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最佳的手动意式浓缩(Espresso) 咖啡机与意式手摩?
32641 544
[183 楼] 0_1 [泡菜]
22-6-30 17:07
Bohnenkaffee 发表于 2022-6-20 13:05
没关系,希望简单一些。我选定的是没有温控的,当然同品牌也是有温控版本,不过我没有考虑。总体简洁,美观为上。

我所说的温控不是指带PID的电子温控, 而是可以不用电的温控, 如:可以利用不插电的奶泡机高压高温(120多度)给手动咖啡机快速加温:
[182 楼] 武岺一 [泡菜]
22-6-30 16:00

外刀盘用锥度固定与定位可以理解, 因为是圆周接触, 相对会自定中心;
但上下轴承固定处用锥度固定与定位就很难理解, 因为是双头接触, 很易受力不匀, 致使双头高低不等, 而且不是用三等分的方式接触受力, 极易使外筒双边变形成椭圆形, 除非有定位之类的设计会好些. 但即使这样, 在多次拆装后也会越来越松动, 这个设计不太合理!
=========
看了你连续的几个发言,不知道说什么好。点评什么东西没问题,但你得建立在实际用过、详细了解过的基础上是吧,不能凭想象假设一个情况去点评,这没有价值,没有意义,没法继续聊了,非常抱歉。
[181 楼] 0_1 [泡菜]
22-6-29 11:18
武岺一 发表于 2022-6-20 11:20
经典款M47是目前唯一有兴趣想买的手摩, 虽然它也有不少缺点, 如:不能水洗, 手摇杆不能收缩 (头重脚轻, 易翻倒) 等,
但最不能让我确定的是: 是否有焊点 (上下轴承固定处是如何固定的? 整体上下是否有焊接?):
...

你是问你附图的这两个件与磨身是怎么固定的吗?就是靠摩擦力挤上去的,内壁是有曲线的,所以上下直径大一点,从两端放进去就挤住了,然后用我说的那个筷子一样的铝棒分别顶着往中间方向用榔头(自备)砸几下,(拆的时候反方向砸),并没有什么焊接。

BTW:其实工业上焊接是很普遍的,没必要有偏见,没有焊接船就不用造了,是不是。另外虽然有全不锈钢+陶瓷轴承的磨,但多数非陶瓷轴承还是不宜水洗的。
[/quote]

外刀盘用锥度固定与定位可以理解, 因为是圆周接触, 相对会自定中心;
但上下轴承固定处用锥度固定与定位就很难理解, 因为是双头接触, 很易受力不匀, 致使双头高低不等, 而且不是用三等分的方式接触受力, 极易使外筒双边变形成椭圆形, 除非有定位之类的设计会好些. 但即使这样, 在多次拆装后也会越来越松动, 这个设计不太合理!

焊接工艺适合普通实用品, 收藏或把玩级别的最好是无任何焊点的, 当然如果只是当成是实用品的话就根本无须用不锈钢之类的材质, 用铝合金或塑料之类性价比更高的材质就够了, 毕竟在肓测下你是分不清用的是高档的不锈钢材质还是成本更底的铝合金或塑料材质. 本帖最后由 0_1 于 2022-6-29 11:23 编辑
[180 楼] 0_1 [泡菜]
22-6-27 12:24
武岺一 发表于 2022-6-19 23:23
ATOM30官方宣布,将推出一个电动模块,图片显示其实是一个底座,拿掉粉杯坐在上面,内部结构没有公布,我猜的一种方案是,在内刀盘底托上钻两个孔,电动底座旋转臂可以插进去驱动,秒变电磨,也是多了一种玩法。这种扩展也是一种创新吧。

可秒变电磨, 在大多数情况下用不上, 但还是有胜于无!
这个创新不一定能算得上, 因为国内已有好几款类似的案例. 本帖最后由 0_1 于 2022-6-27 12:25 编辑
[179 楼] 0_1 [泡菜]
22-6-25 18:59
武岺一 发表于 2022-6-19 23:03
整体:

整体外观的工业设计得还不错, 像机卡扣的连接方式也算是一种创新, 但这种创新不如etzinger etz-I无中轴设计那样更具颠 覆性, 细节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 如: 可伸缩把手 (为了不易翻倒), 接粉盒可分体式多功能设计 (不至于高成本的实心料一体车制, 或低技术含量的焊接工艺), 特别是不需专用工具就能简便的拆装清洗 (不然不同类别的咖啡风味如何干净? 不会让我们使用不同的咖啡还要配上不同手磨?)

