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好45 pro 今天帖子怎么忽然炸出来这么多人....
5092
261
[203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17-10-30 14:13
aaadzy 发表于 2017-10-30 13:55 这位同学放学后别走,咱们秋名山脚下见,我的AE86已经饥渴难耐了 ![]()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
[202 楼] aaadzy
[资深泡菜]
17-10-30 13:55
坐看闲云 发表于 2017-10-30 12:52 这正是pro系列可悲的地方,家用没有大幅面打印需求,和普通头比看不出区别 真正玩大幅面输出打印的(100cm以上输出)都在玩中画幅,这类人群连全画幅都看不上 pro系列就好比是一个买菜车企,在一台买菜车上装了一台300马力的四缸双增压发动机 可悲的是普通家用人群根本用不了300匹这么大的马力,纯浪费 而真正玩车有飙车需求的富二代,根本不屑于你的买菜车底盘和你自以为是的300马力,人家都在玩6.0v12大排量超跑 |
[201 楼] piaorangz
[老坛泡菜]
17-10-30 13:52
phimas 发表于 2017-10-30 09:25 貌似奥巴镜没有虚化一样,还指那打那。先理好你手上那些机器有否跑焦再说。哦,你玩手动头,有的是时间,拍根草当然做到想化那化那,不过不知抢拍时,你心中那想化那化那能实现否。 ![]() 至于你说到玩了一阵,得到的高识是否是牛机配你手上的狗头才是完美的组合(暂且不论你是否玩过牛机牛镜了)。如果不是这答案,哪人家拿牛镜配牛机或牛镜配狗机,都是希望通过镜头来达到理想,这样又有什么可指说。正如你拿着几百元的手动镜也玩出这份虚化自信,别人愿意花那钱也同样玩得高兴,你跑来说人家冤大头。还是一句:玩全幅那些牛机牛镜的人,他们算什么大头。你是有识人士,玩玩虚化就得到无尽的快感,当然不会把你纳入其中。 手上只有2.8光圈的片,想看看你用2.8光圈时,片子是怎样的奶法。 本帖最后由 piaorangz 于 2017-10-30 14:14 编辑 ![]() |
[200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17-10-30 12:54
zzyy99 发表于 2017-10-30 12:43 小幅打印确实区别不出来,牛头作用就是发挥在大幅打印上。 |
[199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17-10-30 12:52
benmd 发表于 2017-10-30 12:44 我自然不是搞商业的,没这些资金来测试。所以对于PRO级这类镜头,什么时候需要,大多数人都是盲目要求的,从来没打印过,但要求这么高。 还是从实际需要出发,A4这类打印的普通牛头表现都很好了,这是老司机经验。全幅与M43画质要区别最起码在六七十公分以上的大幅打印上,甚至一米左右都不容易区别。 所以对于一般性普通家庭需要,有没有必要用这么好的设备。 当然对于一些摄影创作,或者资料性的,现在可能不会打印,但可能将来有大幅输出要求,那么就用好的镜头设备来拍。 |
[198 楼] benmd
[资深泡菜]
17-10-30 12:44
坐看闲云 发表于 2017-10-30 12:37 你试试 ![]() |
[197 楼] zzyy99
[泡菜]
17-10-30 12:43
坐看闲云 发表于 2017-10-30 12:37 答案可能令你失望。我用过12-40和50 1.7打印在5寸相片上,A4没有试过。结果是看不出来PRO的分辨率优势。我想,只要没有达到分辨率优势的打印尺寸时,这个优势,几乎肉眼不可一眼分辨。 |
[196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17-10-30 12:37
benmd 发表于 2017-10-30 12:33 话不能这样说,这样说的话,那PRO镜头与普通镜头同拍,打印成A4是否就有区别? |
[195 楼] benmd
[资深泡菜]
17-10-30 12:33
zzyy99 发表于 2017-10-30 12:27 为了这个我专门用艺术微喷将富士GFX50中幅拍的5000万同样打印到A4幅面,可以说,A4幅画也完全无法发挥中画幅的威力,从A4幅面来看,根本就看不出中幅的任何优势……就更别说全幅了,当然,你也可以说景深虚化不同…… 同样,我用PEN-F+DG425(2000万)拍摄出来的照片做成12寸的相册,也完全是达到商用的标准。 ![]() |
[194 楼] zzyy99
[泡菜]
17-10-30 12:27
