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画幅使用技术讨论
19681 272
[156 楼] 色观天下 [泡菜]
08-11-18 11:18
原文由 zsmonk 发表

问老照:45大画幅的对焦跟135、120有什么区别?是否一定要用到沙姆定律?谢谢。好贴,学习,收藏。

沙姆定律的应用太重要了,一提沙姆定律就是镜头板前倾,可倾多少度?,光圈用到多少?在对焦帡上如何对焦?等问题始终困惑使用大画幅的新人,请各位老师前辈给讲解一下沙姆定律的应用问题。谢谢,谢谢
[155 楼] zsmonk [资深泡菜]
08-11-18 10:20
原文由 照文三 发表

大广角的估焦手持机,不错。这么广的镜头,水平仪是免不了的。对焦千万别放在无穷远,防在两米左右用小光圈。这是常用做法。


问老照:45大画幅的对焦跟135、120有什么区别?是否一定要用到沙姆定律?谢谢。好贴,学习,收藏。
[154 楼] 阿清 [资深泡菜]
08-11-18 10:08
原文由 照文三 发表
两位讨论的不错。继续。
关于中灰的确定,是灵活的。看你要什么效果,想把哪个地方搞成中灰。


    赞同老照的说法,根据你确定的影调来确定中间灰.
[153 楼] zsmonk [资深泡菜]
08-11-18 09:59
原文由 magic00 发表
照文三

国家首席毒贩!


哈哈,数码时代更需要多放大画幅的毒!!!!
[152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08-11-17 22:04
原文由 daibenxiang 发表
各位:8X10用什么云台好?


推荐老钟的那款。可以找绿影室问问。
[151 楼] daibenxiang [泡菜]
08-11-16 20:19
各位:8X10用什么云台好?
[150 楼] 胡秋然 [泡菜]
08-11-15 18:29
原文由 照文三 发表
像是老宾德测光表,很结实耐用。
路来           35
CANON          350D
CANON          10D
CANON          50/1.4
CANON          70-200/2.8
CANON          2X
适马         24-70/2.8
适马         10-20/3.5-5.6
LEICA          R4
LEICA          R35/2.8
LEICA          R24/2.8
LEICA          R90/2.0
LEICA          R135/2.8
LEICA          R50/2.0
LEICA          M6
LEICA          MCL
LEICA          M90/4.0
LEICA          M35/1.4
LEICA          M35/3.5
VOIGTLANTER    M15/4.5
HASSELBLAD     500C
HASSELBLAD     150/4.0
HASSELBLAD     40/4.0
LINHOF         IV  4X5
LINHOF         135/3.8   4X5
LINHOF         90/6.8     4X5
VOIGTLANTER    400/7.7  4X5
路来     双反120相机
VOIGTLANTER    PROMINENT NOTKON 50/1.5
KIVE           88   80/2.8
KIVE           45/4.0
海鸥        DF-1   50/2.0
KIVE           30
京瓷         270
京瓷          28-70/3.5-5.6
京瓷          80-200/4.0-5.6
[149 楼] 大腹翩翩 [泡菜]
08-11-15 09:46
利用您的图简单的表述一下。

我分析在这个图中的暗部和亮部的位置,以及下边的灰度尺。可以对应找出来中灰点。
[148 楼] zeyezeyez [泡菜]
08-11-14 22:58
Pentax Spotmeter V,435g,唉,带着也算一个大件了。当然,朴实可靠。
好像名贴“要买点测就必须是1度的!”第一贴就是说它?
/showarchives.php?threadid=34646

[zeyezeyez 编辑于 2008-11-14 23:04]
[147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08-11-14 16:17
像是老宾德测光表,很结实耐用。
[146 楼] 大腹翩翩 [泡菜]
08-11-14 14:07
我感觉用这样的测光表也可以通过找到中灰点来确定曝光数据的。也就是首先确定景物中的中灰区域,然后对这个部位进行测光,直接确定。这要比反复多点测光要快一些,但是对拍摄者的要求要高一些。
[145 楼] 大腹翩翩 [泡菜]
08-11-14 14:02
从您的陈述上看,您所用的方法好像应该是属于对景物的亮部和暗部进行测光,然后确定曝光数据,这个办法与我在前面所说的应该是一类。

其实,一旦对测光技术了解以后,用什么方法也都是可以的。其核心就是要保证充分利用胶片的性能,最大限度的利用。

这样的测光表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能介绍一下是什么牌子和型号吗?是宾的的吗?
[144 楼] 大腹翩翩 [泡菜]
08-11-14 13:56
原文由 zeyezeyez 发表

大肚子兄这也算一贴啊?


