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记博物馆中的中国瓷器珍品(10期)——吉州窑
15298 2498
[75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5 18:12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5 18:12
苏轼的送南屏谦师句:“道人绕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出春瓮鹅儿酒”;《清异录》中亦载有“花纹鹧鸪斑,试茶家珍之。”(明宝颜堂秘笈本卷二、三十七页)。
从这些赞誉诗文中,可见当时对与木叶天目同时代的兔毫、鹧鸪斑等作品的珍视程度,而翻遍有关文献,均不见有对木叶盏的一文半字记载。
[75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5 18:12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5 07:23
《方兴胜览》也有记载:“斗试之法,以水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曰一水,两水。茶色白,入黑盏,水痕易验,兔毫盏之所以为贵也。”
苏轼的送南屏谦师句:“道人绕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出春瓮鹅儿酒”;《清异录》中亦载有“花纹鹧鸪斑,试茶家珍之。”(明宝颜堂秘笈本卷二、三十七页)。
[75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5 07:23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5 07:22
※※遗留下的许多对这些茶盏的赞誉诗篇文献,如宋徽宗《大观茶论》载:“盏色以青黑为贵,兔毫为上。”
《方兴胜览》也有记载:“斗试之法,以水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曰一水,两水。茶色白,入黑盏,水痕易验,兔毫盏之所以为贵也。”
[75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5 07:22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5 07:22
在斗茶盛行的宋代,从文献记载来看,当时吉州窑、建窑天目瓷中,备受皇帝和文人墨客瞩目推崇的茶盏,并不是工艺简单的木叶盏,而是那些适宜斗茶的兔毫、鹧鸪斑、油滴等结晶窑变器物。
※※遗留下的许多对这些茶盏的赞誉诗篇文献,如宋徽宗《大观茶论》载:“盏色以青黑为贵,兔毫为上。”
[75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5 07:22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5 07:21
而今令人称羡推崇不已的木叶盏,似乎并不在此例。
在斗茶盛行的宋代,从文献记载来看,当时吉州窑、建窑天目瓷中,备受皇帝和文人墨客瞩目推崇的茶盏,并不是工艺简单的木叶盏,而是那些适宜斗茶的兔毫、鹧鸪斑、油滴等结晶窑变器物。
[75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5 07:21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5 06:37
一般认为,一件古瓷之所以珍贵,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稀少,二是当时就很名贵。如明代成化斗彩杯,当时就是皇帝喜好之物而价值不菲,且有文献记载。
而今令人称羡推崇不已的木叶盏,似乎并不在此例。
[75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5 06:37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5 06:37
这些问题,亦如木叶盏本身的极端平常中蕴藏着神奇,使人沉浸于对它的揣测与探求中而不得解脱。
一般认为,一件古瓷之所以珍贵,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稀少,二是当时就很名贵。如明代成化斗彩杯,当时就是皇帝喜好之物而价值不菲,且有文献记载。
[75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5 06:37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5 06:37
还有,木叶盏装饰朴实,工艺并不复杂,显然不是达官贵人或宫廷御用器。那么,以其并不多见的产量来看,又是供什么人使用?
这些问题,亦如木叶盏本身的极端平常中蕴藏着神奇,使人沉浸于对它的揣测与探求中而不得解脱。
[74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5 06:37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5 06:36
在宋代,全国有很多黑釉产地,为什么都未见有以木叶装饰的器物?而独有吉州永和窑生产?为什么木叶只限装饰在茶盏上,从未见过装饰于瓶、罐之类器物上?木叶盏的装饰叶片,究竟是什么树种植物?
还有,木叶盏装饰朴实,工艺并不复杂,显然不是达官贵人或宫廷御用器。那么,以其并不多见的产量来看,又是供什么人使用?
[74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5 06:36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4 17:38
一般的藏家,即便是得到一品完整木叶的残件,也是十分地喜爱,如获至宝了。然而,木叶天目本身的许多谜团,至今仍然困扰着人们。
在宋代,全国有很多黑釉产地,为什么都未见有以木叶装饰的器物?而独有吉州永和窑生产?为什么木叶只限装饰在茶盏上,从未见过装饰于瓶、罐之类器物上?木叶盏的装饰叶片,究竟是什么树种植物?
