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4ProMax,与R5和om-1没差别,大相机危险了
34493
871
[300 楼] 开山鼻祖
[老坛泡菜]
22-10-15 10:35
行行重行行 发表于 2022-10-15 10:27 2013年,nex3n转50蔡司,30多张接片,当时电脑接片无法完成,一百多兆啊,最后转tiff格式用ps接的。 发布自 iOS客户端 |
[299 楼] 开山鼻祖
[老坛泡菜]
22-10-15 10:32
花冠摄影者 发表于 2022-10-15 10:28 我买sx60时正是价格回落时,sx60上市价也是3000多我买时就2000出头,算是捡了便宜,用到现在都不过时,感动常在!开山鼻祖 编辑于 2022-10-15 10:37 |
[298 楼] 花冠摄影者
[泡菜]
22-10-15 10:28
开山鼻祖 发表于 2022-10-15 10:20 ![]() ![]() |
[297 楼] 行行重行行
[泡菜]
22-10-15 10:27
开山鼻祖 发表于 2022-10-14 21:24 哪年哪月用啥机照的浦东?? 本帖最后由 行行重行行 于 2022-10-15 10:28 编辑 |
[296 楼] 行行重行行
[泡菜]
22-10-15 10:24
我三、四年前就大量发帖说日本相机应该向手机化拍照拍录、相机可上网、即时传输网络等等方向发展,NCS三版都发过,三版的主帖都给屏蔽了!!!
|
[295 楼] 开山鼻祖
[老坛泡菜]
22-10-15 10:20
ASSA20002 发表于 2022-10-15 08:13 我买过h7,我买dc都是现场看一下就买,根本不关心什么画质,后来买sx60也是这么买的,结果用到现在。 发布自 iOS客户端 |
[294 楼] 行行重行行
[泡菜]
22-10-15 10:16
用中、大画幅相机拍照的人是不是更加是皇帝的新衣了??简直是大骗子了?确实,用大、中画幅拍照的人很少见到了。大、中画幅相机厂商绝大部份都倒闭了吧? 本帖最后由 行行重行行 于 2022-10-15 10:19 编辑
|
[293 楼] 行行重行行
[泡菜]
22-10-15 10:14
filter 发表于 2022-10-13 01:02 就好象80、90年代和00年代前期用傻瓜胶片机和用135单反、旁轴胶片机的对比的那种感觉?? |
[292 楼] 花冠摄影者
[泡菜]
22-10-15 09:44
ASSA20002 发表于 2022-10-15 08:26 ![]() |
[291 楼] ASSA20002
[泡菜]
22-10-15 08:26
花冠摄影者 发表于 2022-10-15 08:20 H2好机子啊,但他的快门按钮连杆设计有缺陷,用坏了之后换过两次原装件都不行,只好放弃了。后来就上了松下的GF3,从此入了4/3系统的门。 |
[290 楼] 花冠摄影者
[泡菜]
22-10-15 08:20
ASSA20002 发表于 2022-10-15 08:13 同感! 赞H2。 ![]() |
[289 楼] ASSA20002
[泡菜]
22-10-15 08:13
花冠摄影者 发表于 2022-10-14 18:45 是啊,当年600万像素的SONY -H2,1/2.5寸底,已经稀罕的不得了,玩的不亦说乎。终于摆脱胶卷限制,可以快门自由了,哪有讲究那么多的。至于用手机拍照嘛,我就是打不起精神,拍起来总太随意,出图效果自然也不好,所以还是习惯用相机 ![]() ![]() |
[288 楼] 讴雯
[泡菜]
22-10-14 23:50
开山鼻祖 发表于 2022-10-14 23:38 卡片机还有投影的空间,以前也出现过类似卡片机的手机,由于体积过大,所以无人问津。 |
[287 楼] 开山鼻祖
[老坛泡菜]
22-10-14 23:38
讴雯 发表于 2022-10-14 23:25 说白了手机是继承卡片机的衣钵,反过来说超过卡片机(实际有没有超众说纷纭,业界是不会有统一认识的因为是不同行业)有点迷惑不明真相的群众。。开山鼻祖 编辑于 2022-10-14 23:42 |
[286 楼] 讴雯
[泡菜]
22-10-14 23:25
开山鼻祖 发表于 2022-10-14 22:28 我还没有看到过超过10毫米的镜头。 |
[285 楼] liu695
[老坛泡菜]
22-10-14 23:05
