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暗房的小屋:黑白银盐照片的制作,(续)
58735 2500
[433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6-8-1 15:11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432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8-1 14:41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8-1 12:36
润普兄最后一句话最经典。

就工艺的选择还是有一定条件的,不管选哪种出片方式,都是根据片子的目的来的。用于沙龙展出,也许不一定考虑耐久。用于收藏,人家肯定是要问所用材料是什么。哪怕是艺术微喷也是要求无酸纸和原厂墨等等。另外根据影像的题材,如果能选合适的工艺就是好上加好。比如铂金对高光更适合,碳片对于暗部更好。体现现代感,也许银盐好,强调感观而不是影像某局部细节,也许古典印象好。这都是我自己意淫啊。

对于PK的事,就别再起哄了。原本就是天热没事干,想热闹热闹解解闷。大可不必动气。没有什么比享受生活最重要。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8-1 14:05
最近大家讨论的是各种工艺的特色,也是给各位玩家提供一些不同玩法的借鉴。没有人拿枪逼着谁去玩哪种工艺。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是很重要的。抱歉啊,润普兄,俺又快把楼给整歪了。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该掌嘴。


对于各种工艺的探讨也是玩儿法的选择,没啥楼歪不歪的,一个小高潮,过后该玩儿啥还玩儿啥,改弦更张也没有对错,
既然当事人都撤了,咱们还是各找各妈,过自己的正常日子,拍片的搭伙儿拍片,作片的闷头儿作片儿,平遥的大集俺是没心思去逛,倒是琢磨着小范围的看看片儿,多交流对自己提高还是有好处滴,
[431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8-1 14:05
最近大家讨论的是各种工艺的特色,也是给各位玩家提供一些不同玩法的借鉴。没有人拿枪逼着谁去玩哪种工艺。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是很重要的。玩过了各种工艺,才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评价各种工艺的特点。个人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自己认为好的工艺。俺玩煤炭,不代表俺不了解银盐。就最大密度来说,银盐从工艺上说片子应该可以达到更大的密度。扫打俺是最早玩的一批人,先不说调子本身,就单从耗材上说就不比暗房成本低,那个可是很挑纸和墨的。俺了解铂金,没有选择玩,是因为成本不低,而且最大密度不是俺喜欢的。俺比较喜欢黑色为主的调子。
至于说片子本身内容更重要,不管采取什么工艺,这当然是对的。不过这个是大家都认可的,不应该因为这个前提就不能讨论各种工艺的特点和区别。内容再好的片子,您给做的很烂,也不是最好的吧。讨论工艺就是为了选择最好的体现片子内容的途径。
暗房归来兄提到铂金的贵族样子。其实在国外尤其是银盐成气候之前,碳片是比铂金更贵的。主要原因是大家认可碳片的手工特性,每一幅碳片都是一个手工艺,而且是自始至终的完全的手工。现在国外同时玩碳片和铂金的人,也大都对碳片高看一眼。这不是我个人的看法,而是通过和玩古典印象玩家长期交流得出的。
碳片之所以在国内没有太多认可,还是因为大家对它不了解。一个开放的环境,就需要对不了解的事物持开放的态度。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东西拒之门外,是一种自卫的原始反映。这个从大清就这个样子。挨打挨了一百多年,我想咱们还是没有想明白吧。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抵触,不是盲目自大,是要交流要相互了解。
抱歉啊,润普兄,俺又快把楼给整歪了。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该掌嘴。
[430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8-1 12:36
润普 发表于 2016-8-1 09:50
啥贵族不贵族的,都是意淫出来的,尤其是国人,经常把一些没影儿的事儿搞得神神鬼鬼的,特别是所谓的玉文化,一丁点实际的价值都木有,全都是凭想象附加上去的唬人玩意儿,关键是找到下家,前几年吵得天价的汉代玉凳,忽悠到上亿元,一旦露了底,狗屁都不是了,
照片好,关键是影像的价值意义,拍得垃圾就是作在金板上也还是垃圾影像,


润普兄最后一句话最经典。

就工艺的选择还是有一定条件的,不管选哪种出片方式,都是根据片子的目的来的。用于沙龙展出,也许不一定考虑耐久。用于收藏,人家肯定是要问所用材料是什么。哪怕是艺术微喷也是要求无酸纸和原厂墨等等。另外根据影像的题材,如果能选合适的工艺就是好上加好。比如铂金对高光更适合,碳片对于暗部更好。体现现代感,也许银盐好,强调感观而不是影像某局部细节,也许古典印象好。这都是我自己意淫啊。

