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记博物馆中的中国瓷器珍品(10期)——吉州窑
15298 2498
[184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1 07:54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1 07:53
在施釉装饰方面,采取沁釉、吹釉和洒釉三种方法;烧造时龙窑无法依山而建,于是建在匣钵、瓷片和沙土垫底的堆积层上,在入窑时要考虑根据龙窑的特点而区分位置合理安放,使得器物在适当的火候烧制而成。
它的绝技在于看火,掌管烟火者指挥窑工,从两旁火眼添柴,他全凭经验精确把握火候,保证火调气顺,烧制出精美瓷器。
[184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1 07:53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1 07:53
在瓷坯成型方面有拉胚,有印胚成形,有手制成型;
在施釉装饰方面,采取沁釉、吹釉和洒釉三种方法;烧造时龙窑无法依山而建,于是建在匣钵、瓷片和沙土垫底的堆积层上,在入窑时要考虑根据龙窑的特点而区分位置合理安放,使得器物在适当的火候烧制而成。
[183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1 07:53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1 07:53
在原料的开采和炼制方面,其原料产地就在永和镇附近,常年取土,一口口大水塘,除了絮泥池,还有陈腐泥料的陈腐池,让生泥陈腐后变成熟泥;
在瓷坯成型方面有拉胚,有印胚成形,有手制成型;
[183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1 07:53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1 07:34
名窑巧匠,工艺独特。20世纪80年代,江西省考古者重点发掘了吉州窑本觉寺窑床及附近的作坊遗址,当时的窑炉是建于废品堆积层上的长条形斜坡,龙窑平面呈船型,等到古陶瓷研究专家们前去打开关闭的窑门,当年残存的遗迹遗物重见天日的时候,人们仿佛又看到了熊熊燃烧...
在原料的开采和炼制方面,其原料产地就在永和镇附近,常年取土,一口口大水塘,除了絮泥池,还有陈腐泥料的陈腐池,让生泥陈腐后变成熟泥;
[183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1 07:34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1 07:34
彩绘的纹饰题材有花卉、虫鱼、云涛、波浪、人物、动物、山水以及花卉、蔓草,还有连弧纹、织锦型曲线纹、山字纹、万字纹等,大多数表现民间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生活气息浓郁,如双鱼、鸳鸯、喜鹊、回纹、跃鹿等。
名窑巧匠,工艺独特。20世纪80年代,江西省考古者重点发掘了吉州窑本觉寺窑床及附近的作坊遗址,当时的窑炉是建于废品堆积层上的长条形斜坡,龙窑平面呈船型,等到古陶瓷研究专家们前去打开关闭的窑门,当年残存的遗迹遗物重见天日的时候,人们仿佛又看到了熊熊燃烧的窑火。
[183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1 07:34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1 07:34
彩绘的颜色有紫褐色、红褐色、红棕色等类,主要是运用含三氧化二铁的矿物颜料,绘画在其上面再覆盖白釉层,入窑焙烧后便显现明澈晶亮的奇效。
彩绘的纹饰题材有花卉、虫鱼、云涛、波浪、人物、动物、山水以及花卉、蔓草,还有连弧纹、织锦型曲线纹、山字纹、万字纹等,大多数表现民间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生活气息浓郁,如双鱼、鸳鸯、喜鹊、回纹、跃鹿等。
[183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1 07:34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1 07:33
由于底釉与面釉色调不同,既有细微的区别,又和谐统一,烧制中相互渗透,烧成后釉色浓淡相衬,在浓黑的底釉上呈现出浅淡的剪纸纹样,富有天然意趣,流露出浓郁的民俗气息。
彩绘的颜色有紫褐色、红褐色、红棕色等类,主要是运用含三氧化二铁的矿物颜料,绘画在其上面再覆盖白釉层,入窑焙烧后便显现明澈晶亮的奇效。
[183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1 07:33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0 18:48
