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记博物馆中的中国瓷器珍品(10期)——吉州窑
15298 2498
[187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3 07:27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3 07:27
建窑器的美是很独特的,是反向思维的代表,也是崇尚自然美的代表。中国陶瓷自始烧以来,就一直按照传统审美的思路发展,在器物的外观上追求颜色的清浅,故有由黑变酱、再青、再白、再透明而无色的变化规律;
对器物的形体则追求秀雅轻薄,在保证实用功能基础上强化其装饰性。而建窑器则恰恰走了一条相反的路子:颜色深沉,形体厚重,是大巧若拙、大雅若俗的典范。
[187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3 07:27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3 07:13
建窑
在中国陶瓷史上,福建北部建阳山区所产建盏堪称一朵奇葩,也是古人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聪明才智,因地制宜创造奇迹的典范。
建窑器的美是很独特的,是反向思维的代表,也是崇尚自然美的代表。中国陶瓷自始烧以来,就一直按照传统审美的思路发展,在器物的外观上追求颜色的清浅,故有由黑变酱、再青、再白、再透明而无色的变化规律;
[186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3 07:13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3 07:12
明清以后,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彩绘瓷占据了主导地位,黑釉则完全演变成彩绘瓷的陪衬,如清代的黑地彩绘瓷、黑地素三彩等。作为一个单独的瓷品,黑釉器已经完全退出了※※舞台。
建窑
在中国陶瓷史上,福建北部建阳山区所产建盏堪称一朵奇葩,也是古人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聪明才智,因地制宜创造奇迹的典范。
[186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3 07:12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3 07:12
入元以后,随着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变化,黑釉瓷器生产逐渐式微,南方窑口基本停烧,而北方除一些大的窑口还在维持一定规模的生产之外,其他窑口纷纷停产或转产,黑釉器不复当年之风光。
明清以后,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彩绘瓷占据了主导地位,黑釉则完全演变成彩绘瓷的陪衬,如清代的黑地彩绘瓷、黑地素三彩等。作为一个单独的瓷品,黑釉器已经完全退出了※※舞台。
[186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3 07:12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3 07:12
研究西夏文化的著名学者史金波先生在他的《西夏社会》一书中这样描述西夏瓷器:“瓷窑堡所出瓷器表明,这里的瓷器没有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是突然兴盛起来的。其原因应是西夏雇佣了熟悉制瓷的汉族匠人,直接利用了中原汉族地区先进的制瓷技术,使西夏制瓷业一步到位...
入元以后,随着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变化,黑釉瓷器生产逐渐式微,南方窑口基本停烧,而北方除一些大的窑口还在维持一定规模的生产之外,其他窑口纷纷停产或转产,黑釉器不复当年之风光。
[186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3 07:12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2 18:33
这些发现充分证明,西夏的手工业特别是制瓷业也是十分发达的。
研究西夏文化的著名学者史金波先生在他的《西夏社会》一书中这样描述西夏瓷器:“瓷窑堡所出瓷器表明,这里的瓷器没有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是突然兴盛起来的。其原因应是西夏雇佣了熟悉制瓷的汉族匠人,直接利用了中原汉族地区先进的制瓷技术,使西夏制瓷业一步到位,达到当时的最高水平……表现出西夏文化与中原文化、技术的密切交流。”
[186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2 18:33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2 18:32
过去对西夏瓷器的认识仅为宁夏银川附近的灵武窑(包括磁窑堡窑和※※巷窑),近年来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不断展开,已经发现了其他一些生产西夏陶瓷器的地域,如银川西郊缸瓷井、甘肃武威、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等,此外在接近外蒙古边界地域也发现有古瓷窑痕迹。
这些发现充分证明,西夏的手工业特别是制瓷业也是十分发达的。
[186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2 18:32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2 18:32
西夏是北宋时期党项人建立的割据政权,全盛时期其版图南至青海湖、东接黄河西岸、北达外蒙古,西抵嘉峪关外,是当时与宋、辽抗衡的一支重要力量。
