KODAK Ektar300、360有什么感受?翻以前的帖子没找到结果,想听听你的想法(落在纸上的)。
|
[1120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3-15 13:51
LONEWOLF 发表于 2012-3-15 05:32  我总是怀疑我的扫描有问题,但还找不到问题出在哪儿,单纯看底片的话,这次PK的四只镜头让我感觉最舒服的就是Planar>Dagor>=Fujinon>Symmar,但是扫描完好像都差不多了,下一步准备到室外去PK,要将PK进行到底
其实,如果不是在画面里加点东西看底片Dagor和Fujinon我也不太容易区分,后期只是动了下色阶,别的没动,是不是这个也有点影响。 是了,你是一张一张地扫还是几张一起扫的? 誰看著舒服就用誰好了  省得折腾
|
[1119 楼] LONEWOLF
[老坛泡菜]
12-3-15 05:32
我总是怀疑我的扫描有问题,但还找不到问题出在哪儿,单纯看底片的话,这次PK的四只镜头让我感觉最舒服的就是Planar>Dagor>=Fujinon>Symmar,但是扫描完好像都差不多了,下一步准备到室外去PK,要将PK进行到底  其实,如果不是在画面里加点东西看底片Dagor和Fujinon我也不太容易区分,后期只是动了下色阶,别的没动,是不是这个也有点影响。 本帖最后由 LONEWOLF 于 2012-3-15 05:38 编辑
|
[1118 楼] newro
[资深泡菜]
12-3-15 00:40
哈哈,别有用心的笑二声,PL和村长都猜错了。 得先问问,为什么你们都认为A是Fujinon呢?从底片看他们二个差距不大,至于味道什么的我就搞不懂了 是啊,我那天刚敲完回帖,就自言自语问自己是不是有发言权,只用过fuji,没用过别的,就不应下结论
|
[1117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3-15 00:25
LONEWOLF 发表于 2012-3-14 05:28  哈哈,别有用心的笑二声,PL和村长都猜错了。 得先问问,为什么你们都认为A是Fujinon呢?从底片看他们二个差距不大,至于味道什么的我就搞不懂了 看某些人坏笑的!!! 道上的说法就是老头低反差偏软(包括我的PK结果也没例外),你这结果到是反著来了????
|
[1116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3-15 00:18
夏罗多吉 发表于 2012-3-13 12:19  可能我的表述不够清晰,我这里说的真实,意思是透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内心的真实,和外在形式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影像的欺骗性是前所未有的,即使是抓拍,看上去真实的瞬间,也可能是作者断章取义,是利益驱使、政治诉求、广告需要等等的结果,与事实不和。而要用影像来传达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比任何其他形式都难,因为所有的照片看上去都是真实的。也许在这个影像泛滥的世界,我们更难去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摄影也开始结合其他形式,使用刻意的处理,来直接表达自己观点。而真正很多人这样去做了,你会发现,其实很多观点本身,也不是真实的,同样带着利益、模仿、炒作、追潮、迎合。。。。。等等其他因数。所以我说“真实的力量”在任何艺术里面都存在。 嗯,更可能是我的中文理解能力差  不过好像有点明白兄的意思了, 你是说,不管图像是否华丽庄重地反映真实(PS+後期),或者是间接不修饰边幅地反映真实(啥都不干,ala Robert Frank and the indecisive moment),都不能排除观众有可能质疑它的属实性和那观点的真实性,这是图像工作者不可能控制的﹣基本上就是拉倒.