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筑而生: 28XL+47XL+72L | 金宝WRS | 利图3300 【恢复更新】
86281 1119
[189 楼] 中灰镜 [资深泡菜]
15-4-10 15:56
Rodenstock ALPA HR Alpagon 5.6/23mm 与 Schneider Apo-Digitar XL 28mm 比较

机身:ALPA 12 STC
后背:IQ250,IQ80

在办公室窗台上拍的,小脚架通过后背水平仪调整,没用云台。
原图,没有任何后期调整。

IQ250
23mm,不移轴,光圈f11
28mm,不移轴,光圈f11
23mm,上移15mm,f11
28mm,上移15mm,f11
23mm,下移15mm,f11
28mm,下移15mm,f11
IQ180
23mm,不移轴,光圈f11
28mm,不移轴,光圈f11
23mm,上移15mm,f11
28mm,上移15mm,f11
23mm,下移15mm,f11
28mm,下移15mm,f11
23mm,不移轴,f5.6
28mm,不移轴,f5.6
[188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4-10 13:27
Capture One Pro 8.2 目前仅内置了这几个罗敦斯德HR头的畸变矫正参数,著名的HR32不在其列,甚为可惜……
[187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4-10 13:15
中灰镜 发表于 2015-4-10 12:43
skingkay兄,建议您先别换,我给您试试。

我正好可以借到一只阿尔帕的HR23mm与apo-digitar XL28mm,虽然北京雾霾严重但我还是想试试,我比较一下看看有没有您说的结论。28红移严重没错,23畸变很大我真的不敢认同,因为我们很多客户使用HR23,拍建筑与室内的不少啊,没听说这么严重。

关于低像素数码背不挑头我有切实体会,像素大是不错,但是发展趋势是像素越来越小,低像素数码背都是停产的产品,还是不要另辟蹊径,因为潮流是很多人试验后才认可的。

周老费心了,谢谢!
“不要另辟蹊径”之说我赞同,二手背良莠不齐,运气不好很烦心的。
HR23的畸变,正对着直线条丰富的建筑立面,单点透视,横平竖直拍一张就知道了,最好用施耐德XL头同机位拍一张作比较。
HR23今天正式服役了,耐心矫正畸变以后,像质、色彩绝对没话说
附图是经过裁剪的。这个场景,HR23太广了,35XL拍不全,后退拍全,楼顶的像质又怂了,用28XL会很适合,无裁剪1张搞定,像质、像素量都有保证。 本帖最后由 skingkay 于 2015-4-10 13:23 编辑

[186 楼] 中灰镜 [资深泡菜]
15-4-10 12:43
skingkay 发表于 2015-4-9 20:55
讨论的好热闹!
其实买什么后背得看用在什么场合。
具体到建筑摄影领域,对畸变容忍度很低,施耐德的一众XL对称头在Aptus22/54/75,P25/45(+)等老一代后背上,红移轻微,近乎0畸变,像质优异,省心省力。
反之如果是当前那批高像素后背,XL头红移太重,LCC后边缘像质受损,就得首选罗敦斯德HR头,但HR头的畸变简直逆天,虽说软件可以矫正,但劳心劳力,后期时间成本很高。我甚至有把新买的HR23换成28XL的念头


skingkay兄,建议您先别换,我给您试试。

我正好可以借到一只阿尔帕的HR23mm与apo-digitar XL28mm,虽然北京雾霾严重但我还是想试试,我比较一下看看有没有您说的结论。28红移严重没错,23畸变很大我真的不敢认同,因为我们很多客户使用HR23,拍建筑与室内的不少啊,没听说这么严重。

