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4 20:58
|
[519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4 20:55
|
[518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4 20:51
|
[517 楼] eaest
[泡菜]
17-1-4 20:42
照文三 发表于 2017-1-4 16:21  还是先做个调查吧,参加谈论的谁有密度仪?没有的赶紧偷偷买一个补上,不然密度对你就是云里雾里,参加我们的讨论就是浪费大家时间。 这个不用吧,俺就没有密度仪。用的是拍灰板,上放大机,下面用入射光测光表测光,自己加减乘除一番,密度值不就都有了。密度仪那价格,太坑爹啦。 不过,对没有暗房,也不用测光表的朋友,这确实是个不小的问题。
|
[516 楼] eaest
[泡菜]
17-1-4 20:35
润普 发表于 2017-1-4 15:40 
俺现在想知道,你这组数据是在什么情况下做的,是135底片还是45的,你是作的光楔曝光,还是拍的多级灰板或其他方法,为何用D--76,还要1:1稀释,因为稀释以后的反差斜率会有所改变,显影时间是如何控制的,如果继续显影下去,10区的密度会继续上升吗, 想想做感光测定和曝光测定还是37年前的事儿了,那时的技术还是很落后的,还没有T型乳剂,菲尼酮也刚开始使用,科技进步太快了,俺们是落伍了,抱残守缺还自以为是呀。 老哥客气了,上网的目的就是互相切磋,互相学习,看得出,你是真心想交流的,所以也就在这里留下来了。 底片是ILFORD FP4, 135片幅,拍的是多级灰板,使用D-76是因为想获得比D-23更利落些的反差,1:1是这个比例的锐度最高,还有显影时间比较适中,温度在21度,时间是10分钟,基本就是厂家手册上的标准时间,用的AP罐,搅动是每分钟15秒,共6圈的搅拌棒。 获得底片的密度曲线,和厂家的标准曲线非常接近,在密度1.7的地方应该有明显的肩部,这是FP4的特性,理论上再增加显影不会增加密度。唯一看不懂的是片头,有2.1的密度,这是个没道理的现象,但是,T-MAX 100也有类似现象,目前是悬案。 四婶看到了这卷五区的密度不够0.7,眼尖,但没找到关键。关键是,这卷是按ISO125曝光,是厂方的值,而这个值厂方明说不是按趾部速度给出的。而二区0.09,五区0.51,八区0.99的密度,只需要加一档曝光,也就是按ISO64曝光,应该就可以获得一区0.09,五区0.65左右,八区1.32(原来的九区)的密度,这个是符合亚当斯区域曝光系统的密度值。 所以,现在就是要有时间拍,冲一个卷,验证这些数值。但是,黑白对任何人而言,都是时间老虎,什么时候能完成,目前看不到。 另外,前面关于懂不懂亚当斯区域系统的话,其实只是针对这里的某一个人说的,不是说的四婶和你。好心给他指出追击显影理解上的问题,不要闹笑话,他倒来劲了,闹了个笑话系列,连一区二区密度不可能是0,这样的笑话都说得出口。技术这事你是胡搅不了的,硬充老大只会更丢脸。 还忘记一句,厂方手册上135,120,页片的显影参数是一样的,也就是上面的内容,按厂方的意思,是适合于所有同型号胶片的
|
[515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4 18:10
photoman 发表于 2017-1-4 17:33  感觉整了好多鸡毛在地,呵呵。
贴个手机图,表达下对本帖各位神级人物的各种景仰。
LUCKY 90M-S Enlarger MINOLTA E.ROKKOR 50mm F4.5 Enlarger Lens KENTMERE Grade 2 Glossy B&W paper KENTMERE Grade 2 Satin B&W paper 放的不错。 但我警告您要端正态度,怎么能拿手机拍的就贴上来呢?太不严肃。
|
[514 楼] photoman
[资深泡菜]
17-1-4 17:33
感觉整了好多鸡毛在地,呵呵。 贴个手机图,表达下对本帖各位神级人物的各种景仰。 LUCKY 90M-S Enlarger MINOLTA E.ROKKOR 50mm F4.5 Enlarger Lens KENTMERE Grade 2 Glossy B&W paper KENTMERE Grade 2 Satin B&W paper 本帖最后由 photoman 于 2017-1-4 17:49 编辑
|
[513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4 17:25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7-1-4 17:17  过去俺就搞扫描,所以俺那时候只认出影. 过去俺拍lomo就一个档,所以俺也不测光.