用这种技法装饰黑釉茶盏对比鲜明,随意简谱。另一种是双色剪纸,制作过程是先在胚胎上施一层含铁量很高的黑釉,将剪纸图案贴在茶盏的内壁,再施一层含铁量低的淡黄色,又然后揭掉剪纸,显出底色纹样,入窑1300多度左右烧成。
由于底釉与面釉色调不同,既有细微的区别,又和谐统一,烧制中相互渗透,烧成后釉色浓淡相衬,在浓黑的底釉上呈现出浅淡的剪纸纹样,富有天然意趣,流露出浓郁的民俗气息。
[183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0 18:48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0 18:48
吉州窑工匠大致分两种方法:一个是单色剪纸。即将剪好的图案贴于器物胚胎上,施一层黑釉,待釉干后再剔掉剪纸,显出的图案与胎色泾渭分明。
用这种技法装饰黑釉茶盏对比鲜明,随意简谱。另一种是双色剪纸,制作过程是先在胚胎上施一层含铁量很高的黑釉,将剪纸图案贴在茶盏的内壁,再施一层含铁量低的淡黄色,又然后揭掉剪纸,显出底色纹样,入窑1300多度左右烧成。
[183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0 18:48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0 18:48
剪纸贴花艺术在民间也广为流传,最早来源于北朝时期的“对马”、“对猴”出土实物。
吉州窑工匠大致分两种方法:一个是单色剪纸。即将剪好的图案贴于器物胚胎上,施一层黑釉,待釉干后再剔掉剪纸,显出的图案与胎色泾渭分明。
[183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0 18:48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0 18:48
此外,还有棕红色釉、又黄褐釉、漆黑釉、酱色釉蓝地兔毫、虎皮天目釉等。鹧鸪斑就像鹧鸪鸟颈上的斑点纹,带有云状和块状,呈紫蓝粉青黄绿诸色,犹如节日夜空的礼花,五彩缤纷。
剪纸贴花艺术在民间也广为流传,最早来源于北朝时期的“对马”、“对猴”出土实物。
[183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0 18:48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0 18:24
虎皮斑是因釉面呈黄绿紫三色杂斑,恰似虎皮的斑纹而得名;洒釉亦称洒彩,以淡黄色釉料洒散,在黑色釉胎上,由于洒釉时厚薄不匀,窑变后即成黄彩、褐绿彩等色调,其变化多端,饶有情趣,不经意地撒,又成了无数颇具形式美感的画面。
此外,还有棕红色釉、又黄褐釉、漆黑釉、酱色釉蓝地兔毫、虎皮天目釉等。鹧鸪斑就像鹧鸪鸟颈上的斑点纹,带有云状和块状,呈紫蓝粉青黄绿诸色,犹如节日夜空的礼花,五彩缤纷。
[182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0 18:24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0 18:23
兔豪纹是在黑釉上透出黄棕色或铁锈色的细密条状纹,恰似细长柔软的兔毛,毛上还带细点的闪光,纤细柔和,光彩耀眼;
虎皮斑是因釉面呈黄绿紫三色杂斑,恰似虎皮的斑纹而得名;洒釉亦称洒彩,以淡黄色釉料洒散,在黑色釉胎上,由于洒釉时厚薄不匀,窑变后即成黄彩、褐绿彩等色调,其变化多端,饶有情趣,不经意地撒,又成了无数颇具形式美感的画面。
[182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0 18:23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0 18:22
油滴纹是在乌黑发亮的釉面上呈现银灰色金属光圈的小圆点,既像夜空闪烁的星辰,又似滴滴晶莹的油珠;
兔豪纹是在黑釉上透出黄棕色或铁锈色的细密条状纹,恰似细长柔软的兔毛,毛上还带细点的闪光,纤细柔和,光彩耀眼;
[182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0 18:22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0 18:22
所谓的玳瑁斑是指在黑色釉面上点染带有黄金粉的黄色斑,黄褐色斑块烧成后类似海龟贝壳上的颜色斑纹,呈现动物玳瑁龟背黄黑相间的绚丽色彩,显得要艳丽高雅;
油滴纹是在乌黑发亮的釉面上呈现银灰色金属光圈的小圆点,既像夜空闪烁的星辰,又似滴滴晶莹的油珠;
[182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0 18:22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0 07:10
宋代吉州窑黑釉茶盏的出现,与斗茶风尚息息相关,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热衷于斗茶,极大促进了黑釉茶盏的大量生产,使饮茶不仅具有解乏止渴,而且成为文人雅士饭后消遣的精神享受,其茶文化氛围和装饰手法也层出不穷,装饰风格随意洒脱,画面朴实自然,纹样灵活...
