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接“复活”PENTAX 645、禄来HFT镜头
6066 177
[149 楼] okj [版主]
17-5-10 08:52
P645的35MM和135的35MM视角差30度左右,但实拍看上去并没有那么明显,因此我们就简单的说相同,是否不科学?
[148 楼] okj [版主]
17-5-10 08:51
FD35MM
[147 楼] okj [版主]
17-5-10 08:49
对于中画幅镜头和135镜头的视角差别,我们都简单的以为是同焦距没有差别,也许从大致效果看确实如此。
但是我感觉几十年前,众多的摄影师总结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比例关系来说明不同,肯定是有其道理的,毕竟光学是科学,不以我们的认识而改变。

我不是为了证明谁对谁错,只是想让大家了解,实际差别是存在的。

用的器材是1Ds作为机身,FD35和P645的35MM
[146 楼] 曼哈顿老农 [资深泡菜]
17-5-9 18:41
还是这头
[145 楼] 曼哈顿老农 [资深泡菜]
17-5-9 18:39
M645 80/2.8
[144 楼] 曼哈顿老农 [资深泡菜]
17-5-9 18:38
马没牙80/2.8,有小清新味道,但青紫边太厉害,要后妻消除
[143 楼] 曼哈顿老农 [资深泡菜]
17-5-9 18:35
500+2X,A7R2放大对焦,抖得厉害,眼睛疼,一会儿就眼花了
[142 楼] 曼哈顿老农 [资深泡菜]
17-5-9 18:32
还是这支镜
[141 楼] 曼哈顿老农 [资深泡菜]
17-5-9 18:31
镜头同下
[140 楼] 曼哈顿老农 [资深泡菜]
17-5-9 18:30
马没牙645 500mm+2X镜
[139 楼] okj [版主]
17-5-9 10:32
继续
[138 楼] okj [版主]
17-5-9 10:31
继续
[137 楼] okj [版主]
17-5-9 10:30
继续
[136 楼] okj [版主]
17-5-9 10:30
刚刚用R80HFT转接拍了一组。
[135 楼] liuguanjun [泡菜]
17-5-9 08:59
nikonf5cn 发表于 2017-5-9 08:07
nikonf5cn 发表于 2017-5-8 08:20
其实,好多人都是复制粘贴,就开始教育别人了。中画幅镜头和135镜头的区别很多,首先,由于底片大小不同,举例来说,如果同样放大到8x10寸照片,底片放大倍率不同,所以设计时,对镜头的弥散圆的要求也不一样。造成的结果是,镜头的分辨率也不一样。总体而言,当时的镜头,135镜头的分辨率都在50线对以上,中画幅镜头分辨率只需要20线对以上就可以了。
\
中幅20线对好像低了点,我自己用数码转接测过点,中心区域很多都能超过80-90,边角应该不止20

线对的概念是,分清楚每一条线,所以最小的线对假设是一个像素点黑一个像素点白,所以一个线对最起码要2个像素,80-90就是40-45线对


我说的的确是lp/mm,一年多前测的,用的是索尼奶昔3n,全部LV对焦,有兴趣的话我的帖子/thread-1519169-2-1-2.html,34楼。

测下来的结果基辅头差一点,宾得马米亚碧浪都很好,手里没有哈苏罗莱,相信只会更好。
[134 楼] nikonf5cn [泡菜]
17-5-9 08:17
Nikon机器对老的机械头的兼容好一些,专门从德国定制了一个移轴接环回来复活我的宾得67头,实拍之下,发觉分辨率和色彩和现在的尼康移轴镜头差的太远,还是搁置起来了
[133 楼] nikonf5cn [泡菜]
17-5-9 08:07
nikonf5cn 发表于 2017-5-8 08:20
其实,好多人都是复制粘贴,就开始教育别人了。中画幅镜头和135镜头的区别很多,首先,由于底片大小不同,举例来说,如果同样放大到8x10寸照片,底片放大倍率不同,所以设计时,对镜头的弥散圆的要求也不一样。造成的结果是,镜头的分辨率也不一样。总体而言,当时的镜头,135镜头的分辨率都在50线对以上,中画幅镜头分辨率只需要20线对以上就可以了。
\
中幅20线对好像低了点,我自己用数码转接测过点,中心区域很多都能超过80-90,边角应该不止20

线对的概念是,分清楚每一条线,所以最小的线对假设是一个像素点黑一个像素点白,所以一个线对最起码要2个像素,80-90就是40-45线对
[132 楼] okj [版主]
17-5-8 20:29
继续上照片,P645的55转
[131 楼] xinxiliu [陈年泡菜]
17-5-8 19:46
镜头焦距是固定的。120镜头转接135全幅相机,是根本不需要换算的。
[130 楼] ahq [泡菜]
17-5-8 15:23
宾得645的镜头,焦距在全幅上不变,试过SMC PENTAX-A 64 2.8/45(P6口),和佳能镜头45mm基本一致。
估计6x6的要折算(没用过)~ 本帖最后由 ahq 于 2017-5-8 15:23 编辑

[129 楼] Spacehole [泡菜]
17-5-8 11:02
liuguanjun 发表于 2017-5-8 09:09
中幅20线对好像低了点,我自己用数码转接测过点,中心区域很多都能超过80-90,边角应该不止20