与食俱进 发表于 2017-10-30 10:27 确实如此。说来奇怪,我全幅,APSC,M43都保留着了。APSC留着打鸟,或者需要“赚”长焦时用。可能有人说开全幅的APSC模式,这个叫各有喜好吧,我还是觉得用这个无所谓的。而且还有个好处,现在这台10年了的APSC随便操,坏了都不心痛了。相反,还总能出好片。 我的全幅就留着专门去拍人像(感动),还有一些大场面风景(鞋厂)。 说来惭愧,以前是专一的鞋厂用户,现在如果说单反里,我已经投靠了感动家。目前用得最多的就是感动去做一些“正式场合”的拍摄。平时自己去玩,是EM1和A7都会带。相反来说EM1的操控真的很喜欢。用A7时,也就是节奏慢下来,不要求一次机会的时候来用。 我也是会坚持到最后,玩自己喜欢的东西的人。其实我觉得走到最后,也许就会慢慢放弃复杂的后期,用直出配一些轻微的预设后期,才是我这种越玩越喜欢轻松的人的玩法。对了,洗出来的4,5寸照片,在画幅上,几乎看不出来。这也是很多底大党不了解的。 ![]() |
[193 楼] 钱卡
[泡菜]
17-10-30 12:27
benmd 发表于 2017-10-30 12:00 真的认同!!! |
[192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17-10-30 12:23
benmd 发表于 2017-10-30 12:00 全幅里的佳能尼康是商用最多,个人的消费很多是属于无理性的。 所以佳能的主流为商业应用照顾得最多,这些需要基本是考虑大多数商业需要,这些需要包括广告设计、商业图片要求及影楼等考虑。 至于个人,已经被商业化潮流类同了,人像学影楼的,风景学图片库的,虽然个人不必完全如此,但是受商业潮影响的。虽然个人不是专业的,但搞的就是商业化一套的东西。 M43也是看到这一点,不适应商业化的就是被边缘化。如宾得虽然画质好,但用于商业就有很多不足,被小众化,以至于开发缓慢。 M43开发此举如果只是吸引些铁粉估计要完了,如果不吸引一些商业摄影师,不吸引一些商业应用,估计也会被边缘化的。 |
[191 楼] 半支莲
[资深泡菜]
17-10-30 12:04
坐看闲云 发表于 2017-10-30 10:26 这个我很认同,用途决定器材,打什么仗用什么武器。 平时个人使用其实是弹性最大的情况,各种各样的使用方法,定焦、变焦,转接,天涯,大光定......这时候基本不存在拍不到不能拍的问题。因为题材,机位置,时间是你自由选择的,总有一种适合你。就算是不总去的旅游景点也是,你可以反复的拍,真是到了虚化不够,焦距不够的时候也不是100%的损失,在整个旅行中占的快乐感更低。 但是商业就不同了,它时间场景往往不可重复,拍摄目的很单一确定,你去的时候就知道大概有什么情况,需要什么东西。这时候就不是小痰盂够不够用的问题了,而是为了成功率该不该用。 具体到45 1.2 全幅的85 1.8 85.1.4,也包括25 1.2和50mm的对比,业余的就是玩,玩就有自己的玩法,什么虚化程度,焦外,耀斑等等都是玩的一部分,没有绝对好坏,选了系统就是觉得合适就好,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合适,没见过什么镜头人手一只。 而专业或职业领域,他们自然知道自己该用什么,用什么可以达到什么效果,选择很清楚,这时候只有不适合没有好坏。 |
[190 楼] 半支莲
[资深泡菜]
17-10-30 12:02
坐看闲云 发表于 2017-10-30 10:26 这个我很认同,用途决定器材,打什么仗用什么武器。 平时个人使用其实是弹性最大的情况,各种各样的使用方法,定焦、变焦,转接,天涯,大光定......这时候基本不存在拍不到不能拍的问题。因为题材,机位置,时间是你自由选择的,总有一种适合你。就算是不总去的旅游景点也是,你可以反复的拍,真是到了虚化不够,焦距不够的时候也不是100%的损失,在整个旅行中占的快乐感更低。 但是商业就不同了,它时间场景往往不可重复,拍摄目的很单一确定,你去的时候就知道大概有什么情况,需要什么东西。这时候就不是小痰盂够不够用的问题了,而是为了成功率该不该用。 具体到45 1.2 全幅的85 1.8 85.1.4,也包括25 1.2和50mm的对比,业余的就是玩,玩就有自己的玩法,什么虚化程度,焦外,耀斑等等都是玩的一部分,没有绝对好坏,选了系统就是觉得合适就好,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合适,没见过什么镜头人手一只。 而专业或职业领域,他们自然知道自己该用什么,用什么可以达到什么效果,选择很清楚,这时候只有不适合没有好坏。 |
[189 楼] benmd
[资深泡菜]
17-10-30 12:00
PRO头根本就不是商不商用的问题
这好比大法全幅买了GM头的就是用来商用?佳能买红圈就一定是商用? 说白了,每个系统都要有高端镜头供用户去选择,至于买来干嘛才不是厂家开发的重点,关键是满足本系统内用户的各种需求,而这种需求并不就是完全以商业为出发点 去看看那些玩全幅的,到底是商用多还是民用多 上次去一次外拍活动,一个5D4配85L的,一个5D4配小白兔的,我发现居然全程在用P档,一看光圈都F9了…… 所以我最不同意的是以下几点: 1、M43就是廉价的 2、M43不应该投入太多 3、PRO头是给商业用户使用的,家用用户没必要购买(最反感这点,我就是喜欢M43的便携与画质的平衡,我买PRO头家用又咋啦?) 4、M43就是业余的,全幅才是专业的…… |