所谓的玳瑁斑是指在黑色釉面上点染带有黄金粉的黄色斑,黄褐色斑块烧成后类似海龟贝壳上的颜色斑纹,呈现动物玳瑁龟背黄黑相间的绚丽色彩,显得要艳丽高雅;
[182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0 07:10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0 07:10
还有剪纸贴花、木叶贴花、和剔花加彩等品类,器形有罐、瓶壶、碗、盏、碟、钵、盆、粉盒、鼎炉、漏斗等。从整体上看,吉州窑黑釉的胎质较疏松,胎色呈灰白色或米黄色,早期黑釉瓷色泽单纯,釉中略带酱褐色,后来通过窑变,更使釉色千变万化,令人眼花缭乱。
宋代吉州窑黑釉茶盏的出现,与斗茶风尚息息相关,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热衷于斗茶,极大促进了黑釉茶盏的大量生产,使饮茶不仅具有解乏止渴,而且成为文人雅士饭后消遣的精神享受,其茶文化氛围和装饰手法也层出不穷,装饰风格随意洒脱,画面朴实自然,纹样灵活多样,把宋代的黑釉瓷文化推向了极致。
[182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0 07:10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0 07:09
黑釉瓷采用的是当地廉价的天然黑色釉料,通过独特的生产技艺和装饰手法,烧造出品类繁多、风采独具的黑釉器,有玳瑁斑、油滴纹、兔毫纹、虎皮斑、鹧鸪斑、洒釉等好黑釉彩绘。
还有剪纸贴花、木叶贴花、和剔花加彩等品类,器形有罐、瓶壶、碗、盏、碟、钵、盆、粉盒、鼎炉、漏斗等。从整体上看,吉州窑黑釉的胎质较疏松,胎色呈灰白色或米黄色,早期黑釉瓷色泽单纯,釉中略带酱褐色,后来通过窑变,更使釉色千变万化,令人眼花缭乱。
[182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0 07:09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0 07:09
据史籍记载,宋人好饮半发酵研成碎末的“研茶”,又盛行斗茶之风,其茶末以沸水点注,茶汤泛起一层白沫,为使黑白分明,便于品评,故当时专尚业黑釉兔毫盏,连宋徽宗都盛赞:“盏色以青黑为贵,兔毫为上。”
黑釉瓷采用的是当地廉价的天然黑色釉料,通过独特的生产技艺和装饰手法,烧造出品类繁多、风采独具的黑釉器,有玳瑁斑、油滴纹、兔毫纹、虎皮斑、鹧鸪斑、洒釉等好黑釉彩绘。
[182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0 07:09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0 06:45
吉州窑大致分为青釉瓷、乳白釉瓷、黑釉瓷、白釉彩绘瓷、绿釉瓷和瓷塑几个主要品类,尤以南宋时期的黑釉瓷著称,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
据史籍记载,宋人好饮半发酵研成碎末的“研茶”,又盛行斗茶之风,其茶末以沸水点注,茶汤泛起一层白沫,为使黑白分明,便于品评,故当时专尚业黑釉兔毫盏,连宋徽宗都盛赞:“盏色以青黑为贵,兔毫为上。”
[182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0 06:45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0 06:45
如今的永和镇仍然可见用古瓷片、匣钵残部和废窑砖铺砌而成的街巷古道;镇西侧除了疏落的村庄,便是宽阔平坦的田野,在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长约7公里的冲积平原上,密集分布着24座窑岭堆积,周围各色古瓷片、古窑具俯拾皆是,令人爱不释手。
吉州窑大致分为青釉瓷、乳白釉瓷、黑釉瓷、白釉彩绘瓷、绿釉瓷和瓷塑几个主要品类,尤以南宋时期的黑釉瓷著称,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
[182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0 06:45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0 06:44
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考察可知,吉州窑创烧于晚唐,发展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元代虽仍有烧造,但已渐趋衰落,明代中期又曾有过小规模短期生产,随之便废弃停烧。
如今的永和镇仍然可见用古瓷片、匣钵残部和废窑砖铺砌而成的街巷古道;镇西侧除了疏落的村庄,便是宽阔平坦的田野,在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长约7公里的冲积平原上,密集分布着24座窑岭堆积,周围各色古瓷片、古窑具俯拾皆是,令人爱不释手。