才来无忌时间不长,对无忌的规矩和习惯不熟悉,生怕得罪各位,所以,对楼主的肯定我感觉要有一个表示,所以就回了这样的一个。别见怪。
[143 楼] zeyezeyez [泡菜]
08-11-13 15:18
原文由 大腹翩翩 发表
谢楼主的肯定。


大肚子兄这也算一贴啊?拳拳暖贴心。那我也凑一个。根本称不上可以单说的“一种测光方法”,只是我对付目前阶段拍摄内容的具体步骤,正好够用。算算我点测表还没用满40次呢,因为四盒4x5胶片还两张没用呢。

我的测光表是这个。买45机器带进来的(要不可能得几盒胶片后才想到用点测)。老用家已经在表盘上贴了那个扇形的灰阶,对应亚当斯的分区。不是自己画的,是印刷的,从尺寸的准确性看,是当年专为这款表定制的,边上还有制作公司的小字挤着。从没用过其他表,不知道观测窗里是怎样的。我这个,观察窗正中的圆圈是一度点,点在景物上扫过,指针随时变动位置。随便抓张图,说个意思。我先找想在照片上保住的最亮点,就测灭火器上的纸标贴,指针停在16,我就把表盘上的16转过去,对上八区(VIII)。然后找想要在照片上保住的最暗点,选了工钢柱暗部的红色部分,指针是9,表盘没有移动过,所以一眼就看到9是一区(I),就想着是不是得把纸牺牲掉一些了。但我还没去动表盘,先对着深处的纸盒和近处的衣服扫一边,不停地回看一眼表盘,想象它们是不是我要的样子,(针对这张)是不是暗到我不能接受的地步。最后决定把整个往亮处提一点,就把9提到了二区(II),16也就去了九区。然后,才第一次去看表盘上沿的曝光组合,拍。(这里老提到亚当斯、区域曝光,他是不是该扇我?)

不管怎么说,我这样的步骤,目前看,挺适合我这种眼睛没经验,心算、记数都不太灵的人。整个过程我只要认数字,不用算,像看指针钟而不是液晶数字表;不过眼睛和脑子再也练不出来了。还有,可能也就适合我目前拍的内容和样式:画面的“主体”是全体/整体,没有一个物理体量上突出的主体需要绝对完美的保证。

[zeyezeyez 编辑于 2008-11-13 15:23]
[142 楼] 大腹翩翩 [泡菜]
08-11-13 13:27
原文由 照文三 发表
两位讨论的不错。继续。
关于中灰的确定,是灵活的。看你要什么效果,想把哪个地方搞成中灰。


谢楼主的肯定。
[141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08-11-12 16:53
两位讨论的不错。继续。
关于中灰的确定,是灵活的。看你要什么效果,想把哪个地方搞成中灰。
[140 楼] 大腹翩翩 [泡菜]
08-11-12 14:08
原文由 zeyezeyez 发表


(我的测光表,碰巧让我不用先“艰难地”确定中灰点。。。先不搅合,以后说)

[zeyezeyez 编辑于  ......


为什么不用“艰难地”确定中灰点?
[139 楼] 大腹翩翩 [泡菜]
08-11-12 14:05
原文由 zeyezeyez 发表

是我没讲清楚。我意思是,运用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一般总是需要使用点测表的;而区域曝光法,似乎并没有特别要求在景观中确定一个“中灰点”。也就是说,使用点测表,和肉眼看准中灰点,两者没有必然联系。当然,怎么用点测表,各人自有自己的习惯、经验和模式;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zeyezeyez 编辑于 2008-11-12 12:44]


关于测光表的使用在大画幅相机技术中应该说是比较重要的,因此,我认为也应该符合该主题。

据我了解,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应该是在暗房中使用的。如果我们对这个技术了解的比较多,在拍摄中形成一个概念,对后期的制作会有好处。

但是在拍摄中不能这样理解。

从您的表述上看,您的做法应该是对景观中的高亮、中灰和暗部都进行测光,然后根据所得数据进行拍摄。其实,这也是测光表使用的方法之一。

我喜欢这样的交流。
[138 楼] zeyezeyez [泡菜]
08-11-12 13:06
赶紧承认,我楼下的话里藏着个错误。

我把大腹翩翩说的“中灰点”理解为“景观中本身是中灰的点”了。

而他的意思是,你要在景观中选取一个点,使它在“照片中”成为中灰点;而这个点的选取,是曝光成败的关键。

(我的测光表,碰巧让我不用先“艰难地”确定中灰点。。。先不搅合,以后说)