再后来俺拍风景,俺就看天,我自己估计曝光.测光表还是没带.
再后来俺拍物,俺测光表刚好坏了,俺用数码相机俺手动调整曝光看屏幕选择曝光.
再后来现在用手机软件曝光,很好达到了5度测光表功能,还能马上屏幕反应出大体趋向,感谢手机宽容度是垃圾中的垃圾. 所以嘛,这年头谁还玩暗房啊。我最受不了那定影液的味儿。手机就办了测光的事。以后手机像素大了,先灭掉全幅135. 咱们还讨论个球?不如人家手机拍的好,还撅着屁股对焦呢。傻不傻啊。
|
[512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7-1-4 17:23
照文三 发表于 2017-1-4 16:49  又来了不是。讨论的不是个人审美好不好。个人审美跟使用不使用十区有矛盾吗?那个十区是语法,跟你写小说或写诗没有矛盾。你写诗可以不遵守语法。但你必须知道语法是怎么回事。您也可以说,老农根本没学过语法,但也说了一辈子话了。这样的话,就不叫讨论了,就成了抬杠。 银盐放大根本涵盖不了所有十区,这个我先说出来,但是涵盖不了就不用十区了吗?暗房的事,会经常涉及影调,而用的最广的就是区域。这样大家一说2区,就知道是什么。这就是标准。不是我要把十区强加给你,是亚当斯干的。所以这成了暗房标准。就像中国用公里,美国用英里。你不接受公里,说是强加给你的? 俺都跟你说过了,俺们不是不懂,不会玩儿10区,480贴,俺就是这么回复你的, 俺们懂的比你都多,不用你来教俺们,这只是语法的一部分,还不是唯一的部分,不用每写一首诗都要照抄的,既然写诗可以不遵守语法,那俺们曝光冲洗不按照10区,就不行吗,你非要刻板教条的用10区,你就用,你要是逼着俺们也这么干,就过分了吧, 10区法涵盖了照片影调控制的几个方面,但不能说俺今天采用扩展显影的手法,俺就跟亚当斯扯上关系,缴版权费吧,
|
[511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1-4 17:17
|
[510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4 17:05
润普 发表于 2017-1-4 16:46  你能说句实话吗,别老“据说据说”的,你那大领导现在“据说”可是危滴拉,俺没说俺代表谁呀,你非让俺跟13亿人民挂钩又要干啥涅,没有逻辑呀,俺扯那段政治话题,是对应你的外交部云云,再说了,发布会就是发布会,不是座谈会哈,没讨论的空间, 以后谁再扯政治话题,别说俺言之不预,别让这种烂事儿毁了这个帖子,
这曝光跟不同显影剂没有关系吗,你那10区的总结者,拍完了《月升》,第1个念头就是要使用D--23来冲洗,还要多次的水浴,他找没找感光度,俺不知道,书里没说,"据说"哈,据说他要跟老赵讨论这个问题来着,俺不能再多说了,越说多了破绽越多, 开始政治话题的是您自己。我只是说某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做法,就是不正面回答问题,还把注意力往别处扯。好多外交部都是这样的,我指的就是这种做法。 如果大家都不正面讨论,一说技术就扯审美,顾左右而言其它,那也就没啥好讨论的。我怎么觉得这么累?为什么总把讨论一个技术问题跟自己多牛多牛挂钩?亚当斯一直用的胶片,他自己能不知道感光度吗?您每次买的新胶片,测没测感光度? 我唯一想说的,就是您在拍照的时候,最好把所有需要的细节都记录下来,先做到有,才有基础选择舍弃或保留。如果不知道怎么曝光,也就是靠运气吧。如果这是在害您,您不听就是了。
|
[509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7-1-4 17:03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1-4 16:04  跟你说吧,俺小学一年级就接触了电影放映用的黑白片了。彩色的那时候手里不多,黑白的老有。 同学1/4是81厂宿舍楼的。就这玩意互相传着多。 说影调丰富,呵呵,负片比正片丰富点。 说反差利落,负片永远赶不上正片。 隔壁就有俩正片搂, 虚心学学去,不玩也有个了解不好吗? 别啥事都一脑门子拒绝。那样真成武大郎了哈。 不能屁股决定脑袋啊。 俺不跟你抬扛哈,就那八一厂那会儿的黑白正片,过了多少道负正,正负的手了,能跟米国黑白片比吗,怪不得俺看了苏联的《乡村女教师》,米国的《蝴蝶梦》,对那个黑白的效果,惊艳呐,就更别说第一手的黑白反转片了,