过去对西夏瓷器的认识仅为宁夏银川附近的灵武窑(包括磁窑堡窑和※※巷窑),近年来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不断展开,已经发现了其他一些生产西夏陶瓷器的地域,如银川西郊缸瓷井、甘肃武威、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等,此外在接近外蒙古边界地域也发现有古瓷窑痕迹。
[186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2 18:32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2 18:32
刻花器中有许多精彩之作,保留下大量的当时社会生活场景,生动活泼而富于情趣。黑釉油滴与南方建盏有异曲同工之妙,黑底色衬银白色或赭红色之油滴斑点,变化万千。
西夏是北宋时期党项人建立的割据政权,全盛时期其版图南至青海湖、东接黄河西岸、北达外蒙古,西抵嘉峪关外,是当时与宋、辽抗衡的一支重要力量。
[186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2 18:32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2 18:07
磁州窑黑釉剔花器通常形体硕大,过釉待釉层稍干后直接剔去部分釉面而形成花纹,立体感强,极具视觉冲击效果。
刻花器中有许多精彩之作,保留下大量的当时社会生活场景,生动活泼而富于情趣。黑釉油滴与南方建盏有异曲同工之妙,黑底色衬银白色或赭红色之油滴斑点,变化万千。
[186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2 18:07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2 18:06
宋金磁州窑系黑釉瓷主要产品有各类黑釉剔花、黑釉刻花、黑釉贴花、黑釉沥粉出筋和黑釉油滴瓷器等。
磁州窑黑釉剔花器通常形体硕大,过釉待釉层稍干后直接剔去部分釉面而形成花纹,立体感强,极具视觉冲击效果。
[186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2 18:06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2 18:06
磁州窑系则包括了烧制磁州窑类型瓷器的几处重要窑场,如河南鹤壁窑、扒村窑、当阳峪窑,山西北部地区的浑源窑、大同窑等。
宋金磁州窑系黑釉瓷主要产品有各类黑釉剔花、黑釉刻花、黑釉贴花、黑釉沥粉出筋和黑釉油滴瓷器等。
[185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2 18:06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2 18:06
磁州窑始于隋唐,有两处主要窑区,一处在观台镇,一处在彭城镇。磁州窑是宋金时北方最为庞大且烧制瓷器品种最为丰富的一处窑场,主要供给民间日用瓷市场,暂未发现有皇家贡器。
磁州窑系则包括了烧制磁州窑类型瓷器的几处重要窑场,如河南鹤壁窑、扒村窑、当阳峪窑,山西北部地区的浑源窑、大同窑等。
[185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2 18:06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2 07:01
两宋和夏辽金时代,黑釉瓷迎来了发展高峰,各主要黑釉瓷窑场均涌现出大量精美的作品。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窑场是北方的磁州窑及磁州窑系,南方的建窑和吉州窑。而最具有风情特色的是西夏黑釉瓷器。
磁州窑始于隋唐,有两处主要窑区,一处在观台镇,一处在彭城镇。磁州窑是宋金时北方最为庞大且烧制瓷器品种最为丰富的一处窑场,主要供给民间日用瓷市场,暂未发现有皇家贡器。
[185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2 07:01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2 07:01
而在南方,黑釉器烧制技术经由婺州窑、瓯窑而南下,影响了福建东南一带的窑场,在闽北、闽东均出现烧制黑釉器的古瓷窑。
两宋和夏辽金时代,黑釉瓷迎来了发展高峰,各主要黑釉瓷窑场均涌现出大量精美的作品。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窑场是北方的磁州窑及磁州窑系,南方的建窑和吉州窑。而最具有风情特色的是西夏黑釉瓷器。
[185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2 07:01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2 07:01
进入隋唐以后,黑釉器在北方各窑场大行其道,陕西黄堡窑、山西浑源窑以及河北、河南的许多窑场均开始批量烧制黑釉器,四川地区的邛窑、成都窑均有唐代黑釉瓷标本发现。
而在南方,黑釉器烧制技术经由婺州窑、瓯窑而南下,影响了福建东南一带的窑场,在闽北、闽东均出现烧制黑釉器的古瓷窑。
[185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2 07:01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2 06:59
南北朝时期黑釉烧制技术传入北方,河北、河南一些窑场开始烧制黑釉器,河北赞皇县东魏李希宗墓中所出土的黑釉瓷器就应该是当时河北地方窑口所烧制的。
进入隋唐以后,黑釉器在北方各窑场大行其道,陕西黄堡窑、山西浑源窑以及河北、河南的许多窑场均开始批量烧制黑釉器,四川地区的邛窑、成都窑均有唐代黑釉瓷标本发现。
[185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2 06:59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2 06:37
此时釉料中含铁量为8%左右,大大超过青釉器含铁量,可见已经正式形成黑釉专用配方。
南北朝时期黑釉烧制技术传入北方,河北、河南一些窑场开始烧制黑釉器,河北赞皇县东魏李希宗墓中所出土的黑釉瓷器就应该是当时河北地方窑口所烧制的。