[zeyezeyez 编辑于 2008-11-12 13:12]
[137 楼] zeyezeyez [泡菜]
08-11-12 12:43
原文由 大腹翩翩 发表
头一次听说“点测表的亚当斯测法”。能否展开讲一讲,我这里谢过了。


是我没讲清楚。我意思是,运用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一般总是需要使用点测表的;而区域曝光法,似乎并没有特别要求在景观中确定一个“中灰点”。也就是说,使用点测表,和肉眼看准中灰点,两者没有必然联系。当然,怎么用点测表,各人自有自己的习惯、经验和模式;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zeyezeyez 编辑于 2008-11-12 12:44]
[136 楼] 大腹翩翩 [泡菜]
08-11-12 09:25
原文由 zeyezeyez 发表

用一度点测表,为什么非要找中灰点来测?至少依赖点测表的亚当斯测法,好像并不强调“先要到景观里去找一个中灰点”的。

不是说找中灰点不是个方法,也不是说有找中灰点的能力不稀奇。

[zeyezeyez 编辑于 2008-11-12 06:01]


头一次听说“点测表的亚当斯测法”。能否展开讲一讲,我这里谢过了。
[135 楼] zeyezeyez [泡菜]
08-11-12 05:59
原文由 大腹翩翩 发表
对1度头的看法我认为应该一分为二,如果对测光技术掌握比较好,特别是对景观的中灰点选取准确,那么对主题表现非常完美;如果对中灰点的选取不当,必然导致影调的偏移,拍摄就会失败。所以,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来。


用一度点测表,为什么非要找中灰点来测?至少依赖点测表的亚当斯测法,好像并不强调“先要到景观里去找一个中灰点”的。

不是说找中灰点不是个方法,也不是说有找中灰点的能力不稀奇。

[zeyezeyez 编辑于 2008-11-12 06:01]
[134 楼] 大腹翩翩 [泡菜]
08-11-10 15:22
原文由 对不起俺稀罕你 发表
要严谨,还得是仙那机背测光啊


太费了。
[133 楼] 对不起俺稀罕你 [泡菜]
08-11-10 15:17
要严谨,还得是仙那机背测光啊
[132 楼] 大腹翩翩 [泡菜]
08-11-10 15:12
原文由 老速腾 发表

听老师的,下月若去北京聚会让大师们帮俺选一个测光表,再买个好点的镜头,当场教教俺,嘿嘿


测光表重要的是准确,千万注意。如果存在误差可能会导致拍摄失败。而且还不容易找出原因。

对1度头的看法我认为应该一分为二,如果对测光技术掌握比较好,特别是对景观的中灰点选取准确,那么对主题表现非常完美;如果对中灰点的选取不当,必然导致影调的偏移,拍摄就会失败。所以,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来。
[131 楼] 大腹翩翩 [泡菜]
08-11-10 15:01
原文由 四贝勒 发表

谢谢你,我也是这么做的,可片出来就傻了,看片好象暴光差一整档,当时我用的是入摄光,晕了


不用谢。

测光表的使用不是简单的拿来读取个数据就可以了。还要看光线的方向等因素,如果测光准确,曝光不可能差一档。

建议:
1、重新确认测光表的数据,如感光度等;

2、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参考书中的叙述来试验;

3、可以利用数码相机,或小DC等对数据进行校正。

4、找几位有测光表的朋友,将几块表拿到一起,比较一下是否有偏差。
[130 楼] abo [陈年泡菜]
08-11-10 13:18
原文由 照文三 发表
8X10和重量级的机器建议用三向云台,球台不好掌握,弄不好摔机器。
测光表的小数,22.5就是正好是22到32之间,22.7就是22加大约2/3档。一般大幅头都有1/3位置可以设定的。

22.7应该是222/3档,即往F32方向再转动2个小格

[abo 编辑于 2008-11-10 13:21]
[129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08-11-10 12:55
测光表选择不多,带1度点测最好,钱都花到这份上了不带不合适。世光的便宜些,美能达的应该最可靠,还有就是高森的,凑合吧。
[128 楼] 老速腾 [资深泡菜]
08-11-9 22:27
原文由 大腹翩翩 发表

测光表还是必备的。还是弄一块吧。

另外,用测光表在数码相机的使用中也比较方便。比机内测光好。

听老师的,下月若去北京聚会让大师们帮俺选一个测光表,再买个好点的镜头,当场教教俺,嘿嘿
[127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08-11-9 19:14
8X10和重量级的机器建议用三向云台,球台不好掌握,弄不好摔机器。
测光表的小数,22.5就是正好是22到32之间,22.7就是22加大约2/3档。一般大幅头都有1/3位置可以设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