对于PK的事,就别再起哄了。原本就是天热没事干,想热闹热闹解解闷。大可不必动气。没有什么比享受生活最重要。
[429 楼] focomat [资深泡菜]
16-8-1 11:56
润普 发表于 2016-8-1 11:19
哈哈,于兄终于出水换气儿啦,相信这几十贴的回复,于兄都在潜水观瞧,偷着乐涅,

其实精品的意义都是相辅相成的,好的影像还需好的材质,工艺的好的呈现,才能达到影像意义的最好表现,不管是银盐,碳转,铂金,铁盐,把影像的氛围,情绪衬托好了,就是好的工艺,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呈现影像的方式不同而已,本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自己喜欢,何必管它东南西北风。
[428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8-1 11:19
focomat 发表于 2016-8-1 10:02
照片好,关键是影像的价值意义,拍得垃圾就是作在金板上也还是垃圾影像,润普兄总结的精辟。


哈哈,于兄终于出水换气儿啦,相信这几十贴的回复,于兄都在潜水观瞧,偷着乐涅,

其实精品的意义都是相辅相成的,好的影像还需好的材质,工艺的好的呈现,才能达到影像意义的最好表现,不管是银盐,碳转,铂金,铁盐,把影像的氛围,情绪衬托好了,就是好的工艺,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427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8-1 11:11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6-7-31 16:17
何必一定要区别?

效果好就对了。

用碳转印就一个事情说明,便宜不等于低质,特别针对铂金的伪贵族化我觉得是个讽刺。
早就说过炭转印专治铂金各种病症。


实验的时候可以用便宜纸,但到了做自己喜欢的片子的阶段,就必须在一定范围内选纸啦,也就是必须从耐久和稳定方面考虑。所以不管是打印纸还是美术纸,一定要无酸。碳转印本身耐久,一定要配合同样耐久的纸。这个你肯定早就想过了啊。
[426 楼] focomat [资深泡菜]
16-8-1 10:02
照片好,关键是影像的价值意义,拍得垃圾就是作在金板上也还是垃圾影像,润普兄总结的精辟。
[425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8-1 09:50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7-31 18:48
工艺流程决定效果,互相基本就模仿不了,非要瞪眼说前一种工艺改过后一种工艺没道理。科学是不断进步的。
更不能把一种工艺的花费大小摆在预先摆在嘴边上。无忌开贴啥黑白的统计一下,连两成都没有自己的暗房。三成还底片送外冲。自己全套做光学放大的,就多贵族了?未必吧。。。
铂金药如果很便宜的话,说其贵族也未免太狭隘了吧。
您这个用惯了过期底片,过期纸的大家。不是技艺也很高吗。。。俺理解您的技艺跟耗材贵贱无关吧。。。
技术贵族,物质贵族,别混一起说。。。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6-7-31 20:24
技艺肯定和耗材贵贱有关系。
景泰蓝,中国审美最衰弱的时代引入,翡翠难看而且庸俗,元青花整个就是一个牧业民族的赞歌。比比皆是
毛笔,锅底黑,纸张,砚台。为何不如法眼?尽管在摄影里各种印象也许区别不是那么大,但至少铂金的流行不是因为耐久第一位而流传,而已因为贵,银盐和金子比太普通了罢了。地球不缺银,银价就是战争也高不起来。当然有天传统放大都可以是那层皮……
是不是贵族不重要,重要的不装贵族,不用翡翠,铂金武装那层皮更重要。当然自然也有无所谓那层皮的,但是多数就是那层皮也只是皮。
明末的时候,全世界不知道镜子的秘密,威尼斯狠狠的赚了一笔,贵族们都有一面巴掌大的镜子牛逼呢,为了镜子修栋楼也不是没有,现在杭州就有吧。后来镜子不说你也知道的。贵族的定义比较复杂对吧,从镜子就可以看出来和贵贱有没有关系。


啥贵族不贵族的,都是意淫出来的,尤其是国人,经常把一些没影儿的事儿搞得神神鬼鬼的,特别是所谓的玉文化,一丁点实际的价值都木有,全都是凭想象附加上去的唬人玩意儿,关键是找到下家,前几年吵得天价的汉代玉凳,忽悠到上亿元,一旦露了底,狗屁都不是了,
照片好,关键是影像的价值意义,拍得垃圾就是作在金板上也还是垃圾影像,
[424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6-7-31 20:24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423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7-31 18:48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6-7-31 16:17
何必一定要区别?

