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7 楼] 夏罗多吉
[资深泡菜]
12-3-13 00:58
highpeak 发表于 2012-3-13 00:00  B的边缘好象清晰一点, 不知是不是对比度引起的感觉, 总的来说差不多. 俺也感觉B的暗部过度和层次更好。A的高光看起来更好一点,但也许是整体反差低一些导致的。symmar我自己使用感觉确实高光溢出比较厉害一点,尽量避免逆光,总知看上去没价格差异那么大,算个不同风格吧。 本帖最后由 夏罗多吉 于 2012-3-13 01:03 编辑
|
[1096 楼] highpeak
[资深泡菜]
12-3-13 00:33
夏罗多吉 发表于 2012-3-10 10:31  Polarlight 兄好,刚冲的。
《伟人》可能是我的屏幕太暗, 这张最吸引我的是高光, 觉得"伟人"有点儿太暗. 对比稍微强点就更好了. 构图和立意都好.
|
[1095 楼] highpeak
[资深泡菜]
12-3-13 00:00
LONEWOLF 发表于 2012-3-12 05:31  边缘 B的边缘好象清晰一点, 不知是不是对比度引起的感觉, 总的来说差不多.
|
[1094 楼] 夏罗多吉
[资深泡菜]
12-3-12 23:35
Polarlight 发表于 2012-3-12 00:25  我这样说夏罗兄不要见怪﹣因为兄好像把摄影分纇成观念和记实(不代表好或坏),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就的追问兄对观念摄影是怎么样的定意,什么算是观念摄影?是否摆拍,用上灯具,折腾上后期就算是观念摄影?和怎么样才算是记实,如果你拍的“伟人”你去把室内的灯点著(如果有灯的话),那还算不算是记实?
摄影到了兄这地步,就不用说摄影“不过是爱好” ,因为这摄影爱好者之籍口对兄来已经过期 甭管你是如何定位自己和是否在搞艺术,你的片子已经替你说数著,畢竟你已经在用影像的语言来说事儿,就像有人选了写作,绘画,音乐...來表达自身情感。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用好这摄影(光绘)的语言.就像写作,不是能写就可以写作或者写得好.也不是上过学就能写出个作家.习惯跟偏好都是培養出來而不是天生的所以不一定都得很偏执地坚持,都是能改的东西和有时候是必需得改的,问题只不过是时间上的先后.当然你也可以像去看病但不理会人家的建议不吃藥不改变生活习惯.
回到色影,
The Home of the Rebel Sharpshooter, 1863. Matthew Brady. 摆拍,还是记实?国人的所爱﹣Ansel ... 感谢Polarlight兄对俺作品的肯定。 说实话,摄影于我来说,还真是一直当做是爱好。也有不少身边的朋友建议我应该专业搞摄影,比如开个影楼什么的。但我一直坚持决不把爱好变为职业,那样只会毁掉自己热爱的东西。 对于摆拍与否,在我的概念里面完全没有关系,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只有那种把摆拍伪装成抓拍或自然状态的,才是我不能接受的,那是欺骗(所有能表现出来的刻意处理都不算,比如拍摄人像,比如观念摄影,比如兄所说的开灯或打闪光之类都是很好的表现形式)。任何艺术形式,都存在着‘真实的力量’,并不是形式上的真实,而是相对于自己内心的真实。 至于坚持或改变,可能更多的来自于我们自身,年龄的增长、生活条件环境的变化、社会地位的变化,都会带来我们世界观和认识的变化。而这个世界的丰富,各种艺术形式的并存,最大的根源在坚持自我(前提是要认识到自我),而并非随潮流改变。世界因人自身的不同而不同,潮流只会造就大同。 其实在现在这个变化飞速,今天就在颠覆昨天的时代,要坚持确实不容易,但有自己值得坚持的东西,我感觉那是幸运。我们并不一定非要去模仿跟随其他的形式,但可以包容。如同以前那些大师一样:商德用一生在坚持拍摄20世纪的德国人,用人来传达自己的情感;亚当斯用风光;布勒松用偶然事件;韦斯顿用静物和人体。。。。。如果说一百年前,我们让F64小组的人去认同和模仿画意摄影,那也是很难的,他们都有坚持和偏执的东西。 本帖最后由 夏罗多吉 于 2012-3-12 23:38 编辑
|
[1093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3-12 09:01
LONEWOLF 发表于 2012-3-12 05:26  霍,各位谈的好热闹,慢慢理解你们说的。
上我的PK节目,先来Planar135和Symmar150双脚头。 两个黑亮的小林头真漂亮  B是小双矫???
