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银岁月--我的宽甸之旅(长帖连续,旷日持久)
27338
1080
[542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11-28 15:17
<新书送给老朋友2016.11.23>
![]() |
[541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11-28 15:14
四十一次重返 宽甸第一天(2016.11.23)
其实,这本《热血春秋》应该是我的第二本书。在它的写作之前,第一本书已经两起两落。这第一本书,就是本帖,就是《流银岁月——我的宽甸之旅》。 在本帖第四十次重返宽甸的最后讲述中,曾有这样一段:“……然后办了一件重要的事。什么事?暂且不表,是为将来埋下伏笔。”那次已经见到了此书的排版,但后来因故停顿下来,使得第二本书后来居上,成为“第一”。 这本书的运作全靠了丹东日报的赵旭光主任,所以这次来丹东宽甸,《热血春秋》就首先面呈赵旭光。 <已经排版的“第一本”书,某页> 本帖最后由 行摄匆匆糟老头 于 2016-11-28 15:16 编辑 ![]() |
[540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11-28 14:46
<封底,编辑很会抽取精华>
![]() |
[539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11-28 14:45
<儿子发在朋友圈里的书页>
![]() |
[538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11-28 14:43
<大连市血液中心主任亲自作序>
![]() |
[537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11-28 14:41
<我的第一本书>
![]() |
[536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11-28 14:40
流银岁月——我的宽甸之旅(565)
第四十一次重返宽甸(2016.11.23—25) 此次重返宽甸纯粹是为了这一件事—— 今年8月末,我人生中的第一本书,我的“献血自传”——《热血春秋》由大连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是一本公益事业的宣传册,也是我大半生奉献奋斗的记载。它和“走遍宽甸”一样,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一生中能够出版一本书,绝对是可喜可贺的一件大事,我当然要和关心我的宽甸友人们分享,同时也希望这本书的面世能够推进另一本书的运作。 <“用心做笔,以血当墨,解剖了自己,去大声疾呼!”——《热血春秋》> ![]() |
[535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11-26 14:45
即将讲述第42次重返宽甸,敬请关注!
|
[534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11-26 14:44
<原来是纯粹的表演摆拍2016.6.19>
![]() |
[533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11-26 14:42
不管怎样,重新发表上来,不然不完整。
流银岁月——我的宽甸之旅(564) 41返宽甸第三天(2016.6.19) 夜里又下阵雨,后半夜不下了,3点半行动,打车来到“日出拍摄点”。大雾弥漫,看不见对岸的朝鲜。我们在这里等,许多人都在这里等,也不知是等雾散还是等日出。然而,等来了经典的题材——渔翁撒网。今早不虚此行。 这个拍完了,由于感冒不适,提前结束了这次宽甸之旅。(564) <录江摄影的经典题材2016.6.19> ![]() |
[532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11-26 14:39
回看自己的帖子,感觉少了点内容——两张撒网片子的前面应该有文字叙述,这段文字在文件夹里都有,难道是编辑给删了?
|
[531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11-26 14:35
半年没动这个帖子,刚刚回看了一遍39返,又是泪流满面!
即将讲述第42次重返宽甸,敬请关注! |
[530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6-23 12:54
<原来是纯粹的表演摆拍2016.6.19>
![]() |
[529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6-23 12:53
<录江摄影的经典题材2016.6.19>
![]() |
[528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6-23 12:34
<雨雾中的录江2016.6.18>
![]() |
[527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6-23 12:32
<雨雾中的录江2016.6.18>
![]() |
[526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6-23 12:30
<雨后的日落2016.6.18>
![]() |
[525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6-23 12:30
<雨后的日落2016.6.18>
![]() |
[524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6-23 12:28
流银岁月——我的宽甸之旅(563)
下午,看看雨有停的意思,我们再次背上家伙出门。这次我们顺着村里的公路走向江边,向游艇码头方向走去。 从村里到码头,这一带的水面还不是鸭绿江干流,还是属于我方境内的江岔子。江边滩上,游人如织,旅游设施一个接一个,我们想拍个清净那是休想! 雨终于停了,露出晦涩的太阳,我们一直陪到日落,天黑前回到家。(563) <雨中录江2016.6.18> ![]() |
[523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6-22 11:32
<漫山遍野的板栗开花正盛2016.6.18>
![]() |
[522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6-22 11:30
<神仙顶在云雾中2016.6.18>
![]() |
[521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6-22 11:22
<雨中黄花2016.6.18>
![]() |
[520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6-22 11:21
<雨中公路2016.6.18>
![]() |
[519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6-22 11:20
流银岁月——我的宽甸之旅(562)
41返宽甸第二天(2016.6.18) 半夜开始下雨,下下停停,早上肯定是没有日出可拍了。我们晚晚起来,早饭后,背上家伙,打着伞,走上公路。下雨天就拍“雨片”。雨越下越大,收了家伙回家喝酒。(562) <雨中青山2016.6.18> ![]() |
[518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6-22 10:38
画面左边的辉煌灯火就是“赵府农家院”
|
[517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6-22 10:36
<录江村之夜2016.6.17>
![]() |
[516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6-22 10:34
<录江村夜幕降临2016.6.17>
![]() |
[515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6-22 10:34
流银岁月——我的宽甸之旅(561)
第四十一次重返宽甸(2016.6.17——20) 时隔半年,我又一次回到宽甸快乐老家。这次是和影友小孙一起,说走就走,来到录江旅游消遣,这个季节正是拍油菜花的时候。 41返宽甸第一天(2016.6.17) 我们上午离开大连,乘丹大快铁、丹宽快客,中午就到了宽甸。仍是乘下午3点多的班车,车换了,更快更舒适,直取录江。见了赵大哥、大嫂非常高兴,小孙时隔5年,我也有快2年没见了。 现在赵大哥家的旅游设施有了新的发展,新盖了一排标准间客房,厨房餐厅也改扩建,他们全家都投入到繁忙的旅游接待事务中。整个录江村也是一样,大力发展旅游,不仅村里人大干,外面也有人来投资兴办,“2千人的村子最多时接待5千游客!”县旅游局在这蹲点监督,确保旅游事业健康发展,录江村是驶上发展快车道了。 天黑之前,我们走上公路高坡,拍下录江村之夜。 <车过大青2016.6.17> ![]() |
[514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2-12 15:28
向宽甸友人拜年!猴年吉祥!
![]() |
[513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16-1-30 13:22
老蒋三叔一路走好!你可曾感知,在遥远的大连,有人泪流满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