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1-5 06:12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7-1-5 00:36  那就先玩玩呗,理解一下人家ps是如何牛逼的。我很长时间一直羡慕这两个强大的暗房工具,为什么ps的这个工具这么牛逼,暗房很难啊,但有一天茅塞顿开
俺不是大师,俺一直都是小白.你们都牛逼的一塌糊涂.一塌糊涂. 是加减光光的同时,也要变着反差加减光。不能原反差简单着加减。 那么,这两种不同反差的卤鸡在纸卤胶内是怎样排列的呢,是混合还是上下两层? 还有,您一般都用神马纸药啊。 这个必须交流交流的说。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7-1-5 06:14 编辑
|
[579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5 00:36
|
[578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1-5 00:33
|
[577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5 00:29
|
[576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5 00:27
|
[575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5 00:27
photoman 发表于 2017-1-5 00:14  笑岔气了 我也笑岔气了呢。
|
[574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5 00:25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7-1-4 23:54  你就说了一句话,翻来过去都是一句话,大家可以作证,“我碳转印牛逼,牛逼的一塌糊涂.” 虽然别的你显然听不懂,而且连这工艺最起码的原理都没懂,但至少你总结的不错。 我印碳转印就是牛逼,千真万确!可我没拿这个当怎么一回事。技术种类多了,各有各行的高手。你把密度5印出来了,你就不是地球人了?别人就都不如你了?幼稚!
|
[573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1-5 00:21
|
[572 楼] photoman
[资深泡菜]
17-1-5 00:14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7-1-4 23:54  你就说了一句话,翻来过去都是一句话,大家可以作证,“我碳转印牛逼,牛逼的一塌糊涂.” 笑岔气了
|
[571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5 00:11
|
[570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5 00:09
|
[569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1-5 00:07
|
[568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5 00:02
|
[567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1-4 23:58
|
[566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4 23:54
|
[565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1-4 23:52
|
[564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4 23:51
|
[563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1-4 23:46
|
[562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1-4 23:38
|
[561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4 23:38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7-1-4 22:52  你讨论可以啊,拿出真货,我太期望了!
至少前面就有个一堆数据的主,就是没料
很多时候别人一句话,一个字也能受益一辈子.而有时候它就在眼皮底下你也不会看见. 我说的碳转印的都是真货,可惜你这方面经验太少,听不懂。 银盐暗房,很多人比我强。但是说影调,那是银盐,古典印相,数码打印都可以用到的,是相通的。只有人们对影调的喜好不一样,没有说影调你比谁懂的多这一说。那个拍金山岭长城的老周是个农民,没有经过正规训练,他名气怎么比你大呢? 你不服吧?这是事实。 我只能从片子来判断一个人拍了大概多少年。由于没有看见你的一张片子,所以不好判断。 我以前辩论的时候提出过挑战,同样拍一个场景,我用碳转印最后出片,随便你用什么。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说话要拿出真东西。耍嘴皮子谁不会?
|
[560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4 23:14
润普 发表于 2017-1-4 23:08  绿灯,课上老师没讲,土招儿,要靠实践积累,讲是讲不清楚滴,1980年在河北电视台实习,那时还是16毫米的黑白电影片,在冲洗车间绿灯下,老师傅给示范着冲了几卷135的片子,因为是大量冲洗电影胶片,没人会停机看绿灯, 你说的变反差的事儿,想看个实物你没有,问你具体操作,你也不会,不定哪儿听了一耳朵,就转头跟俺这儿吹嘘,所以俺是看了南洋的真家伙,问了具体的方法,但一直没行动,
正是因为你不是专业出身,很多该有的专用术语,你表达不出来,俺只好当作听说据说对待喽, 俺用听说,据说,是为了保护你的帖子。俺要是把真实信息源说出来,你的帖子就惨了。明白不?