关于低像素数码背不挑头我有切实体会,像素大是不错,但是发展趋势是像素越来越小,低像素数码背都是停产的产品,还是不要另辟蹊径,因为潮流是很多人试验后才认可的。
[185 楼] dmy0407 [泡菜]
15-4-10 10:55
skingkay 发表于 2015-4-9 20:55
讨论的好热闹!
其实买什么后背得看用在什么场合。
具体到建筑摄影领域,对畸变容忍度很低,施耐德的一众XL对称头在Aptus22/54/75,P25/45(+)等老一代后背上,红移轻微,近乎0畸变,像质优异,省心省力。
反之如果是当前那批高像素后背,XL头红移太重,LCC后边缘像质受损,就得首选罗敦斯德HR头,但HR头的畸变简直逆天,虽说软件可以矫正,但劳心劳力,后期时间成本很高。我甚至有把新买的HR23换成28XL的念头

精辟地论述了镜头与像素之间的关系,有使用感受和切身体会,很具说服力,赞一个!
[184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4-10 08:27
voia 发表于 2015-04-09 22:45
要换也换24xl吧。

24xl才60mm像场,且停产了,28xl强很多。见首帖。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183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4-10 08:25
hosen168 发表于 2015-04-09 14:19
28XL还有吗?具体像场是?谢谢

28xl,见首帖镜头清单。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182 楼] voia [中画幅相机版主]
15-4-10 06:45
skingkay 发表于 2015-4-9 20:55
讨论的好热闹!
其实买什么后背得看用在什么场合。
具体到建筑摄影领域,对畸变容忍度很低,施耐德的一众XL对称头在Aptus22/54/75,P25/45(+)等老一代后背上,红移轻微,近乎0畸变,像质优异,省心省力。
反之如果是当前那批高像素后背,XL头红移太重,LCC后边缘像质受损,就得首选罗敦斯德HR头,但HR头的畸变简直逆天,虽说软件可以矫正,但劳心劳力,后期时间成本很高。我甚至有把新买的HR23换成28XL的念头


要换也换24xl吧。
[181 楼] hosen168 [资深泡菜]
15-4-9 22:19
skingkay 发表于 2015-4-9 20:55
讨论的好热闹!
其实买什么后背得看用在什么场合。
具体到建筑摄影领域,对畸变容忍度很低,施耐德的一众XL对称头在Aptus22/54/75,P25/45(+)等老一代后背上,红移轻微,近乎0畸变,像质优异,省心省力。
反之如果是当前那批高像素后背,XL头红移太重,LCC后边缘像质受损,就得首选罗敦斯德HR头,但HR头的畸变简直逆天,虽说软件可以矫正,但劳心劳力,后期时间成本很高。我甚至有把新买的HR23换成28XL的念头

28XL还有吗?具体像场是?谢谢
[180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4-9 20:55
讨论的好热闹!
其实买什么后背得看用在什么场合。
具体到建筑摄影领域,对畸变容忍度很低,施耐德的一众XL对称头在Aptus22/54/75,P25/45(+)等老一代后背上,红移轻微,近乎0畸变,像质优异,省心省力。
反之如果是当前那批高像素后背,XL头红移太重,LCC后边缘像质受损,就得首选罗敦斯德HR头,但HR头的畸变简直逆天,虽说软件可以矫正,但劳心劳力,后期时间成本很高。我甚至有把新买的HR23换成28XL的念头 本帖最后由 skingkay 于 2015-4-9 20:56 编辑

[179 楼] hosen168 [资深泡菜]
15-4-9 17:50
中灰镜 发表于 2015-4-9 15:43
跟现在的5000,6000,8000比,跟佳能、尼康、索尼比,谁还会用这个东西?

建议:不要考虑!再送一句肺腑之言:省钱就是花钱,省事就是费事。看好多朋友好像自己特精明不断逆潮流而动,最终浪费了很多钱走了很多弯路交了很多学费。

2200-------不要考虑。

Good!Sony用起来还不错 本帖最后由 hosen168 于 2015-4-9 17:51 编辑

[178 楼] 大烤拉 [资深泡菜]
15-4-9 15:59
中灰镜 发表于 2015-04-09 07:43
跟现在的5000,6000,8000比,跟佳能、尼康、索尼比,谁还会用这个东西?

建议:不要考虑!再送一句肺腑之言:省钱就是花...