认为手机可以取代相机成为摄影工具的人是不了解有些人为什么用相机拍照。所以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劝导别人怎么做。
|
[284 楼] liu695
[老坛泡菜]
22-10-14 23:01
就现在还有不少人怒斥无反的延迟比单反大呢,手机的延迟时间更长吧。
|
[283 楼] 花冠摄影者
[泡菜]
22-10-14 22:31
duoduobear 发表于 2022-10-14 22:17 这个或许是手机发展的方向, 但是目前市场反响不佳。 ![]() |
[282 楼] 开山鼻祖
[老坛泡菜]
22-10-14 22:28
再就是对相机有难度的,对手机肯定更有难度,除非原理突破,潜望式长焦不是什么突破了,我查了下当年卡片机就是潜望式镜头,但倍数一般在3倍。。。
|
[281 楼] 开山鼻祖
[老坛泡菜]
22-10-14 22:23
duoduobear 发表于 2022-10-14 22:17 如果能行手机商早做了,手机都能ai了其他算啥(我本人不认同就是)~。开山鼻祖 编辑于 2022-10-14 22:24 |
[280 楼] duoduobear
[Canon论坛版主]
22-10-14 22:17
手机在长焦端也是有发展空间的。合成孔径就是一个方法。在手机的上下布置两个或更多长焦镜头,就能解决最关键的手机镜头口径限制最后分辨率的问题。这个方法在天文领域已经十分成熟,有几十年※※了。为探索几百万光年远的遥远世界提供了方法,合成孔径利用距离几百几千公里距离的多个天文台望远镜,事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几百万光年的距离相对几百几千公里, 和几十几百米相对手机长边的尺寸要困难得多。随着手机硬件性能的不断提高,处理合成孔径的数据可以令人满意的时间内完成,手机长焦就可以战胜长焦相机了。
|
[279 楼] 开山鼻祖
[老坛泡菜]
22-10-14 21:24
试发一张5k浦东,以前发彩片压缩的厉害,看看黑白是不是压缩少一点。。
再就是本就是以前照的,黑白有年代感~。 ![]() |
[278 楼] 讴雯
[泡菜]
22-10-14 21:22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2-10-14 21:14 所以说90%的片子手机可以完成的。 |
[277 楼] 讴雯
[泡菜]
22-10-14 21:21
filter 发表于 2022-10-14 21:02 我在等待ING 辉煌的片子? |
[276 楼] 树下的石头
[泡菜]
22-10-14 21:14
讴雯 发表于 2022-10-14 21:00 关键是多数家庭生活摄影用不上长焦。 很多人买个三倍光变或五倍光变的卡片机却从来只用它的广角端拍,而且广角端是35就用35拍、广角端是24就用24拍,对视角根本没有任何要求。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
[275 楼] filter
[陈年泡菜]
22-10-14 21:02
讴雯 发表于 2022-10-14 21:00 手机已经辉煌了 而且还会更辉煌 ![]() |
[274 楼] 讴雯
[泡菜]
22-10-14 21:00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2-10-14 20:53 那么,某些人可能还来不及看到手机将来的辉煌时刻就“fade away”了:D |
[273 楼] 树下的石头
[泡菜]
22-10-14 20:53
讴雯 发表于 2022-10-14 20:50 岂止没有能力战胜长焦相机,手机长焦画质目前还比不过长焦口袋机,而长焦口袋机上面还有桥式相机,再往上才是可换镜头相机配长焦镜头。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
[272 楼] 讴雯
[泡菜]
22-10-14 20:52
开山鼻祖 发表于 2022-10-14 19:50 手机配了望远镜,可以输入信息按键,提示手机从图库中选材,这是个好办法:) |
[271 楼] 讴雯
[泡菜]
22-10-14 20:50
开山鼻祖 发表于 2022-10-14 18:15 是的,手机目前还没有能力战胜长焦相机,但有人竟然相信10年后就会战胜大相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