|
[508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4 16:49
润普 发表于 2017-1-4 14:55 
照片不只是一个技术产品,它还带有个人的审美感受,在这一点上就无法拿亚当斯的那套体系做标准,比如:高调照片,低调照片,脱离了全影调的概念,不然就是千篇一律鸟,在一次大画幅聚会上,俺听一位高人评论黑白照片,说:中灰要占多少比例,暗部和亮部各占多少,俺觉得俺是不配拍黑白照片了, 再说曝光是怎么测光吧,各人使用的显影剂不同,后期放大机的光源效果不同,在同场景下,曝光量就是千差万别的,这里边10区法也是个参考, 又来了不是。讨论的不是个人审美好不好。个人审美跟使用不使用十区有矛盾吗?那个十区是语法,跟你写小说或写诗没有矛盾。你写诗可以不遵守语法。但你必须知道语法是怎么回事。您也可以说,老农根本没学过语法,但也说了一辈子话了。这样的话,就不叫讨论了,就成了抬杠。 银盐放大根本涵盖不了所有十区,这个我先说出来,但是涵盖不了就不用十区了吗?暗房的事,会经常涉及影调,而用的最广的就是区域。这样大家一说2区,就知道是什么。这就是标准。不是我要把十区强加给你,是亚当斯干的。所以这成了暗房标准。就像中国用公里,美国用英里。你不接受公里,说是强加给你的?
|
[507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7-1-4 16:46
照文三 发表于 2017-1-4 16:08  老普啊,我建议还是别说了,越说多了破绽越多。这曝光怎么还跟不同显影剂有关系了。不得先找出来感光度吗? 只有跟感光度挂钩啊?至于炸※※的事可没您想的那么简单。据说是为了销毁一架F117上面的机密仪器。没有道歉我们大领导都没急您急什么?您代表13亿人民的感情?据说母亲牺牲的那个孩子拿着赔偿去美国读书去了。这脸让人打的。 你能说句实话吗,别老“据说据说”的,你那大领导现在“据说”可是危滴拉,俺没说俺代表谁呀,你非让俺跟13亿人民挂钩又要干啥涅,没有逻辑呀,俺扯那段政治话题,是对应你的外交部云云,再说了,发布会就是发布会,不是座谈会哈,没讨论的空间, 以后谁再扯政治话题,别说俺言之不预,别让这种烂事儿毁了这个帖子, 这曝光跟不同显影剂没有关系吗,你那10区的总结者,拍完了《月升》,第1个念头就是要使用D--23来冲洗,还要多次的水浴,他找没找感光度,俺不知道,书里没说,"据说"哈,据说他要跟老赵讨论这个问题来着,俺不能再多说了, 越说多了破绽越多,
|
[506 楼] pennyboy
[陈年泡菜]
17-1-4 16:22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01-04 08:15也没换新卤鸡,都是以前剩货。 跟乐凯一德行,涨价跟风从不含糊。 上海调子比不了FOMA。
... 这片拍D不错呀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
[505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4 16:21
还是先做个调查吧,参加谈论的谁有密度仪?没有的赶紧偷偷买一个补上,不然密度对你就是云里雾里,参加我们的讨论就是浪费大家时间。
|
[504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1-4 16:15
|
[503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4 16:08
润普 发表于 2017-1-4 14:55  好像你出席过米国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似的,神马时候米国人为了中国的利益,自己受点损失了,炸了别国的大※※,连个道歉都不说,算个狗屁(对不起爆粗口了), 你想把大家的意志都统一到亚当斯体系之下,不听你的说教就是拉家常呀,对所谓10区,不去教条地对待,灵活地运用,不然还讨论个啥涅,也用不着你在这儿费口舌,直接照搬不就得啦,
