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国脉五千年【正上:四川博物馆】
42425 2500
[40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27 17:20
蟠虺纹盨【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太和县胡窑出土】
蟠虺纹铜盨(xǔ,音许),椭圆形,双兽耳。盖顶饰镂空盖冠,可仰置盛食物。曲尺形圈足。器、盖均满饰蟠虺纹,圈足饰夔纹。纹饰精细,是盨中精品。
[40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27 17:15
公卣【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屯溪市奕棋机场出土】
公卣,又叫凤纹提粱铜卣。此卣通体纹饰,华丽精美。颈部用相对回首的夔纹作装饰,浮雕喾首的提粱上,满布蜱纹。那凤鸟纹虽也作两鸟相对状,但两鸟的凤冠不是各自下垂,而是相互抛给对方,上下交缠,使得鸟纹构图更加自由飘逸,生动活泼。器盖和器的底部都有“公作宝尊彝,其子孙永用”十字铭文。它的大意是:公铸造了这件祭祀用的宝器,子孙们要永远保用它。
[40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27 17:05
兽面纹尊【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阜南县月牙河出土】
兽面纹尊。1957年安徽阜南月牙河出土。 敞口折肩,收腹高圈足,颈饰弦纹,肩饰云纹,兽首、扉棱。腹饰兽面纹,圈足饰弦纹并有十字镂孔。
[40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27 17:02
兽面纹斝【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肥西县馆驿出土】
斝(jia三声),中国古代先民盛酒器和礼器,由新石器时代陶斝发展而成。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用于盛酒或温酒。
[40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27 16:56
铸客大鼎【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出土】
铸客铜鼎,又称楚大鼎或大铸客鼎。战国青铜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33年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出土。
圆口,方唇,鼓腹,圆底,三蹄足。此鼎形制雄伟,堪称楚国重器。
[39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27 16:51
鸟形神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4800-4300年,蒙城尉迟寺遗址出土】
鸟形神器是尉迟寺遗址出土的器物中最高档的、最有代表性的、最有特点的一件器物,成为代表中国原始第一村的一个标志物。在尉迟寺遗址和其他地方的大汶口遗址的发掘中,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完整的图腾,属首次发现。
[39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27 16:48
刻纹大口尊【新石器时代,距今约4800-4300年,蒙城尉迟寺遗址出土】
尉迟寺遗址,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许曈镇毕集村东,是5000年前人类文化遗址。该遗址是国内目前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晚期聚落遗存。遗址地上曾建有一寺,相传是纪念唐代大将军尉迟敬德在此屯兵而建,故称"尉迟寺"。
[39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27 12:35
祖形支座【新石器时代,距今约7300年,蚌埠双墩遗址出土】
仿男性生殖器制作的支架,十分罕见。这种支架在距离双墩遗址仅60公里的侯家寨也有发现。其他文化遗存中,已经发现过专门用于信仰崇拜的男性生殖器形崇拜物,但像双墩这种用于生活用具支架的还是首次发现,这应该也是双墩人对生殖崇拜的体现。
[39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27 12:32
纹面泥塑人头像【新石器时代,距今约7300年,蚌埠双墩遗址出土】
纹面泥塑人头像,采用捏制、堆贴加刻画的方法,将一个渗透着稚嫩气息的纹面孩童的形象完美地展现出来。这个孩童不仅双目炯炯有神,而且两颊各戳印着5个排列整齐的小圆窝,额头上刻画重圆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这说明在双墩文化时期,这里有可能流行着纹面的习俗。
[39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27 12:27
石戈【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500年。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
凌家滩遗址约5000多年前为一处大型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遗址区内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晚期人工建造的祭坛、大型氏族墓地以及祭祀坑、红烧土和积石圈等重要遗迹,出土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凌家滩遗址的发现或将中华文明史提前到5300年前。
[39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27 12:22
陶球【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500-4800年。潜山薛家岗遗址出土】
陶球表面有镂孔或戳印纹,并按经纬线的形式有规律的分布,绝大多数体内中空,内装有小陶丸,摇之有声。其用途说法不一,有认为是孩童嬉戏的玩具,有认为是装饰品,有认为是用来演奏的乐器,还有认为是用来计算的,类似于卜卦的一种工具。
[39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27 12:18
玉勺【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500年。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
凌家滩出土的玉勺,其造型和制作之精美可以和今世之作媲美,那琢磨精细的桃形勺池,流畅曲线的勺柄,勺柄中的凹槽和柄端的圆孔,令人称绝。这件玉勺为中国新石器时代首次发现。
[39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27 10:18