效果好就对了。

用碳转印就一个事情说明,便宜不等于低质,特别针对铂金的伪贵族化我觉得是个讽刺。
早就说过炭转印专治铂金各种病症。
工艺流程决定效果,互相基本就模仿不了,非要瞪眼说前一种工艺改过后一种工艺没道理。科学是不断进步的。
更不能把一种工艺的花费大小摆在预先摆在嘴边上。无忌开贴啥黑白的统计一下,连两成都没有自己的暗房。三成还底片送外冲。自己全套做光学放大的,就多贵族了?未必吧。。。
铂金药如果很便宜的话,说其贵族也未免太狭隘了吧。
您这个用惯了过期底片,过期纸的大家。不是技艺也很高吗。。。俺理解您的技艺跟耗材贵贱无关吧。。。
技术贵族,物质贵族,别混一起说。。。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7-31 18:52 编辑

[422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6-7-31 16:17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421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7-31 11:07
george747 发表于 2016-7-30 21:38
润普兄,虽不是大侠,也胡乱渗和着,不当之言,一笑了之吧
"进暗房的这一套都属于旁门左道了",吾现在虽然不炼了,却时时留恋,只能偷偷地意淫吧.
微喷数码输出,确实是潮流,虽巳搞彩喷多年,但仅为换口饭吃,思维上难彻底弃放为喷.
看耒弃暗投明的路还很啊


有些手艺在今天还是很有个人魅力的,不愿与旁人同,不然搁人堆里就捡不出来啦,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7-31 00:28
润普兄果然见识广,对事情保持开放的态度。这各种工艺本来就是各有各的特点,选择某一种或几种肯定是有适合自己的考虑。
俺是没条件再进暗房了,所以开始选一些其它的输出方式。最开始在无忌发帖数码打印的就是俺,当时暗房还大行其道。俺在数码上投入也不少,但是后来由于俺手艺差,没有打印出多少俺满意的照片。这才开始考虑替代法。替代法有很多可玩的,孤独的毛驴那个帖子介绍的很全面了。唯独没有多少帖子讨论碳片的。其实现在国外印碳片的人很多,大师级的人物不下五人。铂金相对来说难度比碳片小。我看重碳片的原因是原料相对容易买到,而且不需要贵重金属,保持性却是所有工艺里边最好的。


俺属于孤陋寡闻之辈,所以见到好东西还是很欢迎,就是鄙人粗陋,学不进精细手法,只好抱残守缺,假装有个性,

前门西河沿街,建筑的门额砖雕写着“马应龙”,
[420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7-31 00:34
没镀膜 发表于 2016-7-30 18:01
先掌嘴,一派胡言!
但俺还是要怯生生说一句,网上看这张片子比原片要通透一些。但原片上大海螺的纹理突出纸面无它可比。


当然当然,原片是曝光过了,拿去让您过目是为了对比数码中间底和原始底片的区别。有两张印的和网上图一样的,让人拿走了。
刚刚做了一批碳坯子,用的是买的进口水彩墨。我发现我以前用的墨太稀了,对比这次的,恐怕加入的墨量至少翻倍了。带来的问题是,所有以前的数据全不能用了,需要重新试验。但是我对印出比银盐更黑的片子还是抱怀疑态度,因为这个工艺能够达到的也就是1.8,比银盐的2.0还是差那么一点点。我现在预测,这个新的碳坯子会让我目前的中间底都不能用了,都密度差太小了。
[419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7-31 00:28
润普 发表于 2016-7-30 13:58
俺可没说排斥其它工艺,主要是银盐的为主,俺也就会耍银盐嘛,没想到照兄这么一掺和,引来几位大侠跃跃欲试,探讨的气氛很浓烈,肯定能增加点击率哈,