|
[1092 楼] LONEWOLF
[老坛泡菜]
12-3-12 05:42
这是Symmar150拍的,插板拉出一点才想起来没关快门,赶快补救,就成了这样
|
[1091 楼] LONEWOLF
[老坛泡菜]
12-3-12 05:33
PK这东西真挺累的,手忙脚乱,还怕到时候分不出来。 全图
|
[1090 楼] LONEWOLF
[老坛泡菜]
12-3-12 05:31
|
[1089 楼] LONEWOLF
[老坛泡菜]
12-3-12 05:29
胶片:公元ERA100,冲洗:Kodak D76 1:1,都是同一锅,扫描:Microtek i900,600dpi 中心,看看高光。
|
[1088 楼] LONEWOLF
[老坛泡菜]
12-3-12 05:26
霍,各位谈的好热闹,慢慢理解你们说的。 上我的PK节目,先来Planar135和Symmar150双脚头。
|
[1087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3-12 00:25
夏罗多吉 发表于 2012-3-11 15:07  对于观念艺术,俺并不排斥,只是觉得,既然是‘观念’二字当头,那得自己审视一下,自己的思想情感人性是否闪光,有值得传达和感染别人的东西。至于用摄影也好、绘画也好、装置也好、行为也好,那是根据需要来。不过在我们这个山寨的国度,抄袭模仿炒作太厉害,处于本心与真正自我思想的光芒太少了,而很多本可以用其他形式更好表达的艺术,也都勉强使用影像的语言,到底是因为影像的语言太强,让艺术与之相靠,还是影像想借鉴艺术而跳出围墙,不得而知。
摄影于我来说,不过是爱好与自己观察世界的情感表达而已,咱是个平凡的人,就真心展示自己眼中平凡的世界,咱不是搞艺术的,对艺术摄影也无从谈论。所谓分界,也并不是刻意的,只是自己的习惯而已。有时候和朋友出去拍摄,遇到值得记录的场景,并且人家不介意拍摄的时候,有的朋友为了达到所谓的完美,会去主动请求被摄者做表演性质的摆布,这是我自己不太喜欢的方式,我更习惯拍摄自然的状态,要么就是环境人像。 我这样说夏罗兄不要见怪﹣因为兄好像把摄影分纇成观念和记实(不代表好或坏),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就的追问兄对观念摄影是怎么样的定意,什么算是观念摄影?是否摆拍,用上灯具,折腾上后期就算是观念摄影?和怎么样才算是记实,如果你拍的“伟人”你去把室内的灯点著(如果有灯的话),那还算不算是记实? 摄影到了兄这地步,就不用说摄影“不过是爱好” ,因为这摄影爱好者之籍口对兄来已经过期  甭管你是如何定位自己和是否在搞艺术,你的片子已经替你说数著,畢竟你已经在用影像的语言来说事儿,就像有人选了写作,绘画,音乐...來表达自身情感。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用好这摄影(光绘)的语言.就像写作,不是能写就可以写作或者写得好.也不是上过学就能写出个作家.习惯跟偏好都是培養出來而不是天生的所以不一定都得很偏执地坚持,都是能改的东西和有时候是必需得改的,问题只不过是时间上的先后.当然你也可以像去看病但不理会人家的建议不吃藥不改变生活习惯. 回到色影, The Home of the Rebel Sharpshooter, 1863. Matthew Brady. 摆拍,还是记实? 国人的所爱﹣Ansel Adam, Moonrise-over-Hernandez, 观念,还是记实?
|
[1086 楼] 夏罗多吉
[资深泡菜]
12-3-11 15:37
Alco75 发表于 2012-3-11 13:49  呵呵,"Less is more"。
夏罗兄莫怪。 Alco75兄不客气,讨论是好事,本身面对被摄体,不同的人就有着不同的理解,才造就了作品背后蕴含着拍摄者的眼光和思考。
|
[1085 楼] 夏罗多吉
[资深泡菜]
12-3-11 15:19
Polarlight 发表于 2012-3-11 13:16  夏罗兄的第二张
Mies van der Rohe‘s "Less is more"? Polarlight兄对于构图,也有很强的个人理解,只是我眼中的主体是整个窗户而已。 缩小一张,如同远观的时候,也许就觉得简单了。 本帖最后由 夏罗多吉 于 2012-3-11 15:21 编辑
|
[1084 楼] 夏罗多吉
[资深泡菜]
12-3-11 15:07
Polarlight 发表于 2012-3-11 12:30  夏罗兄好胸襟
行,兄说的是习惯跟偏好,但还是没明确地说为什么不爱后期,和为什么观念艺术不是你喜欢的摄影方式(对你来说什么算是观念摄影艺术,还有你喜欢的摄影方式定意是啥?