[185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2 06:37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2 06:36
两晋开始出现真正的黑瓷,浙江西部的德清窑在东晋时期烧制的黑釉器釉面滋润光泽,色黑如漆,几可与漆器媲美。
此时釉料中含铁量为8%左右,大大超过青釉器含铁量,可见已经正式形成黑釉专用配方。
[185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2 06:36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2 06:36
黑釉瓷器由青釉瓷器演变而来。最早的黑釉瓷出现在东汉中晚期的东南窑场,此时黑釉并不稳定,与青瓷同窑烧制,含铁量约为4%~5%,所以是否定义为黑釉器还是含铁量偏高的青瓷器,仍可商榷。
两晋开始出现真正的黑瓷,浙江西部的德清窑在东晋时期烧制的黑釉器釉面滋润光泽,色黑如漆,几可与漆器媲美。
[185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2 06:36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2 06:36
中华民族对于黑色的审美,已经达到了精神崇尚的境界,从新石器时代的黑陶,到水墨书法、陶瓷黑釉的产生,以及历朝上玄下纁最高的冕服(玄即黑色代表天,纁色代表地),汉文化都潜心于表达黑色之美。
黑釉瓷器由青釉瓷器演变而来。最早的黑釉瓷出现在东汉中晚期的东南窑场,此时黑釉并不稳定,与青瓷同窑烧制,含铁量约为4%~5%,所以是否定义为黑釉器还是含铁量偏高的青瓷器,仍可商榷。
[185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2 06:36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1 19:00
黑色,中国的正统色之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黑,火所熏之色也。”
中华民族对于黑色的审美,已经达到了精神崇尚的境界,从新石器时代的黑陶,到水墨书法、陶瓷黑釉的产生,以及历朝上玄下纁最高的冕服(玄即黑色代表天,纁色代表地),汉文化都潜心于表达黑色之美。
[184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1 19:00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1 18:59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发展演变与鉴赏
黑。远山眉黛,浩瀚夜空。运墨而五色生。
黑色,中国的正统色之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黑,火所熏之色也。”
[184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1 18:59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6 18:06
黄褐釉折肩四系罐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发展演变与鉴赏
黑。远山眉黛,浩瀚夜空。运墨而五色生。
[184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1 18:59
ZHJJUN 发表于 2024-11-06 18:06
黄褐釉折肩四系罐
黄褐釉折肩四系罐
[184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1 18:54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1 18:06
南宋/元吉州窑仿剔犀如意纹云纹梅瓶在佳士得2015年秋季拍卖会拍出来292万港币。
瞳胧晨光里,明灭晓光初。一座座饱经风雨沧桑的窑岭,静静的守护在赣江畔的大地上,在悠悠岁月里,向过往的行人默默地诉说着自己辉煌的过去。吉州窑黑釉瓷,像在那个年代即将过去的黑夜,画出中华文化史上一抹灿烂的曙光。
[184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1 18:06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1 18:06
2017年南宋吉州窑剪纸贴花吉语盏,成交价是437500港元。
南宋/元吉州窑仿剔犀如意纹云纹梅瓶在佳士得2015年秋季拍卖会拍出来292万港币。
[184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1 18:06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1 18:05
如2015年南宋吉州窑玳瑁釉剪纸贴双凤纹长颈瓶(飞鹤),成交价是1085000美元。
2017年南宋吉州窑剪纸贴花吉语盏,成交价是437500港元。
[184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1 18:05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1 18:05
吉州窑黑釉瓷作为南宋吉州窑烧造鼎盛时代弄潮儿,而今也创下了在拍卖场种种令人乍舌的记录:
如2015年南宋吉州窑玳瑁釉剪纸贴双凤纹长颈瓶(飞鹤),成交价是1085000美元。
[184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1-11 18:05
ZHJJUN 发表于 2024-11-11 07:54
它的绝技在于看火,掌管烟火者指挥窑工,从两旁火眼添柴,他全凭经验精确把握火候,保证火调气顺,烧制出精美瓷器。
吉州窑黑釉瓷作为南宋吉州窑烧造鼎盛时代弄潮儿,而今也创下了在拍卖场种种令人乍舌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