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X竖拍抖动,云兄弟来店测试结果来了
13560
228
[202 楼] 殡鍀
[泡菜]
10-7-5 14:15
原来结论早就已经有了,只是有人一看时间过了那么久没多少人惦记要准备改口了。
测试结果:云兄弟认为机器有问题,我是同意两种模式拍出的照片有差别。 [殡鍀 编辑于 2010-07-05 14:15] |
[201 楼] yaox
[资深泡菜]
10-7-4 18:39
这贴要顶。
都这样大家愉快,很和谐嘛。 |
[200 楼] qg2007
[资深泡菜]
10-7-4 17:52
顶起!
|
[199 楼] i18n
[泡菜]
10-7-4 17:47
原文由 CAPASS 在2010-07-04 17:38发表 看到这样的回复,我就忍不住看注册时间 |
[198 楼] CAPASS
[禁言中]
10-7-4 17:38
我F*ck 賓得相機照相就這樣
各位砸相機換門吧 |
[197 楼] solon80
[泡菜]
10-6-8 02:18
原文由 yyzqyy 在2010-03-03 13:10发表 你 1/60 s 拍10张,就知道哪里抖了,开不开sr无所谓 |
[196 楼] qg2007
[资深泡菜]
10-3-5 16:37
有反光板的振动,同时还有光圈拨杆的振动,两个动作是同时。
取消了反光板,光圈拨杆取消不了。如果像佳能EF口那样,改用电动光圈,那么宾得135、APS系列的现有镜头都不能用了 |
[195 楼] blueguitar
[泡菜]
10-3-5 16:31
原文由 沉思良久 在2010-03-05 08:42发表 会不会类似4/3的无反光板系统将取代单反系统,呵呵 |
[194 楼] 365th
[泡菜]
10-3-5 15:08
原文由 tigermei 在2010-03-02 23:34发表 这一点我正好看到过,找不到原文了,大意是这样。由于反光板震动会造成画面不清晰,1/60秒附近的速度刚好在这个影响范围里,如果是1/30秒或者更慢,那么不稳定的时间段占整个曝光时间段的比例比较小,所以反而清晰 |
[193 楼] 沉思良久
[资深泡菜]
10-3-5 08:42
阅。希望别引起“拍照without反光板 比 with反光板 照片更清晰”的负面争论
|
[192 楼] xuntan
[资深泡菜]
10-3-5 00:09
居然看的人不多?
|
[191 楼] 赛璐珞
[泡菜]
10-3-4 11:13
原文由 xuntan 在2010-03-04 10:44发表 学习了,谢谢。 |
[190 楼] xuntan
[资深泡菜]
10-3-4 10:44
这是05年“色苑杂谈”大侠发在坛子里的一篇文章,文章主要不是说抖动的,但其中一段测试了相机和摄像机的抖动,这两天发在马帮,我把它搬过来给云兄参考一下吧,以下是原文所写,未改动。
《杂谈:摄影及摄影的未来》之八:虚幻的高象素 【2005-09-30 17:15发表】 拍过许多照片,总觉得不是很清晰,在排除了聚焦不良等干扰之后,觉得相机的抖动对清晰度的影响似乎比想象的还要大很多。大家都知道有一个“聚焦倒数”作为快门速度的说法,可按照这一近乎圣经的指点,甚至再高几倍的速度,出来的片子还是不理想。为了彻底弄明白“安全速度”的问题,日前设计了一个小实验。 先用300D+300mm镜头对准一景物,确定视野范围,然后使用PD150摄像机对此视野拍摄并录像,将视频图象转化为静止照片,选择其中的某一点作为参考,采集它在每一帧图象中的位置,然后对此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到一条拍照过程中的抖动曲线及其它相关数据。 折算下来,照相机与摄像机都相当于35mm相机的500mm焦距,摄像机的防抖关闭,分别使用手持、独腿架和把摄像机靠在墙壁拍照,每次记录2秒钟,共得到3组、共6秒长度的视频。在此假设两种机器的抖动情况是一样的。 