不用这一刻或上网说,不过很值得考虑,毕竟每各人都是以某些概念来引导创作手法的,也就是说这概念有多大的框子那手法也是限于同样大小的框框.
就顺手拉来两个经典说说:谁是观念艺术/记实(真实?)摄影,和这分纇重要吗? Henry Peach Robinson's Fading away 1858
Eugene Smith's Tomoko Uemura in Her Bath Minamata, 1972 对于观念艺术,俺并不排斥,只是觉得,既然是‘观念’二字当头,那得自己审视一下,自己的思想情感人性是否闪光,有值得传达和感染别人的东西。至于用摄影也好、绘画也好、装置也好、行为也好,那是根据需要来。不过在我们这个山寨的国度,抄袭模仿炒作太厉害,处于本心与真正自我思想的光芒太少了,而很多本可以用其他形式更好表达的艺术,也都勉强使用影像的语言,到底是因为影像的语言太强,让艺术与之相靠,还是影像想借鉴艺术而跳出围墙,不得而知。 摄影于我来说,不过是爱好与自己观察世界的情感表达而已,咱是个平凡的人,就真心展示自己眼中平凡的世界,咱不是搞艺术的,对艺术摄影也无从谈论。所谓分界,也并不是刻意的,只是自己的习惯而已。有时候和朋友出去拍摄,遇到值得记录的场景,并且人家不介意拍摄的时候,有的朋友为了达到所谓的完美,会去主动请求被摄者做表演性质的摆布,这是我自己不太喜欢的方式,我更习惯拍摄自然的状态,要么就是环境人像。 本帖最后由 夏罗多吉 于 2012-3-11 15:09 编辑
|
[1083 楼] Alco75
[资深泡菜]
12-3-11 13:49
Polarlight 发表于 2012-3-11 13:16  夏罗兄的第二张
Mies van der Rohe‘s "Less is more"? 呵呵,"Less is more"。  夏罗兄莫怪。
|
[1082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3-11 13:16
夏罗兄的第二张 Mies van der Rohe‘s "Less is more"?
|
[1081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3-11 12:30
夏罗多吉 发表于 2012-3-10 22:59  难得Polarlight兄直言讨论,是幸事,怎么会放在心上呢。其实我拍片有一些偏执的个人习惯,不爱后期,不会刻意去为了某个题材创作,如果要去创造光,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去创造自己希望的场景和摆布呢。一旦这样去做,可能就不是我自己喜爱的摄影方式了,而是走向观念艺术或其他了。这紧紧是个人偏好,决不是反对后期或其他方式,如同有的人创作完全要依靠后期一样的道理。我觉得坚持个人的习惯和个性并不是坏事,在我这里,摄影本身追求的,并非完全是为了某个作品的结果,也不会完全迎合观者的需要,更多的是用作品本身来表达自己的关注和内心世界,也许一生都不可能做得到,做得好,但还是希望自己能坚持自己。 ....我一直相信摄影真实的力量,即使它不完美 夏罗兄好胸襟  行,兄说的是习惯跟偏好,但还是没明确地说为什么不爱后期,和为什么观念艺术不是你喜欢的摄影方式(对你来说什么算是观念摄影艺术,还有你喜欢的摄影方式定意是啥? 不用这一刻或上网说,不过很值得考虑,毕竟每各人都是以某些概念来引导创作手法的,也就是说这概念有多大的框子那手法也是限于同样大小的框框. 就顺手拉来两个经典说说:谁是观念艺术/记实(真实?)摄影,和这分纇重要吗? Henry Peach Robinson's Fading away 1858 Eugene Smith's Tomoko Uemura in Her Bath Minamata, 1972 本帖最后由 Polarlight 于 2012-3-11 12:32 编辑
|
[1080 楼] 夏罗多吉
[资深泡菜]
12-3-10 22:59
Polarlight 发表于 2012-3-10 14:35  色影是个用光的艺术,也就是说这摄影是拿光说事儿的语言.没有光就没有摄影这回事儿,所以说要控制或者操作一個騙子就得操作光.一般色友的階段都是,看見就拍,看著好光拍,等著好光拍,佈好光才拍...
