挎着双反去旅行(阳朔,婺源,黔东南......)
21804 399
[372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3 20:15
在西江住了两天,大部分时间都往山上跑,至少山上还能让我有拍摄的冲动。
[371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3 20:12
(西江)

在镇远的几天一直犹豫是否还要去西江,看到和听到太多对西江的恶评,诸如商业化、人头簇拥、门票贵、喧闹等等,但来到黔东南不去西江总说不过去,再说也想去看看传说中的998客栈。
[370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2 20:33
男子的住处是个带院子的老屋,门口八字朝外,看格局以前应该是大户人家,如今已破败不堪,只剩下男子一人。
[369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2 20:32
男子住在四方井巷的深处,砂石是用来翻修房屋用的。
[368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2 20:29
出于好奇,跟着男子走入巷子踏阶而上。
[367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2 20:28
在镇远住了四天,每天都能看到中年男子在巷子口装运砂石。
[366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2 20:27
冷不丁从巷子一角窜出一拨孩童,手里拿着木刀水枪砍杀成一堆。
[365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2 20:26
巷子依山而建里面四通八达,常有孩子在巷子里嬉戏奔跑。
[364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2 20:24
四方井巷得名于巷子里的一口古井,位于巷子的拐弯处,水井上方是祭拜的神龛。
[363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2 20:23
镇远的旅游开发已很成熟,能引起我兴趣的是老街旁边的一些小巷子。
[362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2 20:22
苗疆古长城建立在山脊之上,城下的石壁如斧削刀砍一般,真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61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2 20:21
登上石屏山才明白镇远地势之险要,周围群山环绕、山势陡峭,而舞阳河犹如一条卧龙深藏其间蜿蜒百里。
[360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2 20:20
(镇远)

原计划朗德之后应去西江,担心西江此时可能也是苗年,于是决定先去镇远。

镇远大名早已久闻,想象中的镇远应该是极有气势的,来到镇远才发现是个景色秀丽的小镇。小镇坐落在狭长的山谷之中,青色的舞阳河呈S形从中而过,沿河两岸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层层叠叠绵延不断,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
[359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1 22:54
苗年初一的早上决定出发去镇远,为过苗年蜂拥而入的游客又使得朗德喧嚣不堪,离开朗德实在是一种无奈,更多的是不舍。

在朗德一直住在“阿花苗家”,主人是一对善良朴实的夫妇,客栈很干净被打理得井井有条,女儿小花是大一学生非常漂亮,近1.7米身高在苗家姑娘中很出挑,穿上苗服戴上银饰的小花更是美得惊艳,可惜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拍一些小花和她家人的照片,或许这是以后再访朗德的由头。

离开的那天早晨,来到后山拍了在朗德的最后一张片子。
[358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1 22:46
忙了一天,也该是亲朋好友小酌聚会的时候,暖暖一壶米酒装着对家人朋友的关怀。
[357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1 22:45
若家里人少可以两家合杀一头猪,活下来的那头明年此时也会被开膛破肚。
[356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1 22:44
下山回到朗德,寨子里也是猪嚎一片。
[355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1 22:39
苗年的头一天决定去对面山顶的包寨转转,走到包寨太阳已升得老高,村民们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迎新年。
[354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1 22:38
可能我与朗德有缘,客栈女主人告诉我几天后就是苗年,这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在黔东南苗年时间每个寨子都不同,以前都是由苗王也就是藏鼓头来决定,现在由村长和支书决定,苗年还分大年和小年,一般第一天杀猪,第二天打粑粑,第三天正式过年。
[353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1 22:35
前面对讲机传来了声音,运动员们快要到了,该是老村长的芦笙队出场的时候了。
[352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1 22:34
在路旁的芦笙队伍中出现了一个小乐手,老人笑说是他的孙子,学吹芦笙有些时间了。
[351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1 22:33
天气特别好,天高云淡阳光热烈,村民们在迎接点焦急地等待着。
[350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1 22:31
看到一支非常特别的队伍,身上服装与其它寨子有着很大不同且长相奇异,曾请教过当地人有关苗族支系的分类,但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
[349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1 22:30
根据服装判断他们可能来自不同支系,据客栈女主人介绍朗德属于花苗。
[348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1 22:29
迎接点已聚集了不少周围寨子的村民,其中不乏古稀老人。
[347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1 22:28
村里的芦笙队也在行进的队伍中。
[346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1 22:27
第二天一大早背着相机去朗德下寨,那里是朗德赛段的迎接点,沿路看到不少村民个个盛装打扮犹如过节一样。
[345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1 22:26
离铜鼓广场不远有一间办公室里面堆着不少芦笙,看屋子的老人是朗德上寨的老村长,由于村里平时承担表演任务,这里就成了村民排练芦笙的地方,老村长说明天是黔东南百公里马拉松活动,村里的芦笙队和村民都会去迎接,建议我一同去看看。
[344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1 22:24
放学的孩子们也陆续回到村子,是回家吃晚饭的时候。
[343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4-1-1 22:23
天色渐暗暮色降临,村道上是田间归来的村民。