照片不只是一个技术产品,它还带有个人的审美感受,在这一点上就无法拿亚当斯的那套体系做标准,比如:高调照片,低调照片,脱离了全影调的概念,不然就是千篇一律鸟,在一次大画幅聚会上,俺听一位高人评论黑白照片,说:中灰要占多少比例,暗部和亮部各占多少,俺觉得俺是不配拍黑白照片了, 再说曝光是怎么测光吧,各人使用的显影剂不同,后期放大机的光源效果不同,在同场景下,曝光量就是千差万别的,这里边10区法也是个参考, 老普啊,我建议还是别说了,越说多了破绽越多。这曝光怎么还跟不同显影剂有关系了。不得先找出来感光度吗? 只有跟感光度挂钩啊?至于炸 ※※的事可没您想的那么简单。据说是为了销毁一架F117上面的机密仪器。没有道歉我们大领导都没急您急什么?您代表13亿人民的感情?据说母亲牺牲的那个孩子拿着赔偿去美国读书去了。这脸让人打的。 本帖最后由 照文三 于 2017-1-4 16:10 编辑
|
[502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1-4 16:04
|
[501 楼] 鱼翅马甲
[泡菜]
17-1-4 15:55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1-4 12:11 
关于10区怎地怎地,有您阿斗在这里,俺自己自觉点不说话,大师是无忌经历亚当斯10区理论大战的主。可惜无忌找不到当年的 帖子了。不知道阿斗备份没有呀。为那个贴废了个马甲真可惜了。俺都替你痛心啊。 暗房归来是阿斗?怎么感觉说话语气不太像呢~~ @暗房归来
|
[500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7-1-4 15:40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1-4 12:50  您要是在北京,咱们可以暗房里说话哈,看看谁能放好高密度大的片子。老普也会参加的。他那个底片密度普遍高。 你这不是拿俺打镲吗,他话里话外透着专业水平,俺掺和进去不就等着现眼嘛, eaest 发表于 2017-1-3 20:02  一区二区密度为什么不可以为0?这里说的密度,其实叫相对密度,绝对密度都可以,就是纯密度的意思,是去除了片基和灰雾之后的密度值。区域曝光系统讨论的,从来就是纯密度。 再给组实测的数据,不要以为都只是嘴上胡掰的:FP4 , 135, D-76, 1:1, 灰雾:0.36,一区: 0, 二区:0.09,三区:0.24,四区:0.36,五区:0.51,八区:0.99,九区:1.32,十区:1.50,片头(最黑):2.10 感谢eaest 兄的关注,看到你把在无忌的最初的回复都贴在俺这楼里,受宠若惊呐, 俺现在想知道,你这组数据是在什么情况下做的,是135底片还是45的,你是作的光楔曝光,还是拍的多级灰板或其他方法,为何用D--76,还要1:1稀释,因为稀释以后的反差斜率会有所改变,显影时间是如何控制的,如果继续显影下去,10区的密度会继续上升吗, 想想做感光测定和曝光测定还是37年前的事儿了,那时的技术还是很落后的,还没有T型乳剂,菲尼酮也刚开始使用,科技进步太快了,俺们是落伍了,抱残守缺还自以为是呀。
|
[499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7-1-4 15:05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1-4 12:44  快别说外行话鸟。 胶片,其实都能正负两冲的说。当然才彩色片反着冲,色彩不大对头。但是,135胶片机板块里,这样玩的还真有。 柯达官家就出TMAX正冲药,并官网有简介。 真装看不见,没听说啊?眼界不宽,俺不怪你,不是理工男嘛。 真正的反转片,片基该是个啥素质,不用俺告诉你吧,就说T-Max 的片基,距离真正的反转片还有差别吗,俺眼界是不宽,俺就认这个死理儿, 俺还怀疑你用过黑白反转片吗,拿着个负片正冲混事儿,真正的黑白反转是个啥影调,要比你那个伪正冲丰富得多了去啦,
|
[498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7-1-4 14:55
照文三 发表于 2017-1-4 10:31  怎么那么多人学x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啊?不讨论也罢。只不过是你自己的损失。