[74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4 17:38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4 17:37
如今,吉州窑木叶盏已成为吉州窑天目中的极品,亦是无数古陶瓷藏家梦寐以求的器物。
一般的藏家,即便是得到一品完整木叶的残件,也是十分地喜爱,如获至宝了。然而,木叶天目本身的许多谜团,至今仍然困扰着人们。
[74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4 17:37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4 17:37
细细观察你会发现,在闪烁着深邃黑浑之中,木叶的丝丝茎脉是那样的清晰生动,透过茎脉的空隙,在盏壁漆黑的釉色中,米黄色的叶子像是舞动着的生命的灵性。
如今,吉州窑木叶盏已成为吉州窑天目中的极品,亦是无数古陶瓷藏家梦寐以求的器物。
[74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4 17:37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4 17:37
这种近乎自然的装饰,尽管没有玳瑁、油滴天目那美丽的结晶,虎皮、鹧鸪天目斑斓的色彩,以及兔毫天目丝丝垂流的窑变效果,但木叶那朴实无华的沉穆,天然去雕饰的工艺,能够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
细细观察你会发现,在闪烁着深邃黑浑之中,木叶的丝丝茎脉是那样的清晰生动,透过茎脉的空隙,在盏壁漆黑的釉色中,米黄色的叶子像是舞动着的生命的灵性。
[74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4 17:37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4 17:25
这种制作工艺很少流传下来,对于它的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
这种近乎自然的装饰,尽管没有玳瑁、油滴天目那美丽的结晶,虎皮、鹧鸪天目斑斓的色彩,以及兔毫天目丝丝垂流的窑变效果,但木叶那朴实无华的沉穆,天然去雕饰的工艺,能够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
[74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4 17:25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4 17:24
所用叶子有人认为是桑叶,也有人认为是菩提树叶。经过这样加工过的黑釉碗,有一种质朴的野趣。
这种制作工艺很少流传下来,对于它的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
[74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4 17:24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4 17:24
一般是一片叶子贴在盏心,也有贴在盏壁、盏口的,木叶有半叶、一叶,也有二、三叶叠加。
所用叶子有人认为是桑叶,也有人认为是菩提树叶。经过这样加工过的黑釉碗,有一种质朴的野趣。
[74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4 17:24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4 17:24
木叶盏制作时,先在胎上施一层黑釉,然后在经过特殊处理的树叶上施一层淡釉,再把树叶贴在黑瓷坯体上烧制而成。
一般是一片叶子贴在盏心,也有贴在盏壁、盏口的,木叶有半叶、一叶,也有二、三叶叠加。
[74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4 17:24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4 07:50
在这众多的吉州窑天目品种中,恐怕最具艺术魅力的就是木叶天目了。
木叶盏制作时,先在胎上施一层黑釉,然后在经过特殊处理的树叶上施一层淡釉,再把树叶贴在黑瓷坯体上烧制而成。
[73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4 07:50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4 07:50
其种类繁多,变幻无穷,有木叶天目、玳瑁天目、兔毫天目、油滴天目、虎皮天目、黑釉彩绘、黑釉洒彩和素天目等等。
在这众多的吉州窑天目品种中,恐怕最具艺术魅力的就是木叶天目了。
[73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4 07:50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4 07:50
吉州窑:木叶天目盏之谜!
黑釉瓷是代表吉州窑陶瓷面貌的一种主要类别,这种被日本称之为“天目”的宋代吉州窑独创的黑釉产品,应该是宋代“斗茶”之风盛行的产物。
其种类繁多,变幻无穷,有木叶天目、玳瑁天目、兔毫天目、油滴天目、虎皮天目、黑釉彩绘、黑釉洒彩和素天目等等。
[73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4 07:50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4 07:33
绿釉花卉纹枕
吉州窑:木叶天目盏之谜!
黑釉瓷是代表吉州窑陶瓷面貌的一种主要类别,这种被日本称之为“天目”的宋代吉州窑独创的黑釉产品,应该是宋代“斗茶”之风盛行的产物。
[73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4 07:49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4 07:34
绿釉花卉纹枕
绿釉花卉纹枕
宋(960—1276年)
吉州窑博物馆藏
[73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4 07:34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4 07:33
绿釉花卉纹枕
绿釉花卉纹枕
[73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4 07:33
绿釉花卉纹枕
[73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4 07:32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4 07:32
平凡的生活场景、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传统习俗、自然界中的山川大地、飞禽走兽、吉祥花草,无一不是他们提取的素材。
他们以生动的社会生活和优美的江南自然景致为创作源泉,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将其概括提炼成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反映出平民百姓企盼祥和幸福的美好愿望,也反映出了当时江南淳朴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
[73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4 07:32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3 17:34
装饰内容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陶瓷工匠长期生活在民间,以民间一切寻常事物入画,将创作题材扩展到百姓生活的各个角落。
平凡的生活场景、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传统习俗、自然界中的山川大地、飞禽走兽、吉祥花草,无一不是他们提取的素材。
[73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3 17:34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3 17:33
如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釉下彩绘秋葵纹盆,同时采用了彩绘、洒釉、剔花、刻花四种装饰工艺,整个画面笔法娴熟,线条纤细,笔力苍劲活泼,富有生气。
装饰内容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陶瓷工匠长期生活在民间,以民间一切寻常事物入画,将创作题材扩展到百姓生活的各个角落。
[73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3 17:33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3 17:33
釉下彩绘往往还与洒釉、印花、剔花、刻花和贴花等工艺兼用,多种装饰工艺并存于同一件器物上,使产品更具观赏性。
如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釉下彩绘秋葵纹盆,同时采用了彩绘、洒釉、剔花、刻花四种装饰工艺,整个画面笔法娴熟,线条纤细,笔力苍劲活泼,富有生气。
[72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3 17:33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3 17:33
开光装饰手法丰富了釉下彩绘的表现技巧,拓宽了题材表现形式,不仅能描绘出在空间中并列的事物,还能表现出时间上先后承续的情节。
釉下彩绘往往还与洒釉、印花、剔花、刻花和贴花等工艺兼用,多种装饰工艺并存于同一件器物上,使产品更具观赏性。
[72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3 17:33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3 17:22
开光装饰手法的运用,强调了视觉注意的中心部位,突出了主题纹饰,使得整个画面主次分明、井然有序。
开光装饰手法丰富了釉下彩绘的表现技巧,拓宽了题材表现形式,不仅能描绘出在空间中并列的事物,还能表现出时间上先后承续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