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4 10:35
|
[489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4 10:31
怎么那么多人学x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啊?不讨论也罢。只不过是你自己的损失。
讨论技术就别把个人情绪带进来,摄影就是个爱好,拍好拍坏无所谓,自己高兴就好。但要是讨论技术,最好还是有个标准,否则谈什么呢?如果这贴就是为了拉家常,也是一种玩法。我还以为是讨论技术呢。怪我太认真了。讨论是跟成熟的人才好。 本帖最后由 照文三 于 2017-1-4 10:36 编辑
|
[488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4 10:27
|
[487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7-1-4 10:22
照文三 发表于 2017-1-4 09:52  亚当斯之前当然有人拍黑白,而且比他做的好。只不过他们都没有像亚当斯那样把自己的拍摄流程详细说出来。 没有人说不按十区法就不能拍黑白,只不过按十区拍对于后期就有了参照数据。如果连曝光都没曝对,后期会很累。胶片就是这个样子,关键的一步就是曝光。现在的数码反倒宽容度好,按相机的测光拍之后,后期可以上下4档地折腾,只不过超过2档也会不自然,需要更多的调整才勉强能看。胶片对技术要求更高。虽然说那个3x很抗折腾,但那是新闻摄影出名的,现在拍大幅那个片子齁贵。 弄懂了10区就值得骄傲吗,就显得你是专业吗,10区不是教条,只是一个拍摄时的参考,对于后期的冲洗预留出影调调整的空间, 口中念念有词地“几区几区”的,未必曝光就能够适合他自己的后期处理,俺和 4shen 的曝光量差着很大,也没觉着后期很费劲,韦斯顿和亚当斯出去拍片,曝光的理念也是差距很大,可这俩都是大师哈,谁敢说不按照10区法曝光的韦斯顿不会拍黑白, 
|
[486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4 10:12
|
[485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4 10:00
|
[484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4 09:55
|
[483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4 09:53
|
[482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4 09:52
亚当斯之前当然有人拍黑白,而且比他做的好。只不过他们都没有像亚当斯那样把自己的拍摄流程详细说出来。 没有人说不按十区法就不能拍黑白,只不过按十区拍对于后期就有了参照数据。如果连曝光都没曝对,后期会很累。胶片就是这个样子,关键的一步就是曝光。现在的数码反倒宽容度好,按相机的测光拍之后,后期可以上下4档地折腾,只不过超过2档也会不自然,需要更多的调整才勉强能看。胶片对技术要求更高。虽然说那个3x很抗折腾,但那是新闻摄影出名的,现在拍大幅那个片子齁贵。
|
[481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7-1-4 09:51
照文三 发表于 2017-1-4 09:29  好好的几十贴讨论,就这样终结了。万脓的无忌!
不明白十区的,去版里那个“黑白摄影俱乐部”帖子里看看,顶置的就是。 没人来封帖子呀,发牢骚没关系,这些讨论都还在,也没有火爆到人身攻击的地步,玩儿嘛,都是很个人的,没必要统一到一个目标上来,各庄的地道都掏得不错,哈, 别以为俺们不懂不会玩儿10区,没整明白能跟你这儿瞎搅和吗, 10区不是唯一,遇事儿要灵活掌握,有的场景光比过大,压缩了也容纳不下,有些反差小,扩展了也不够10区,所以说10区法不是万能的,学会取舍就好,
|
[480 楼] eaest
[泡菜]
17-1-4 09:32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1-3 21:57  eaest兄该多听听他们吃片饭的专业人士高论才是。人家是靠片吃饭的,一定比咱业余的强。 咱们理工男,到时技术上爱钻牛角尖。 区不区的,理论上把中灰冲到综合值0.7再说。然后再说你上下三档的位置能保持多少影纹了。 底片灰雾密度大,影响暗部密度的分辨,就要想想办法了。底片吗,要做到总反差可控,相邻反差清晰。 D76搞传统。本身就灰雾大。高光爱出肩膀。不漂亮。 最近忙。不怎么常来,大家先聊着。 没得聊,也可以聊聊相纸的应用心得嘛。 这方面,阿斗是专家。 技术这活,你懂就是懂,不懂呢,请麻烦不要装懂,这个里面是没有任何含糊的空间。 这贴里,另外只有一个人真弄懂了亚当斯的理论,这才说的出印片八区只有靠压缩扩张才行,这样的内行话。 按亚当斯的做法,印片的时候的曝光量是固定的,因为要获得完整暗部预设的影调阶,中灰的位置只有一个。这个能给印片带来多大的好处,真只有常常进暗房的人才知道。 看不上亚当斯的作品,很正常,看不上的人多了去了,但是完全不懂他的技术,而又要随意的评判,只能说你不知道天高地厚。 再说说婶儿,我提的两个问题,你一个也回答不上来,那就没啥可以再讨论的喽。 要说多听听专业的意见,婶儿,你咋就知道俺不是专业的呢?
|
[479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7-1-4 09:30
新的GP3出来了,108元/25张,算下来432元/100张,比福马便宜哈, 元兴夹道,
|
[478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4 09:29
好好的几十贴讨论,就这样终结了。万脓的无忌!