讨论技术就别把个人情绪带进来,摄影就是个爱好,拍好拍坏无所谓,自己高兴就好。但要是讨论技术,最好还是有个标准,否则谈什么呢?如果这贴就是为了拉家常,也是一种玩法。我还以为是讨论技术呢。怪我太认真了。讨论是跟成熟的人才好。 好像你出席过米国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似的,神马时候米国人为了中国的利益,自己受点损失了,炸了别国的大 ※※,连个道歉都不说,算个狗屁(对不起爆粗口了), 你想把大家的意志都统一到亚当斯体系之下,不听你的说教就是拉家常呀,对所谓10区,不去教条地对待,灵活地运用,不然还讨论个啥涅,也用不着你在这儿费口舌,直接照搬不就得啦, 照文三 发表于 2017-1-4 11:05  但要说讨论,必须回到大家认可的标准。既然咱们谁的路子都不是标准,那就只有拿亚当斯的当标准。 好吧,不说十区,就说说您曝光是怎么测光的吧。如果大家测光的套路都不一样,这对比起来先建立一个共同的出发点。你们都号称理工男,做起技术来就这么做啊? 照片不只是一个技术产品,它还带有个人的审美感受,在这一点上就无法拿亚当斯的那套体系做标准,比如:高调照片,低调照片,脱离了全影调的概念,不然就是千篇一律鸟,在一次大画幅聚会上,俺听一位高人评论黑白照片,说:中灰要占多少比例,暗部和亮部各占多少,俺觉得俺是不配拍黑白照片了, 再说曝光是怎么测光吧,各人使用的显影剂不同,后期放大机的光源效果不同,在同场景下,曝光量就是千差万别的,这里边10区法也是个参考,
|
[497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1-4 12:50
eaest 发表于 2017-1-4 09:32  技术这活,你懂就是懂,不懂呢,请麻烦不要装懂,这个里面是没有任何含糊的空间。
这贴里,另外只有一个人真弄懂了亚当斯的理论,这才说的出印片八区只有靠压缩扩张才行,这样的内行话。
按亚当斯的做法,印片的时候的曝光量是固定的,因为要获得完整暗部预设的影调阶,中灰的位置只有一个。这个能给印片带来多大的好处,真只有常常进暗房的人才知道。
看不上亚当斯的作品,很正常,看不上的人多了去了,但是完全不懂他的技术,而又要随意的评判,只能说你不知道天高地厚。
再说说婶儿,我提的两个问题,你一个也回答不上来,那就没啥可以再讨论的喽。
要说多听听专业的意见,婶儿,你咋就知道俺不是专业的呢? 您要是在北京,咱们可以暗房里说话哈,看看谁能放好高密度大的片子。老普也会参加的。他那个底片密度普遍高。 在这里斗嘴区区的。真没兴趣。您跟暗房归来斗斗区吧。  无忌黑白版主也斗不过他的。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7-1-4 12:51 编辑
|
[496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1-4 12:44
润普 发表于 2017-1-4 08:25  不是俺想多了,是你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亚当斯进中国也就是35年,以前中国人也有很好的摄影作品,小韦斯顿的黑白整的也很棒呀, 技术的问题,俺不想明白得太多,人笨就要把大脑空间尽量留给更重要的事儿,俺能把7区都整出来,就够了,
你讲的那些,俺理解起来费劲,还肿么误导涅, 俺现在拍片是主要的事情,后期简单化处理,批量化生产,至于玩儿正冲,LITH,等以后有闲心再说吧, 至于厂家不造,目前没有一家生产黑白反转片的,你用负片玩儿正冲,属于野路子,真要和反转黑白比,就差了太多的事儿了, 快别说外行话鸟。 胶片,其实都能正负两冲的说。当然才彩色片反着冲,色彩不大对头。但是,135胶片机板块里,这样玩的还真有。 柯达官家就出TMAX正冲药,并官网有简介。 真装看不见,没听说啊?眼界不宽,俺不怪你,不是理工男嘛。
|