另: 建议采用纯钛或钛合金材质, 重量会减轻40%, 钛材成本虽比304不锈钢高几倍, 但占大头的加工成本其实是一样的.

在家具与家用管道上都大量采用了纯钛与钛合金, 没理由在高端手摩上不能用钛材: 本帖最后由 0_1 于 2022-6-25 19:08 编辑
[178 楼] 0_1 [泡菜]
22-6-23 15:39
武岺一 发表于 2022-6-19 23:02
ATOM30另一个特色是厂家不推荐用户拆散组装(也没有提供工具),因为出厂都经过仪器0点校验的。M47最大的问题就是0点总跑,每次拆开装回去支撑砸紧的力度都不可能一致,造成轴向有一定的误差,坏处是经验得重新建立,比如磨某豆用N刻度,拆完再用N刻度就不一样了,在同好中交流刻度经验也没有可复制性,关键是M47这种设计,无法提供统一的校准。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可能小问题也不算。


外观设计的还不错
看起来的质感也很好, 只是这木头其实有点画蛇添足, 看到这木头就让我想起胶水的拼接, 我还是更原意用食品级的硅胶, 色彩可根据气候来更换冷色或暧色, 当然也可将这木头当成是选项之一, 毕竟各有所好吧. 但必须是可自由拆装才行, 不然如何彻底清洗? 本帖最后由 0_1 于 2022-6-23 15:42 编辑
[177 楼] 0_1 [泡菜]
22-6-23 14:37
武岺一 发表于 2022-6-19 22:44
如果一个磨在设计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那就泯然众人了。ATOM30的特别在于磨身和粉杯的连接方式,大体说来这种连接有螺纹连接、阻尼插拔、磁吸,ATOM30采用了镜头与机身的连接方式:优点是行程短,结实不脱落。


这种像机卡扣的连接方式机加工成本较高, 好在使用比较方便, 但结构较复杂, 比较适合无尘或少尘的工作环境, 使用时间长了我有点担心咖啡粉会在卡扣连接处大量累积, 而且内部的死角较多会难以清理. 且这种方式也不太适合太过频繁的插拔连接.
本帖最后由 0_1 于 2022-6-23 14:41 编辑
[176 楼] 0_1 [泡菜]
22-6-22 14:09
武岺一 发表于 2022-6-19 22:37
再介绍一个手磨,也是国产的,厂子是广东那边的,目前在产在售。磨的名字是ASTATOR ATOM30,输入这个名字,可以在B站看到一些开箱和评测,磨刚推出不久,总体反映不错,也有就一些细节的批评,这个不评论,我掏钱买的时候就有这些评论,所以态度不用多说了。称了一下,999.7克,我觉得每个磨的重应当会有些许差异,因为有三种实木木套(黑胡桃、枫木和樱桃木)。
图的下方那行字是对材料的说明,磨芯48mm度了膜的420不锈钢,这个磨芯是瑞士产的,据说和Lido OG是一样的,磨身304不锈钢。
垫磨的就是磨的松木盒子包装,这个是给了一些心思的,朝上的那面(指图里)是这支磨的粒径曲线。目前为止我那么多磨不记得哪个磨提供过粒径曲线,这道理对应着以下事实,德国镜头通常都附带MTF曲线的,日本镜头就不是都有了,你们懂的。

对磨的评测评价,当下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同样的豆子做个杯测,某人缀吸后煞有介事的白话一番,其实没什么参考价值,杯测不是一个人的打分,而是许多人的打分统计出来的。磨芯定了以后,磨的好坏在于制造精度、造型和使用感受,在这个意义上讲ATOM30在加工精度和细节处理上都是顶流的水准,至于它的出品不用担心,多数人反映说磨手冲甜感很足,希望大家说的对,我试的还不多。 ...