好听一点就是人都变聪明了,悲观一点就是信任危机,是不是这样?和也是你所以的选择? 艺术,一直都在传达着人类内心中那个‘真实世界’。在中世纪黑暗战争时代,它用浪漫主义传达着人类对美好幸福的渴望;在今天这个靠虚假和欺骗维系的时代,它变为主要揭露残酷的现实。影像也由最初的表现真实,变为了今天主要的欺骗手段。 任何艺术行为,无论是前古或现代也不管是多么成功和失败的作品,都影射著作者的内心世界...都包含著人所有的七情六欲,手段也是五花八门地真真假假.渴望美好固然有,揭露人间苦难的更是多数,就看看西方占大多数的宗教绘画就知道了,或者这“浪漫主义传达着人类对美好幸福的渴望”只限于国画,想想还真的没太多以什么苦大仇深来做主题的,都是忍,仁忍,空忍,归忍,死忍...  嗯,不知道这跟糖水泛滥有什么关系。 影像也由最初的表现真实,变为了今天主要的欺骗手段。艺术都是相通的,但你在表现真实世界的时候,得先问问对自己认识吗?对自己真实吗?不然,就如同我们安排驼队走上沙丘一样,妄图用摆拍来伪装真实,欺骗自己和他人。这样的东西,对自己,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价值。 摄影是个变态的极端,极真也极假﹣这是摄影一被发明就是那样的,没变过.看看它的 ※※就知道了. 真实?摄影从技术上来说就没说真实是必需的,这是个人加上去的条件,各有各的理由. 如果”摆拍来伪装真实”的影像没有任何价值那就糟了,因为摄影史上的优秀作品作品超过90﹪都是摆拍来“伪装”真实的,没价值吗? 摆拍-这观念很多人是认为是对景物的摆布,就没有多少人想过对相机摆那儿镜冲著那儿本身已经是一种摆布,那这所谓“真实”从最开始就可以是个问题 嗯,这90﹪的摆拍摄影 ※※一下子就变100﹪了
|
[1115 楼] LONEWOLF
[老坛泡菜]
12-3-14 05:32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2-3-13 06:09  用反差底的卷和药要可能更好点。黑白对于环境光比,都是反着用卷和药的。 Pk吗,的用自己熟悉的、平常使用的材料和方法,婶说得这些我目前还没能力去做
|
[1114 楼] LONEWOLF
[老坛泡菜]
12-3-14 05:28
哈哈,别有用心的笑二声,PL和村长都猜错了。 得先问问,为什么你们都认为A是Fujinon呢?从底片看他们二个差距不大,至于味道什么的我就搞不懂了
|
[1113 楼] 天涯ty
[资深泡菜]
12-3-13 18:31
夏罗多吉 发表于 2012-3-13 12:19  引用一段前不久的英国电影“第八页”中的场景,大致如下:父亲去观看女儿的画展,女儿问他意见的时候,他说:你的作品中,充满着绝望和悲观的情绪,如果是刻意虚假的处理,它们没有任何价值,如果这种情绪是你真实内心的表达,我很欣赏你的作品,为你骄傲。但我也看到了女儿内心充满绝望,让我伤心。... 这老爹可以去面壁伤心了 鉴定下来他不好这按快门这口 任何的摄影作品都是摄影师的观念反映 有拍摄冲动的时候就是忍不住要拍一下,按不下的快门就是按不下,看不到的画面就算在眼前乱晃也是打打酱油 跟写作文不一样,倒是可以跟作曲捱点边装装高雅 写的文字可以很虚伪,但是拍的照片谱的曲子一点也做不出假
|
[1112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2-3-13 14:56
很喜欢看夏罗多吉和PL两位的对话。
|
[1111 楼] 夏罗多吉
[资深泡菜]
12-3-13 12:19
Polarlight 发表于 2012-3-13 01:59  嗯,我说的爱好者定位是一种态度(得对自己的骗子负责任,特别那些不太成功的),而不是爱好跟专业工作之分,我见过相当多的人很多时候都是设备武装到牙齿,理论也是一套一套的,白山黑水的比专业的还要忙,骗子也像个大师那样满天飞,但每到騙子受到一丁点儿的责疑时就扛出自己只不过是个爱好者的擋箭牌,意思﹣爱好者吗不完美是正常的.