[181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0 06:44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0 06:42
清初方以智在《游永和记》中描写道,因窑立镇,置监主云,估商帆集,万烟骈填。
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考察可知,吉州窑创烧于晚唐,发展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元代虽仍有烧造,但已渐趋衰落,明代中期又曾有过小规模短期生产,随之便废弃停烧。
[181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0 06:42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9 18:29
宋代单玮在《清都观记》记道:“永和镇距城十有余里,濒江带山,聚为井落,凿山火土,埏埴为器,贸易于四方。瓦砾尘埃,所在如是。”
清初方以智在《游永和记》中描写道,因窑立镇,置监主云,估商帆集,万烟骈填。
[181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9 18:29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9 18:28
其中的吉州窑是宋元时期著名的民间窑场之一。吉州窑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曾是东昌县县城所在地,属吉州管辖,亦称为“东昌窑”和“永和窑”。
宋代单玮在《清都观记》记道:“永和镇距城十有余里,濒江带山,聚为井落,凿山火土,埏埴为器,贸易于四方。瓦砾尘埃,所在如是。”
ZHJJUN 编辑于 2024-11-09 18:30
[181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9 18:28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9 18:28
瞳胧晨光里,明灭晓光初:吉州窑黑釉瓷厘析
宋代不仅有造纸、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宋瓷五大官窑、八大民窑也应运而生。
其中的吉州窑是宋元时期著名的民间窑场之一。吉州窑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曾是东昌县县城所在地,属吉州管辖,亦称为“东昌窑”和“永和窑”。
[181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9 18:28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6 18:06
黄褐釉折肩四系罐
瞳胧晨光里,明灭晓光初:吉州窑黑釉瓷厘析
宋代不仅有造纸、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宋瓷五大官窑、八大民窑也应运而生。
[181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9 18:28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6 18:06
黄褐釉折肩四系罐
黄褐釉折肩四系罐
[181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9 18:26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9 18:26
因此,除少数极品外,绝大多数黑釉瓷的圈足内外的刮刀痕或跳刀痕均较明显,成为其鉴别窑口的显著特征。
10、画风画法。讲究简练的画风画法和疏朗有致的图案布局,往往寥寥数笔勾勒成形,或点缀几笔以打破平面,极其写意又十分传神,绝无文人骚客笔下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即使同画梅花也别具一格。其图案均源于自然,取自民俗生活。
[181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9 18:26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9 18:06
9、坯胎制作方面较为草率,弥补坯胎不足。其结果形成了釉色百花纷呈、千姿百态,坯胎粗糙随意的显著特征。
因此,除少数极品外,绝大多数黑釉瓷的圈足内外的刮刀痕或跳刀痕均较明显,成为其鉴别窑口的显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