为了行文方便,定义两个名词“抖”和“晃”。抖:小幅度、高频率的抖动,在下面图表上为两幅画面之间的差值,以红/绿线条表示;晃:幅度较大、速度较慢的抖动,下表中为实际的坐标,以黄/蓝线条表示。以下为得到的数据。 晃动情况分析(PAL制720X576象素时) 手持:2秒内,摆幅超过60象素(PAL视频),摆动频率高,约7次; 独腿架支撑:摆幅约为手持的一半,35象素,频率近似。 墙壁支撑: 摆幅大大降低,约为10象素,频率约为前两者的一半,且波动曲线非常光滑。 抖动分析(提到的数值已折算为600W象素相机,比PLA视频放大4倍,以求较好的显示效果) 手持:半数情况下超过10象素(等效于600W象素机器),最大值约40象素。2秒内平均值为12; 独腿架支撑:约为手持量值的一半,最大值约20。2秒内平均值为7; 墙壁支撑:最大值约为10,平均值约为4。 三种拍照方式对比,手持抖晃最严重,使用独腿架次之,约为手持的一半;借助于墙壁支撑的效果最好,约为手持的1/4。曾经对独腿架的效果寄予厚望,但实际使用时感觉不太明显,测试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它只能比手持提高约一档的快门速度;而使用墙壁支撑却可以提高近两档快门速度,这稍稍有点出乎意料。 因为测试条件的限制,只能采集到1/50s时间内的数据,更短时间(比如1/1000s)内的情况无法窥视到,对于在这么短时间内发生的事情,只能进行“合理”的猜测。 假设抖动规律是最简单的正弦波,且周期与1/50s相当,对于手持、600W的相机来讲,在1/50s的时间内抖动已经达到了40象素(最大)或12象素(平均),推算下来,如果要求抖动量限制在一个象素的范围,对应的快门速度应该分别是1/2000和1/600。而一个象素的抖动量,对于600W象素来讲,它实际表现出来的分辨率只有150W象素的水平。 当年学过的高等数学已经几乎忘光,现在无法从数学上得到合理的答案,即:究竟多么小的抖动量才能接近感光器件的分辨率。做一个认为非常保守的估计,抖动不超过1/3象素应该是最起码的要求,如此算来,要达到号称600W(500mm焦距时)的分辨率,相机的速度不应该低于1/6000s! 即使是这样一个看似“惊人”的数据,还是做了许多简化得来的:在1/50s的时间内,相机是按照最简单的正弦波方式在抖动、象素虽然重叠了1/3,但还是认为它是清晰的,显然这样的假设条件都过于“仁义”了。从数学上讲,引起模糊的抖动,其幅度的影响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极快的频率。在1/50s的时间内发生了什么,我们还不知道,但显然不会太“简单”。如果考虑到这些复杂的情况,1/6000s的速度恐怕还是过于保守了,能把600W象素分辨率完全发挥出来的快门速度或许是数倍、甚至10倍于这个1/6000s。如此推算下来,即便是50mm的标头,要完全消除抖动的影响,快门速度也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显然,这是一个十分悲观的结论。 前面提到过,对于单反相机,由于原理性的问题,聚焦完全准确是不可能的,跑焦是绝对的,不同的机器不过是程度的区别而已。顺便提一句,许多人期望通过缩小光圈、增加景深来掩盖跑焦的问题,其实也基本是自欺欺人。我们看到的景深计算方式,其中对“弥散圆”的定义是幅面的1/1000,这在视觉上是正确的,对用于“跑焦”的讨论就错了,对于600W象素的机器,它的象素直径是幅面的1/3000。如果把清晰的标准从视觉清晰定义为象素清晰,那么弥散圆的直径连1/3000都不是,而是一个更小更小的数值,显然一旦跑焦,靠“景深”基本是无法弥补过来的。对于镜头的影响,笔者手头没有现成的资料,但许多人所说的因为镜头分辨率不够而导致感光器件分辨率“吃不饱”的情况应该是普遍存在的。 偶然看到一篇谈镜头的文章,谈的也是吃不饱的问题。:"《你的DC分辨率到底是800万像素,还是80万像素?》" 