对于当今的微喷数码输出,进暗房的这一套都属于旁门左道了,这也是追求个性的表达方式,或坚守古典手艺的寂寞吧,


润普兄果然见识广,对事情保持开放的态度。这各种工艺本来就是各有各的特点,选择某一种或几种肯定是有适合自己的考虑。
俺是没条件再进暗房了,所以开始选一些其它的输出方式。最开始在无忌发帖数码打印的就是俺,当时暗房还大行其道。俺在数码上投入也不少,但是后来由于俺手艺差,没有打印出多少俺满意的照片。这才开始考虑替代法。替代法有很多可玩的,孤独的毛驴那个帖子介绍的很全面了。唯独没有多少帖子讨论碳片的。其实现在国外印碳片的人很多,大师级的人物不下五人。铂金相对来说难度比碳片小。我看重碳片的原因是原料相对容易买到,而且不需要贵重金属,保持性却是所有工艺里边最好的。
[418 楼] george747 [泡菜]
16-7-30 21:38
润普 发表于 2016-7-30 13:58
俺可没说排斥其它工艺,主要是银盐的为主,俺也就会耍银盐嘛,没想到照兄这么一掺和,引来几位大侠跃跃欲试,探讨的气氛很浓烈,肯定能增加点击率哈,

对于当今的微喷数码输出,进暗房的这一套都属于旁门左道了,这也是追求个性的表达方式,或坚守古典手艺的寂寞吧,
润普兄,虽不是大侠,也胡乱渗和着,不当之言,一笑了之吧
"进暗房的这一套都属于旁门左道了",吾现在虽然不炼了,却时时留恋,只能偷偷地意淫吧.
微喷数码输出,确实是潮流,虽巳搞彩喷多年,但仅为换口饭吃,思维上难彻底弃放为喷.
看耒弃暗投明的路还很啊
本帖最后由 george747 于 2016-7-30 21:39 编辑

[417 楼] george747 [泡菜]
16-7-30 21:04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7-30 12:14
GEORGE兄,您这么一说轻而易举,对于做暗房5张出一张满意的算高效的大师来说可就无言以对了。数码后期基本可以一张就是一张。现在钻暗房就是勇气,再要跟数码后期拼,就要求太高了哈。
对于科学进步和谁淘汰谁的说法,俺有自己的看法。一直不敢苟同那种所谓※※车轮这种只有在我们教科书里边才有的词。被淘汰和低劣不是一个概念。数码的确是高效的,凡是放到网上看到的片子都有了后期的成分,哪怕是直出也是在特定的厂家软件下的直出。俺拍数码从来不直出,必定用RAW,然后做PS后期。RAW只是记录的原始素材,只有后期才是自己的东西,当然不能像某国外大师拍人文把一些东西P掉了。所以俺同意你的看法,认为自己直出不调整是高级的人,其实是不了解数码流程,更不要指望他们会做后期了。对于艺术二字,俺不谈。俺就是业余玩玩。俺前面贴的老美做的碳片子算艺术吗?他们的片子在网上可以订购,我想多数是为了装饰吧。

呵呵,文三兄,您这一句"您这么一说轻而易举,对于做暗房5张出一张满意的算高效的大师来说可就无言以对了"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
我指的是在暗房中作些影调整是轻而易举,尤其是您所举的上,下部调整之例,如果您以前也做过暗房,肯定也会知道
这只不过是一些暗房技术手段而己,沒什么可惊奇的.
对了做几张片才能滿意,这要看怎么定滿意的标准,比如说,您去彩扩一卷片,机器能打印出让绝大多数人滿意的照片,象这样大众化的要求,我想打1张或2张样即可放出一张,据我所知,以前相馆老法师,连样都不打.
至了有些想法的照片,如果以放几张滿意为标准,肯定是沒做暗房的人的提法
我视后期为再创作,而非扩印,完全可以在放了以后再有想法,再修改,再放,这就根本沒有什么几张的标准.
其实数码的后期也一样,好片也并非一次完成,可多次修改,加入新想法,只不过是比银盐方便,马上能在屏上看到,不用出张片看看,数码后期,並非真正一张是一张.只不过修片的过程不必打片验证.
RAW,真正用数码拍照的,是必选的.
至于淘汰,我并非指劣质,有些被淘汰的只不过不被时代容纳的东西而己.
[416 楼] 没镀膜 [陈年泡菜]
16-7-30 18:01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7-28 21:37
还有这张,猜猜什么镜头什么胶片拍的。