用户体验至关重要,数码买新不买旧.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177 楼] 中灰镜 [资深泡菜]
15-4-9 15:43
hosen168 发表于 2015-4-9 14:37
周兄,请问这个背用起来,还顺手吗?呵呵,谢谢


跟现在的5000,6000,8000比,跟佳能、尼康、索尼比,谁还会用这个东西?

建议:不要考虑!再送一句肺腑之言:省钱就是花钱,省事就是费事。看好多朋友好像自己特精明不断逆潮流而动,最终浪费了很多钱走了很多弯路交了很多学费。

2200-------不要考虑。
[176 楼] hosen168 [资深泡菜]
15-4-9 14:37
中灰镜 发表于 2015-4-9 13:40

周兄,请问这个背用起来,还顺手吗?呵呵,谢谢
[175 楼] 中灰镜 [资深泡菜]
15-4-9 13:40
hosen168 发表于 2015-4-9 00:17
老利图后背是APTUS 22吗?


[174 楼] hosen168 [资深泡菜]
15-4-9 00:17
中灰镜 发表于 2015-4-8 13:50
我有一个老力图背2200万像素,胶片头用在这个老背上舒服极了,而且光圈缩小到f/22都精彩无比,而且看不出数码头与胶片头比有多大优势,用这个背什么红移呀我都没听说过。

当年,都是用施耐德镜头,对称、小巧、结实、镜片少,罗顿斯德我一年也未必卖出几个。
当像素提高到8000万,一切都变了。

当年2200可不便宜,36x48画幅,今天虽然可以拼接但还有人买吗?还生产吗?
换上我,宁可买个sony。

老利图后背是APTUS 22吗?
[173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4-8 14:36
中灰镜 发表于 2015-04-08 05:50
我有一个老力图背2200万像素,胶片头用在这个老背上舒服极了,而且光圈缩小到f/22都精彩无比,而且看不出数码头与胶片头比有多大优势...


截至目前,我还是喜欢施耐德对称头+低像素后背,省心省力。HR23只是替补,每张单独矫正畸变太恼人
索尼如果做48*36,能高感,能长曝,抗红移的CMOS,像素再低,我也会捧场购买。这代2个不足:1,44*33略小;2,像素“井”太深,HR头也有明显红移。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172 楼] 中灰镜 [资深泡菜]
15-4-8 13:50
skingkay 发表于 2015-4-8 08:21
谢谢!a75s是48*36的。
同时期的a65才是44*33。


我有一个老力图背2200万像素,胶片头用在这个老背上舒服极了,而且光圈缩小到f/22都精彩无比,而且看不出数码头与胶片头比有多大优势,用这个背什么红移呀我都没听说过。

当年,都是用施耐德镜头,对称、小巧、结实、镜片少,罗顿斯德我一年也未必卖出几个。
当像素提高到8000万,一切都变了。

当年2200可不便宜,36x48画幅,今天虽然可以拼接但还有人买吗?还生产吗?
换上我,宁可买个sony。
[171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4-8 08:21
Amater 发表于 2015-04-07 15:30
35XL在这款33*44的老背上表现确实不错,舒服。

谢谢!a75s是48*36的。
同时期的a65才是44*33。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170 楼] Amater [泡菜]
15-4-7 23:30
skingkay 发表于 2015-4-6 10:31
非常喜欢A75S在黄昏时分的色彩表现
35XL ,LCC


35XL在这款33*44的老背上表现确实不错,舒服。
[169 楼] 疗疗 [泡菜]
15-4-6 13:12
赞赞赞.....!这两幅彰显后背能耐,LZ驾驭的好!
[168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4-6 11:23
夕阳,侧光,舒坦!
[167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4-6 10:31
非常喜欢A75S在黄昏时分的色彩表现
35XL ,LCC 本帖最后由 skingkay 于 2015-4-6 10:38 编辑