|
[559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4 23:12
|
[558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7-1-4 23:08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1-4 22:32  给了一个,他不用。没法子呀也难怪,他上学的时候老师估计也不会这个。其实杭州黄埔军校都不教这个的。教了这个就穿帮鸟。怎么收你一万多的学费啊。人家教师爷花一周给你白活10区呢。 人死拧。就个变反差纸分反差曝光,他也要南洋的影友给他讲才信。。他老觉得俺蒙混他,心里有抵触情绪。。。。 再加上俺不是摄影专业出身。也就当俺人微言轻,可有可无。 比俺大八岁,不爱听俺的。。。丢面啊 绿灯,课上老师没讲,土招儿,要靠实践积累,讲是讲不清楚滴,1980年在河北电视台实习,那时还是16毫米的黑白电影片,在冲洗车间绿灯下,老师傅给示范着冲了几卷135的片子,因为是大量冲洗电影胶片,没人会停机看绿灯, 你说的变反差的事儿,想看个实物你没有,问你具体操作,你也不会,不定哪儿听了一耳朵,就转头跟俺这儿吹嘘,所以俺是看了南洋的真家伙,问了具体的方法,但一直没行动, 正是因为你不是专业出身,很多该有的专用术语,你表达不出来,俺只好当作听说据说对待喽,
|
[557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4 23:06
|
[556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4 23:03
|
[555 楼] george747
[泡菜]
17-1-4 22:53
|
[554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7-1-4 22:52
eaest 发表于 2017-1-4 20:35  老哥客气了,上网的目的就是互相切磋,互相学习,看得出,你是真心想交流的,所以也就在这里留下来了。
底片是ILFORD FP4, 135片幅,拍的是多级灰板,使用D-76是因为想获得比D-23更利落些的反差,1:1是这个比例的锐度最高,还有显影时间比较适中,温度在21度,时间是10分钟,基本就是厂家手册上的标准时间,用的AP罐,搅动是每分钟15秒,共6圈的搅拌棒。
获得底片的密度曲线,和厂家的标准曲线非常接近,在密度1.7的地方应该有明显的肩部,这是FP4的特性,理论上再增加显影不会增加密度。唯一看不懂的是片头,有2.1的密度,这是个没道理的现象,但是,T-MAX 100也有类似现象,目前是悬案。
四婶看到了这卷五区的密度不够0.7,眼尖,但没找到关键。关键是,这卷是按ISO125曝光,是厂方的值,而这个值厂方明说不是按趾部速度给出的。而二区0.09,五区0.51,八区0.99的密度,只需要加一档曝光,也就是按ISO64曝光,应该就可以获得一区0.09,五区0.65左右,八区1.32(原来的九区)的密度,这个是符合亚当斯区域曝光系统的密度值。
所以,现在就是要有时间拍,冲一个卷,验证这些数值。但是,黑白对任何人而言,都是时间老虎,什么时候能完成,目前看不到。 另外,前面关于懂不懂亚当斯区域系统的话,其实只是针对这里的某一个人说的,不是说的四婶和你。好心给他指出追击显影理解上的问题,不要闹笑话,他倒来劲了,闹了个笑话系列,连一区二区密度不可能是0,这样的笑话都说得出口。技术这事你是胡搅不了的,硬充老大只会更丢脸。 还忘记一句,厂方手册上135,120,页片的显影参数是一样的,也就是上面的内容,按厂方的意思,是适合于所有同型号胶片的 eaest 兄的回答很详细,感谢了,俺用FP4的120和45底片,感觉感光度不足,调子有些拉不开,实拍用100ASA,冲洗加时间,情况有所改善,像兄这样做仔细的测定的影友现在不多了,应该鼓励,相互探讨中难免言语有些冲突,这个楼里的多是熟人了,说话就随性些, 你说到的片头密度很高,这恐怕与长久曝光有关,在显影过程中无限量地堆积,不像画面里的高光区,只是快门的一瞬间曝光,乳剂光化学作用的潜力不是无限的,化学作用也有衰竭的时候, 还有就是你的灰板是几个级别的,你用哪一级的反射光做曝光标准,还是测的是入射光,俺做的光楔测定好象是22还是24级的,
|
[553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4 22:52
|
[552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4 22:49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7-1-4 22:45  逻辑出问题了不是。如果你有审美就会有标准,有尺度.
越是有审美经验的人他的尺度决定不是一根,而是太多太多.他们更包容,但同时会更挑剔. 拿你的尺度看,别人都不如你一根毛。 拿我的尺度看,很多人比我强。我参加讨论,即想贡献自己的看法,更希望学到东西。可我从你身上没有学到什么。你是大神,太高了。满意不?
|
[551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4 2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