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国脉五千年【正上:四川博物馆】
41880
2500
[148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6 17:23
建窑黑釉兔毫盏【宋代,公元960-1279年。传世品】
北宋文人所饮的茶系半发酵制成的茶饼,饮用前先碾成细末,放在茶碗内,倾入初沸的开水,于是水面涌起白色的泡末,宋人好斗茶,即在凭此白色水线比试茶艺高低。蔡襄《茶录》认为饮茶当用建窑茶盏,一因其胎体粗厚能以手捧持,一因其最能衬映白色茶面。这种说法也为宋徽宗《大观茶论》所认同,所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即指黑釉兔毫盏, ![]() |
[148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6 17:16
龙泉窑青釉葵口盏【宋代,公元960-1279年。扬州宋大城遗址出土】
龙泉窑是中国※※上的一个名窑,宋代六大窑系。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 ![]() |
[148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6 17:12
双人首蛇身木俑【杨吴时期,公元902-937年。邗江寻阳公主墓出土】
当年,寻阳公主墓中文物被逐一清理出土时,发现大部分文物都是木头所做。其中,一件木雕双人首蛇身俑,格外引人注目。这件木雕双人首蛇身俑,两端为人首,两颈相交后,人首分别望向左右。人首头戴风帽、双目垂闭、表情安详。同时,木俑的身体部分,犹如交缠在一起的蛇一般,呈圈状竖立。整件木俑呈现出既简洁大方,又深邃肃穆的随葬品典型风格。 ![]() |
[148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6 14:20
木雕镇墓兽【杨吴时期,公元902-937年。邗江寻阳公主墓出土】
作为唐朝消亡以后的杨吴,还处在经济恢复时期,由此而出现了葬器中以木代陶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看,木制品的制作过程比较简单,既省工又省时,远没有制陶那样繁杂的工艺流程,显得比较节俭,也就符合了当时的经济状态。 ![]() |
[148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6 14:15
生肖木俑【杨吴时期,公元902-937年。邗江寻阳公主墓出土】
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扬州发现寻阳长公主的墓志铭。得知寻阳长公主嫁给太仆卿、检校尚书左仆射、舒州刺史刘信。育子女十二人,长子抚州军事押衙刘匡祚。顺义七年(927年)七月在临川郡(抚州)城公署去世,享年三十八岁。 吴国(902年-937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政权之一。为杨行密所建,又称“杨吴”,亦称“南吴,弘农,淮南”。 ![]() |
[148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6 14:10
银注壶【唐代,公元618-907年,扬州八里乡出土】
根据唐代记载,茶壶有“注子”一名,其意是指从壶嘴里往外倾水,部分地区把泡茶也叫“点注”。 ![]() |
[148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6 13:57
长沙窑青釉褐绿点彩云纹双耳罐【唐代,公元618-907年,扬州城区出土】
唐代长沙窑产。罐直口,卷沿,高颈,肩部置对称扁环形双系,其上模印云纹和“王”字纹。胎为米黄色,器身布满纹饰,以褐、绿两色相间的大小斑点组成联珠状卷云图案,每组之间绘莲叶和莲花纹。此器体型硕大,纹饰绘制精美,为唐代长沙窑罕见的珍品。 ![]() |
[148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6 13:51
三彩印花盘【唐代,公元618-907年】
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 |
[148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6 13:45
绿彩龙首壶【唐代,公元618-907年】
流装饰成龙首形的一种壶式,始于唐代,有陶制品和瓷制品两种。扬州博物馆藏龙首壶,以龙首作流,壶柄也为龙形。 ![]() |
[148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6 13:41
三彩贴花三足釜【唐代,公元618-907年】
![]() |
[147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6 13:37
青釉褐绿彩小鸽【唐代,公元618-907年,扬州唐城遗址出土】
唐代扬州是当时中国仅次于京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城市和最大的商业城市,其时手工业发达,商业繁华,文化艺术繁荣,人文荟萃,是全国最大的贸易市场和货物集散地,又是中外交通的著名港口和国际大都会。扬州唐城遗址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遗址之一。 ![]() |
[147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6 13:32
錾刻飞天金栉【唐代,公元618-907年,扬州三元路工地出土】
主题纹饰为奏乐飞天,以蔓草纹作地,飞天对称排列,一吹笙,一执拍板,身系飘带,凌空腾飞奏乐。飞天下方饰一朵祥云意纹。整个纹饰细密繁复,雍容华贵,具有唐代金银器纹样的典型风格。栉是梳、篦的总称,既可梳理头发,又有装饰意义,为唐代贵族妇女所用,是一件极其精美的古代头饰文物。 ![]() |
[147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5 18:33
铜钵、铜勺【唐代,公元618-907年,仪征刘集出土】
唐代,扬州是铜器的重要生产基地,1964年仪征刘集汤庄出土的铜钵、铜勺,光素无纹,器表光亮,造型稳重大方,从中可见唐代铜器铸造工艺之精良。 ![]() |
[147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5 18:30
绿釉带盖三足水盂【唐代,公元618-907年,扬州城五台山出土】
古往今来的文人,历来重视和喜欢文房用具。文房还有“第五宝”。就是水盂。此物因小巧而雅致,最能体现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 ![]() |
[147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5 18:26
灰陶拍鼓女俑【唐代,公元618-907年,扬州市城东乡出土】
女俑头梳单发髻,双手拍鼓。鼓两端宽大,中部束腰。此俑实心胎重,为彩绘陶陪葬品。 ![]() |
[147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5 14:06
彩陶舞蹈女俑【唐代,公元618-907年,扬州市城东乡出土】