这个品牌以前没听说过, 不地看这个样子好象还不错
[175 楼] 0_1 [泡菜]
22-6-22 12:21
zonetone 发表于 2022-6-19 17:22
买个nespresso用胶囊实在太方便
压出来的泡沫也挺多的


手动机里的cafelat robot也很方便, 无须预热, 清洗也方便, 而且可玩性更高.
[174 楼] 0_1 [泡菜]
22-6-21 09:14
武岺一 发表于 2022-6-19 00:49
最后是握持姿势,用虎口一卡,非常人体工程。

163我是2018年10月买的,迄今用了快4年了。这些年国产手磨获得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发展,一点也不输给外面的,有的还有超越,这是很让人高兴的事。


手磨其实我也曾想过自个设计几款做上几个玩玩, 但可惜磨刀与磨盘太过专用, 都是各个厂家 "私人" 定制, 没有象粉盒那样随处可买的国际通用标准的配件
本帖最后由 0_1 于 2022-6-21 09:16 编辑
[173 楼] 武岺一 [泡菜]
22-6-20 23:51
0_1 发表于 2022-6-20 20:51
机加工水平好坏在这些地方细看就能找展现出来: 如边缘与孔位是否均匀对称?

这是摄影论坛,大家都应当有一些基础知识对吧?
你看到的和提出的问题并不是真实世界的问题,而是摄影本身的局限和瑕疵,这只是手机拍的,并不能作为加工质量的检测工具。

摄影的秘密是,把丑的东西拍美它的本事很大,但把美的东西拍成美的本身,那是100%做不到的。
希望你有机会接触到实物。
[172 楼] 0_1 [泡菜]
22-6-20 21:48
武岺一 发表于 2022-6-19 00:39
这个减速齿轮的效果是很好的。通常的手磨,磨18-20克意式大约是100-120圈,163的减速省力不省功,是1:2,即完成磨芯转1圈要摇手柄转2圈,但由于磨芯直径大效率高,所以磨18-20克豆也是转100圈左右,所以也没有比一般的磨多花时间。

全不锈钢的材质还是不错的
但如果机加工不过关那就实在有点可惜了
[171 楼] 0_1 [泡菜]
22-6-20 20:51
武岺一 发表于 2022-6-19 00:32
辣莫,163是如何解决摇不动的问题的妮?
使用了减速齿轮组,(这个油是食品级润滑油),减速齿轮不是天才设计,把减速齿轮用在这里是首创,有谁一早就见过吗?

机加工水平好坏在这些地方细看就能找展现出来: 如边缘与孔位是否均匀对称?
[170 楼] 0_1 [泡菜]
22-6-20 17:45
武岺一 发表于 2022-6-19 00:25
呈诱惑队形展开

全不锈钢材质不错
只是另件的对称度不怎么样?, 壁厚均匀吗?
[169 楼] 0_1 [泡菜]
22-6-20 16:09
武岺一 发表于 2022-6-19 00:21
直接让63mm直径的外刀盘成为磨身的一段,这是一个创新的设计

有点奇怪, 这外刀盘是如何固定的?
[168 楼] 0_1 [泡菜]
22-6-20 15:22
武岺一 发表于 2022-6-19 00:16
陆续发几个手磨。
玩摄影的都知道,底大一级压死人。磨难道不是同样的道理?

国产手磨大约是5年前开始起步的,最早是一些有机加工资源的爱好者小批量试制的,从设计到加工还比较稚嫩,刀盘也是最基础的38mm的。随着CNC的普及,国内手磨的发展很快,正好咖啡也以每年20%以上的市场增创造了配套器材器具需求的同步增长,以手磨来说,南北同时冒出了几个具有独立创新设计,精密加工及品质控制相当不错的工坊,市场也给予了他们应有的回馈。
今天介绍一个叫163的手磨,全重1917克,采用mazzer63mm刀组。在主流刀组都是38/47/48的一众之中脱颖而出。既然大刀组好那为什么基本没人用呢?那就是因为转动起来太费力了,如果磨浅烘豆那是很健身的一件事,如果有人用过OE的Pharos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首先看看菊花:

大刀盘确实有大刀盘的好处, 以前也曾留意过, 但可惜大刀盘须有变速机构, 结构会过于复杂, 而我是崇尚以简为美的, 结构越复杂另件也越多, 每个另件的完美率也会越底, 国内的产品大多缺少工匠精神, 设计与机加工大多本着够用就行的思想, 做出来的产品一般都不太完美 (如: 对称度不够, 壁厚不均匀等), 在我看来我想要的好产品须集实用. 把玩与收藏于一身的, 所以对产品的要求远不止于实用, 更重要的是设计与机加工的完美结合..