你那灰的用啥头都只能是那样,要么灰要么就是超暴...如果你是想要你的略带阴暗与神秘感觉,你完全可以等外面的光线没那么强时再拍或者晚上拍...但是你沒有,要么不可以晚上去拍或者是没有任何条件來创造(光)拍。
"这些也许更是我所想要的" ---听著就是,这是我想要的但没达到,或者这是我得到的但是我希望它能是那样的.
完全是喝高了的胡言乱语,不要放在心上 难得Polarlight兄直言讨论,是幸事,怎么会放在心上呢。其实我拍片有一些偏执的个人习惯,不爱后期,不会刻意去为了某个题材创作,如果要去创造光,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去创造自己希望的场景和摆布呢。一旦这样去做,可能就不是我自己喜爱的摄影方式了,而是走向观念艺术或其他了。这紧紧是个人偏好,决不是反对后期或其他方式,如同有的人创作完全要依靠后期一样的道理。我觉得坚持个人的习惯和个性并不是坏事,在我这里,摄影本身追求的,并非完全是为了某个作品的结果,也不会完全迎合观者的需要,更多的是用作品本身来表达自己的关注和内心世界,也许一生都不可能做得到,做得好,但还是希望自己能坚持自己。 我爱在生活中去发现值得记录的东西,而往往发现与拍摄是在很短的时间,感性的冲动往往占主要,而照片能在后来带给自己更多的思考,那是理性的延伸。如同这张照片一样,带给我自己的思考,远比拍摄时的冲动更多,拍的时候只是感觉到它蕴涵着丰富的内容。那种中国人骨子里延续下来的奴性、某个时期达到巅峰的个人崇拜、以及希望现世报的宗教观,均在这里表露无疑,但这家主人和普通百姓,把统治者挂上墙头崇拜的时候,他们希望现世能得到的报答有多少又能实现呢?或许我们应该反过来,因为统治者也是在这样的文化和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依靠百姓获得的现世报也许更多。 这张照片我是确实更喜欢处于中间亮度的主体,我一直相信摄影真实的力量,即使它不完美。 本帖最后由 夏罗多吉 于 2012-3-10 23:02 编辑
|
[1079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3-10 14:35
夏罗多吉 发表于 2012-3-10 12:04  先谢谢Polarlight兄的分析和建议! 再谈谈我自己的想法,俺个人是不太喜欢过份后期,当时室内冲光很厉害,桌子下面和后面户外的光比我估计应该不少于10级,灰的原因可能是白头冲光的效果。俺现在拍摄,不太喜欢依照纽约的定律,突出第一眼的视觉冲击力,喜欢自己多看两眼后的回味。背光的主体和冲光的雾罩效果,略带阴暗与神秘的感觉,明暗块面的不对称布局与主体绝对中心的对比,这些也许更是我所想要的。 色影是个用光的艺术,也就是说这摄影是拿光说事儿的语言.没有光就没有摄影这回事儿,所以说要控制或者操作一個騙子就得操作光.一般色友的階段都是,看見就拍,看著好光拍,等著好光拍,佈好光才拍... 你那灰的用啥头都只能是那样,要么灰要么就是超暴...如果你是想要你的略带阴暗与神秘感觉,你完全可以等外面的光线没那么强时再拍或者晚上拍...但是你沒有,要么不可以晚上去拍或者是没有任何条件來创造(光)拍。 "这些也许更是我所想要的" ---听著就是,这是我想要的但没达到,或者这是我得到的但是我希望它能是那样的. 完全是喝高了的胡言乱语,不要放在心上
|
[1078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3-10 13:14
夏罗多吉 发表于 2012-3-10 12:04  先谢谢Polarlight兄的分析和建议! 再谈谈我自己的想法,俺个人是不太喜欢过份后期,当时室内冲光很厉害,桌子下面和后面户外的光比我估计应该不少于10级,灰的原因可能是白头冲光的效果。俺现在拍摄,不太喜欢依照纽约的定律,突出第一眼的视觉冲击力,喜欢自己多看两眼后的回味。背光的主体和冲光的雾罩效果,略带阴暗与神秘的感觉,明暗块面的不对称布局与主体绝对中心的对比,这些也许更是我所想要的。 夏罗兄客气了,也谢谢你把片子挂到这来分享.不过前题是我心里有那句我很可能会说出來的  第一,说说为什么不太喜欢过份后期的原因(暗房出片算不算后期, 还有如何算是过份或不过份?) 第二,沒有纽约定律这回事儿,很有可能是中国特有的东东... 第三,第一眼的视觉感受是身体上的物理自然反应,不是谁说观众该怎么反应就该怎么反应的...这方面可以找Rudolf Arnheim的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 A Psychology of the Creative Eye (1954)来参考. 理性和感性,不是一回事儿,如果片子是拍給自己看的,那就自己爱怎么说怎么想都行,但是如果是要以这片子传达自身的感受和想法给别人的话那就得有点共同语言来说事儿,不然就是鸡和鸭说