玉人(坐)【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500年。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
玉人为浮雕,第一次展示出了原始人类完整的形体风采:长方脸、浓眉大眼、双眼皮、蒜头鼻、大耳、大嘴,它的体形和五官表现出蒙古人种所特有的特征,头上戴的圆冠和腰部饰有斜条纹的腰带表明当时已有了很发达的纺织技术,玉人的出现表明社会由原先对动物和自然的崇拜已转向了对人的崇拜,表明社会观念已出现了转变。玉人两臂弯曲,臂上饰满了玉环,这说明此时人们已知道佩戴首饰来装饰自己了。
[39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27 10:14
玉冠饰【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500年。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
凌家滩的玉器,体现了“玉器文明”时代人们把玉器饰品功能转向具有社会功能,突出表现出玉礼器的作用和地位,表明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体现了“玉器文明”时代权力等特征。
[39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27 10:08
玉鹰【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500年。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
自1987年以来,由安徽省文物考古所主持的4次考古发掘发现,凌家滩聚落遗址内,出土大批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反映出同时期其他遗址中所罕见的精美程度和工艺水平。由此推断,远古时期的凌家滩是一座城市。
[38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27 10:04
玉龙【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500年。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
凌家滩遗址1985年发现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38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27 09:58
步入安徽博物馆,首先见到的是李鸿章塑像。
李鸿章,合肥人,晚清重臣。以前人云亦云,总以为李老先生是“卖※※”。
可是,当我们读一点晚清的※※,再读一读老先生的绝命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读完此诗,诸君还认为老先生是“卖※※”吗?
1874年,李鸿章在给同治皇帝的奏折上说中国正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直到现今,我们还身处“变局”之中。
[38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27 09:39
【安徽博物馆】
安徽博物院是安徽省集自然、※※、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占地面积约6.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6万平方米,馆藏文物21.8万余件。新馆 建筑造型沧桑厚重,体现了“四水归堂、五方相连”的徽派建筑风格。[/b]
[38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8 09:25


【汉阳陵博物馆】游览结束,多谢观赏!
[38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8 09:14
幞头立俑【唐代,公元618-907年】
[38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8 09:13
幞头立俑【唐代,公元618-907年】
幞头,又名折上巾、软裹,是一种包裹头部的纱罗软巾。因幞头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也称“乌纱”,俗称为“乌纱帽”。幞头是中国隋唐时期男子的普遍服饰。
[38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8 09:09
三彩绿衣骑马俑【唐代,公元618-907年】
[38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8 09:06
风帽绿衣立俑【唐代,公元618-907年】
[38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8 09:05
三彩绿衣骑马俑【唐代,公元618-907年】
[38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8 09:02
三彩黄衣骑马俑【唐代,公元618-907年】
[37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8 09:00
三彩吹笛骑马俑【唐代,公元618-907年】
[37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8 08:58
三彩持鼓骑马俑【唐代,公元618-907年】
[37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8 08:55
三彩白衣骑马俑【唐代,公元618-907年】
[37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18 08:50
三彩黄衣骑马俑【唐代,公元618-907年】
[375 楼] 想要云游四方 [资深泡菜]
18-6-18 08:50
晓锋 发表于 2018-6-4 10:01
陶俑,从左至右为:宦官、女侍俑、男侍俑【汉景帝阳陵建造时间为公元前153年-前126年,阳陵外藏坑出土】
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即汉景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谥号孝景皇帝,葬于阳陵。
刘启在位期间,平定“七国之乱”,巩固※※集权,勤俭治国,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发展生产、减轻赋税。汉景帝在西汉※※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文景之治”;并为其子汉武帝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基础。


左和中明显是阉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