[167 楼] Bohnenkaffee [陈年泡菜]
22-6-20 13:05
0_1 发表于 2022-6-20 13:01
手动机的预热温度大多不稳定, 而温度对咖啡风味的影响极大.

可视化并且又可自由组合的高压蒸汽预热法, 是我目前所做的最佳手动咖啡机的预热方法, 可控温度在92度正负3度左右:
没关系,希望简单一些。我选定的是没有温控的,当然同品牌也是有温控版本,不过我没有考虑。总体简洁,美观为上。
[166 楼] 0_1 [泡菜]
22-6-20 13:01
Bohnenkaffee 发表于 2022-6-17 13:48
找个可以预热的就行,如果在意预热。

手动机的预热温度大多不稳定, 而温度对咖啡风味的影响极大.

可视化并且又可自由组合的高压蒸汽预热法, 是我目前所做的最佳手动咖啡机的预热方法, 可控温度在92度正负3度左右:
(并且还是一个蒸汽奶泡机, 又可组合成一个可视化的气动咖啡机...)
本帖最后由 0_1 于 2022-6-20 13:04 编辑
[165 楼] 武岺一 [泡菜]
22-6-20 11:27
zonetone 发表于 2022-6-19 17:22
买个nespresso用胶囊实在太方便
压出来的泡沫也挺多的


Nespresso和illy我都有,前者预热快是优点但装粉只有5.x克,后者7.x克,前者喝起来象白水一样寡淡,后者虽然强一点也没好到哪里去,对于老咖啡来说,差意思啊。 本帖最后由 武岺一 于 2022-6-20 11:28 编辑
[164 楼] 武岺一 [泡菜]
22-6-20 11:20

经典款M47是目前唯一有兴趣想买的手摩, 虽然它也有不少缺点, 如:不能水洗, 手摇杆不能收缩 (头重脚轻, 易翻倒) 等,
但最不能让我确定的是: 是否有焊点 (上下轴承固定处是如何固定的? 整体上下是否有焊接?):
...
[/quote]
你是问你附图的这两个件与磨身是怎么固定的吗?就是靠摩擦力挤上去的,内壁是有曲线的,所以上下直径大一点,从两端放进去就挤住了,然后用我说的那个筷子一样的铝棒分别顶着往中间方向用榔头(自备)砸几下,(拆的时候反方向砸),并没有什么焊接。

BTW:其实工业上焊接是很普遍的,没必要有偏见,没有焊接船就不用造了,是不是。另外虽然有全不锈钢+陶瓷轴承的磨,但多数非陶瓷轴承还是不宜水洗的。
[163 楼] Bohnenkaffee [陈年泡菜]
22-6-20 09:37
zonetone 发表于 2022-06-19 17:22
买个nespresso用胶囊实在太方便
压出来的泡沫也挺多的

可以,但不满足于它。
发布自 iOS客户端
[162 楼] 0_1 [泡菜]
22-6-20 09:26
武岺一 发表于 2022-6-15 23:59
我的M47就是这个,早期这有这个,设计者是个德国牙医,一些后续的简化版是他儿子搞的。
你问的那些部件,使用所谓莫氏锥度的原理实现静配合,用大白话说就是靠挤上去的,他这个磨有个象筷子一样的铝棒工具,装和拆都要对着那些零件用锤子砸一砸,紧了就到位了结实了,松了就拆开了。莫氏锥度在机械制造上应用很广,比如在机床上,具有定位准确安装方便的特点。
此外,你列的那些磨都不是我说的比M47强的,有空我发几个。


Kinu(斯瓦希里语中的“研磨机”)源自德国,其母公司名为Graef GmbH - Edelstahldesign,创始人Eduard Biernatek博士是一名专业牙医,他在1991年创办的这家公司,最早是设计制造牙科工具和器械的家族企业。

不想造咖啡设备的牙医,不是好企业家,公司很快就转而制造咖啡研磨机。

2016年,当手摇磨市场方兴未艾之时,这位牙医在这25年里,已经造了2200多万台香料和咖啡研磨机,在这一年9月,牙医以Kinu品牌推出了三款手摇磨产品,分别是经典款M47,袖珍款M38和桌面款M68。代号中的M代表采用了莫氏锥形(Morse cone)刀盘,47、38、68代表刀盘直径。M47是完全“无螺丝”设计,它可以用手完全拆卸和重新组装,几乎就像拼图一样。  (网转)
https://zhuanlan.zhihu.com/p/481013762