按照作者的观点,以最好的标头、其分辨率为70线对/mm计算,35mm系统对应的分辨率不过是420W左右。如果是其它的镜头,或者将这些镜头用于更小一点尺寸的1.X系统机器上,能发挥出来的分辨率显然将更低。 噪点对分辨率也会有影响,其它的因素也还有许多许多……把这些因素总结起来,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所谓的600W、800W,甚至更高的象素,它们对应的高分辨率我们基本是得不到的,或者说,“高象素,听起来很美”。 再罗嗦一句,从实用的角度来讲,过高的“分辨率”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当然这是对绝大多数的“非专业”人士来讲的。一般人的“作品”几乎没有印杂志封面或挂历或画报的机会,就普通的应用场合来讲,实在找不到足够的理由,让我们有如此苛刻的(其实也几乎是达不到的)需求。高分辨的照片需要更大的储存空间,照片数量多到一定程度,这也将是不小的负担。 笔者用了一年多的300D,平时相机就设定在300W分辨率、普通压缩程度的模式,片子也印过杂志的封面,也使用喷绘出过一米的大照片,从视觉上讲效果真的非常满意,没发现许多坚持认为的“不够清晰”。片子好不好,更多的是与内容及拍摄条件有关,与器材的关系不是象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这话题太大,就不敢多说了。很多人就是能生生地看出800W与600W照片的“区别”,笔者只能表示佩服,因为自己实在看不出来。 以前因为工作的关系,使用自己的软件采集过“真正”200W象素的照片(1600X1200,来源于仪器,从更高分辨率的原始信号降低采样率得来,所以能认定是“真正200W”),说实话,这200W的片子要比许多号称800W的照片还要清晰。或者说,如果“真的”达到了200W,照片已经非常非常清晰了。 对于单反系统,机器的底子还好一些,虽然象素吹得比较高,但感觉好歹还靠谱。现在800W的DC已经铺天盖地,甚至连某款手机也做到了700W象素,如此的指标,就有些搞笑的味道了。 许多地方现在还有一种简单而原始的交通工具:毛驴车。一头小毛驴加一个简单的小板车,简单、便宜,却很实用,毛驴比大牲口便宜,也好伺候,所以在一些地方很受欢迎。其实,毛驴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好糊弄。为了让毛驴更卖力地拉车,许多车夫都会在毛驴的眼前吊上一捆草,毛驴以为多跑一步就会吃得到,因此就使劲往前跑,它就不明白,那草其实也会跟着跑,因此是永远也吃不到的。人、驴之间的这种游戏已经上演了几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可怜的毛驴一直就没明白其中的奥妙。 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象那毛驴呢? [2010-03-04 12:14 补充如下] 晕,居然忘记了贴出原帖地址,补上。 再次向“色苑杂谈”大侠表示敬意!那篇文章很多东西写的真好。 杂谈:摄影及摄影的未来 |
[189 楼] xiaoshoucn
[泡菜]
10-3-4 09:59
原文由 草花 在2010-03-04 09:08发表 +1 ![]() ![]() |
[188 楼] tigermei
[资深泡菜]
10-3-4 09:40
原文由 黑暗之蛊 在2010-03-04 08:09发表 如果是反光板造成的抖动, 我想: 对焦距离近了,反光板造成的抖动可能不明显。 比如,0.5米的距离,如果偏移0.1个像素的距离,对相机来说等于无偏移。但在5米位置,可能就偏移1个像素,50米外就有10个像素了。 当然,这是我自己猜的。 |
[187 楼] 草花
[资深泡菜]
10-3-4 09:08
收KX,快门1w以下,除此问题外无其他问题的.