兄对自身的认识很不错,赞一个
前会儿在班上提出了这摄影/真实/艺术这问题...还挺有意思的,结果他们很快地自分成两派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
真实-并不是形式上的真实,而是相对于自己内心的真实
这说得很好,那也就是说你也可以把景物东挪西动,打光布景和暗房/PS里大操刀????如果还是不行的话那又是什么原因?不是不需要“形式上的真实”吗?
前边我提到的作品都是百分百的摆拍和严重的暗房后期, 真实吗,这就得看个人对这“真实”是如何下定义.这真实不真实也关系到这些骗子得算是观念还是记实摄影,和这些分纇重不重要的问题,因为这最终是涉及到摄影跟真实/艺术的一系列问题
这也是我追问兄的原因...因为如果兄在意这些东西的话就得有一套完善理由,这理论不需要跟我的观点一致,但得经得起任何人的挑战 也不 ... 可能我的表述不够清晰,我这里说的真实,意思是透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内心的真实,和外在形式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影像的欺骗性是前所未有的,即使是抓拍,看上去真实的瞬间,也可能是作者断章取义,是利益驱使、政治诉求、广告需要等等的结果,与事实不和。而要用影像来传达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比任何其他形式都难,因为所有的照片看上去都是真实的。也许在这个影像泛滥的世界,我们更难去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摄影也开始结合其他形式,使用刻意的处理,来直接表达自己观点。而真正很多人这样去做了,你会发现,其实很多观点本身,也不是真实的,同样带着利益、模仿、炒作、追潮、迎合。。。。。等等其他因数。所以我说“真实的力量”在任何艺术里面都存在。 艺术,一直都在传达着人类内心中那个‘真实世界’。在中世纪黑暗战争时代,它用浪漫主义传达着人类对美好幸福的渴望;在今天这个靠虚假和欺骗维系的时代,它变为主要揭露残酷的现实。影像也由最初的表现真实,变为了今天主要的欺骗手段。艺术都是相通的,但你在表现真实世界的时候,得先问问对自己认识吗?对自己真实吗?不然,就如同我们安排驼队走上沙丘一样,妄图用摆拍来伪装真实,欺骗自己和他人。这样的东西,对自己,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价值。 对于摄影的分类,不必过份追究,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分类,形式上,只要适合自己表达就好。真要是争论出个大家认同的结果,那也就大同了,有意义吗?有多的精力,我们去仔细看看那些优秀作品背后,作者传达出来的情感和令人敬仰的灵魂吧。 引用一段前不久的英国电影“第八页”中的场景,大致如下:父亲去观看女儿的画展,女儿问他意见的时候,他说:你的作品中,充满着绝望和悲观的情绪,如果是刻意虚假的处理,它们没有任何价值,如果这种情绪是你真实内心的表达,我很欣赏你的作品,为你骄傲。但我也看到了女儿内心充满绝望,让我伤心。 本帖最后由 夏罗多吉 于 2012-3-13 12:28 编辑
|
[1110 楼] pierre506
[泡菜]
12-3-13 10:49
|
[1109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3-13 09:46
LONEWOLF 发表于 2012-3-13 05:41  Fujinon180F5.6
各位给评一下,第一次做这种PK,是不是有没注意到的地方。 PK累吧  很严谨,比我的好多了,高光跟暗部都照顾上,中心和边缘都是同一平面,像咱们都是玩儿的就可以了,就不動用那些分辨率图表. 我也是猜A是富士头
|
[1108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2-3-13 06:09
LONEWOLF 发表于 2012-3-13 05:41  Fujinon180F5.6
各位给评一下,第一次做这种PK,是不是有没注意到的地方。 用反差底的卷和药要可能更好点。黑白对于环境光比,都是反着用卷和药的。
|
[1107 楼] LONEWOLF
[老坛泡菜]
12-3-13 06:07
|
[1106 楼] newro