[188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17-10-30 11:49
半支莲 发表于 2017-10-30 11:40 pro级应该定位一般性商用的,个人还是看需要了,眼光不同,选择也不同。 |
[187 楼] 半支莲
[资深泡菜]
17-10-30 11:45
坐看闲云 发表于 2017-10-30 10:26 这个我很认同,用途决定器材,打什么仗用什么武器。 平时个人使用其实是弹性最大的情况,各种各样的使用方法,定焦、变焦,转接,天涯,大光定......这时候基本不存在拍不到不能拍的问题。因为题材,机位置,时间是你自由选择的,总有一种适合你。就算是不总去的旅游景点也是,你可以反复的拍,真是到了虚化不够,焦距不够的时候也不是100%的损失,在整个旅行中占的快乐感更低。 但是商业就不同了,它时间场景往往不可重复,拍摄目的很单一确定,你去的时候就知道大概有什么情况,需要什么东西。这时候就不是小痰盂够不够用的问题了,而是为了成功率该不该用。 具体到45 1.2 全幅的85 1.8 85.1.4,也包括25 1.2和50mm的对比,业余的就是玩,玩就有自己的玩法,什么虚化程度,焦外,耀斑等等都是玩的一部分,没有绝对好坏,选了系统就是觉得合适就好,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合适,没见过什么镜头人手一只。 而专业或职业领域,他们自然知道自己该用什么,用什么可以达到什么效果,选择很清楚,这时候只有不适合没有好坏。 |
[186 楼] 半支莲
[资深泡菜]
17-10-30 11:40
坐看闲云 发表于 2017-10-30 10:26 这个我很认同,用途决定器材,打什么仗用什么武器。 平时个人使用其实是弹性最大的情况,各种各样的使用方法,定焦、变焦,转接,天涯,大光定......这时候基本不存在拍不到不能拍的问题。因为题材,机位置,时间是你自由选择的,总有一种适合你。就算是不总去的旅游景点也是,你可以反复的拍,真是到了虚化不够,焦距不够的时候也不是100%的损失,在整个旅行中占的快乐感更低。 但是商业就不同了,它时间场景往往不可重复,拍摄目的很单一确定,你去的时候就知道大概有什么情况,需要什么东西。这时候就不是小痰盂够不够用的问题了,而是为了成功率该不该用。 具体到45 1.2 全幅的85 1.8 85.1.4,也包括25 1.2和50mm的对比,业余的就是玩,玩就有自己的玩法,什么虚化程度,焦外,耀斑等等都是玩的一部分,没有绝对好坏,选了系统就是觉得合适就好,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合适,没见过什么镜头人手一只。 而专业或职业领域,他们自然知道自己该用什么,用什么可以达到什么效果,选择很清楚,这时候只有不适合没有好坏。 |
[185 楼] BruceJun
[泡菜]
17-10-30 11:22
半支莲 发表于 2017-10-30 09:42 到八成新就收藏起来 这个说法很有意思 学习了 |
[184 楼] BruceJun
[泡菜]
17-10-30 11:17
phimas 发表于 2017-10-30 09:21 ............................................... |
[183 楼] 半支莲
[资深泡菜]
17-10-30 10:27
zzyy99 发表于 2017-10-30 10:13 松下用过冗余设计,可能是成本问题后来取消了,从卡口看是有余量的,相比卡的比较死的是富士,不过它也没想在扩大,无所谓。 现在芯片价格越来越低了,这个设计是不是会恢复,因为只需要考虑快门组件就行了,没有沉重的反光板负担 |
[182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17-10-30 10:27
zzyy99 发表于 2017-10-30 10:13 奈何APSC现在除了富士各家都不上心啊。现在看起来,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全副的地位无可撼动。相对全副,APSC和M4/3都是折衷方案,前者偏画质,后者偏便携。未来看APSC有可能在市场整体萎缩的前提下前途堪忧,当然M4/3也有类似问题,所以大家不约而同的都在向上游突破,做高端做专业。但是只要是有全副产品线的APSC就是品牌里打酱油的角色,注定无法高端专业。M43的高端化道路是活路还是绝路也不好说,但是最起码还能走一走,APSC在低价全副普及化的浪潮下很可能连走的机会都没有。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
[181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17-10-30 10:26