对!其实120片幅的镜头,50线对以下的很少,毕竟120相机基本都是专业应用,对分辨率的要求还是很高的,一般※※的分辨率都有60-80线对,这个都有测试数据。转接5000W像素的135全幅数码有点喂不饱,转接3600W像素的机器一点问题都没有。
[128 楼] 美妙人生 [泡菜]
17-5-8 10:17
syg 发表于 2017-5-5 13:02
请哪位大师傅指点一下禄来电动光圈改手动方法?我自己把几个120禄来镜头先改掉,放着也没用了。


找师傅改了,连改口、改手动光圈500。你手上有哪几支禄来头?
[127 楼] liuguanjun [泡菜]
17-5-8 09:09
nikonf5cn 发表于 2017-5-8 08:20
其实,好多人都是复制粘贴,就开始教育别人了。中画幅镜头和135镜头的区别很多,首先,由于底片大小不同,举例来说,如果同样放大到8x10寸照片,底片放大倍率不同,所以设计时,对镜头的弥散圆的要求也不一样。造成的结果是,镜头的分辨率也不一样。总体而言,当时的镜头,135镜头的分辨率都在50线对以上,中画幅镜头分辨率只需要20线对以上就可以了。


中幅20线对好像低了点,我自己用数码转接测过点,中心区域很多都能超过80-90,边角应该不止20
[126 楼] nikonf5cn [泡菜]
17-5-8 08:20
其实,好多人都是复制粘贴,就开始教育别人了。中画幅镜头和135镜头的区别很多,首先,由于底片大小不同,举例来说,如果同样放大到8x10寸照片,底片放大倍率不同,所以设计时,对镜头的弥散圆的要求也不一样。造成的结果是,镜头的分辨率也不一样。总体而言,当时的镜头,135镜头的分辨率都在50线对以上,中画幅镜头分辨率只需要20线对以上就可以了。
[125 楼] Spacehole [泡菜]
17-5-6 20:56
M645 80/1.9后组容易开胶,还没找到好的。M645 35/3.5后组一体,很容易起雾,也没找到完全不起雾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124 楼] 绿色空间 [陈年泡菜]
17-5-6 19:40
曼哈顿老农 发表于 2017-5-6 16:19
有同感。其实严格说来,焦距定了,视角(对角线角度)也就定了,装到不同画幅的相机上(不考虑像场)无论焦距视角都不会变化,变化的是“视野”,也就是拍出的物象或是更广阔或是缩窄了。

一句话:无论什么画幅的镜头装到135上,和135的同焦距镜头拍出的视野是差不多的。


確實如此!其實,我主要喜歡120鏡頭的色彩和立體感!
[123 楼] 曼哈顿老农 [资深泡菜]
17-5-6 16:19
绿色空间 发表于 2017-5-6 12:04
其实刚开始也这么觉得,没有详细对比!上面说的只是在这个帖子里面对大家说的得出的一个…“新理解”。后来自己认真对比了,同样焦距视角差距很小!但是,个人体会,120镜头片子还是更耐看更厚重,更有立体感!这方面,哈苏镜头尤其如此!日系120略轻!

有同感。其实严格说来,焦距定了,视角(对角线角度)也就定了,装到不同画幅的相机上(不考虑像场)无论焦距视角都不会变化,变化的是“视野”,也就是拍出的物象或是更广阔或是缩窄了。

一句话:无论什么画幅的镜头装到135上,和135的同焦距镜头拍出的视野是差不多的。
[122 楼] 绿色空间 [陈年泡菜]
17-5-6 12:04
曼哈顿老农 发表于 2017-5-6 11:24
绿兄这段话,前半截说对了,后半截说错了。中幅50镜头接到135上去还是50焦距的视角,跟135的50镜头看到的差不了多少。如果您有转接环试试就知道。


其实刚开始也这么觉得,没有详细对比!上面说的只是在这个帖子里面对大家说的得出的一个…“新理解”。后来自己认真对比了,同样焦距视角差距很小!但是,个人体会,120镜头片子还是更耐看更厚重,更有立体感!这方面,哈苏镜头尤其如此!日系120略轻!
[121 楼] 曼哈顿老农 [资深泡菜]
17-5-6 11:24
绿色空间 发表于 2017-4-27 01:04
我觉得应该这样理解吧:一只中画幅的镜头要知道相当于35毫米胶片的视角为多少,确实要除以系数比如645的1.6,这样可以知道一只中画幅镜头比如50/4,它在中画幅相机上的视角相当于35毫米相机上的32.5毫米镜头的视角!另外一个方面,只说这只中画幅镜头,还是以50/4为例,用在35毫米相机上,相当于35毫米相机的多少毫米镜头视角,应该是乘以1.6的系数,得到80毫米的镜头效果!

绿兄这段话,前半截说对了,后半截说错了。中幅50镜头接到135上去还是50焦距的视角,跟135的50镜头看到的差不了多少。如果您有转接环试试就知道。
[120 楼] 曼哈顿老农 [资深泡菜]
17-5-6 11:19
pekinghfwei 发表于 2017-4-27 05:11
其实;

1   任何镜头的焦距出离工厂后都不会变化的(磨损除外)。就如同一付磨好的眼镜。

2   接到不同画幅的机器上,变化的只是视角。画幅与视角呈正相关。

3   镜头的焦距与画幅没有直接关系。相同焦距的镜头的成像圈直径可能是不同的,它取决于设计制做者。

这个是比较明白,而且比较准确的说法。之所以老是扯到135上去,只是因为玩儿胶片那会儿大多数人玩儿135,习惯了某个焦距在135上的视角,同一焦距镜头换个画幅到底能看到多么大一块儿(视角)就喜欢以135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