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国脉五千年【正上:四川博物馆】
41880 2500
[37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8 08:48
三彩绿衣骑马俑【唐代,公元618-907年】
[37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8 08:46
唐代墓葬,汉阳陵的邻居。
在汉阳陵的周围,还有着不少唐代墓葬。


三彩绿衣骑马俑【唐代,公元618-907年】
[37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8 08:39
彩绘骑兵俑【阳陵南区从葬坑出土】
出土于汉阳陵从葬坑的列队骑兵俑群,数量众多,生动地再现了汉代骑兵的浩荡军威。
[37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7 19:49
彩绘男立俑【阳陵一号建筑遗址出土】
与神情冷峻的秦始皇兵马俑相比,汉阳陵出土的陶俑都面带微笑帝,堪称“幸福指数”最高的陶俑。它们神秘的永恒笑脸,向后人展示出“文景之治”带来浓郁而温和的生活气息。
[37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7 19:45
乐伎俑【阳陵一号建筑遗址出土】
伎乐俑一般成群出土,人物表情灵动而有生机,俨然是一支颇具阵容的乐队。他们有的神态机敏、神采飞扬,陶醉在节奏之中;有的收腹撅臀,聚精会神,不敢有一丝怠慢。
[36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7 19:42
乐伎俑【阳陵一号建筑遗址出土】
汉阳陵出土的伎乐俑为我们了解汉代瑟的演奏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据。出土的鼓瑟俑席地跪坐,瑟横放在膝前,双臂向前平伸,两手掌心向下,置于瑟的上方。
[36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7 19:34
陶灶【阳陵南区从葬坑出土】
[36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7 19:32
彩绘着衣式木臂陶俑【帝陵东侧从葬坑出土】
[36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7 19:30
彩绘着衣式木臂陶俑【帝陵东侧从葬坑出土】
经过2000多年地下环境的腐蚀,衣物和木臂腐朽殆尽,发掘出土时就成了缺臂的‘裸体俑’。今天,它们失去了当年华丽的衣服,呈现在世人眼前的却正是人体美的艺术本色。
[36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7 19:27
塑衣式彩绘拱手遮面跽坐俑【阳陵从葬坑出土】
塑衣式彩绘跽坐女俑粉面含春,丹凤眼,鼻梁挺直,樱桃小口点朱丹,黛色眉,发髻施黑彩,容貌俏丽。是训练有素、恬静端庄的侍女形象。
[36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7 19:21
持剑武士俑【阳陵南区从葬坑出土】
与秦始皇兵马俑冷酷的脸部表情比较,汉阳陵的陶俑个个面带微笑。这或许与汉景帝时期‘文景之治’的盛世背景有关联。也许正是“文景之治”时期太平盛世的“幸福”,被深深刻画到所有人的面孔上。
[36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7 19:18
铠甲武士俑【南区从葬坑出土】
虽然形体只有60厘米,但汉阳陵武士俑让人感受到的仍然是厚重朴实、舒展豪放,一派和平时期雍容大度的古朴气象,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36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7 19:14
帝陵从葬坑出土陶俑
汉阳陵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莫过于一个个高约60厘米、赤身断臂的“裸俑”。这些“裸俑”虽然只有真人三分之一大小,但造型生动,做工细腻,身体各部分无不精雕细琢,符合人体结构比例,甚至连毛发窍孔等细微之处也毫不含糊。其实,这些人物陶俑早年埋葬时装有木质的臂膀,穿着代表各自不同身份的衣服。但经过2000多年地下环境的腐蚀,衣物和木臂腐朽殆尽,发掘出土时就成了缺臂的‘裸体俑’。
[36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7 19:09
骑兵俑【阳陵南区从葬坑出土】
汉代之前,军队以步兵为主,但随着与匈奴作战的需要,汉景帝时期边郡设立马苑,大量养马,并奖励私人养马。到汉武帝时,民间街巷、田野马匹成群,※※养马达45万匹,奠定了建设大骑兵集团的基础,并建立起一支能够和匈奴抗衡的骑兵※※
[36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7 19:02
乐伎俑【阳陵一号建筑遗址出土】
汉阳陵博物馆共分上下两层,陈列着30多年来考古发掘出土的1700余件文物精品,其中以各类陶俑最为丰富。
[35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7 18:59
戴武弁陶俑头【阳陵南区从葬坑出土】
汉景帝在位16年,继承先王遗业,与民生息,发展生产,减轻赋税,勤俭治国,推行“削藩策”,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开创了“文景之治”,同时也为其子刘彻“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
[35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7 18:50