zzyy99 发表于 2017-10-30 10:13 最终还是要规划好自己的系统,买器材是用来干什么的? 如果自娱自乐,那么M43系统是完全足够了,这个自乐的程度是怎么,只有自己的标准了。 但如果用来商业,不是以自己为标准,要别人认同了。 用来搞展览,那么就要让欣赏者认同,欣赏者眼光越挑剔,那么对器材所能达到有目标要求越高。 一些老经验的摄影家对器材都分的很清的,艺术展览用什么器材,商用用什么器材,家用又用什么,都不是混用的。 现在大多数人都是以家用为目标,而家用的要求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只要打印A4差不多了,有的一定要放大100%数毛,要求千奇百怪,到底实不实用,只要自己高兴就行,所以没有统一标准,这就是争论的根源。 |
[180 楼] keepi
[泡菜]
17-10-30 10:20
半支莲 发表于 2017-10-30 00:10 因为反推不成立, 所以死活不承认。 ![]() |
[179 楼] keepi
[泡菜]
17-10-30 10:18
与食俱进 发表于 2017-10-30 09:22 都2.0了 ![]() |
[178 楼] zzyy99
[泡菜]
17-10-30 10:13
与食俱进 发表于 2017-10-30 09:05 在这个帖子谈些正经的。M4/3这个规格还确实有些“小”了。其实富士的道路我现在看也算不错的折中。我玩过了很多全幅后,也觉得APSC的综合看起来不错,在宽容度动态范围上其实一点儿都不比全幅差了,而且还能在堆料的情况下对镜头轻量化。如果M4/3能达到APSC的画幅大小,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可惜,在不更换卡口的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只能指望以后的曲面传感器了。 |
[177 楼] 半支莲
[资深泡菜]
17-10-30 09:56
阿基拉的背影 发表于 2017-10-30 08:44 我有点尼康情节。情节归情节,干事的时候可不考虑这些,什么好用实用就用什么,看需要什么就选什么。 情节最后会属于一台我喜欢的机身,像Df那样的,和一两个我喜欢的镜头,就这么一直玩下去,什么参数性能全都充耳不闻,就因为喜欢。 奥林巴斯,如果有一天也不行了,我也这么做,选最喜欢的机身和镜头,玩到八成新就收藏起来。 苹果如果有一天不行了,我也会收藏它最后一款产品。 什么东西什么人都不会太“全”,这些“缺”往往就是因为特色,这就是生活。那要么补全让生命更丰满,或者把“短点”发扬出去让人一眼看见你,去尝试总是好的。 至于天天动嘴喷的,随他吧,虽然都是2(条,片),但二到腿上和二到嘴唇上可是不一样。 |
[176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17-10-30 09:52
zzyy99 发表于 2017-10-30 09:47 那个时候的两万多啥购买力啊……那个时候买无敌兔的基本就是现在玩哈苏X1D的实力。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
[175 楼] zzyy99
[泡菜]
17-10-30 09:47
犀 发表于 2017-10-30 01:05 这才是明白人的回复。 全副的大光圈,去个酒吧,拍一组不借助外闪或者冰灯的照片,开大光圈和高ISO确实能提高快门完成任务。但是你试试看拍两个以上人看看,有几个人在你的景深范围呢。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搞不明白这个人,永远不知道M4/3的大光圈该怎么用,如何用。 这货就是这么个主,也许是得益于大法把全副降得和APSC一个价,才享受个全幅的待遇,然后就看不起其他画幅了,搞不明白,其实10几年前,一个APSC旗舰就是目前中端全副的价格。要是还是如无敌兔那时候2w多的价格,我还真不知道有多少这种科技粉能吹嘘全幅的好处。 |
[174 楼] 半支莲
[资深泡菜]
17-10-30 09:42
阿基拉的背影 发表于 2017-10-30 08:44 我有点尼康情节。情节归情节,干事的时候可不考虑这些,什么好用实用就用什么,看需要什么就选什么。 情节最后会属于一台我喜欢的机身,像Df那样的,和一两个我喜欢的镜头,就这么一直玩下去,什么参数性能全都充耳不闻,就因为喜欢。 奥林巴斯,如果有一天也不行了,我也这么做,选最喜欢的机身和镜头,玩到八成新就收藏起来。 苹果如果有一天不行了,我也会收藏它最后一款产品。 什么东西什么人都不会太“全”,这些“缺”往往就是因为特色,这就是生活。那要么补全让生命更丰满,或者把“短点”发扬出去让人一眼看见你,去尝试总是好的。 至于天天动嘴喷的,随他吧,虽然都是2(条,片),但二到腿上和二到嘴唇上可是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