|
[1077 楼] 夏罗多吉
[资深泡菜]
12-3-10 12:04
Polarlight 发表于 2012-3-10 11:35  先萝卜,很独到的观察, 特别第一张,伟人
後兵,第一张,里面的细节很有意思,但是光线没有照顾到最重要的那部位,这片子里面的光是要这样的...但是这样外面的光就成为问题了,压著吗,太灰,很不自然,不压,又会影响著视角中心...大概夏罗兄也意识到这点,所以这片子才那么不黑不白的 先谢谢Polarlight兄的分析和建议! 再谈谈我自己的想法,俺个人是不太喜欢过份后期,当时室内冲光很厉害,桌子下面和后面户外的光比我估计应该不少于10级,灰的原因可能是白头冲光的效果。俺现在拍摄,不太喜欢依照纽约的定律,突出第一眼的视觉冲击力,喜欢自己多看两眼后的回味。背光的主体和冲光的雾罩效果,略带阴暗与神秘的感觉,明暗块面的不对称布局与主体绝对中心的对比,这些也许更是我所想要的。 本帖最后由 夏罗多吉 于 2012-3-10 12:05 编辑
|
[1076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3-10 11:35
|
[1075 楼] 夏罗多吉
[资深泡菜]
12-3-10 10:31
Polarlight 兄好,刚冲的。 《伟人》 《窗户》
|
[1074 楼] highpeak
[资深泡菜]
12-3-10 00:45
Polarlight 发表于 2012-3-9 12:37  行,那就28号见 大概只能晚上FB吧? 那就晚上见。 补充一下, 有个叫“ Eataly" 的地方还不错,在慢哈囤, 可以考虑。 本帖最后由 highpeak 于 2012-3-10 00:49 编辑
|
[1073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3-9 12:41
LONEWOLF 发表于 2012-3-9 05:30  村长说得对,还是那个单膜的Fujinon180 最近偶然找到一个场景,适合PK镜头的砖墙,就想把手里这几个镜头PK一下,看你们PK的不亦乐呼,我也不能闲着。 下一步PK显影液,手里只有Kodak D76和山寨的DD-X,就用这二个PK。 村長是挺好記性的 我PK完也得冲点片子了,新年来都还没动过手
|
[1072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3-9 12:37
quintic 发表于 2012-3-9 02:20  我27号回来。要不28号聚一下? highpeak 发表于 2012-3-9 10:32  也好,那时候我还在NJ。31号才回国。 行,那就28号见  大概只能晚上FB吧?
|
[1071 楼] highpeak
[资深泡菜]
12-3-9 10:32
quintic 发表于 2012-3-9 02:20  我27号回来。要不28号聚一下? 也好,那时候我还在NJ。31号才回国。
|
[1070 楼] LONEWOLF
[老坛泡菜]
12-3-9 05:30
Polarlight 发表于 2012-3-8 08:55  好哇!!!!F180新款还是单膜的?
Planar神头对双焦
很期待 村长说得对,还是那个单膜的Fujinon180 最近偶然找到一个场景,适合PK镜头的砖墙  ,就想把手里这几个镜头PK一下,看你们PK的不亦乐呼,我也不能闲着。 下一步PK显影液,手里只有Kodak D76和山寨的DD-X,就用这二个PK。
|
[1069 楼] quintic
[资深泡菜]
12-3-9 02:20
Polarlight 发表于 2012-3-8 23:58  可能赶不上,我大概27﹣8过来,玩儿两天就去看AIPAD,跟著就奔回Sherman那儿看能不能把Paul跟Shelby Lee一起放到 我27号回来。要不28号聚一下?
|
[1068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2-3-8 23:58
quintic 发表于 2012-3-8 12:07  PL你哪天过来?我的trip订好了。 可能赶不上,我大概27﹣8过来,玩儿两天就去看AIPAD,跟著就奔回Sherman那儿看能不能把Paul跟Shelby Lee一起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