陶猪【帝陵从葬坑出土】
汉阳陵出土的家畜俑数量众多。汉景帝阳陵出土的从葬坑,有被喻为「汉景帝的肉食品库」的家畜坑。
[35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4 10:14
陶狗【帝陵从葬坑出土】
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 。
[35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4 10:10
玄武纹空心砖【汉景帝阳陵建造时间为公元前153年-前126年,罗经石遗址出土】
罗经石遗址位于帝陵东南。此处地形隆起,外貌呈缓坡状。遗址中心部分的最高处放置着一块方形巨石,当地群众叫做"罗经石",经测定为正南北方向。据研究推测,它可能为修建阳陵时标定水平、测量高度和标示方位之用,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测量标石 。
[35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4 10:07
“千秋万岁”瓦当【汉景帝阳陵建造时间为公元前153年-前126年,南阙门遗址出土】
汉王朝一统天下的吉利词句的瓦当:「汉并天下」「千秋万岁」、「亿年无疆」,这种文字瓦当种类很多,当时广泛使用在皇宫建筑上,反映了汉王朝的自信。
[35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4 10:01
陶俑,从左至右为:宦官、女侍俑、男侍俑【汉景帝阳陵建造时间为公元前153年-前126年,阳陵外藏坑出土】
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即汉景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谥号孝景皇帝,葬于阳陵。
刘启在位期间,平定“七国之乱”,巩固※※集权,勤俭治国,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发展生产、减轻赋税。汉景帝在西汉※※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文景之治”;并为其子汉武帝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基础。
[35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4 09:54
铜锺、食具【汉景帝阳陵建造时间为公元前153年-前126年,阳陵外藏坑出土】
阳陵陵园平面呈不规则葫芦形,面积约12平方公里。由帝陵,后陵,南、北区从葬坑,刑徒墓地,陵庙等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及阳陵邑等部分组成。
[35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4 09:47
暖炉【汉景帝阳陵建造时间为公元前153年-前126年,阳陵外藏坑出土】
考古发掘和勘探资料表明,已知汉阳陵陵园内有大小不等的外藏坑190余个,主要分布在帝陵陵园、后陵陵园、陵园南区、陵园北区以及两座贵妃陪葬墓周边。
[35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4 09:43
彩绘陶塑,凤鸟、玄武【汉景帝阳陵建造时间为公元前153年-前126年,阳陵从葬坑出土】
汉阳陵在已出土的数万件陶塑文物和木质雕刻文物中,无不表现出两千多年前中国雕塑艺术的精湛高超。汉阳陵的陶塑文物,不仅形象逼真,而且静感和动感十分准确。
[35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4 09:36
汉阳陵之从葬坑【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汉景帝阳陵建造时间为公元前153年-前126年】
[34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4 09:34
汉阳陵之从葬坑【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汉景帝阳陵建造时间为公元前153年-前126年】
地下博物馆是建在80多个外围的十余条外围从葬坑中的发掘现场。在文物和遗址没有丝毫移动的原本状态下与之“零距离”的接触,如身临其境。
[34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4 09:21

【阳陵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是遗址类的博物馆,汉阳陵是西汉王朝第四位皇帝汉景帝刘启与皇后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汉阳陵始建于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基本告竣,历时约27年。
[34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3 09:44
【贵州博物馆】
游览完毕,多谢观赏!
[34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3 09:41
亚历山大三世肖像【俄罗斯,帆布油画。18世纪】
亚历山大三世,亚历山德罗维奇,史称亚历山大三世,是俄罗斯帝国皇帝(1881年—1894年在位)
[34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3 09:31
画架旁的大公和两位女大公【俄罗斯,佚名,帆布油画。19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