不明白十区的,去版里那个“黑白摄影俱乐部”帖子里看看,顶置的就是。
|
[477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7-1-4 08:25
照文三 发表于 2017-1-3 21:24  润普兄您想的有点多,这个区域法就是一个拍片的曝光方式,不然在拍叶片的时候总不能每次都用入射吧。区域法最关键的是让你拍到你想要的暗部细节,然后数一数高光是否溢出了。如果溢出就减冲,如果还没到7区就加冲。这样你的底片就有尽可能多的细节。至于暗房里边你是不是想要这些细节,那是暗房里边做的。假设你需要所有细节,要是底片上没有拍到,那就是费片了。如果你不需要所有细节,而底片上有,那你可以在印的时候有选择地保留细节或丢掉细节。就这么简单。 不是俺想多了,是你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亚当斯进中国也就是35年,以前中国人也有很好的摄影作品,小韦斯顿的黑白整的也很棒呀, 技术的问题,俺不想明白得太多,人笨就要把大脑空间尽量留给更重要的事儿,俺能把7区都整出来,就够了,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1-3 22:24  你是成心打架。老说俺误导他人,俺连你也没误导成啊。 你老眼昏花,看不了绿灯。俺也不说了。你不用并不等于别人不用,厂家不造不出品。谁误导,不言而喻了吧。给俺扣帽子要小心点。呢还不具备这个帽子生产水平哈 这回从南洋带个正规的琥珀色灯回来吧。有便宜的暗房挂钟也顺手弄一个回来。 信仰和理念问题,不必强求。 你讲的那些,俺理解起来费劲,还肿么误导涅,  俺现在拍片是主要的事情,后期简单化处理,批量化生产,至于玩儿正冲,LITH,等以后有闲心再说吧, 至于厂家不造,目前没有一家生产黑白反转片的,你用负片玩儿正冲,属于野路子,真要和反转黑白比,就差了太多的事儿了,
|
[476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1-3 23:01
|
[475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1-3 22:24
|
[474 楼] george747
[泡菜]
17-1-3 22:08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7-1-3 20:20  别听别人胡诌,有一点,不管你如何错玩对玩,但要一气的玩。
拍作品,不是搞影调研究,而是影调腔调。
除非你放弃某种审美,某种格调。那么你就听他们的吧,最终就是把自己玩死,一部作品也不会有。 谢谢! 您说得好"拍作品,不是搞影调研究,而是影调腔调。"受益了. 
|
[473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1-3 21:57
|
[472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3 21:52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7-1-3 21:44  我说的是玩绘画的拿着相机也一样说:“瞧不上这些人。”我举双手双脚赞成. 摄影的门槛太低,买个相机就行了。所以,拿相机和拿相机不完全一样。大概只有0.1%拿相机的会拍,而有10%拿画笔的会画。 我以前早就说过,好多人不会拍。充其量是留念照,还把很多不必要的照了进来。
|
[471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3 21:44
|
[470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3 21:36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7-1-3 21:21  画画的瞧不上摄影的,只要是亚当斯当道,人家就有理由瞧不起你。原因就是审美品味太低。 可不瞧不上吗. 画画多累啊,摄影的来了就一按快门完事。 亚当斯的确把很多人往风光摄影上带。他出名的理由可不完全是风光摄影,可惜后人没有完全理解。亚当斯的作品介绍到国内是哪年的事?摄影在国内才多少年的 ※※?中间有很多空挡。 现在不是不讲摄影作品吗?讲的是影像。油画贵有贵的道理,主要是油画就一张。摄影可以复制啊,而且又不是多年留存下来的。在讲故事这方面,各有利弊吧。摄影其实比画画难。画画可以凭想象,摄影必须照现实中有的,当然没有画画那么抽象了。太写实的画面不给留想象空间啊。所以我说,古典印相就是比银盐来的优美,哈哈,这一棒子又打来了。
|
[469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3 21:30
|
[468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3 21:24
润普 发表于 2017-1-3 20:50  亚当斯的区域法曝光系统是在30年代末形成的,之前摄影家们也都在玩儿扩展和压缩,只是他把这些更加规范化了,而且并非每次都要把这10区都要测光和设置,他在拍那个《月升》的时候可是来不及玩儿10区的,
至于高光过曝,暗部没影纹的事也不是没可能,一个是光比实在过大,超过了10区可容纳的范围,再一个是用了大反差的底片和显影剂以及错误地用了减曝长显的迫冲手法,