先掌嘴,一派胡言!
但俺还是要怯生生说一句,网上看这张片子比原片要通透一些。但原片上大海螺的纹理突出纸面无它可比。
[415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7-30 13:58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7-30 12:32
润普兄这帖子本来是银盐的,俺对不住啊,把楼弄歪了,加进好多所谓的替代法,也就是旁门左道法。见笑见笑了。也请润普兄海涵。


俺可没说排斥其它工艺,主要是银盐的为主,俺也就会耍银盐嘛,没想到照兄这么一掺和,引来几位大侠跃跃欲试,探讨的气氛很浓烈,肯定能增加点击率哈,

对于当今的微喷数码输出,进暗房的这一套都属于旁门左道了,这也是追求个性的表达方式,或坚守古典手艺的寂寞吧,
[414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7-30 12:32
润普兄这帖子本来是银盐的,俺对不住啊,把楼弄歪了,加进好多所谓的替代法,也就是旁门左道法。见笑见笑了。也请润普兄海涵。
[413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7-30 12:14
george747 发表于 2016-7-29 21:26
文三兄
传统暗房並非只能对整体调整,只能说,比较难对付的是比较复杂形体的部分,至于上半部和下半部那是很简单的事,其实,那是做喑房的基本功,哪张大师的片,没在暗房中或多或少动这动那的.胶片放片,我想,沒人能象现在用数码,老有人在自豪地夸是直出的
其实后期就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同一张黑白片,如果不定某些条件,十个人放,也许会有十种效果.
有了数码后期,软件把一切变得简单,暗房能做的,它都能做,几孚是你能想像的都能得到实现,所以很少有人再会花时间在暗房中了,
但是,对现在还坚持在暗房中的人制作的人来说,那些局部影调的调整,是轻而易举的事.
科学不断进步,总要淘汰一些事,银盐也会被淘汰,就象干版,湿版,铂金包括碳转印,但不会消失,不过注定是小众,或许更能容易被人标以艺术品.
艺术二字,不知是否真正是摄影的含义


GEORGE兄,您这么一说轻而易举,对于做暗房5张出一张满意的算高效的大师来说可就无言以对了。数码后期基本可以一张就是一张。现在钻暗房就是勇气,再要跟数码后期拼,就要求太高了哈。
对于科学进步和谁淘汰谁的说法,俺有自己的看法。一直不敢苟同那种所谓※※车轮这种只有在我们教科书里边才有的词。被淘汰和低劣不是一个概念。数码的确是高效的,凡是放到网上看到的片子都有了后期的成分,哪怕是直出也是在特定的厂家软件下的直出。俺拍数码从来不直出,必定用RAW,然后做PS后期。RAW只是记录的原始素材,只有后期才是自己的东西,当然不能像某国外大师拍人文把一些东西P掉了。所以俺同意你的看法,认为自己直出不调整是高级的人,其实是不了解数码流程,更不要指望他们会做后期了。对于艺术二字,俺不谈。俺就是业余玩玩。俺前面贴的老美做的碳片子算艺术吗?他们的片子在网上可以订购,我想多数是为了装饰吧。
[412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7-30 11:48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6-7-29 20:21
其实不一定要水彩纸涂布印.直接非rc的光面打印纸一样可以做.效果不好你找我.关键基底要好.


俺试过很多种打印纸,RC的效果不好,其它光面打印纸各有自己的特色,那个著名的德国纸调子偏暖,而且用它来做印象有点浪费。现在效果最稳定的倒是相纸。而感觉最好的还是手工涂布的美术纸。光面纸细节多很多,类似银盐放大的,有时候照片感太强,反倒不耐看。试过在油画布上印,可行。但是没有精力仔细研究呢。

我自己印的东西,扫描放电脑上看不如看原片。我贴上来的老美印的东西但愿也是原片更好。我知道如果对扫描文件做下加工会更好看,所以对网上看图也就是看个大概,必须看纸片。
[411 楼] george747 [泡菜]
16-7-29 21:26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7-29 18:56
@暗房归来

这个我同意。我的意思是,传统暗房只能对整体做调整,很难对局部,比如说上半部或下半部起特殊作用。即使可以让药液更多地泡到某个部分,操作起来也很难。而数码后期,就是很轻松的事了。