[资深泡菜]
12-3-13 05:45
|
[1105 楼] LONEWOLF
[老坛泡菜]
12-3-13 05:41
Fujinon180F5.6 各位给评一下,第一次做这种PK,是不是有没注意到的地方。
|
[1104 楼] LONEWOLF
[老坛泡菜]
12-3-13 05:38
|
[1103 楼] LONEWOLF
[老坛泡菜]
12-3-13 05:37
|
[1102 楼] LONEWOLF
[老坛泡菜]
12-3-13 05:36
|
[1101 楼] LONEWOLF
[老坛泡菜]
12-3-13 05:35
|
[1100 楼] LONEWOLF
[老坛泡菜]
12-3-13 05:32
Polarlight 发表于 2012-3-12 09:01  两个黑亮的小林头真漂亮
B是小双矫??? A是Planar,B是双脚头 highpeak 发表于 2012-3-13 00:00  B的边缘好象清晰一点, 不知是不是对比度引起的感觉, 总的来说差不多. 夏罗多吉 发表于 2012-3-13 00:58  俺也感觉B的暗部过度和层次更好。A的高光看起来更好一点,但也许是整体反差低一些导致的。symmar我自己使用感觉确实高光溢出比较厉害一点,尽量避免逆光,总知看上去没价格差异那么大,算个不同风格吧。 这就是我不愿意在网上PK的原因  ,我尽可能的做到扫描一致,但看起来还是差不多,单从底片上看差别还是挺大的,我用灯箱放大镜,Planar在分辨率上好一些,但整体画面的感觉Planar就好很多了,看起来更舒服,等落到纸上再看看有多大差别。
|
[1099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3-13 02:04
highpeak 发表于 2012-3-13 00:33 
可能是我的屏幕太暗, 这张最吸引我的是高光, 觉得"伟人"有点儿太暗. 对比稍微强点就更好了. 构图和立意都好. 这就是这片子的最大的问题,如果这片子的高光是主题的话那现在的光比就说的过去,但要是以伟人/室内为主题的话那高光就有点喧宾夺主.两者能同时存在吗,可以,但那就得前起后期的对光的操作。
|
[1098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3-13 01:59
夏罗多吉 发表于 2012-3-12 23:35  感谢Polarlight兄对俺作品的肯定。
说实话,摄影于我来说,还真是一直当做是爱好。也有不少身边的朋友建议我应该专业搞摄影,比如开个影楼什么的。但我一直坚持决不把爱好变为职业,那样只会毁掉自己热爱的东西。 嗯,我说的爱好者定位是一种态度(得对自己的骗子负责任,特别那些不太成功的),而不是爱好跟专业工作之分,我见过相当多的人很多时候都是设备武装到牙齿,理论也是一套一套的,白山黑水的比专业的还要忙,骗子也像个大师那样满天飞,但每到騙子受到一丁点儿的责疑时就扛出自己只不过是个爱好者的擋箭牌,意思﹣爱好者吗不完美是正常的. 兄对自身的认识很不错,赞一个  前会儿在班上提出了这摄影/真实/艺术这问题...还挺有意思的,结果他们很快地自分成两派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  对于摆拍与否,在我的概念里面完全没有关系,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只有那种把摆拍伪装成抓拍或自然状态的,才是我不能接受的,那是欺骗(所有能表现出来的刻意处理都不算,比如拍摄人像,比如观念摄影,比如兄所说的开灯或打闪光之类都是很好的表现形式)。任何艺术形式,都存在着‘真实的力量’,并不是形式上的真实,而是相对于自己内心的真实。 真实-并不是形式上的真实,而是相对于自己内心的真实 这说得很好,那也就是说你也可以把景物东挪西动,打光布景和暗房/PS里大操刀????如果还是不行的话那又是什么原因?不是不需要“形式上的真实”吗? 前边我提到的作品都是百分百的摆拍和严重的暗房后期, 真实吗,这就得看个人对这“真实”是如何下定义.这真实不真实也关系到这些骗子得算是观念还是记实摄影,和这些分纇重不重要的问题,因为这最终是涉及到摄影跟真实/艺术的一系列问题 这也是我追问兄的原因...因为如果兄在意这些东西的话就得有一套完善理由,这理论不需要跟我的观点一致,但得经得起任何人的挑战  也不能说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