当然,虽然俺不介意这个问题,但既然有问题了,那总得便宜点啊 ![]() |
[186 楼] yyzqyy
[泡菜]
10-3-4 08:37
原文由 云之遥 在2010-03-03 18:13发表 我经常冲印8到12寸的照片,要不然可能还在用k100d那个600w的 说实话,我拍的那张几照片,如果冲印成8寸,你根本看不出来哪张是1/60哪张是1/320 给你算笔帐:你前面提到你拍什么广告牌的时候有10个像素的抖动,kx的分辨率是4288×2848,那么抖动所占整个画面长度的比例=10/4288=0.002332,近似就是千分之2.3 如果我冲印成8寸照片,8寸照片的长度是20厘米,那么这个抖动在照片上反映出来的就是0.002332*20厘米=0.04664厘米,那么就是0.5毫米不到 一张15.2厘米*20厘米的照片上,抖动部分只有0.5毫米不到 更何况,这个10个像素的抖动应该是你遇到的比较差的情况吧,大部分人开着SR还可以纠正一部分抖动 所以我的结论就是,反光板引起的振动是真实存在的,机身开着SR可以纠正大部分的振动,仅在某些低速快门下(或许是1/60到1/100左右),SR纠正的效果是最差的(最差不代表不起作用,只不过是纠正的程度比较小)。即便是这样,出图的效果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宾得设计的时候又没说SR仅是用来纠正手引起的抖动,或许也把反光板引起的抖动考虑在被纠正的范围内,那么你硬要说关了SR之后抖动更明显了那是没道理的,SR本来就是管这事儿的,你干吗把它关掉呢? |
[185 楼] 黑暗之蛊
[泡菜]
10-3-4 08:09
原文由 tigermei 在2010-03-03 23:47发表 有点不理解,既然是反光板造成的抖动,为什么还要对对焦距离有要求呢?对焦距离近了反光板就不抖了? |
[184 楼] 黑暗之蛊
[泡菜]
10-3-4 08:08
原文由 云之遥 在2010-03-03 23:10发表 看我169楼的图片,似乎没有看到反光板造成的抖动啊 |
[183 楼] tarxan
[资深泡菜]
10-3-4 00:41
原文由 云之遥 在2010-03-03 13:29发表 相机内部的机械机构,本质上就会产生抖动。如果没有抖动反倒奇了,就不用研发SR防抖技术了! |
[182 楼] tarxan
[资深泡菜]
10-3-4 00:40
原文由 云之遥 在2010-03-03 13:27发表 云兄,开启SR在防抖方面能够补偿,但如果抖动超出了补偿范围,也未必能百分百避免抖动啊! 不成熟的建议! |
[181 楼] tarxan
[资深泡菜]
10-3-4 00:37
原文由 arnold 在2010-03-03 12:20发表 有想法! 赞同XD的观点! 如果某些人对焦没对好,或者所谓的糊的景象本身就在实焦之外(比如光圈大),不好主观就判定相机问题吧! |
[179 楼] 云之遥
[泡菜]
10-3-3 23:50
原文由 干是一种美德 在2010-03-03 23:31发表 干兄,我可没有盲听盲信啊 ![]() |
[178 楼] tigermei
[资深泡菜]
10-3-3 23:47
原文由 黑暗之蛊 在2010-03-03 22:15发表 看你的图片, 后三张确实无分别。且比第一张清楚。 看来,K-x的LV对焦更准。 但是,"云之遥"测的时候对距离也有要求的,要几米开外(现在,我不确定这是否有影响)。 |
[177 楼] 干是一种美德
[泡菜]
10-3-3 23:31
原文由 云之遥 在2010-03-03 23:10发表 一个盲目听信的家伙,是不是认为国外没有枪手啊,其实国外的写手比国内专业多了~建议你把你的kx扔了吧,感觉你活的真累,3000多块钱的玩意拼了命的找毛病,倒还不如花这钱去看心理医生! |
[176 楼] qg2007
[资深泡菜]
10-3-3 23:10
原文由 zhengquan522 在2010-03-03 23:08发表 闪好 |
[175 楼] 云之遥
[泡菜]
10-3-3 23:10
原文由 黑暗之蛊 在2010-03-03 22:20发表 是我建议他别开防抖的,k-x的反光板能造成10像素级别的抖动。 这么大幅度的抖动在单反机的※※上似乎是没有过的。 像这位Alex用户的照片这种大规模的抖动,为了观察不到抖动,最直接的我们可能要把10像素归并为1个像素,即是要在1200w/10/10=12w像素下,才观察不到抖动。这1200w的意义何在? |
[174 楼] zhengquan522
[禁言中]
10-3-3 23:08
原文由 zshmail 在2010-03-03 22:47发表 我哪有这么多功夫跟你搞这么多啊,有点空闲时间我还不如就网上对战星级争霸了。最近生意忙,星际都打的少很多了。 |
[173 楼] zshmail
[泡菜]
10-3-3 22:47
原文由 zhengquan522 在2010-03-03 22:19发表 老板能不能把D90拍的照片局部100%放大上传 |
[172 楼] 黑暗之蛊
[泡菜]
10-3-3 22:20
原文由 云之遥 在2010-03-03 18:17发表 这个都没开防抖吧,和云兄说的开了防抖导致抖动不是一回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