会玩儿大画幅以后,就经常听别人念叨“几区几区”的,因为自己还不会,心里边就很抵触,脑子里转悠的就是哈德曲线的7级直线部分,也就是可按比例记录光比差别的部分,当然是尽可能先找出中灰的节点,再去想办法调整影调关系。 润普兄您想的有点多,这个区域法就是一个拍片的曝光方式,不然在拍叶片的时候总不能每次都用入射吧。区域法最关键的是让你拍到你想要的暗部细节,然后数一数高光是否溢出了。如果溢出就减冲,如果还没到7区就加冲。这样你的底片就有尽可能多的细节。至于暗房里边你是不是想要这些细节,那是暗房里边做的。假设你需要所有细节,要是底片上没有拍到,那就是费片了。如果你不需要所有细节,而底片上有,那你可以在印的时候有选择地保留细节或丢掉细节。就这么简单。
|
[467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3 21:21
|
[466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3 21:11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7-1-3 20:58  我不是说你们,卖拐知道不?本来不瘸,彻底瘸了。
本来还有可能品品画,不能品也可以学学体会体会,这下好了审美都彻底出了问题。你要是还保留多少点审美经验就不会这么轻易被忽悠。
说明本来就不知道要啥。 俺本来就瘸,拍片就是个消遣。没有想太多。既然不知道拍啥,就胡拍呗。但是学点技术,至少可以拍的美一点,也就是瘸的好看点。 就是不学技术,照样还是瘸。这个是脑子的事,没想法当然不知道拍什么。想法太傻,拍出来的东西还不如不拍。其实能拍出作品还真是需要一些天赋的,勤奋只占很少一部分,但是用画面讲故事的本事,才是天赋。能把画面拍得优美,同时又讲好故事,更是天赋。 我知道有的人喜欢把画面弄得恶心,叫引起感官刺激。但是我不喜欢那样的做法。我也可以把你恶心了,那个不高级。你要是能用优美的画面把看的人整哭了,那才是本事。 本帖最后由 照文三 于 2017-1-3 21:15 编辑
|
[465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3 21:03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7-1-3 20:45  这不证实我的说法吗?学他等于死。这种烂技术也就是你们被三字经的当个宝。
他那部作品用所谓10区法了,听他骗人!? 俺没有把这当成三字经,只是当成拍片的方法,这样我就能保证底片上有我想要的细节,省得以后抓瞎。 但是,这里讨论的是暗房技术,没有一个讨论的标准,也就没必要讨论了。我也不是喜欢扣技术的人,够我用的就得了。 他的暗房和底片等书,反正给他赚了不少稿费。我是一分也没花,就知道了怎么曝光,怎么根据曝光量冲洗。 对于拍卷片的,有卷片的玩法。我的办法就是使用两液法,把整卷冲成平均的,然后再补救。
|
[464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3 20:58
|
[463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7-1-3 20:50
照文三 发表于 2017-1-3 18:55  不明白那个区域法,怎么玩扩展或压缩?即使能拉能缩,必然不是准确的。 这个,还真的去看看所谓十区是怎么定的,这个不是什么高级玩意,是亚当斯定的。大家就拿这个当作一个标准。否则,大家说的2区和8区都不一样。怪不得搞得这么乱。
再有,区域法的开始就是要按照区域法曝光。怎么会有暗部曝光不足,高光过爆一说?高光过了,肯定是显影多了,和曝光有什么关系?你减曝光就把高光救回来了?那你的暗部不就更没有了? 亚当斯的区域法曝光系统是在30年代末形成的,之前摄影家们也都在玩儿扩展和压缩,只是他把这些更加规范化了,而且并非每次都要把这10区都要测光和设置,他在拍那个《月升》的时候可是来不及玩儿10区的, 至于高光过曝,暗部没影纹的事也不是没可能,一个是光比实在过大,超过了10区可容纳的范围,再一个是用了大反差的底片和显影剂以及错误地用了减曝长显的迫冲手法, 会玩儿大画幅以后,就经常听别人念叨“几区几区”的,因为自己还不会,心里边就很抵触,脑子里转悠的就是哈德曲线的7级直线部分,也就是可按比例记录光比差别的部分,当然是尽可能先找出中灰的节点,再去想办法调整影调关系。 本帖最后由 润普 于 2017-1-3 21:01 编辑
|
[462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3 20:45
|
[461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3 20:39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7-1-3 20:20  别听别人胡诌,有一点,不管你如何错玩对玩,但要一气的玩。
拍作品,不是搞影调研究,而是影调腔调。
除非你放弃某种审美,某种格调。那么你就听他们的吧,最终就是把自己玩死,一部作品也不会有。 能不能有作品,是由拍片人的思想决定的,不是他的技术。 亚当斯的徒弟暗房技术据说超越了他师傅,但是到底是谁的作品多,谁的作品更有名呢?我孤陋寡闻,只认得几幅亚当斯的作品,很少认得他徒弟的作品。他徒弟充其量是个暗房师。但我们讨论的就是暗房技术,不是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