俺曾经只用刀锋显影液,就是为了在很稀的条件下通过所谓的STAND DEVELOPMENT显影,边缘效果和微反差可以得到增强。这种显影用时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中间只搅拌一次。

后来开始用另外的显影液,只需要10分钟搞定,调子长,但微反差不如刀锋。用刀锋太累了,一个多小时一张片子。

文三兄
传统暗房並非只能对整体调整,只能说,比较难对付的是比较复杂形体的部分,至于上半部和下半部那是很简单的事,其实,那是做喑房的基本功,哪张大师的片,没在暗房中或多或少动这动那的.胶片放片,我想,沒人能象现在用数码,老有人在自豪地夸是直出的
其实后期就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同一张黑白片,如果不定某些条件,十个人放,也许会有十种效果.
有了数码后期,软件把一切变得简单,暗房能做的,它都能做,几孚是你能想像的都能得到实现,所以很少有人再会花时间在暗房中了,
但是,对现在还坚持在暗房中的人制作的人来说,那些局部影调的调整,是轻而易举的事.
科学不断进步,总要淘汰一些事,银盐也会被淘汰,就象干版,湿版,铂金包括碳转印,但不会消失,不过注定是小众,或许更能容易被人标以艺术品.
艺术二字,不知是否真正是摄影的含义
[410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6-7-29 20:21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409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7-29 18:56
@暗房归来

这个我同意。我的意思是,传统暗房只能对整体做调整,很难对局部,比如说上半部或下半部起特殊作用。即使可以让药液更多地泡到某个部分,操作起来也很难。而数码后期,就是很轻松的事了。

俺曾经只用刀锋显影液,就是为了在很稀的条件下通过所谓的STAND DEVELOPMENT显影,边缘效果和微反差可以得到增强。这种显影用时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中间只搅拌一次。

后来开始用另外的显影液,只需要10分钟搞定,调子长,但微反差不如刀锋。用刀锋太累了,一个多小时一张片子。
[408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6-7-29 18:05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407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7-29 17:52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6-7-29 17:43
节约啥啊,要想效率高,用数码。要想b格高用铂金。 稳定性绝对高,效率性绝对高。 我都努力的说服自己管它的,反正丫们看不出来,人家还觉的你有毛病呢。

问题是我管你?还是管我啊。


我前面说的先铁银后铂金,是有根据的。一点不输纯铂金。因为调色的过程是用铂金替代了里边其他成分。选择做调色的片子肯定是好片,印费了的肯定不会拿铂金去调色了。只不过这个过程还要多一个固定的流程。铂金应该是比银盐耐久的哈。但碳片比所有的都耐久。
丫们看得看不出来,是丫们的事。你自己还是要把握这个东西的,做事做人要有自己的规则的。这个世界都这揍性了,坚持自己的原则最重要。 本帖最后由 照文三 于 2016-7-29 17:59 编辑

[406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7-29 17:46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6-7-29 16:56
ps调的中间底,一张就够了。类似批量化的婚纱输出中心.一般里面有20-50人的蓝翔技工.每个人都可以轻易指出你的扫描或者输出调图有“问题.”一种审美的炼成那是有社会条件的

里面还用了暗部提升滤镜。是从显影边缘效应的方法得到的.有个边缘半径值.其实真要这么显不会这个样子.这个更油爆大众化


俺也是没有把这张当成最好的,肯定是数码后期的。就是想说,这种调整是暗房放大做不了的。现在很多大片包括拍卖出去的,都是数码后期的产物。这个是风光,就显得不自然了。如果是拍的观念,也就无所谓自然不自然,想要什么效果就做什么效果。而这些是传统暗房做不到的。我自己还是偏传统,所以自己想印重要的片,还是用原始底。
[405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6-7-29 17:43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404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7-29 17:39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6-7-29 17:29
其实你要是真的对这种暗部提升滤镜的片敢兴趣,我建议不如用数码相机,然后调节一下就可以了。输出喜欢玩假贵族化的用铂金。 反正就是要巴洛克一点多贴金。

99%的人都看不出来。


就是老美做碳片的都用中间底,他们也还是用的扫描的文件,也许以后会都用数码相机。

其实我对铂金的看法是这样: 不如先用铁银工艺印,然后把满意的片子做铂金调色,这样就具有铂金的样子,同时可以提高保持稳定性,还节省了大把的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