[166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4-3 21:02
不过在CREDO60上,28XL武功尽废,剧烈的红移,令像质惨不忍睹。
HR23则依旧犀利,所以在高像素后背上,罗敦斯德HR头被追捧是有道理的。
[165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4-3 20:55
28XL VS HR23 右侧边缘100%局部
中心灰镜,我只有HR23的,没有28XL的,索性都不用,28XL的结构特性导致暗角更严重,做LCC以后噪点更明显。
奇怪的是,2个镜头右侧的成像不相伯仲,左侧却是HR23明显胜出。因为只拍了这一个场景,没能总结原因。
[164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4-3 20:49
28XL VS HR23 整体
机身均是WDS,后背都是A75S
28XL,后组左右各移轴20mm,尚未“看”到像场边缘
HR23,后组左右各移轴15mm,已“看”到像场边缘
[163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4-2 21:58
和35XL相比,同样20/17mm移轴量,28XL的边缘成像好很多。
[162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4-2 21:55
我收回首帖里对施耐德28XL的描述
这几天仔细测试下来,发现在A75S上,28XL几乎没有红移,边缘成像也没当初那么糟糕,竖拍向上移轴17mm(横拍向上移轴20mm),画面顶部的画质完全可以接受,且对称结构镜头,丝毫不用操心畸变。
当然,在CREDO60上,边缘剧烈的红移严重影响了像质。
[161 楼] 九十九龙马 [泡菜]
15-4-1 10:19
skingkay 发表于 2015-3-27 12:36
LCC的流程,山海天老师的帖子里有链接,飞思的博客、官网也有不少描述。可以参考这里:http://help.phaseone.com/zh-CN/CO7/Editing-photos/Lens-Correction.aspx
但是这些步骤只适用于利图奥图视II代(含以后的利图产品)以及飞思后背,如果是奥图视II代以前的型号(比如我的奥图视75s),飞思C1Pro不支持对其mos文件做LCC分析,需要进利图的Leaf Capture做LCC,流程见/thread-1098854-2-1-1.html,从1215帖起看。
拍摄的时候,白板尽量盖住镜头,曝光增加1~3档不等,和场景有关,逆光的时候甚至不用增加曝光。
为了完整覆盖住镜头,我买了块质地优良的白色学生垫板,尺寸够大,效果不错。

非常感谢~~~~~哈哈
[160 楼] skingkay [老坛泡菜]
15-3-29 20:21
大烤拉 发表于 2015-3-27 18:53
完美的LCC教程

烤拉兄言重了,对LCC重要性的认知,你给了我不少启发

voia 发表于 2015-3-28 10:45
胶片味包括立体感和略微的噪声(模糊)感。

阮蒙蒙 发表于 2015-3-28 14:20
还包括光谱的连续性表现 色彩非线性响应 局部色温变化的连续性 数码的线性表达和光谱的缺失都是很难通过后期弥补的 当然 熟知胶片色根或有很好色彩把握能力的 可以接近 现在的软件计算精度 还不足以挑战胶片 以后会有吧 不过话说回来 胶片就是胶片 数码就是数码 没啥好比的

剑露锋芒 发表于 2015-3-28 20:47
数码味和胶片味这个话题太大,小子斗胆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说完就玩,是对是错不参加争论
1、摄影是很主观的,影响一个作品的好坏因素很多,不只是有没有“胶片感”。很多人拿着数码后背也不见得拍的过135。
2、商业摄影有商业摄影的玩法,评价标准也不一样。所以,不是不能评价,就是感觉说的不在一个范畴。
3、商业摄影师对器材的追求远没有那么强烈,有时间他们更多的是研究客户需求,研究提升作品,不会纠结于“什么味”。
4、胶片和数码是不同的门槛,能把胶片玩好的人,很少,好比教授。数码有本科就行,像楼主这样的至少是研究生水平。
5、所以,我们应该感谢这个时代,感谢数码而不应再纠结有没有“胶片味”。当然,如果你达到教授水平,你可以追求,我个人还是很喜欢大画幅拍的黑白照片(8×10以上)

谢谢三位的意见,赞同阮兄“胶片就是胶片,数码就是数码”的观点,一个适宜把玩,一个适宜商业,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