[495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1-4 12:31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7-1-4 10:12  如果稍微懂点亚当斯,懂点压缩扩张,就不会闹瞧不起看绿灯显影的笑话了!这是2017黑白坛第一个笑话. 俺影响力不够,给北京影友丢人了  那回因为滤镜,就够丢人的了。。。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7-1-4 12:55 编辑
|
[494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1-4 12:13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7-1-4 10:12  如果稍微懂点亚当斯,懂点压缩扩张,就不会闹瞧不起看绿灯显影的笑话了!这是2017黑白坛第一个笑话. 先別争论背书,咱压缩上见真章。俺现在懒得打字背书了。有阿斗在,俺不班门弄斧。 咱照灯丝行不? 这算是阿斗以前玩的。 俺也玩过。 不就是耍极限嘛。算逑啊。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7-1-4 12:27 编辑
|
[493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1-4 12:11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7-1-4 10:27  应该全给你们拷贝片,那样你们就不会曝光差异大了。倒是看显影功底了。
省的老说什么薄T的,对于这种东西T太高级了,太简单了! 呀,呢又来烤功夫鸟。怕怕哈。 先从航空片付冲来起吧。 烤功夫才耍薄的呢。咱就考110耍航空片中不  景物是大太阳天的。别说成都没太阳啊。  3X 110 一般人不大动脑子就不会错很多。伸缩起来很容易。 关于10区怎地怎地,有您阿斗在这里,俺自己自觉点不说话,大师是无忌经历亚当斯10区理论大战的主。可惜无忌找不到当年的 帖子了。不知道阿斗备份没有呀。为那个贴废了个马甲真可惜了。俺都替你痛心啊。 hp5的。 拍片这兄弟TXP320觉得45的3X贵  俺好赖说服这用HP5.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7-1-4 12:24 编辑
|
[492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4 11:31
暗房归来 发表于 2017-1-4 10:35  俺一直讨论,不对是俺自言自语多.感谢老普的追击法.俺过去真没琢磨这个事情.
别给我说重氮感光盐和银盐感光无关 碳转印的成像原理大概和银盐是一样的,都是感光材料经过底片遮挡后形成正像。不同的是,碳转印需要把留下的影像转印到另外一个表面,而银盐就是原地洗掉没有硬化的部分。讨论暗房最好选银盐放大的例子。只不过人家都没有图片上来,凭空讨论,而且还不是一个出发点。既然曝光都不是一个路子,又不用十区,那怎么也得有个照片大家来比照啊?不然你说的7区是怎么一回事呢?现在你说法语,我说中文,他说日语,那么好吧,大家拿个图来比划得了。
|
[491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1-4 11:05
润普 发表于 2017-1-4 10:22  弄懂了10区就值得骄傲吗,就显得你是专业吗,10区不是教条,只是一个拍摄时的参考,对于后期的冲洗预留出影调调整的空间,
口中念念有词地“几区几区”的,未必曝光就能够适合他自己的后期处理,俺和 4shen 的曝光量差着很大,也没觉着后期很费劲,韦斯顿和亚当斯出去拍片,曝光的理念也是差距很大,可这俩都是大师哈,谁敢说不按照10区法曝光的韦斯顿不会拍黑白, 亚当斯的底片和印放这两本书,说的就是怎么曝光和暗房。这不是他发明的,是他总结的。 不同人有不同人的路子,从曝光开始,到后期。但这都是自己总结出来的路子。但要说讨论,必须回到大家认可的标准。既然咱们谁的路子都不是标准,那就只有拿亚当斯的当标准。 好吧,不说十区,就说说您曝光是怎么测光的吧。如果大家测光的套路都不一样,这对比起来先建立一个共同的出发点。你们都号称理工男,做起技术来就这么做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