大量的女俑出土,为我们了解唐代社会的妇女群体提供了十分可靠的实物材料。这些女俑千姿百态,其形象丰富多彩,而极具时代感的华彩服饰,更是洋溢着青春之美和生命的活力,表现出唐代妇女的风采。 ![]() |
[147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5 14:02
三彩生肖鸡俑【唐代,公元618-907年,扬州农科所出土】
1984年扬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出土的唐代三彩生肖俑,分别为酉鸡、辰龙、午马,俑作站立状,均塑着兽首人身,身着交领广袖拽地长袍,双手平交于胸前,扎束腰带。 本帖最后由 晓锋 于 2018-12-25 14:03 编辑 ![]() |
[147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5 13:59
素烧白胎堆花莲瓣纹四系罐【隋代,公元581-618年。邗江霍桥村出土】
在中国陶瓷史上,隋朝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至唐代,北方形成了以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系统,南方则有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系统,一青一白两大瓷窑系统并驾齐驱,形成“南青北白”之说。同时“釉下彩瓷”与“花瓷”、“三彩陶器”等有特色的制瓷工艺也相继出现。 ![]() |
[147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5 13:56
青釉辟邪插座【西晋,公元265-317年。仪征胥浦出土】
插座塑成辟邪形,蹲地昂首张口,长毛卷曲四披,尾毛蓬松散贴腚部,空腹,背有一圆形插孔。施青釉,釉色滋润光亮。器形灵巧,出土时置于砚台之上。 ![]() |
[147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5 13:54
青釉覆莲鸡首壶【南朝,公元420-479年。扬州市郊出土】
小盘口,细颈,肩部饱满,腹斜收,平底。前置双鸡首,后为双圆泥条形鋬,鋬上端塑龙首,龙口衔盘口沿。通体施酱色釉,不及底。此器双鸡首造型生动别致,为鸡首壶中的精品。 ![]() |
[146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5 13:51
虎形玉佩【西汉,公元前206-25年。扬州市郊出土】
西汉初年的玉器继承了战国时代的传统,但开始有了变化。西汉中期以后变化更大。根据器形和用途的不同,汉代玉器可分为4大类:①仪礼上使用的玉器;②葬玉;③玉装饰品;④玉制美术品。 ![]() |
[146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5 08:51
铜缕琉璃衣【汉代,公元前202-220年。邗江甘泉出土】
扬州“妾莫书”木椁墓出土的是铜缕琉璃衣,虽然琉璃在汉代也很难得,但它远不如玉材那样名贵,身为广陵王侍妾的“妾莫书”身份要低于诸侯王、列侯等人,为了以示区别,她使用了铜缕琉璃衣。 ![]() |
[146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5 08:21
杜氏西王母瑞兽画像铜镜【东汉,公元25-220年。仪征龙河出土】
圆形,圆钮,柿蒂纹钮座。主纹以五个乳丁分成五个区,构成五组不同的花纹图案,其外饰双鱼、龙、人、虎、鸟、羽人、象和瑞兽等纹饰,其主题为西王母和玉女。 ![]() |
[146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5 08:16
蟠螭纹镜【西汉,公元前206-25年。扬州市郊出土】
纹饰充满动感。铜镜为鉴照之器,属日常生活用具。※※出土最早的铜镜时代为齐家文化时期,但是直至春秋时期,铜镜的生产和使用仍不普遍,到了战国时期,始大量生产。 ![]() |
[146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5 08:12
牛形铜灯【西汉,公元前206-25年。邗江巴家墩出土】
汉代的灯具,依据其造型特征,可分为器皿灯、动物形灯、人物形灯、连枝灯等品类。牛形灯,牛头昂首凝神,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 |
[146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5 08:08
錾刻龙纹铜釭灯【西汉,公元前202-8年。邗江巴家墩出土】
灯体两侧各设置一根导烟管,导烟管的两面各以阴线刻饰一条昂首爬升的蛟龙纹样,装饰生动简洁。 ![]() |
[146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4 20:22
陶井【东汉,公元25-220年。邗江甘泉出土】
经春秋战国至汉代,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和凿井技术的提高,开凿水井更加普遍了,水井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 ![]() |
[146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4 20:18
陶灶【东汉,公元25-220年。邗江甘泉出土】
从新石器时代人们便用简易的灶坑烹煮食物,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开始在庖厨中使用灶台。 ![]() |
[146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4 20:14
青釉四系瓷罐【东汉,公元25-220年。邗江香巷村出土】
罐直口,圆唇内敛,平底内凹。肩部起一道圆脊,其下置4个对称的泥条状横系。灰白色胎上印细麻布纹,施青黄釉。此罐造型端庄,釉质肥润,开片匀细,是※※越窑早期青瓷器的代表作。 ![]() |
[146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12-24 16:13
景德镇窑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元代,公元1271-1368年,国宝级文物】
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口小,颈短,肩丰。通体施霁蓝釉,云龙、宝珠施青白釉。主纹刻划一条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并衬以象浮动的珊瑚枝一样的四朵火焰形云纹。巨龙威武、雄壮、悍猛,腾空飞舞于万里蓝天之中。 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代表了元代瓷器烧制的最高水平,2013年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1978年在北京举行的“各省、市、自治区征集文物汇报展览”时,扬州的这件霁蓝釉白龙纹梅瓶首次亮相,引发了国内众多博物馆的极大关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博物馆纷纷向扬州文物商店表示了想收藏此瓶的愿望。扬州博物馆在当地※※的支持下捷足先登,以3000元价格购得了这只宝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