经典款M47是目前唯一有兴趣想买的手摩, 虽然它也有不少缺点, 如:不能水洗, 手摇杆不能收缩 (头重脚轻, 易翻倒) 等,
但最不能让我确定的是: 是否有焊点 (上下轴承固定处是如何固定的? 整体上下是否有焊接?):
本帖最后由 0_1 于 2022-6-20 09:29 编辑
[161 楼] 武岺一 [泡菜]
22-6-19 23:23
ATOM30官方宣布,将推出一个电动模块,图片显示其实是一个底座,拿掉粉杯坐在上面,内部结构没有公布,我猜的一种方案是,在内刀盘底托上钻两个孔,电动底座旋转臂可以插进去驱动,秒变电磨,也是多了一种玩法。这种扩展也是一种创新吧。
[160 楼] 武岺一 [泡菜]
22-6-19 23:03
整体:
[159 楼] 武岺一 [泡菜]
22-6-19 23:02
ATOM30另一个特色是厂家不推荐用户拆散组装(也没有提供工具),因为出厂都经过仪器0点校验的。M47最大的问题就是0点总跑,每次拆开装回去支撑砸紧的力度都不可能一致,造成轴向有一定的误差,坏处是经验得重新建立,比如磨某豆用N刻度,拆完再用N刻度就不一样了,在同好中交流刻度经验也没有可复制性,关键是M47这种设计,无法提供统一的校准。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可能小问题也不算。 本帖最后由 武岺一 于 2022-6-19 23:07 编辑
[158 楼] 武岺一 [泡菜]
22-6-19 22:44
如果一个磨在设计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那就泯然众人了。ATOM30的特别在于磨身和粉杯的连接方式,大体说来这种连接有螺纹连接、阻尼插拔、磁吸,ATOM30采用了镜头与机身的连接方式:优点是行程短,结实不脱落。
[157 楼] 武岺一 [泡菜]
22-6-19 22:37
再介绍一个手磨,也是国产的,厂子是广东那边的,目前在产在售。磨的名字是ASTATOR ATOM30,输入这个名字,可以在B站看到一些开箱和评测,磨刚推出不久,总体反映不错,也有就一些细节的批评,这个不评论,我掏钱买的时候就有这些评论,所以态度不用多说了。称了一下,999.7克,我觉得每个磨的重应当会有些许差异,因为有三种实木木套(黑胡桃、枫木和樱桃木)。
图的下方那行字是对材料的说明,磨芯48mm度了膜的420不锈钢,这个磨芯是瑞士产的,据说和Lido OG是一样的,磨身304不锈钢。
垫磨的就是磨的松木盒子包装,这个是给了一些心思的,朝上的那面(指图里)是这支磨的粒径曲线。目前为止我那么多磨不记得哪个磨提供过粒径曲线,这道理对应着以下事实,德国镜头通常都附带MTF曲线的,日本镜头就不是都有了,你们懂的。

对磨的评测评价,当下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同样的豆子做个杯测,某人缀吸后煞有介事的白话一番,其实没什么参考价值,杯测不是一个人的打分,而是许多人的打分统计出来的。磨芯定了以后,磨的好坏在于制造精度、造型和使用感受,在这个意义上讲ATOM30在加工精度和细节处理上都是顶流的水准,至于它的出品不用担心,多数人反映说磨手冲甜感很足,希望大家说的对,我试的还不多。
[156 楼] zonetone [泡菜]
22-6-19 17:22
买个nespresso用胶囊实在太方便
压出来的泡沫也挺多的
[155 楼] 武岺一 [泡菜]
22-6-19 00:49
最后是握持姿势,用虎口一卡,非常人体工程。

163我是2018年10月买的,迄今用了快4年了。这些年国产手磨获得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发展,一点也不输给外面的,有的还有超越,这是很让人高兴的事。
[154 楼] 武岺一 [泡菜]
22-6-19 00:39
这个减速齿轮的效果是很好的。通常的手磨,磨18-20克意式大约是100-120圈,163的减速省力不省功,是1:2,即完成磨芯转1圈要摇手柄转2圈,但由于磨芯直径大效率高,所以磨18-20克豆也是转100圈左右,所以也没有比一般的磨多花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